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風情



分類:發燒報報

2010/03/06 08:37








不丹風情 


不丹人的奇風異俗:把陽具當門神畫墻上。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丹這隻“麻雀”,養在喜瑪拉雅的深山密林中,遺世獨立,有著天生麗質難自棄的聖潔風姿。我從滾滾紅塵中來,驚喜於這裡處子般的明凈,驚詫於這裡的“奇風異俗”。


 


國王似明星


走進不丹,除了滿目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就是滿目的國王相片。現任不丹國王的名字叫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年輕英俊,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帥的國王。





在不丹的機場、酒店、餐館、商場、民居裏,在不丹的紙幣、郵票、徽章上,都能見到他颯爽的英姿。2008年,不丹人民剛剛經歷了國王主動還政於民的“自我政變”,他將全部權力交給了首屆民選政府。人民覺得國王很傻很天真,然而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覺得自己的國王更值得愛戴。


 


在不丹首都廷布的一家超市,女售貨員不急著推銷商品,卻熱情地攛掇我身邊的中國女導遊給國王發伊妹兒表達愛意。女導遊趕緊聲明自己已婚,她還是不折不撓,她說:「這有什麼關係呢?你只要寫信說喜歡他愛他就可以了。這樣,我們的國王會感到幸福的。在此之前,他只知道美國姑娘、印度姑娘愛他,現在中國姑娘也喜歡他了。」哈!原來不丹人民是將國王當作明星來崇拜的!
倘若人民只愛錢幣上的國王,那就是國王的悲哀了,哪怕他在錢幣上也很帥。


 


陽具當門神


不丹全民信佛,家家喜歡在門框兩邊、牆體、屋頂彩繪飛天陽具和龍虎猛獸等圖案,用以辟邪、祈福。
其中,尤以繫著彩綢、噴射著精液的飛天陽具最不可思議!


 


據當地人介紹,把彩繪飛天陽具當門神,這個奇異的信仰習俗來源於不丹人最崇拜的“藏傳佛教濟公活佛”竹巴袞列(Drukpa Kunley14551529)。此人佛學修養高,法力無邊,卻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貪酒好色,居無定所,一生遊走于西藏和不丹,在民間留下了許多奇聞趣事。民眾聽他弘揚佛法,就像是看詼諧幽默的戲劇小品,個個笑得前仰後翻,笑後常能幡然領悟佛理真經。


 


竹巴袞列十分推崇陽具的威力,認為身有大陽具,如同手有“金剛杵”,能用來鞭擊山妖惡魔。看來竹巴袞列最著名的傳人要數六世達賴倉央嘉錯(16831745)了,倉央嘉錯也極力宣揚陽具的魅力和神奇潛能,並寫了許多令人耳熱心跳的情歌。在藏傳佛教的密宗信仰中,肉體關係可以成為開悟通途。這種信仰最驚世駭俗的代表人物就是竹巴袞列這位“瘋癲聖僧”了。


 


竹巴袞列圓寂之後,與他有關的各類逸事成了不丹民眾口口相傳的神話,生成了一些怪誕的習俗:飛天陽具當門神,寺廟僧侶以木製陽具輕敲信眾頭頂祈福,最是奪人眼球,也最驚世駭俗。參觀不丹寺廟時,只要稍加留心,就會發現佛像前常有石製陽具、木製陽具的身影,其打磨之精緻光亮,令人驚嘆。


 


不丹司機大都喜歡將木製陽具挂在駕駛室上方,或者係在車頭底盤下,當汽車在彎彎的山道上搖來擺去,木製陽具也跟著晃晃悠悠,仿佛竹巴袞列在搖頭晃腦以自編的順口溜唸經傳道。不丹人普遍相信,只要隨身帶著木製飛天陽具,就能帶來平安和幸福。


 


在不丹,每逢新房子落成之時,親友們總會聚在一起,載歌載舞,非常隆重地往屋樑上懸挂一個碩大的木製陽具。據說,一可驅魔,二可人丁興旺。令人好奇的是,男主人和女主人每天躺在床上,看見樑上挂著這麼一個大傢夥做何感想?
在不丹的一些工藝品店,可以買到大小不一的木製陽具,女售貨員總是坦然以對,絲毫沒有羞澀之態。在不丹人看來,飛天陽具是不丹佛教神聖的辟邪寶物之一,與塵世中的放蕩嗜好沒有任何瓜葛。


 


寺廟懸山崖


宗教的奇跡經常在建築上得到極致的體現。不丹的虎穴寺(Taktsang Monastery)距帕羅古城不遠,驅車大約半小時就望見它了。此時的它聳立於900米高(帕羅古城海拔2280米,虎穴寺的真實海拔應是3180米左右)的懸崖峭壁上,與雄奇的山峰渾然一體,比中國山西的懸空寺險要許多。若要登臨虎穴寺,還需要徒步二三個小時,往返要花費大半天時間,既考驗人的體力也考驗人的毅力。對於建造虎穴寺的僧侶來說,還考驗他們信仰的虔誠和無師可承的建築智慧。


 


317年前,不丹僧侶為何選擇這樣一處險境來建寺廟?而不是像其他宗廟一樣蓋在河谷邊或者容易攀登的坡地上?據說,當年帕羅有一位高僧從古代經書中發現,8世紀時來自西藏的蓮花生大師騎著一隻飛虎到帕羅山上降妖服魔,給這個地區帶來了仙境般的幸福生活,他本人也在高高的山崖上結廬靜修了3個月。
既是聖地,再艱苦的付出都應該無怨無悔。在這位悟道高僧看來,佛教聖殿若不是以鬼斧神工的面貌屹立於懸崖之上,哪來高山仰止的神聖感?又怎麼可能幻化成信眾心湖上接連綻放的蓮花?


 


如今虎穴寺不僅是不丹旅遊的標誌性景點,也是不丹人民每年都要來朝拜的佛教聖地。他們相信,只有徒步攀登,幸福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作為外來的旅行者,除了徒步,還可以選擇騎馬,不過崎嶇的山路只給騎馬者節省了腳力,卻沒有節省時間。
前往虎穴寺的山路基本上是原生態的,是因為人走多了,才自然形成小徑。好在帕羅山上遍佈高大的原始松林,許多樹榦和樹枝上絲絲縷縷懸垂著灰綠色的松蘿(又叫雲霧草),在太陽逆光的照射中如夢如幻。資料上說,松蘿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而對於攀登帕羅山的旅行者來說,松蘿的功效應是清爽養眼,明凈洗心。山野之中偶有人跡,可判斷那是僧侶冥修處,不是孤懸於某個山尖就是嵌懸於岩縫之中,大有不食人間煙火的韻味。一路上,還有瀑布、溪澗,那是人馬留戀的中途歇息地。松林間有很多色彩斑斕的鳥兒雀躍著,啁啾著,忙碌著牠們的生計,所有的動物都得為自己的溫飽操勞,人類還多了一種煩惱,那就是為了宗教信仰與自己的心魔鬥,與“異教邪說”鬥。


 


氣喘吁吁到了虎穴寺,我居高臨下一望,梯田、農舍、河流、經幡……世外桃源啊!
虎穴寺作為不丹最重要的佛教聖地,原來一直嚴禁遊客進入,這兩年不丹有意開放旅遊業,遊客才有幸踏入這座不丹“懸空寺”的神秘佛殿。惟一的限定是全部攝影、攝像設備和揹包都得寄放在寺廟之外,不得帶入這片聖地。一旦人卸下了身上的包袱,那種無羈無絆,無拘無束的感覺,已經悄然貼近佛的境界。這樣,在萬念俱灰的懸崖峭壁上,來自佛國的天籟之音就更容易被你聽見。


 


郵票會唱歌


一聽說我要去不丹,熱衷集郵的朋友脫口而出:要給我帶不丹郵票回來哦!這時候,我才知道不丹是鼎鼎有名的“郵票大國”。1962年人類第一枚會唱歌的唱片郵票就誕生在不丹。至今,不丹在郵票設計、印製和材質的多樣性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多次在國際郵展上獲獎。
在不丹旅行期間,我常到商店裏尋尋覓覓,終於買到了一些奇異的郵票,最後又在不丹國家博物館裏全面觀賞了繽紛多彩的郵票大全。


 


在我買的不丹郵票中,最具特色的是CD-ROM音像郵票,這是專供電腦播放的音像郵票,方形的外殼和小光碟的封面上印刷著郵票的諸多要素:不丹國名、漂亮圖案、定價等等。我小心翼翼地撕開郵票後面的粘性貼紙,將小光碟取出,放進電腦CD-ROM,點擊播放,不丹的風光影像就旖旎於雙眸之中,音樂、解說、畫質都非常好,真是無比新鮮奇特的視覺、聽覺體驗,畢竟它是一枚可以郵寄的音像郵票啊!


 


不丹基本上沒有工業,目前賺取外匯的主要途徑有:開發水電,將電力賣給印度等國;發展旅遊,將每個遊客的日消費定在200美元以上;還有就是發行富有國際競爭力的特種郵票。
不丹的郵票內容非常豐富多彩,除了表現本國宗教、民俗、動植物、王室慶典等題材之外,還發行國際球星、歐洲名畫、各國風光等題材的郵品。不丹發行過一枚中國張家界小型張,其華麗的裝飾性邊框裏是張家界雲霧繚繞的隱約奇峰,一枚小郵票就鑲嵌在眾峰深處,比中國發行的張家界風光郵票更具美感。


 


國獸很雷人


不丹不僅郵票奇怪,連它的一級保護動物“塔金”(Takin)都非常雷人: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活脫脫是個“四不像”!
我是在不丹首都廷布山野的保護區裏看到“塔金”的。據說,這種動物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4000米的喜馬拉雅山東麓,整個不丹境內僅有300隻左右。


 


“塔金”的由來,也與不丹人最崇拜的“藏傳佛教濟公活佛”竹巴袞列有關。據說竹巴袞列在不丹四處遊走時,有人見他遊手好閒,懷疑他有真本事。竹巴袞列說,你們請我吃牦牛肉與羊肉,我就會讓你們看到奇跡。
竹巴袞列酒足飯飽後,將羊頭骨放置於牦牛骨之上,一彈指,一隻羊頭牛身的怪獸驟然出現在山坡上。當地人管它叫“塔金”,意即“羊頭牦牛身”。
在我看來,竹巴袞列更像是魔術師,什麼怪誕的事兒都與他有關。
(本文來源:中國商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