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
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
開經偈
無極三千界,玄元運化功
道高居上世,妙相現瑤宮
開經讚
爐香乍熱,透上 九天,氤氳瑞氣繞前, 奉請高真虔,普度良緣,消孽治心田。
皈命 九天玄女無極護 國元 君 (三稱)
爾時, 元 君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何,人心勝,而道心因之紛擾,微者何,
道心失,而人心因以梏亡,故人心欲其自修自省、無任騖馳,道心欲其無怠無荒、時加積累。
無如學道者多,而知道者少,道其所道,非無所謂道,慕道之名、昧道之實、以此為學道、
其不背道也者幾希。噫,道在目前、人自不求耳。揆厥其故,人心用事、而道心無權,何者,
克伐怨欲、四端叢起迭生,而人心所由熾、道心所由昧也。克者,好勝之謂,人特患甘為暴棄,
自暴者、不足與有言,自棄者,不足與有微,果能有自勝之心,爭勝於天人之界,
賦畀賴以擴充、求勝於克復之間,物累賴以消去,以視委靡不振,巽懦弗前者,豈不遠甚。
其奈好字未除,則悻悻以爭勝。所爭者,愈失本真,且忿忿以求勝,所求者,無關要蘊,
此則小丈夫所為,非吾道中人也。伐者,誇功之謂。古大禹不矜不伐、天平地成、建萬古宏功、
猶聞善言而拜受,無他,聖德愈高、聖量愈廣,聖不自聖、乃以為聖。且也、聖門 顏子、
無伐善、無施勞,蓋以善者、性分所當為、何伐之有,勞者,職分所當盡,何施之有,
方且有若無,實若虛、欿然時懷不足,所由為復聖,而三月不違、一間未達耳。他如軍後曰殿、
捍三軍之生命成一將之功勳。孟之反入門策馬兩語、夫子特表其微,降而大樹將軍猶有斯風,
試問伐者所伐何功乎,有創非常之功否,古昔聖賢,功不敢伐,何井蛙之見,嘖嘖自矜、
徒見其不知量也。怨則尤、不足道,君子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方為實際功修。
何則,怨尤之念一生,則僥倖之心勝,而詭詐中之。抑窺伺之心勝,而奸險中之,
且訕謗之心勝、而浮薄中之。謂天可怨乎,而顯道惟彰,天故不任怨也,謂人可怨乎,
而公評具在,人故不任怨也,爾徒自怨而喪心,心量日褊,爾徒自怨而汩性,性真日漓,
恐怨則招咎、怨則造孽。爾、將以怨而罹奇窮膺奇禍也。 詩三百篇溫柔敦厚、怨而不怒、
深得和平之旨。無論讀書與未讀書、童時蒙塾初入,有不讀過風詩歟。欲,故為情之累,
貪者,戀所欲而貪生,嗔者,拂所欲而嗔起,痴者,注於欲而若迷,愛者,溺於欲而弗返,
理欲不能兩立,欲勝則理亡。學儒者,以克己復禮、為袪私而存理,學佛者,以淨根証果、
為參禪而入定,學道者,以斷障除魔、為明心而見性。欲字一關未破,則三教功夫無從下手,
聲色貨利、日紛紛於徵逐之場,得失窮通,時擾擾於觀望之際。如是,則為機變之巧者、
無所用恥,且為穿窬之行者、殆不知羞。余自設筏濟度以來,無非以聖賢階級仙佛筌蹄,
深有望於天下人,特患甘自鄙薄,克伐怨欲之心未加修治,甚非任道之器、有辜學道之名。
道於何學,在去其人心、而存其道心。人心者,克伐怨欲所見端也,道心者,
仁義理智所同具也,尚其返而自審焉可。 偈曰 朝乾夕惕意精虔 勤誦經文句句鮮
立法度人崇教道 心明體潔絕塵緣 元君曰,無心者謂之過,有心者謂之惡,過出於不自知,
惡成於有所恃,所以有過,許其自新,懺悔之條自在,為惡降之冥罰,禍淫之律難寬。要之,
上天以好生為心,豈有生之、而反殺之乎。書曰,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
可逭非天之欲殺人也,實人自作孽而已。孽者,惡之積也,怙惡若有不悛作孽豈不滋重。
人亦何苦自貽伊戚致孽,或報於自身、或報於子孫,迨至流禍無窮,殃咎疊至,因之,
罹刀兵劫,罹水火劫,罹疫癘劫,不特一身難保,而且子孫貽累。 易曰,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殃未盡者,必不能昌,言之可為太息,且人皆有天良,各具性理,斷無明知為惡,
而故蹈之者,無如貨利之心中之,聲色之心中之,因而憧憧擾擾汨溺無已。貪嗔之念勝之,
癡愛之念勝之,因而倒倒癲癲沉迷罔悟。如是,則貪酷甚寖,而為刻薄之惡,淫蕩甚寖、
而為奸邪之惡,猖狂甚寖、而為強橫之惡,且也傲狠甚,而暴虐之惡成,殘忍甚,
而險毒之惡成,澆薄甚,而詐瞞之惡成,奸宄甚,而吞噬之惡成,至若不忠不孝,元惡大憝,
律在不赦,則不足言矣。噫,且三代下,世風日薄,人心不古,雖曰,運會使然,
要亦人事不能無責焉,大抵皆習與性成,近君子之日少,親小人之日多,交遊不慎,
比匪成群。 孔子云,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正有感於斯耳,無他,未聞善言,
未見善行,所沾染者,無非惡類,所睹記者,無非惡事,以致善心日滅,惡心日熾,
惡有成於不自知者,惡有成於不自檢者,今試執人裾而道之曰,爾說某言是惡言,
爾行某事是惡事,未有不怫然怒,勃然忿者,熟知,爾不自以為惡,其惡實深,
譬如酖脯之毒、中於肺腑,且如鮑臭之腥、習於口鼻,不知不覺叢惡為孽、積孽為禍,
陽則干王章,陰則罹冥譴。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豈無廣夏華屋,不再過而為虛者矣,
豈無鳴鐘列鼎,不再傳而凌替者矣,人生世上,不過數十寒暑,何不反而自思與其為惡而罹殃,
何若為善而造福,禍福無門,為人所召。 太上有云,感應之理昭然,爾等雖巧於盤算,
豈能如聖佛之算,毫釐秒忽、一一不差,爾等雖工於度量,豈能如聖佛之量,抽補扣除,
在在分明,人即可欺,而天豈可欺,人即可奪,而天豈可奪,所願各存天良、各保性理,
勿為情誘、勿為物動。平旦之氣、無失幾希,屋漏之神、勿貽譴責。勿以小惡為無傷,
則小懲大誡,放下屠刀、立地証佛,天亦何棄於斯人、而拒絕之不已也,尚其知所猛省焉可。
偈曰 天堂地府路相通,生降由人立過功 作惡不如勤積德,施仁樂善感蒼穹 元君再曰,
無心者、謂之過,有心者、謂之惡,過與惡介在幾希,所爭只一間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出一言,而過即伏之,所以貴守口也,行一事,而過即乘之,所以貴守身也,一言有不及檢、
口過由於不自覺,一事有不及防、身過由於不自知,是則觀過知仁、未嘗不略其跡、而諒其心。
心、果無他,則口即有過,而其心自可白也,心、果不貳,則身即有過,而其心自可原也,
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慎獨工夫,非不於至微至隱處、深加檢攝,亦謂守口之嚴、持身之密,
一出言、而遠口過,一行事、而泯身過,然此可為君子道,而非所概於世人也。不必求其無過,
而祇求其能寡過,不必求其寡過,而祇求其能悔過,不必求其悔過,而祇求其能改過,
知改過而悔過,因之知悔過而寡過,因之知寡過而無過,因之由勉幾安、即難求易。
孔聖有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所望於世人者,如何悚切、如何詳明。口有過、而易時已知,
宜勿蹈夫前轍,身有過、而逾後已覺,宜勿狃夫迷途,往不可諫,來猶可追。所由守口如瓶、
恐其滿而易溢焉,持身如玉、恐其玷而難磨焉,先謹省於未有過之前,勿使其潛滋暗長,
並痛懲於己有過,勿使其迭起叢生,是則改過為大關鍵,因改知悔,因悔求寡,如此則無過,
不敢言而無大過。其庶乎,不然,昏昧者,無論已,其有剛愎自是者,明見為過、而堅意獨行,
亦有掩飾為工者,顯知為過、而操心莫測。於是有護其過、諱其過者,未有不流為文過之。
小人恐積慣自然,彼將不知為過,要之不知為過,過所由而日深也,不見為過,
過所由而愈積也,過既深、過既積、將不謂之過、而直謂之惡。無他,無心有心,
辨知不可不早也。吁,既謂之惡,即因以生孽,且因以獲咎,近報則在己身,遠報則在兒孫,
其始祇由鮮毫之過而起,豈不可惜也夫,豈不可慨也夫。 偈曰 聖佛慈悲度善良
至誠合掌獻心香 真經引路文雖短 凜守箴規萬世昌 書云,德無常師,主善為師,所貴乎善者,
出一言必曰善言,然猶其發諸口也,行一事必曰善事,然猶其措諸身也,出善言,安知其誠偽,
論篤色莊、由是判焉,行善事,安知其虛實,正誼謀利,由是分焉,以此知,
言雖善不足為據也、事雖善不足為憑也、要在心善而已,時存善心、凡有言自無不善,
即未有言、而善機無不默含,時存善心、凡有事自無不善,即未有事、而善念無不堅矢,
所由說好話、行好事,在存好心而已。近世以來,運會遞降,習尚愈趨愈下,方未知伊於胡底,
要之,與挽天心、在修人心,天定固能勝人,人定亦可勝天,天人一理,人心日存惡念,
則戾氣應之,凡如雨暘失時,釀為沴厲,以為天降戾氣,實則人心召之也,人心日存善念,
則和氣隨之,凡如和甘應候、兆微豐棯以為天降和氣,實則人心感之也。正心由於誠意,
誠意本於慎獨,是以戒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原以靜養此心、默斂此心、堅持此心。
靜養者何養其心於平旦,期此心之保其善。默斂者何,歛其心於清夜,其此心之擴其善。
堅持者何,持其心於暗室,期此心之儲其善。歷觀儒家理學功夫,從實處修踐,道家玄妙功夫,
從靜處修持,釋家空寂功夫,從虛處修證,究之,皆在心上用功,無非欲此心之無不善。
儒曰,正心心善則心正焉,道曰,淨心心善則心淨焉,釋曰,守心心善則心守焉,
三教本自同歸,撤上撤下,理無二致。所為世人勗者,不必言希賢希聖,不必言為仙為佛,
祇此迓天而修人事,總由時積善心,而言自無不善,言者心之聲,亦行自無不善,言者心之表,
如是優焉、遊焉,日想昇平之福,豈不樂也夫。 應驗曰
誠誦治心消孽經 一家安泰獲康寧
誠誦治心消孽經 魑魅魍魎永滅形
誠誦治心消孽經 父母壽算得延齡
誠誦治心消孽經 過往先人可超生
誠誦治心消孽經 水火刀兵永不侵
誠誦治心消孽經 坐禪深夜道心清
誠誦治心消孽經 三災八難永離身
誠誦治心消孽經 國泰民安慶太平
誠誦治心消孽經 善功圓滿作神明
完經讚
治心消孽,福壽延綿,經功完滿樂無邊,瑞氣映金蓮,恭送 九天、濟世泛慈船。
皈命 九天玄女無極護 國元 君(三稱)
完經讚
高真慈悲救世憐憫蒼生慈光照大同演教說法度重聲慇懃化迷津誦經已畢
皈命九天玄女大天尊
交經
救世經跪誦已週隆回向四恩併三有合宮眾弟子增福壽願將法水洗愆尤南宮紫府至尊唯願垂納受
皈命九天玄女大慈尊
回壇
三殿香花入紫府 曉聞天籟發清機 爐煙乍起迎仙仗五色春雲
上錦衣
聖號
皈依九天玄女仁慈救世大慈尊
引用http://blog.yam.com/yihung828/article/2338263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