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的症狀解釋?

分類:養生篇
2013/06/25 12:41



腸癌的症狀解釋?


  •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完成的88年衛生統計報告,癌症的死亡率,結直腸癌居第三位。
  • 大腸直腸癌病例在台灣及世界其他國家有日趨增多之勢,原因可能是全國衛生教育之普及、國民醫藥知識之增加、診斷儀器之進步而發現更多之病例。
  • 大腸直腸癌之形成,與肉食、高脂肪食物、低纖維食物之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長期貧血等。
  • 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五年存活率非常高,治癒率高過80%。
  • 預防重於治療,應多食用高纖維性食物,改善便秘習慣。
  • 大腸直腸癌主要為腺癌,在發生部位以直腸45%、乙狀結腸25%為最多,降結腸最少見約5%左右,其餘發生於盲腸與升結腸16%、橫結腸9%。
  •  

解便型態改變位啥會引起結腸癌 ?? 又爲啥會腹痛??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 大腸直腸癌之初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僅有出血或腹痛。一般來說右側大腸管腔較大且殘渣為液體狀,其症狀主要是消化失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貧血或隱痛;而左側大腸管腔較窄且殘渣為固體狀,其症狀為糞便外觀沾有血絲或黏液,偶而也會有較多血液隨糞便排出大便習慣改變。直腸長了癌則有阻塞症狀,會有隨時都想大便之感,而排便時太用力,則有劇痛現象。一般統計認為,病人有了症狀到手術治療之時,平均已浪費了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人人提高警覺,早期發現異常,儘早接受專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治癒率高。


2. 般症狀為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便血;如增加排便次數、便秘、大


便變細、裡急後重(解完大便仍想再解)、貧血及體重減輕等。


有上述的症狀,就必須接受適當的檢查,尤其是上述症狀持續存在時,更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尋求專科醫師檢查以發現病灶。


大腸直腸癌的病因學


  有許多推論解釋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一般有如下因素:1.飲食 2.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3.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 4.家族性息肉(Family Polyposis) 5.癌症家族症候群(Cancer Family Syndrom)。


結論


  • 大腸直腸癌之發生與飲食及部分腸炎及家族性有關,所以應注意均衡的飲食,勿只吃高蛋白、脂肪、膽固醇類食物,要多食高纖維質的食物。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病人,罹患大腸癌之機率比一般人高,應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 為提高早期發現腸癌,40歲以上人士應每年糞便潛血測試一次,每二至三年接受直腸鏡檢查,必要時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鋇劑大腸攝影檢查。
  • 遇有大便習慣改變,便中帶血、腹部不適、貧血、腹部腫塊等症狀時,要速請醫師診治,以期早期發現,接受根除手術痊癒機會大。

不但民眾應提高警覺,基層醫護人員更要提高注意做好衛生教育與宣導,以期早期發現腸癌病人,給予最良好的治療。


腸浴是腸子洗澡


腸道清潔,遠離病因


腸道暢通,身體輕鬆


預防重於治療


要求安全,實在安心


藥求安全,食在安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