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宣稱:1235顆行星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外星人家園? 圖中小黑點是環繞其主恆星的1235顆行星。 作為基準點,圖中第一排右下角單獨的一顆恆星是太陽,地球和木星以微小的黑點環繞周圍 |
地球的觀測視角:開普勒探測器的主要任務並非勘測個別天體,而是為天文學家提供宇宙中行星的數量,尤其是銀河系內適宜生存的行星 |
美國宇航局現繪製了一張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圖,圖中1235顆行星環繞它們的恆星運行,這些行星是以小黑點的形式出現,並以體積大小比例進行排列。 作為基準點,圖片中第一排右下側單獨的行星是太陽,旁邊的小黑點是地球和木星。
在這些候選系外行星中,位於“宜居地帶”可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達到54顆。 “宜居地帶”是類地行星與主恆星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使行星表面可維持液態水資源,以及類地生命體。
開普勒探測器的主要任務並不是檢測個別行星,而是向天文學家提供類地系外行星的數量,尤其是銀河系內適宜居住的行星。 目前該探測器的觀測範圍僅能覆蓋四百分之一的天空範圍,它將對該區域的星體進行勘測,進而對整個宇宙進行評估分析。
依據上週六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進步科學年度會議,科學家評估每兩顆恆星中就有一顆擁有行星,每200顆恆星中就有一顆位於宜居地帶。 這是保守估值,因為恆星所擁有行星的數量遠超過一顆,開普勒探測器未來將發現更多的類地行星。
例如:如果開普勒探測器在1000光年之遙觀測太陽,並發現金星從太陽前方掠過,但只有八分之一的可能探測到地球的存在。 為了進一步評估系外行星的總數,科學家進行頻繁觀測,並將評估數據推廣至整個銀河系。
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銀河系內存在著1000億顆恆星,但是2010年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描述稱銀河系內恆星數量接近3000億顆。 美國宇航局退休天文學家史蒂芬-馬蘭稱,正如卡爾-薩根所說的,宇宙中存在著億萬億萬個世界! (卡麥拉)
http://www.5joys.com/cnews/201103/nti31150995.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