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階段計畫,養成孩子好規矩!




2009/09/01 11:32


三階段計畫,養成孩子好規矩!

愛的尺度如何拿捏?如何建立愛與管教兼具的家庭環境?「愛的管教」五大法則、為孩子立界線的兩大基石、「三階段」計畫, 提供父母參考。

瑤瑤一生氣就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砸壞,媽媽看了火冒三丈, 大聲吼罵。但是沒隔多久,原本嚷著要孩子自己負責的媽媽投降, 帶著孩子去店裡買了新的玩具,邊買邊叨念著:「如果你再把它摔壞,看我以後還會不會買給你……」

父母竭盡心力管教孩子,卻未必帶來最好的結果。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 做父母的往往急於拯救孩子,不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玩具壞了沒得玩)。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不當反應,適得其反的鼓勵了孩子的問題行為。

孩子需要有界限的父母,幫助他學習面對人生的挑戰和義務。然而,孩子學習界限的方式就是,不斷測試父母的底限。為孩子立界線,已是父母責無旁貸,也是最重要的挑戰。



「愛的管教」五大基本法則研究發現,在愛的關係中進行管教,效果最好。「愛的管教」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但是,愛與管教之間的尺度,究竟該如何拿捏?首度提出「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一詞的珍‧尼爾森(Jane Nelsen)指出,「愛的管教」包括五大基本法則:

法則一:和善但堅定的態度
「和善」等於尊重,是用言語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時提供機會讓孩子經歷成長。「堅定」是指不含控制的堅持,一方面尊重孩子有選擇的權利,一方面要求孩子從穩固的堅持中學到限制,不讓自己受到孩子的擺佈。

尼爾森指出,嚴厲型的父母往往過於控制、缺乏善意;寵溺型的父母則缺乏設立限制的能力。孩子的自律和責任感,隻有父母和善但堅定的態度才能培養出來。

「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話語包括:「我知道你能換一種尊重別人的說法」「我很在乎你,願意等到我們能相互尊重時再討論」「我知道你能想出好辦法」等。

法則二:讓孩子感覺自己重要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最強烈的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和被重視的感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爭取定位,證明他是家裡的一分子。缺乏歸屬感的孩子,容易把控制局面、傷害別人當成自己行為的目的。隻有在充滿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行為應有的責任。

尼爾森同時建議父母,應該多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從小對家庭有所貢獻,既能培養歸屬感,也能提高生活技能。

法則三:運用長期有效的技巧
過去父母習慣用懲罰來管教孩子,因為懲罰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為。但孩子隻是暫時不做不對的事,卻沒有學到什麼是該做的事。短期有效的懲罰甚至會帶來一連串負面的影響,例如:反叛、自我概念低落、自暴自棄等。

有別於懲罰,愛的管教要教孩子做該做的事。兩大長效技巧包括:一,花時間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成為有健全自我概念的決策者,激發正向行為;二,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從體驗自己行為的合理後果,學會自我負責。尼爾森提醒父母避免在盛怒下使用合理後果,否則也將流於懲罰。

法則四: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愛的管教強調,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汲取經驗:自己面對問題、認清問題的癥結、嘗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技巧、思考出替代行為的方案,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的同時,他也在了解自己。例如,孩子為了搶玩具而一把推開妹妹,你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時問他:「你當時想要做什麼?」「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如果下次發生同樣問題,你覺得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運用開放式問題,跟孩子探討他的選擇造成的後果、幫助孩子把焦點放在尋找解決策略,進而支持他彌補錯誤。

法則五: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行為偏差的孩子,是「自覺我不夠好」的孩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決定他後續行為的關鍵因素。尼爾森指出,孩子像植物需要水一樣,必須透過父母的鼓勵,才能體會自己有能力,能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產生影響,或決定如何回應。
為了培養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心,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適時給予肯定。隻要孩子在某個方面的信心大增,這份自信就能延續到其他方面。

為孩子立界線的兩大基石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清楚的界線。全球暢銷逾百萬冊、堪稱「德國育兒寶典」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指出,為孩子立界線必須建立在兩大基石之上:


基石一:賞識孩子的優點
彰顯好行為:相對於許多不愉快的要求和限制,父母的肯定形成一種必要的平衡。「你把房間整理得很乾淨,連書桌和書架都弄得非常整齊!」「你自己一個人玩積木玩得這麼開心,我真高興!」愈能具體描述你喜歡孩子的哪些行為,孩子愈會把你的讚美當真。

讓孩子看到你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許多父母往往過度強調錯誤,忽略了孩子的進步和那份好意,反而讓孩子感到氣餒。例如:當小小孩拿起掃把,主動掃著地上的碎屑時,父母的反應往往是「你把碎屑弄得整個廚房都是」,而不是「我相信你辦得到。我為你感到高興」。

回應孩子的每一小步:孩子的表現差強人意時,從中挑出幾件正面的小事加以回應就益顯重要。孩子的作業簿有一行字寫得不錯時,可以這麼說:「這行字真的特別整齊!」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對孩子卻可能是莫大的鼓舞。

讚美後不加但書:父母常在讚美孩子的同時,補上一句批評,例如:「這行字你寫得很漂亮,但剩下的全都亂寫一通!」「你踢球技術無人可比,要是學校功課有這一半好就好了!」讚美孩子後,記得適時劃上句點,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基石二:確立常規,一一列舉
先接受孩子的特質:改善孩子的行為,但不要求完美。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極限,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費力的學好規矩,有些孩子要花比較多時間才做得到。訂立家規時,要考慮孩子的個別差異,因勢利導。

設定合理的界限:設定界線,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規矩一旦確立,所有家庭成員都要遵守。先想想哪些界線對你的家庭和孩子特別重要,列舉出清楚明確、易理解的家庭規矩。但規矩不宜過多。被一大堆規定和命令團團包圍時,孩子容易備感壓力,反而不願合作。


前後一緻:規範要有一緻的標準,具可預測性,讓孩子清楚該遵守哪些規矩,以及如果他不遵守規矩會發生什麼事。如果規則搖擺不定,孩子會理直氣壯質問:「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就不行?」隨之而來的結果是,父母將失去公信力和影響力。

「三階段」行為改造計畫孩子的行為主要是學習而來,可以重新訓練和改造。父母可先依照《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的「三階段」計畫,逐步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第一階段:說清楚,講明白
下達正面明確的指示:父母跟孩子說明想要的行為時,應使用明確的語詞。與其說「這裡怎麼一團亂」,不如直接說「先把樂高積木放回箱子裡」。比起「不要大聲尖叫」等負面語詞,「噓!小聲說話」的正面語詞,更能讓孩子明瞭。此外,不要讓「請」這個字從你的語彙中消失。

平穩的語調:和孩子說話時,除了留意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也很重要。如果你大吼大叫,孩子隻會注意到:「啊哈,爸媽已經失控了!」面對重要的事,更需要用平靜、堅定的語調說話。隻有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才會認真看待你要求的事。

肢體語言讓說話更有分量:注視孩子的目光和肢體接觸,例如:蹲下來,平視著孩子的眼睛、走到孩子身邊再開口講話,以及輕輕搭著孩子的肩膀等等,都有加分的效果。若好話說盡都無濟於事,請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階段: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設定行為的「自然後果」:孩子最能從經驗中記取教訓,但是後果必須明確、合理、可行。「罪行」與後果之間最好有直接的關聯。孩子的選擇決定了自己要承擔的後果。例如:不肯把玩具收好時,他得接受「玩具被收進箱子,沒收一星期」的後果,而非「取消飯後點心」。要讓孩子知道:擁有玩具是一種「權利」,和這個權利相伴隨的「責任」是照顧好玩具。如果缺乏責任,就會喪失權利。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違反規矩時,可以透過提問:「規矩是怎麼說的」、「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確定要讓這個後果發生嗎」,強調孩子可以選擇「遵守規矩」或「承擔後果」。

執行後果:如果孩子仍為所欲為,就立即執行必然的後果。這時父母要言簡意賅,保持沉默,也不要做太多幹涉。多餘的評語和高高在上的態度,像是「我早就告訴你別這麼做」,隻會造成親子角力,反而失去孩子的信任。

強調正面後果:有時也可以換個角度,跟孩子強調你希望的行為將產生的正面後果。例如:「如果你現在動作快一點,還可以準時到校唷」、「如果你玩遊戲時平心靜氣,我們就可以玩到遊戲最後」。

第三階段:親子約定
如果孩子在行為上的轉變仍差強人意,請試著和孩子一起訂出行為改變計畫,並且邀孩子主動參與計畫。孩子貢獻的點子和建議愈多,就愈願意遵守。

鎖定行為:請先鎖定要改造的態度或行為,將情形記錄下來。以寫功課戰爭為例:孩子需要多久時間寫功課?和媽媽為了功課發生爭執的頻率是多少?爭執有多激烈?

危機會議,凝聚動力:和孩子坐下來,冷靜討論。先問孩子的想法,告訴他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其次,問孩子有沒有想要改變現狀,簡短說明你的想法。以功課戰爭為例,你可以這樣說:「以前我總是陪著你做功課,但沒多久就會為了功課吵起來。我希望以後你能獨力完成功課,我們也不要為這件事吵架。」

選定不當行為後果:問孩子是否有改進的建議,一起找方法規範彼此。以合作取代對抗,讓孩子學習規矩的過程變得容易些。

和孩子一起想想看:如果其中一人不遵守約定,後果會如何?如果拖拖拉拉寫太久,後果如何?如果孩子開始罵人或亂吼,後果如何?如果媽媽開始罵人或亂吼,後果又如何?清楚寫下你和孩子想要有哪些不一樣的做法,以及選定後果。兩人以簽名保證會遵守約定,最後把這張約定書貼在家中的顯眼處。

選擇激勵或獎勵:危機會議不是跟孩子議定獎勵的好時機。不妨等情況改善,再訂出獎勵的內容,補記在合約上。

勤做記錄,評量成果:每天記錄重點,如果當天表現良好,就貼上貼紙做記號,然後定期用獎勵增強孩子的動機。持續觀察,耐心等待。改變孩子需要時間,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展現成效。在看到轉變之前,不要輕言放棄。

不管是按部就班設立界限,或是運用富創意的解決之道,父母都要先接受孩子的本質,提供適當的環境,以引發孩子內在自我的最大可能。

關係重於規則研究顯示,親子之間保有開放自由的對話,孩子比較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順利內化規範的最大前提。與其拿著放大鏡,一一檢視孩子的行為樣態,不如多關心孩子的心,針對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予正面的回饋。一句真心讚美、一個鼓勵擁抱、一段親密的相處時光,都比運用技巧來得更有影嚮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