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244

分類:法相宗
2013/04/02 08:56



未二、次六頌解了解脫遍知(分二科) 申一、總標義


顯示解了縛遍知已,餘有六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


  這是後面的八個頌,明滅道。分兩科,第一科,頭一個頌「顯行苦相」,其餘的七個頌「顯示解了二種遍知」。 先「標義」,這底下「別釋頌」,先解釋第一個頌是「解了縛遍知」,這一個頌解釋完了。第二科是「次六頌解了解脫遍知」,分二科,第一科「總標義」。「總標義」,也就是結前生後的意思;結束前文,生起後文的意思。


  「顯示解了縛遍知已,餘有六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這個頌就是:「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先標義,就是其餘的六個頌,前面的一個頌,是「解了縛遍知已」,開示我們,令我們明白這個繫縛遍知,就是前面這個頌:「於苦計我受,苦樂了知苦,分別此起見,從彼生生彼」,這一個頌是「縛遍知」,就要通達什麼是繫縛。這個「遍知」這句話,實在是屬於聖道。就是初開始學習佛法,這個時候還不能稱之為遍知;就是得聖道之後,有了無漏的智慧了,才稱為「遍知」。所以現在是初開始學習的時候,佛菩薩開示我們,令我們明白這個「縛」這件事。「餘有六頌」,剩餘的有六個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這個「縛遍知」,當然主要是苦諦、集諦;這個「解脫遍知」,就是滅諦和道諦了。這六個頌是顯示這樣的意思。這是結前生後,標示大意。這底下第二科「別顯相」,顯示出來解脫的相貌。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


申二、別顯相(分二科) 酉一、舉頌


謂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等。


  「謂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這個頌。「等」,就是後面還有些頌。這是把這個頌舉出來。這底下第二科是「隨釋」,分六科,第一科是解「釋初頌中非先非後」這一句;「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先解釋這一句。這一個頌實在是在唯識的經論裏面很有名的一個頌,但是在《成唯識論》上,這一句叫「非曾非當有」。《成唯識論》也是玄奘法師翻的,本論也是他翻的,但是句是不一樣,可是意義是相同的。看這裏的解釋:


酉二、隨釋(分六科) 戌一、釋初頌中非先非後句


非先者:與諸煩惱恒俱生故。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


  「非先者」,「非先亦非後」,先解釋這個「非先」,怎麼叫做「非先」呢?「與諸煩惱恒俱生故」,這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它「與諸煩惱」,和這個諸煩惱,就是我癡、我見、我愛、我慢,這四種煩惱。「恒俱生故」,就是長時期地在一起,都在一起活動,不是說它在煩惱之先。不是先有末那識,而後才有煩惱,不是在先的,它們是同時的,所以叫做「非先」。


  「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就是和彼四種煩惱同時的滅了,就是這個末那識……,這樣說這個末那識沒有了。這個滅呢,不是說把煩惱滅了,而末那識後來滅,不是的,都是同時的,所以非先非後。那個「非曾非當有」,意思也是這樣子。「曾」就是過去,就是在先;「當有」就是未來了,那麼也是在時間上說的,那麼也就是「非先非後」的意思。


  這個「非先非後」,這一句解釋完了。底下解釋第二頌,但是其餘的句子沒有解釋。這個「染污意恒時」,就是這個末那識,因為它是執著有我,是染污的根本。「恒時,諸惑俱生滅」,就是長時期地、不間斷地和諸惑都是同時的生、同時的滅,也包括剎那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若是你修學聖道的時候,這個第六識修學聖道的時候,這個聖道現起的時候,這個第七識的惑就解脫了。這個惑滅除的時候,是「非先亦非後」。當然這個時候,在初得聖道的時候也開始滅,可是最後到金剛道的時候,就是十地菩薩最後心的時候,就完全的息滅了,所以應該指這個時候,「非先亦非後」,同時地息滅了。


戌二、釋第二頌


又顯所說解脫之相,謂非即彼生已後方清淨,別有所餘清淨意生;即彼先來無染污故,說為解脫。


  「又顯所說解脫之相,謂非即彼生已後方清淨,別有所餘清淨意生」,這底下是解釋第二個頌,就是:「非彼法生已,後淨異而生,彼先無染污,說解脫眾惑」,這是第二個頌。解釋這個頌的時候,這地方說:「又顯所說解脫之相」,這一個頌,前面說這個染污意息滅了,就是清淨了,但是這一個頌又特別地顯示所說的解脫的相貌。


  「謂非即彼生已後方清淨」,這是說非即彼染污法生起了以後,就是先有染污,後才清淨。而這個後來的清淨呢,「別有所餘清淨意生」,另外有一個清淨的心生起,不是這樣子。把這個「非」字先不要念,「即彼生已後方清淨,別有所餘清淨意生」,這是一句;現在再重念,加上這個「非」字:「非即彼生已後方清淨,別有所餘清淨意生」,不是這樣子。那麼是怎麼樣子呢?「即彼先來無染污故,說為解脫」,就是從開始的時候,從無始劫來的時候,就沒有這個染污的事情,那就叫做清淨解脫;這是從理性上說。這個一切有為法的本身是沒有的,本身是沒有這件事的。若是觀察有為法本來是沒有的,怎麼有了呢?就是由因緣有的,這個時候才說它是染污的,說它是清淨的。但是觀察一切有為法本身呢,無有少法可得,就是沒有染污的。


  我們這個心的不清淨,譬如我們現在心裡面很平靜,也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沒有這些不清淨的事情。但是有因緣的時候,這個清淨心出來了,或者是染污心出來了。你若常靜坐的時候,反省自己,反省靜坐的時候內心的相貌;你反省自己不靜坐的時候,這個心在浮動的時候,這個動亂的相貌的時候,你會發覺是這樣的。就是沒有因緣的時候,沒有這件事,心裏面沒有這些事情,都是有因緣的時候才有的。就從這裏就發現這句話:「即彼先來無染污故,說為解脫」,都是由因緣有的,觀察它本來是……這些染污都沒有;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的煩惱亦復如是,不過當然這是非常微細的事情。


戌三、釋第三頌


為成此義,故復說言:其有染污者,畢竟性清淨等頌。


  這底下是解釋第三個頌:「其有染污者,畢竟性清淨,既非有所淨,何等有能淨」,這是解釋這第三個頌。「為成此義,故復說言」,為成就「彼先來無染污」這個道理,所以又說這個頌。「其有染污者,畢竟性清淨」,說我們在事實上看,這個因緣一直地在動,那麼我們心不能自主,我們就有染污了,種種的煩惱都現出來了。但是你若觀察呢,它的本性是沒有染污的,「畢竟性清淨」;究竟來說,它的本性是清淨的。從這個道理來說呢,任何人都可以斷煩惱、都可以得聖道的,因為這個都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東西可以破壞,所以用功修行是有希望的,得聖道是有希望的。《披尋記》這段文念它一念。


《披尋記》五九六頁:


謂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與俱生任運四種煩惱一時相應,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恒行。如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一卷八頁)此說諸惑,應准彼知。


  「謂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者:此染污意亦名末那,常與俱生任運四種煩惱一時相應,謂薩迦耶見」,就是我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無明」就是我癡,就是不知道、不明白無我的道理,叫「無明」。執著有我,就叫做我見。「我慢」,總感覺自己很高,別的人都不如我。「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恒行」,就是得到四禪八定,你這四種煩惱也是活動;你沒得四禪八定,你也是恒行的。所以從這裏知道,得了四禪八定的人,只是遠離了欲界的煩惱,但是你內心的末那識的煩惱還是存在的,所以說還是個生死凡夫,還是有漏定。「如決擇分說。(陵本五十一卷八頁)此說諸惑,應准彼知」。


戌四、釋第四頌(分二科) 亥一、標義


又復顯示二種解脫,謂煩惱解脫及事解脫。


  「又復顯示二種解脫」,這底下是第四科,解「釋第四頌」,亥一「標義」,解釋第四個頌。第四個頌,就是:「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即於此無染,顯示二差別」,這是第四個頌,解釋這第四個頌。「又復顯示二種解脫」,前面解釋解脫的遍知……。現在知道這個解脫的意思,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本來就是解脫的意思;一個是你修行成功了,煩惱斷除去了,這是一個解脫。兩個解脫,這個重點是重視本來是解脫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你本來是解脫的,所以你修行可以得解脫;如果本來就是不解脫,那就是沒有辦法,修行就是不可能得解脫了。所以本來是解脫,這件事還是很重要。那麼,這底下「又復顯示二種解脫」,這個解脫和前面二種解脫可不一樣。「謂煩惱解脫及事解脫」,這二種。這是標示出來。底下「配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煩惱解脫」。


亥二、配釋(分二科) 天一、煩惱解脫


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者:顯示煩惱解脫。


  「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頌上這兩句話「顯示煩惱解脫」。「諸煩惱盡故」,這是說現行的煩惱滅了;「諸種子滅故」,是煩惱的種子也滅了。煩惱的種子滅了,這個現行的煩惱才能滅。不然的話,種子在,你表面上清淨,那是不真實的。這是表示煩惱解脫了,它不能繫縛你了,你心情自在了。


天二、事解脫(分二科) 地一、釋


即於此無染者,顯示事解脫。


  「即於此無染」這句話,這是第二科「事解脫」。分二科,先解「釋」。


  「即於此無染者,顯示事解脫」,這是在事上得到解脫。這句話可以分兩個解釋:一個是,前面是煩惱解脫,就是沒有煩惱了;主要在煩惱那方面說,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以後,你的心清淨了,那叫做事解脫,可以這樣解釋。但是看下面的文,又不是這樣子;應該包括這個意思在內,但是又有其它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證」。


地二、證


如經言:苾芻當知!若於眼中貪欲永斷,如是此眼,亦當永斷,乃至廣說。


  「如經言」,如經上說:「苾芻當知!若於眼中貪欲永斷,如是此眼,亦當永斷」,這個意思和前面意思又不一樣。「若於眼中貪欲永斷」,這個眼當然是說你的眼根,也包括你的眼識,這樣子;那麼也是六根、六識都應該在內。在六根、六識上,你有了貪欲的時候,現在經過聖道的修行,這個貪欲斷了,不貪欲了,那麼這就是煩惱斷,這是煩惱解脫。「如是此眼,亦當永斷」,這樣子以後,此眼亦當永斷,也應該永久是沒有了。這表示什麼呢?你有煩惱的時候,你的六根都是有漏的。現在若說是前五根,意根暫時不算。前五根,若是你煩惱在的時候,你這前五根是由煩惱的力量得到的果報;現在這個煩惱沒有了的時候,這個果報也就沒有了,那就變成一個……,原來是有漏的,現在變成無漏的了。前五根是無漏的了,那叫做「事清淨」,有這樣的味道。這就在唯識上說呢,這前五根,若成佛的時候,變成無漏的了。你以前煩惱不清淨的時候,前五根還是有漏的,這個地方有這樣的意思。


  「如是此眼,亦當永斷,乃至廣說」,那不但只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是在內。但是意根有特別,意根是在因中,前五根是在成佛的時候轉變成無漏,意根是在成佛之前就轉成無漏了。這是二種差別,這是第四個頌,第四個頌解釋完了;「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即於此無染,顯示二差別」。


戌五、釋第五頌(分二科) 亥一、標義


如是顯示有餘依解脫已,次當顯示無餘依解脫。


  這是解釋第五個頌,先「標義」。「如是」,前面這一段文,這幾個頌是「顯示有餘依解脫」,顯示完了,「次當顯示無餘依解脫」。看這個文,第二科「釋頌」,分三科,第一科「自內所證」。


亥二、釋頌(分三科) 天一、自內所證


自內所證者:顯彼不思議故。


  「自內所證者」,這個頌就是:「自內所證故,唯眾苦盡故,永絕戲論故,一切無戲論」,這裡邊解釋得很微細。「自內所證者:顯彼不思議故」,就是你自家內心裏面所證悟的境界。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顯示那個時候的境界不可思議,就是離名言相了,那就是真如的境界了,勝義諦,這麼樣意思;是「不思議故」。


天二、唯眾苦盡


唯眾苦盡者:為遣妄計唯無性執。謂有餘依永寂滅故,說為寂滅,非全無性。


  第二科,「唯眾苦盡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遣妄計唯無性執」,「妄計唯無性執」,「妄計」,這個執著是錯誤的,什麼執著是錯誤的呢?「唯無性執」,就是執著完全沒有了,沒有體性了,完全沒有體性了。這個話指誰說的?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這句話?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到阿羅漢入涅槃以後,就是什麼都沒有了,有這種話,有這樣意思,這個人就是滅了。說是眾生界是不減少的,我們看那個文,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這個人就是沒有了,就是這樣意思。「唯無性執」,就是說沒有體性了,就是完全沒有了,這是「妄計唯無性執」。現在是「遣」,除遣這種執著。除遣這種執著,是怎麼說呢?「唯眾苦盡」,唯獨是惑業苦,這個苦就指果報說的,當然指阿賴耶識也在內,就是這些虛妄都沒有了。這表示說,這個有漏的東西完全滅了,還有無漏的功德還是有的。如果你說是不承認有無漏的功德,只是「眾苦盡」,那就是錯誤了。所以現在這個意思說,「唯眾苦盡」,唯獨眾苦盡了,那個無漏的功德沒有盡,無漏的功德還存在,這個話裡的味道是這個意思。


  「謂有餘依永寂滅故」,這個話也就包括前面那個「即於此無染」這句話,應該有這個意思。「謂有餘依永寂滅故」,我們這個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呢,譬如這個阿羅漢把愛煩惱、見煩惱都除滅了,但是這個果報,前一生的有漏業招感的色受想行識還在,當然這個時候色受想行識很清淨,和凡夫是不同,但是還是有漏的果報,就是「有餘依」。等到壽命盡的時候,這「有餘依」結束了。但是在不思議變易生死不是這樣子,不思議變易生死是同時的。這個所知障、這個無明煩惱一滅了,果報隨時也就清淨了,不是分前後的,可是有這麼兩回事,可有這麼一回事的。「謂有餘依永寂滅故」,不是暫時的寂滅,永久的滅了。「說為寂滅,非全無性」,不是完全沒有,就是有漏的惑業苦完全寂滅了,這無漏的功德還是有的,這樣意思。那就有清淨的依他起和圓成實,還是存在的。


天三、永絕戲論


無戲論者:此解脫性,唯內所證。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


  「無戲論者」這一句話,這個頌就是:「唯眾苦盡故,永絕戲論故,一切無戲論」這句話。這句話是:「此解脫性,唯內所證」,這個「解脫性」,就是沒有惑業苦的繫縛,得大解脫的體性,是唯獨你內心裏面的無分別智所證契悟的,所證悟的。這個境界,「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若異不異」,這個在《解深密經》上解釋得很詳細。就是他和一切有為法是異、是不異,不可以說的;說死後是當有,或當無等,這些都是戲論,這一切的戲論「不能說故」,不能用這個來表示的,所以是不可思議。所以,叫做「永絕戲論故,一切無戲論」。


戌六、釋第六頌(分二科) 亥一、標義


為顯補特伽羅及法,俱非流轉生死或般涅槃,


  「為顯補特伽羅及法,俱非流轉生死或般涅槃。故復頌言:眾生名相續,及法想相中,無生死流轉,亦無涅槃者。」這是解釋第六個頌,也就是最後一個頌。分兩科,第一科也是「標義」。「為顯補特伽羅及法,俱非流轉生死或般涅槃」故,又說這個頌。這是「標義」,底下舉這個頌。


亥二、舉頌


故復頌言:
眾生名相續,及法想相中,無生死流轉,亦無涅槃者。


  「故復頌言:眾生名相續,及法想相中」,這個「眾生名相續」怎麼講?這個「眾生」 這句話叫做「相續」,就是從無始劫來相續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相續」就指「我」說的,這個「我」在無始劫來一直在生死裏流轉。這個臭皮囊一直的變化,這個我可是不斷;這個身體,果報,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是這個我是不斷的,老是相續不斷的,這是眾生的執著。執著,另外有我的執著,還有色受想行識的執著,就是「法想」。但是在佛法上說,沒有我可得,也沒有一切法可得;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就沒有生死流轉可得。沒有生死流轉可得,也就沒有涅槃可得了;滅除生死得涅槃,沒有生死可滅,那有涅槃可得呢?這也就是絕諸一切戲論的意思。「為顯補特伽羅及法,俱非流轉生死或般涅槃」,也就形容那個「一切無戲論」的意思,是這樣的意思。這是「勝義伽他」這一大段解釋完了。底下是第二科「建立意趣義伽他」,分二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


癸二、建立意趣義伽他(分二科) 子一、結前生後


已釋勝義聖教伽他,次當建立意趣義伽他。


  「已釋勝義聖教伽他」,已經解釋了,這個「勝義」主要是無我義。這麼多的……,前面一共四十四個頌,主要是顯示無我義,所以叫「勝義聖教伽他」,這個頌解釋完了。這底下「次當建立意趣義伽他」,這以下應該建立……,其實「建立」也就是安立,也就是顯示「意趣義伽他」,意趣義的伽他。


子二、舉頌廣釋(分二科) 丑一、舉經頌(分二科) 寅一、梵王贊請


如經言:一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往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以妙伽他而讚請曰:


《披尋記》五九七頁:


次當建立意趣義伽他等者:三學方便攝一切學,依此意趣建立伽他,是名建立意趣義伽他。


  「次當建立意趣義伽他等者:三學方便攝一切學」,戒定慧這三種法叫做三學,是聖道得涅槃的前方便。這三種法,「攝一切學」,就是包括了一切應該學習的。「學」這個字,我們通常用這個字的時候,是在解上說的;但是佛法裏面的「學」,是包括了修行說的,修行也在內,是攝一切修學的法門的。「依此意趣建立伽他,是名建立意趣義伽他」,依據這樣的意趣建立伽他,就是來開示這個偈頌。「是名建立意趣義伽他」。這個「意趣義」,這個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從文相上來對觀的時候,前面的勝義伽他和後面的意趣義伽他,來對比觀察的時候,發覺什麼事情呢?前面主要是顯揚無我義,這以下的伽他,主要是告訴你去證悟無我義的方便;就是你要怎麼樣修學,你才能得到無我義,那麼這就叫做「意趣義伽他」。這樣說呢,佛說這個法,那個意義是勸我們修行,這叫做「意趣」。說這個佛法,這樣宣說這樣的法句,是勸我們這樣修行,這就是這段佛法的意趣,義之所在,就在這裏,是這樣意思。


  這底下我們念他一遍:


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癡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


  這句話是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他請問的,他請法的話。


  這底下:「大仙應善聽」,是佛回答了。佛稱娑婆世界主,叫做大仙。


寅二、世尊告說(分二科) 卯一、略標


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


卯二、廣辨(分二科) 辰一、總說三學(分十一科) 巳一、成辨方便


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


巳二、次第生起


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


巳三、清淨漸次


先淨樂靜慮,及於諦善巧;即於諸諦中,應生遠增長。


巳四、成敗果證


於諸學處中,有四趣三所。遠離於二趣,於二趣證得。


巳五、別總修習


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槃,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


巳六、成滿先因(分三科) 午一、增上戒學


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諸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


午二、增上心學


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叡。


午三、增上慧學


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


巳七、學行離合(分二科) 午一、非共(分二科) 未一、增上戒學


若行趣不淨,亦趣於善趣;是行說為初,當知此非共。


未二、增上心學


若行趣清淨,非諸趣究竟;是行說為中,當知亦非共。


午二、必共


若行趣清淨,於諸趣究竟;是行說為尊,當知此必共。


巳八、智愚學相


若有學無學,當知並聰叡;若有學無學,當知並愚夫。


巳九、成滿漸次


若棄捨攝受,亦斷除麤重;及現見所知,是受持三學。


巳十、差別因緣


若有緣無緣,亦細麤顯現;由受持遠離,言發悟所引。


巳十一、不具具等


初學唯有一,第二學二種;第三學具三,慧者皆超越。


辰二、別順三學(分三科) 巳一、增上戒學(分四科) 午一、受持戒相


不毀壞屍羅,於學誓能順,軌範無譏論,於五處遠離。
若無犯出離,無惡作惡作,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


午二、尸羅成就


終無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奈耶轉。


午三、尸羅清淨


修治誓為先,亦修治淨命,二邊皆遠離,亦棄捨邪願。


午四、令學清淨及淨殊勝(分七科) 未一、遠離諸障礙法


於諸障礙法,終無有耽染。亂心法纔生,尋當速遠離。


未二、遠離惡作失念


非太沈太浮,恒善住正念,根本眷屬淨,而修行梵行。


未三、遠離懈怠放逸


應發勤精進,常堅固勇猛。恒修不放逸,五支善安住。


未四、遠離攝受貪欲


當隱自諸善,亦發露眾惡。得諸衣服等,麤妙皆歡喜。
少隨於世務,麤弊亦隨轉。受杜多功德,為寂離煩惱。


未五、遠離軌則虧損


當具足威儀,應量而攝受;終無有所為,詐現威儀相。


未六、遠離邪命虧損


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雖有所方求,而非現異相。
從他邊乞求,終不強威逼;以法而獲得,得已不輕毀。


未七、成就沙門莊嚴


不耽著利養,及所有恭敬;亦不執諸見,增益與損減。
不著順世間,無義文咒術;亦不樂畜積,無義長衣缽。
恐增諸煩惱,不染習居家;為淨修智慧,當親近賢聖。
不畜朋友家,恐發憂悲亂;能生苦煩惱,纔起尋遠離。
不受於信施,恐加害瘡皰;於如來正法,嘗無有棄捨。
於他愆犯中,無功用安樂;常省自過失,知已速發露。
若犯於所犯,當如法出離;所應營事中,能勇勵自作。
於佛及弟子,威德與言教;一切皆信受,觀大罪不謗。
於極甚深法,不可思度處;能捨舊師宗,不堅執自見。


巳二、增上心學(分二科) 午一、方便


常樂居遠離,及邊際臥具,恒修習善法,堅精進勇猛。


午二、清淨


無有欲生欲,不憎惡憎惡,離睡眠睡眠,時不居寂靜。
離惡作惡作,無希慮希慮,一切種恒時,成就正方便。


巳三、增上慧學(分二科) 午一、方便


引發與覺悟,及和合所結,有相若親昵,亦多種喜樂。
侵逼極親昵,名虛妄分別。能生於欲貪,智者當遠離。
諸欲令無飽,眾多所共有,是非法因緣,能增長貪愛。
賢聖所應離,速趣於壞滅,仗託於眾緣,危逸所依地。
諸欲如枯骨,亦如軟肉段,如草炬相似,猶如大火坑。
譬如蟒毒蛇,亦如夢所見,如借莊嚴具,如樹端熟果。
如是知諸欲,都不應耽樂。


午二、清淨


當聽聞正法,常思惟修習。
先觀見麤靜,次於修一向,捨煩惱麤重,於斷生欣樂。
於諸相觀察,得加行究竟,能離欲界欲,及離色界欲。
入真諦現觀,能離一切欲,證現法涅槃,及餘依永盡。


丑二、長行釋(分二科) 寅一、初頌梵王贊請(分二科) 卯一、牒標


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者:於此頌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後興請問。


  「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前面是引經的頌……。「建立意趣義伽他」,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第二科是「舉頌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舉經頌」。現在第二科「長行釋」,長行解釋前面的頌。分二科,第一科是「初頌梵王讚請」。分二科,第一科是「牒標」,就是把這個文再把它標出來,叫「牒標」。


  「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者」,這個頌,這是再把它引出來。「於此頌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後興請問」,在這個頌裏面,這個大梵天王他先讚歎世尊,後來「興請問」,才發起來請法的問。


卯二、隨釋(分二科) 辰一、讚世尊


讚世尊者:謂於一切學中,已得第一究竟,此依自利行圓滿不共德說;又能善斷展轉所生一切疑網,此依利他行圓滿不共德說。


  「讚世尊者」,前面是「標」,這底下第二科「隨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讚世尊」。「讚世尊者:謂於一切學中,已得第一究竟」,這個「於學到究竟」,先解釋這句話。「一切學中」,就是在一切所應學習的佛法裏面。「已得第一究竟」,佛是達到了最圓滿的地方,無能及者,是達到第一究竟了,這是讚歎佛。但是這一句的讚歎,「此依自利行圓滿不共德說」的,這一句話是依據佛自己在法上得到的功德圓滿,這一方面來說,是「不共」於一切人,一切人都不能及於佛,不共於一切人的功德圓滿這方面說的,所以叫做「於學到究竟」。


  「又能善斷展轉所生一切疑網」,善斷一切眾生展轉所生一切疑網。「展轉」,因此而生了疑惑;你給他解釋了以後,因解釋而又生了疑惑,展轉的有疑惑。那麼,佛能夠善巧的斷滅一切眾生的疑惑。這一句話,「此依利他行圓滿不共德說」,佛利益一切眾生的德行,這個德行佛也是圓滿了,不共於一切眾生的功德,從這方面說。「疑網」,這個「網」是個譬喻,就是這個疑惑把你罩住了,你出不來,那叫做「網」,這樣意思。這表示這個疑惑也是很厲害的,力量很大的。


辰二、興請問


興請問者:何等為學?學有幾種?云何於彼當修學耶?


  「興請問者」,前面是讚歎世尊,這底下發動請問。「何等為學?學有幾種?云何於彼當修學耶?」這是解釋這句話:「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一個學,一個所學,一個修學。那麼這樣子,這地方彌勒菩薩解釋這句話,「何等為學?」第一個請學,怎麼叫做「學」?「學」的體性是什麼?「所學」的,學有幾種?「學」一共有多少種?這是請問數目。「修學」,就是:「云何於彼當修學耶」,怎麼樣於彼所學的法去修行呢?那麼這是三個問題,這是請問三個問題。


寅二、餘頌世尊告說(分二科) 卯一、初一頌略標(分四科) 辰一、標說義


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怖多所作懈怠眾生,總攝一切,略說三學。


  這底下第二科「餘頌世尊告說」,佛回答他。分二科,第一科「初一頌略標」,就是:「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就是這一個頌。這是略標回答的大意,分四科,第一科是「標說義」。


  「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所以佛的大慈悲回答他的問題。但是這裡面的義,佛說這句話的意,那個慈悲心的重點,為什麼這麼樣說話呢?「為策勵」,佛的意思,「為策勵」,來鞭策你、來勉勵你。勉勵誰?來策勵誰呢?「怖多所作懈怠眾生」,就是害怕:「哎呀!那麼多的佛法,我幾時才能學完?我不學了,我不要去學去」,就是害怕這件事,害怕多所學。「多所作」就是多學,「哎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修學一年我都害怕,何況三大阿僧祇劫?」這是懈怠眾生;為這種人,佛就「總攝一切」,把所有應該學習的把它集聚在一起分成三種,你就學這三樣就好了,就完全都學圓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