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2-漫談 LP、CD、MP3

2012/05/27 23:34




漫談 LPCDMP3


前言


對現代年輕人來說,MP3 幾乎取代了CD;因為它具有省電、体積小、儲存量大、價格並不高、音樂取得容易」之「便利性」,已成了一種流行時尚」。好在音樂 CD 的檔案並未經過「壓縮」,所以在「音質」方面遠比 MP3 要好,所以至今仍有它繼續生存的空間


至於 LP 是什麼東東?相信大部份的年輕人對它就像我對 MP3 一樣陌生我想利用寫本篇的這個機會,好好來對 LPCDMP3 做個基本的認識。為了讓畫面活潑、生動些,穿插了一些 LP CD 的「標籤設計」。


LP


由於在 CD 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訊號,音樂的「來源」大多來自直徑 30 公分LP 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




p LP 唱片


嚴格地說,「黑膠唱片」應該是 Standard-playing Record (簡稱 SP)其轉速為 78-rpm/每分鐘而我們目前常看到的「黑膠唱片」,則是 Long-playing Record (簡稱 LP),其轉速為 33⅓-rpm/每分鐘。後來因為 LP 一統了唱片市場的江山,一般人對過往使用唱盤機播放的唱片,皆稱之為 LP ,或通稱為「黑膠唱片」。



p左為早期手搖式的留聲機 (SP 唱片),右為現代的電唱機 (LP 唱片)。



p古典風格的電唱機包括收音機



pLP 標籤設計


早期「黑膠唱片」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用樹脂壓製(後來改用 PVC),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紀錄聲音。這種溝槽粗大的圓盤唱片,是德國發明家Emile Berliner 所發明。由於轉速因各廠牌而不統一,當時粗紋唱片 (SP) 是圓盤形唱片的唯一規格。




pLP 標籤設計


直至 1948 年「密紋」的 LP 誕生,因為其優點大大改善了 SP 的缺點例如 SP 較笨重,不易攜帶,同樣的錄音時間需要的唱片多且質料十分脆弱,極易損壞,加之「失真度」較高;所以 SP 迅速於 1950 年代被 LP 所取代;就如同 DVD 誕生,不久就取代了 VCD 的情形「同出一轍」




pLP 標籤設計


後來到了1980 年代後期,LP 唱片的顏色不再僅限於「黑色」,而可以是「白色、橙色、透明」,還可以在唱片上把歌手等頗吸引人的圖案印了出來,雖然製作成本高了許多,但因「賣相」的多元化,反而十分有利於唱片的行銷。




pLP 標籤設計


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雙聲道」;日本人更進而發展出「四聲道」;曾在亞洲流行了一陣子,但後來仍以「雙聲道」為主流。



pLP 標籤設計


一般來說,唱片的「製作過程」都是先用一塊質料比較軟的物料造成「母碟」,再把鋁金屬倒在上面製作壓碟用的「母版」。再利用「母版」,唱片的生產商可以重覆多次的把半融化的空白硬膠碟壓成音樂唱片。




p圖文


早期的唱片都是 45 轉的 SP,每一面只能錄製一首歌。到後來出現了轉速較慢、面積較大的 33⅓ LP,每面大約可錄製 6 首歌左右;還有一種是 45 轉,但每一面可以錄製兩首歌,這種唱片被稱為 EP,後來也被市場淘汰。


CD



CD 於在 1982 年問世,是一種用以儲存數字資料的光學碟片,在 CD 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訊號, CD 可說是繼「電晶體」以來最偉大的發明。而音樂的來源大多是 30 公分直徑的 LP 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


pCD 音樂



p左為 LP 直徑為 30cm右為 CD 直徑為 12cm



pCD 設計


一般稱音樂 CD 所指的是 CDDA,是 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的縮寫,也是CD 收錄音樂的規格該規格於 1980 年由飛利浦和 Sony 共同釋出規格文件,又稱「紅皮書」。此標準並非免費,使用者必須擁有飛利浦發出的「許可證」。



pCD 標籤設計


「紅皮書」的基本規則:1.最長的播放時間為 78 分鐘(包括暫停)2.音軌的最短時間限制為 4 秒鐘(包括 2 秒暫停)3.音軌最多 99 軌。4.索引點(以每一音軌內)的最大數量為 99,沒有最大時間限制。5.必須包括 ISRC (國際標準音像製品編碼) 以辨識。



pCD 標籤設計


CD 資料是從的內圓開始以漸伸線方式刻錄到外圓刻錄速度為1.2m/@sec,方式為線恆速其聲音媒體的頻率響應在 20~20,000 Hz 之間在碟片上,資料以 2352 byte 組成一個區段的方式儲存,讀取的速度為每秒 75 區段。


MP3



MP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 的縮寫,是當今較流行的一種數位音頻編碼和有損壓縮格式,它設計用來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它是在1991 年,由位於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



pLP 標籤設計


MP3 是當今較流行的一種數位音頻編碼、數據壓縮格式;它捨棄脈衝編碼調製(PCM) 音頻數據中,對人類聽覺不重要的數據,壓縮成文件大小。它是在 1991年,由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



pLP 標籤設計


MP3 中使用了許多技術,其中包括心理聲學,以確定音頻的哪一部分可以丟棄。MP3 音頻可以按照不同的位元率進行壓縮,提供了權衡數據大小和音質之間的依據;MP3 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轉換機制將時域信號轉換成頻域信號。



pLP 標籤設計(唱片上可印圖文)


根據 MPEG 規範的說法,儘管有許多創造和推廣其他格式的重要努力,MPEG-4標準中的 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 將是 MP3 格式的接棒者。由於 MP3 的不僅有廣泛的用戶端軟體支持,也有很多的硬體支持,比如可隨身攜帶的 MP3 播放器、DVD CD 播放器等。



pLP 標籤設計


MP3 編碼的瑕疵在低端音效卡或者揚聲器上比較不明顯,而在連接到計算機的高品質立體聲系統,尤其是使用高級音響設備或者高品質的耳機時才比較明顯。



pLP 標籤設計


「標籤」是 MP3 (或其他格式)中保存的包含如「標題、藝術家、唱片、音軌號或文件數據」等。最為流行的標準標籤格式目前最流行的是 APEv2 標籤,它可以與 ID3 標籤在同一個文件中共存,也可以單獨使用。


參考文献:取自網路


黑膠唱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8%86%A0%E5%94%B1%E7%89%87


音樂 C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6%A8%82CD


MP3: http://zh.wikipedia.org/wiki/MP3


照片來源:取自網路


音樂來源:五歌自彈鋼琴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