走進胡佛 重新解讀蔣介石




2011/01/04 01:39



走進胡佛 重新解讀蔣介石


/郭岱君

January 02, 2011 06:30 AM | 801 觀看次數 |  | 2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圖片 1 / 17

存放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蔣介石日記,在蔣家內部引起所有權爭議。圖為胡佛存放的日記原本(上)及微縮膠片(下)。(記者王慶偉/攝影)


說蔣介石日記是中國現代史最珍貴的史料,可能一點也不為過;大歷史學家黃仁宇早在在16年前就指出,「僅以其資料的雄偉與完整,已是世間難得,使得所有關心中國現代史的人拭目以待」。他同時預言,有朝一日,蔣介石日記如果能全部公開,將是不少學者終生閱讀不盡的寶物,必促成中國現代史的修訂,而其中有些學者更會成為「蔣介石專家」。


黃仁宇的期盼與預測如今均已成真,只可惜黃教授業已仙去,未及看到蔣介石日記的公開。


價值高 改寫中國現代史


看過蔣介石日記最多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天石也說,蔣介石日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足以改寫中國現代史。他強調光是胡佛研究院現存的蔣介石日記,就可以再研究50年到100年,要問胡佛檔案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有助於建立一套新的中國現代史解釋體系。


蔣介石日記原件在2004年12月以「暫存」的方式,進入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早期的日記損壞嚴重,潮濕霉爛幾乎無法展開,胡佛檔案館迅即修復整理,並以微縮膠捲保存,從2006年3月開始分四年逐年開放,現已全部對外公開。


蔣日記全面開放,為深入理解20世紀中國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及領導人物,打開了一扇窗,也使得中國現代史的研究更上了一層樓。蔣介石一生最重要的幾個問題,得到初步較合理的邏輯解釋;例如,他如何在孫中山先生過世後迅速崛起?「中山艦事件」究竟真相為何?四一二清黨有什麼內情,他是否決心抗戰?為什麼堅持「攘外必先安內」?他為什麼那麼痛恨共產黨?他與史迪威誰是誰非?內戰為何失敗?為什麼失去大陸的國民黨到台灣卻能創造經濟奇蹟?吳國楨、孫立人、雷震案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內情?退出聯合國的考量為何?


這批珍貴的資料,大幅改變過去中西學術界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蔣介石本人,以及他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都有了新的面貌,不但使世人重新認識20世紀中國的重要事件及領導人物,甚至改寫部分中國近代史。


事實上,對蔣介石重新探討的潛在要求,已醞釀多年。近年來,大量與蔣相關的新資料公諸於世,這種要求在學術圈內立即引起普遍的反響。新公開的資料包括中國、美國、英國、俄國、日本與台灣等地的官方檔案。還有政治軍事領導人的傳記,日記和當事人訪談錄等等。


多年來,史丹福胡佛研究院已是海外收藏國民黨政權和領導人物資料最重要的學術機構。包括許多國民政府名人的個人資料,特別是在2004年以來有顯著的擴張,除了原有的收藏外,「眾所周知的史迪威、魏德邁、陳納德等個人資料」,還有新的檔案開放,其中特別為人矚目的是國民黨檔案,蔣介石與蔣經國日記,還有近代中國領導人的個人檔,包括宋子文、孔祥熙、曾琦、黃鎮球 李宗黃、雷震、程天放、唐飛和魏鏞。


胡佛研究院與國民黨的關係一直很好。胡佛也了解,一部國民黨的黨史相當於半部中國近代史。胡佛有保存、收集檔案的傳統,過去曾成功保存蘇共的檔案,所以也希望能收藏國民黨的檔案。從2000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民進黨取代國民黨執政後,胡佛就開希望能以微縮膠片來保存國民黨的檔案。但是那個時候時機不是很好,因為國民黨認為自己不是蘇聯共產黨,並沒有亡,不需要胡佛來幫忙保存自己的檔案。其實,美國人認為保存檔案是比利用、擁有檔案更為重要的事情,不及時保存的話,很多檔案都會流失,再也找不回來了。


重新評估 成大陸新潮流


包括國民黨史檔案和兩蔣日記等閒視之大批新資料的相繼出現,掀起了一波對蔣介石以及那個時代領導人重新評估的浪潮,尤其是中國大陸學者對這些檔案的反應,特別熱切。今天重新評估蔣介石在中國大陸已成為潮流。一批接著一批的中國大陸學者與黨史檔案負責人到胡佛看蔣介石日記,數十年來在中國大陸一直被視為腐化無能的蔣介石,形象開始改變了。


中國社科院歷史學家楊天石在重新客觀評價蔣介石方面,作了開拓性的工作。楊天石早在20年前就開始研究蔣介石,冒著與官方意識形態底線不一的風險,出版「蔣氏密檔與蔣介石真相」,在中國大陸引起相當的震撼與批判。


還原真相 引導學者研究


蔣介石日記在胡佛研究院公開後,楊天石在2008年、2010年分別出版了「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一、二卷,大量使用胡佛檔案館的蔣介石日記。這兩本書資料詳盡,注釋精細,描繪蔣的個人生活,政治思想及經歷,雖然帶來兩極的反應,但在學術界贏得了權威人士的肯定,第二本書並在2009年被評為中國當年十大好書之一。


楊天石的著作為蔣介石洗去許多貪腐的污名,還原蔣及他所經歷的歷史事實的真相。楊天石跨出的第一步,也為其他學者敲開了一扇門,成為中國大陸學者進入這個學術領域的推動力。現在許多中國、台灣、日本與韓國學者投入蔣介石以及民國史的研究,已有不少精彩論文在學術會議中提出,蔣介石研究似乎已成為國際歷史學界的「顯學」。


最近在北京召開了一個民國政治與人物的研討會,有許多學者參加,在20篇論文中,其中有18篇的作者都來過胡佛檔案館,用過胡佛新收集的第一手資料。更為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三分之二的文章都對歷史提出了新的解釋,還有一些甚至駁斥了舊說,比如說其中前底特律大學教授戴鴻超的論文,就用了胡佛檔案與美國國務院的資料,一一比較國民黨對美國、英國及亞洲各國的外交。他發現,國民黨在抗戰期間成功運用十分有限的外交資源,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使中國成為世界五強之一。


西方學者 對蔣看法改變


與此同時,西方學者對蔣介石的看法也在改變。胡佛的蔣介石日記開放後,西方最新的蔣介石研究著作是哈佛大學陶涵(Jay Taylor)所著的「蔣委員長:蔣介石和現代中國的奮鬥」(The Generalissimo: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此書於2009年4月出版,全書引用了420則蔣日記。陶涵閱讀了蔣日記,以及對許多相關人物的訪談,掌握了國民黨領導人的第一手資料,對蔣介石進行了全方位的描繪,包括弱點與長處,失敗與成功,切入點與觀察角度均有可觀。全書厚達七百多頁,文字流暢易讀,在學術及市場反應都相當好。


重大事件 推翻歷史誤解


最具意義的是,陶涵對幾件當年的重大歷史事件提出新的看法,相當程度上推翻了若干重大的誤解,顛覆了西方半個世紀來的理念。例如他從不同的角度看史迪威事件,挑戰了塔克曼(Barbara Tuckman)在「史迪威和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影響西方將近40年的觀點。


陶涵認為,蔣介石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現代化的中國,但這些必需要有統一國家,強有力政府以及素質良好的國民;可惜這些條件當年在中國大陸,俱不存在。陶涵特別指出,蔣介石雖然失掉了中國大陸,但是在台灣建立了一個繁榮穩定的社會,奠定了台灣民主化的基石。跟毛澤東當時領導的動亂中國比較起來,蔣並沒有輸,從某個層面看來,成功的台灣經驗讓他在歷史長河勝出。


這類重新評價蔣介石的觀察,幾乎已是日記「先睹為快」研究員的共同心得。胡佛研究院馬若孟(Ramon Myers)指出,如果仔細看過蔣日記,將會發現「蔣介石個人的優點,多於缺點」,「更重要的,是許多歷史真相的還原,」馬若孟指出,西安事變、二二八事件,國民黨如何在台灣復興,都是後世史學家所關注的。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政黨,被全面打敗之後,還能在廢墟當中站起來,創造經濟奇蹟的,」馬若孟跟我最近會出一本書,專門談領袖的個人特質,如何影響到整個國家及全世界,其中著墨最多的,就是蔣介石。「蔣介石引領的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創造了經濟起飛。」 胡佛預定在2011年5月時,和國民黨代表在史大召開研討會。國民黨史料檔案,還有很多未曾公開的歷史,最重要的是,歷史學家會瞭解當時任國民黨總裁的蔣介石,是如何應用黨的力量,來改造台灣。


馬若孟當年和胡佛一位職員,從加拿大蔣家處,兩人親手拎回50多本日記到胡佛,談起看過蔣日記的心得,「蔣介石真正實行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蔣介石及國民黨在台灣創造的奇蹟,不但可以給現在的國民黨許多寶貴的功課,更可以給中國很多的參考。馬若孟希望「蔣介石日記」仍可以暫存在胡佛。


保存檔案 推動管理運用


胡佛研究院提供的不止是保存和管理運用這些檔案。檔案最重要的是能夠運用;檔案不用,如同死水,所以要趕快掌握時機,主動推動研究。胡佛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主動邀請學者來,同時積極兩岸和美國學術機構合辦研討會,已經跟復旦大學開了三次研討會,跟中國社科院也開了研討會,將來盼能與中國第二檔案館,南京大學等機構展開更緊密的合作,同時也在各地組織研究群,譬如在日本有蔣介石研究群,民國史研究群,大家定期交換研究心得,擴散胡佛經驗。


在中華民國屆齡百歲之際,馬英九總統在最近一次學術研討會上致辭指出,民國的歷史不應因民國38年的政治改變而中斷、低估,最近幾年海峽對岸越來越重視民國史的研究,顯示民國史需要重新評量,「蔣中正日記」一定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走進胡佛,全世界來自各地學者都有機會重新解讀蔣介石,替中國近代史找到新的詮釋。


(作者為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


重新解讀蔣介石的幾個方向:


蔣介石日記揭開近代中國歷史的新頁,這些數以百萬計的資料促使學者重新評估,瞭解20世紀中國重大事件與領導人物,顛覆了不少過去的觀點,而且,蔣介石研究學隱然出現,若干學者也以「蔣介石研究學者」自勉。展望未來,蔣介石研究必將更趨嚴謹,研究方法必將更為多元,研究的層面也將更深更廣。今後發展可能有以下四大方向:


一、從解密到揭秘


日記初開放,各方的注意力可能側重對歷史事件的解密或揭秘,目前出版的書籍或論文,大都集中在探討下面這些事件:蔣介石如何超越汪精衛、胡漢民、許崇智那些比他資深的國民黨黨政軍元老?中山艦事件、西安事變真相為何?對日和戰以及戰後國共關係的種種緣由?吳國楨、孫立人事件的真相為何?鮮為人知的白團、兩岸密使、聯合國席位問題真相為何?


二、從微觀(Micro)到宏觀(Macro)


在解密及微觀的基礎,較深入、宏觀的研究已然出現,例如戴鴻超教授觀察抗戰時期蔣介石的外交策略、國民黨的派系問題、國民政府財政制度的建立、抗戰時期的中國人口流動、社會變化等比較宏觀的議題。


三、從政治史的研究到政治、社會現象概念化的解釋(conceptualized interpretation)


黃仁宇早就透過蔣介石日記來解釋20世紀中國社會機制;馬若孟與郭岱君已探討國民黨的威權領導(authoritarian leadership)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曾銳生、邱燕淩及郭岱君正在建構一個新的模式來解釋20世紀中國歷史;山田辰雄(Tatsuo Yamadapd)也在嘗試以「代行主義」來解釋20世紀中國政治現象與領導人,相信透過學者的共同努力,試圖建立理解中國政經歷史的模式(Paradigm)。


四、科際整合(Intra-disciplinary research)


未來蔣介石研究必將從現在的單純的歷史研究擴大到跨學科的合作,結合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甚至科學家進行諸如中國領導人物性格研究、社會運動與兩岸互動等科研丘合作議題。




55冊日記涵蓋半世紀 馬英九:絕無僅有






台灣總統馬英九12月1日出席「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開幕典禮表示,:今年是台灣實施地方自治60周年,回顧1950年1月4日,當時在野的先總統蔣公在日記中寫道「在政治方面,必須推行民選縣長,必定要使人耳目一新」;同年3月1日,先總統復行視事,7月省政府開始規畫台灣的地方選舉,10月22日在花蓮縣選出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1位普選縣長—楊仲鯨先生,此後一年內,台灣的地方首長一一選出,展開了台灣60年來的地方自治。


馬英九指出,先總統從192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是民國政治的主要領導人,這段時間也是中華民國真正成為一個「近代國家」重要的形塑過程;先總統從辛亥革命,歷經北伐、抗戰、戰後中國一直到台灣各個時期,與中華民國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蔣中正日記」共55冊,涵蓋自民國6年至61年超過半世紀的紀錄,在世界領袖中幾乎絕無僅有,驚人的恆心與毅力令人感佩,先總統在民國史的研究上雖有各種評價,但歷史地位是禁得起檢驗的。


馬英九表示,幾十年來台灣相關研究越來越開放、自由,以近代史為例,從開放「蔣中正總統檔案」,即一般人所熟知的「大溪檔案」,到中國國民黨逐步對外開放資料,使許多學人得以瞭解當時的歷史動態,顯示我們的歷史研究不希望有「禁區」,也無「忌諱」。先總統早年參加辛亥革命,20世紀重建中國的過程幾乎無役不與,他雖然未曾親炙先總統的風采,但從歷史文獻、報導中,發現先總統有幾項鮮明的特色:


一、先總統的確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早年稱國父為「中師」,民國11年陳炯明叛變,保衛孫總理,乃至北伐掃除軍閥、奉行三民主義、建立五院制國民政府,推動行憲計畫等,無一不是在實踐國父遺志。


二、先總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晚清以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讓他刻骨銘心,1920年代「五卅慘案」後,他斥責英國是「陰番」;「五三濟南慘案」後,他隱忍日本的凌辱,只能在日記上不斷寫著「雪恥」二字以為惕勵。在第二次中日戰爭前,先總統辛苦經營國力,「艱苦建國十年」(所謂「黃金十年」),都可看出他煞費苦心。抗戰中,先總統身為領導者負起全部責任,在物質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抗戰8年,令人敬佩。


三、先總統的形象絕不只是一個軍人。先總統在辛亥革命時是革命黨人,五四時期可說是「五四青年」,北伐為中國的統一奠定基礎,也確立他在民國史上的地位。先總統一生軍務倥傯,但讀書從無間斷,對西方理論亦有所涉獵。


馬英九認為,先總統從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到建設台灣,貢獻極大,台灣能成為自由、民主、法治與人權的社會,多年來包括朝野政黨都有許多貢獻,但如果沒有60年前開始逐步實施地方選舉,可能很難從地方培育幾代的政治人才。在中華民國屆齡百歲之際,民國的歷史不應因民國38年的政治改變而中斷、低估,最近幾年海峽對岸越來越重視民國史的研究,顯示民國史需要重新評量,「蔣中正日記」一定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他強調,台灣幾十年來的發展已經超越當初革命志士可以想像的情況,令人驕傲,但在國人享受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生活時,不要忘記這是許多先賢先烈以心血所打造的成果,必須給予應有的歷史地位。任何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都會有許多是非功過,身為後人,就是真實呈現歷史,讓其擁有正確的歷史評價,即使評價各異,也能同時呈現,這才是自由民主社會以及學術研究必須遵守的鐵則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廣場》走進胡佛 重新解讀蔣介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