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表》講記--13

2013/01/21 09:10

第十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八頁。


我們這一科講到「丑一、明迷染因緣」。在整個生滅因緣當中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迷染的因緣,所謂的流轉門;第二個是悟淨的因緣,所謂的還滅門。本論講到有情眾生依止內心的迷惑顛倒所產生的這些生命相貌,這個生命的相貌有五種的意。第一個是業識,第二個是轉識,第三個是現識,這些都是阿賴耶識的因相跟果相,到這個地方基本上還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心識活動。我們再看第四: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前面的轉識跟現識就是一個生命的產生,生命的產生當然一定有一個能受用的我相跟所受用的法相,當這個轉識跟現識一接觸的時候,就產生了所謂的「智識」。這個地方的智不是智慧,指的是一種「分別」。我們開始去分別這個法的好壞,產生一種愛憎之心。當然我們心中有很多希望,有些的境界我們希望跟它接觸,有些不喜歡的境界我們希望跟它遠離,這樣的「分別」叫做「智識」。你內心當中開始把你所接觸的環境分成二大類:哪些環境是你喜歡跟它接觸的,哪些人事你把它歸納成你不喜歡接觸的,這都是因為有轉識跟現識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各式各樣的希望,那這個希望,佛法說就是一種愛著的煩惱。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前面只是一種希望,這樣的希望有可能是前世帶來的等流習性。這個「相續」就是說,當我們跟這些環境(或者是我們喜歡的環境、或者我們不喜歡的環境)真實接觸,心境的接觸就會產生一種感受,這個受可能是樂受,也可能是苦受。這種感受就不是一種希望而已了,就變成你一個實際的生命經驗,這個時候你對於這個東西愛憎的希望就變得更加的強烈、更加的堅固,這就是「相續」。所以這個「相續識」跟「智識」,法藏大師解釋說:這二個體性都是愛著,約著強弱的分別,而安立為智識和相續識。一個只是一種內心的期待、希望;但是這個「相續識」是根據你真實受用以後,產生一種實際的感受經驗,這個時候就奱成非常強烈,那這個相續識在我們生命當中所造成的作用非常的大。以下把相續識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力分


成三段來說明。先看第一段:


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這個相續識表面上是一個愛憎取捨,這個愛憎取捨,基本上對我們的業力有一種引導的作用。我們說過:「業力的保存是保存在業識」,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三界都帶了很多「業」力而來,但是到底哪一個業力對我們來生會產生招感性,這跟你的相續識有關係。所以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說:什麼叫做「住持」業力「不失」呢?這句話怎麼解釋呢?法藏大師用十二因緣解釋說:我們剛開始「無明緣行,行緣識」,由無明推動了業力,這個業力保存在識。這個識就第八識,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業識。但是這「無量」無邊的「業」力要得果報,它必須有愛取的滋潤,所以「愛取有」。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識,有很多很多的善業、罪業,但是到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愛取」的煩惱會去滋潤某一個業力,使令它變成「有」。這個有支表面上解釋就是存在義,它從一種潛伏的功能而轉成存在。也就是說這個業力它是一個成熟的業力,有招感果報的業力。就是說你今生的思想、你今生的好樂,對某一群的業力會有滋潤、刺激的作用。譬如說:你今生有很強大的意樂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你在阿賴耶識當中,你念佛的意很單薄,但是你信願具足。臨終的時候,照正常情況說是強者先牽,本來應該不是淨土的業起現行,但是你臨終的時候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隨念往生,以念力來主導你的業力。就是它能夠「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它會把你淨土的業從一種潛伏的種子,而轉成一個強大能夠招感果報的一個「有」,這就是它對業種有一個成熟性。第二個: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這一段法藏大師說:我們的思想、愛憎取捨的相續,它進一步會把「有」轉成「生」,把這個有招感業力的業種使令它得果報,使令這個業力變成果報,所以這個相續識的力量很大。它能夠把業力、業種轉成「有」,再把這個有滋潤而轉成「生」。在《淨土聖賢錄》講到:唐朝有一個僧藏大師(僧是佛法僧的僧,藏是大藏經的藏。),他出家以後,看書的意思就是:白天為大眾師作務,任勞任怨,為大眾師服勞役;晚上他就專心念佛。等於一方面是持戒修福,一方面是信願持名。到晚年以後,傳記上說「生了一場病」,在病痛當中,他臨命終到來時候,他是看到諸天次第來迎。剛開始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他在臨命終的時候,諸天的果報一一現前;但是因為他的心情、他那個相續識只有一個念頭,所謂的「一心念佛,別無二念」,他是專心的想要到淨土去。所以雖然他持戒修福的業有很多可能性,就是說我們造了善業,大方向來說是招感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安樂的果報也可能在淨土得安樂果報、也可能到諸天得安樂果報、或者在人間得轉輪聖王,這樣的差別相就是由你這個相續識來指導。結果他因為一心念佛,諸天的因緣、中陰身就全部消失了,最後阿彌陀佛現前而往生淨土。所以說我們來生的果報,從親因緣來說,跟我們前生的業跟今生的業都有關係。但是這個業力要得果報,跟你愛取的心有關係。你這個業要得果報,要愛、取、有,有才變成生。所以我們這個相續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也扮演著一個主導的角色。因為它能夠「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它會對我們已經成就的業力,有一種滋潤,而使令它招感果報的功能。再看第三個功能: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這個心念它有一種等流性。這個相續識就是說,你前生有各式各樣的愛憎取捨,你到今生也會有這樣的一個愛憎取捨,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本來已經忘掉了,但是會「忽然」間生起;「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你也可能打種種妄想,生起種種的規劃:這都是因為你這種愛憎取捨的相續識在那個地方作用。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所以說從大乘的角度,「三界」的果報都是因緣所生法、自性空,都是我們一念「心」所造作,也是由一念心所變現的。這個相續識,我們從某一部分來說,跟今生有關係。你今生聽聞什麼樣的教法、接觸什麼樣的善知識、生起怎麼樣的分別,你就有某一個程度的相續識;但是跟你前生也有關係,跟這個過去的等流性也是有關係。比如說在美國有一個心理醫生,寫一本書叫做《前世今生》。這個美國心理醫生他是用催眠術來為大家治病,他有一個病人得到對水的恐懼症,這個病人一看到水就害怕,他那個相續識對水是非常的排斥。那這件事情很嚴重,因為這個水是日常用品,你不管是飲用、或者是洗滌、或者各式各樣都是需要水,如果你遇到水就害怕,那生活就遇到很大障礙。你要把這個過失消滅,就要找它的因緣。所以這個心理醫生就為他催眠,結果就發現他前八十六世的情況都顯現出來。在前面的八十六世當中,他有二世跟水有密切的關係。其中有一世,他是一個鄉下婦人,有一天帶女兒回娘家參加一個喜慶,在中間過橋的時候遇到暴風雨,她跟女兒都被大水沖走了。因為這個事情來得太突然了,她在淹沒了之前,心中生起很大的恐怖。而這個恐怖的心是依止水而引起的,所以她在那一世就成就對水排斥的自識相續識,這是第一個。其次,她過去有一生也是住在一個鄉村,她得到一種病,這種病類似痳瘋病,在那個時候是沒有藥可以治療。所以鄉村的人就把這些痳瘋病人全部關在山洞裡面,讓他們自生自滅。這個女居士她在死亡之前,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被這個病痛折磨得很嚴重。這個痳瘋病的引生跟水有關係的,因水的污染而傳染,所以她對水也產生了恐懼排斥。就是說這個人他為什麼歡喜持戒?有人歡喜修定,有些人歡喜研究智慧,這種愛憎取捨對事物的差別相跟前生有關係,跟你今生的造作也都有關係,這個就是所謂的「以念相應不斷故」,我們每一個人會對各種的事物產生不同的愛憎取捨。再看下一段:此義云何?「此義云何?」就是說為什麼說是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呢?這個地方作一個問。


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這個地方是回答,說「一切法」是由我們真「心」起動,真心起動就變成一個個體生命的阿賴耶,阿賴耶再變成很多很多覺跟不覺「妄念」的造作,就有很多很多的果報。所以我們在「分別」這些果報的時候,就是「分別自心」的影像。什麼叫「分別自心」的影像?《維摩詰經》上說:「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說這個天人共同在一桌吃飯,每一個人因地的福德不同,每一個人看到的飯色有差別。所以我們今天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僧團,大方向的話是有共業,但是每一個人受用的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同。就是你有你的業力,你變現你的環境,你在你自己的環境中受用;那某一個人有他的業力,他也變現他所謂的轉識,他的六塵境界。你在你自己的六塵裡面去活動,所謂的「一切分別」就是「分別自心」的影像,這是流轉門。當我們能夠迴光返照,「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假設我們的心,不要隨順這個流轉的方向去活動,把心帶回家、迴光返照,這個時候從生滅門而回歸到真如門,就發覺「無有少法可得」。這一段等於是把前面的「三界虛偽,唯心所作」的觀念,再把它作一個說明。這以下把前面的五意作一個總結: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所以說這個「世間」的「境界」相,都是「依」止我們「無明妄心,而得住持」的。就是說你今天遇到什麼人,會遇到什麼樣的環境,跟你前生的業力有關,跟你今生的思想也有關係。你的想法一直是這樣子,這個果報就一直的一直的存在。你今生遇到這樣的因緣,你的思想不變,你來生還是遇到這樣的因緣,因為你的妄念不斷的活動,這個果報就不斷的出現。除非你的心念改變,否則你的環境、所變現的果報一樣,就是這麼回事。說是「一切法因緣生」,你的因緣、你的心一直在這樣子環境活動,當然你就招感這個因緣,所以「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雖然「無體可得」,但是你的心不斷的活動,它就不斷的出現。總而言之,「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從流轉門的角度,你生起各式各樣的愛憎取捨,它就有各式各樣相應的法出現;當你這個愛憎取捨消滅的時侯,這些法就消失了。這個觀念很重要──「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五意我們可以從二類來分別。說「一念不覺生三細」,由一念不覺的妄動、造業以後,就變成三細,就是所謂的業識、轉識、現識,這部分是屬於業力的部分。我們過去已經造了很多很多的業,說實在也沒辦法改變;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都要承當過去的業。就是我們阿賴耶識有很多很多的善業,也有很多的罪業,這是誰也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但是「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自識跟相續識是我們的分別所引生。前面是由業力所引生的;這個是分別所引生,這是可以改變的。


佛在世的時侯,有一個國王叫做娑婆羅那國王。這個國王的果報長得非常莊嚴,他自己也非常滿意,經常在國內舉辦很多的選美大會。但是在國內沒有一個人比他莊嚴,所以他的大臣就勸他說:國王啊!你應該把這個範圍擴大,去聘請國外一些莊嚴的人來跟你比較,這樣才會圓滿。這個時侯,智臣就建議說:我聽說隔壁國家的迦旃延尊者長得特別莊嚴,你應該請他來比較比較。娑婆羅那國王就派了很多的大臣去禮請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是一個阿羅漢,他有三明、六通、八解脫,他入定觀察,知道他跟這個國王有因緣,過去生有他得度的因緣,對眾生有利益他就歡喜的接受(雖然不是請他來說法,而是比莊嚴。)。迦旃延尊者一來,跟這個國王一比,果然迦旃延尊者比他莊嚴很多,所以這個國王就對迦旃延尊者生起信心,就歸依了迦旃延尊者。歸依了以後,他問尊者說:師父啊!你是什麼因緣而得此莊嚴果報?尊者就回答說:過去生我在僧團做沙彌的時候,我歡喜掃地,他的因緣是對清潔的工作特別好樂。當然人的相續識是各式各樣,每一個人喜歡做的善業也各式各樣。迦旃延尊者過去在做沙彌的時候,他就整天為大眾師做清潔工作,清潔大殿、清潔廁所、清潔寮房等等。有一天他做清潔工作的時候,有一個乞丐跟他乞食,這個沙彌說:我們三寶的飲食是不能夠隨便給別人受用的,除非你能夠跟我一起做出坡工作,你幫我打掃環境,打掃好了以後,我把我的飲食分一半給你。那乞丐說:好。這個乞丐以後就每天跟著這個沙彌清潔僧團環境,然後這個沙彌就把他飲食分一半給乞丐。迦旃延尊者說:以前那個沙彌就是我,那個乞丐就是你。你因為清潔三寶的因緣,你今生有福德做國王;也因為這樣的因緣,有這樣一個莊嚴的果報。娑婆羅那國王一聽:我過去只是在三寶的善法當中修習一個小小的善法就做了國王,就這麼莊嚴;那我要是出家的話,那還得了!這個時候他就放棄了王位,交給他弟弟,跟迦旃延尊者出家了。出家以後,迦旃延尊者一想:你是一個國王,你在這個國家大家都認識你、大家都供養你,你沒辦法修行,生起我慢心。所以把娑婆羅那國王剃度以後,就帶到隔壁的國家叫做阿盤地國去修行。有一天,迦旃延尊者出外說法的時候,娑婆羅那國王在自己的山洞修行。這個時候阿盤地國的國王帶著宮女出來遊玩。那國王當然是放逸的境界,喝酒、跳舞,累了就睡覺,這個宮女就到處的玩,就看到了娑婆羅那國王在那個地方打坐修行。這個修行者長得很莊嚴,宮女就在那個地方跟他指指點點、跟他談話。這個時候阿盤地國國王醒過來以後,他看到了宮女跟這個修行者講話的情況,生起嫉妒心。就問這個娑婆羅那國王說:你得到四果沒有?沒有。三果?也沒有。二果、初果?都沒有。你得到四禪否?也沒有。三禪、二禪、一禪?都沒有。你連初禪都沒有,表示你沒有離欲啊!你沒有離欲,你怎麼能夠戲弄我的宮女呢?就叫旁邊的軍隊打娑婆羅那國王。看這個意思是打得很重,打得昏過去了。昏過去以後,到了晚上迦旃延尊者回來以後,就把他的身體抱起來,抱回自己的寮房去療傷。到了晚上他就醒過來,醒過來以後(他是一個凡夫,凡夫當然是有煩惱,你這一刺激他的時候,煩惱就活動。),娑婆羅那國王就跟迦旃延尊者說:師父啊!我跟你請假幾天,我要回去了。說:你為什麼要回去呢?他說:這個阿盤地國的國王欺人太甚,我在那個地方修行,他來傷害我這麼嚴重,我回去跟我弟弟借軍隊,要報這個仇。迦旃延尊者說:這不可以啊,這造殺業,會招感痛苦果報的。這個娑婆羅那國王說:師父,我的心現在跟石頭一樣堅固,沒辦法改變。迦旃延尊者說:好吧,那你要回去也不急在這一時,天也黑了,你先睡一覺,明天早上再走吧。娑婆羅那國王在山洞睡覺的時候(當然阿羅漢他有神通,在夢境就給他一點消息。),他就做夢,夢到他回到自己的國家,跟他的弟弟借軍隊,帶了軍隊來興師問罪,攻打阿盤地國。剛開始氣勢很旺就打勝仗,但是到了最後阿盤地國被逼到實在是沒地方走,就下令反攻,一鼓作氣就把娑婆羅那國王打敗了。打敗了以後,就抓到娑婆羅那國王,送到斷頭台。這個時候阿盤地國的國王就說:這一場戰爭死了很多人,都是因為你引起的。就下令劊子手要砍他的頭。要砍的時候,娑婆羅那國王一驚怖就醒過來了,嚇了一身冷汗,原來是一場夢。醒過來以後,迦旃延尊者把握這個機會為他說四聖諦法:「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他聽了四聖諦以後,當下證得了初果。這是出自於窺基大師《唯識二十頌述記》裡面的一段故事,他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往往是在一念之間。假設這個娑婆羅那國王他生起一念的自識相續識,他的心中就是這件事情一定要報仇,這個心念如果沒有破壞的話,我們可以預測娑婆羅那大乘起信論講記


國王來生的果報應該是在三惡道,不是餓鬼、就是畜生、就是地獄,所謂的「心生,則種種法生」。這個惡念生起沒有破壞,後面的果報就沒完沒了。當然他遇到了善知識,依止法力熏習,破和合識、滅相續心,他把這個希望的惡念破壞了,這個時候「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你說生命是怎麼回事啊?就是這麼回事。就是說你怎麼知道你能夠改造你的生命呢?你過去有很多的欲望,生為一個凡夫一定會有欲望,問題是你面對欲望你是怎麼辦?你是隨順它,或者是調伏它?如果你經過出家生涯,已經產生一種對治力,這些欲望你本來應該隨順的而你把它破壞了,那你的生命就有變化了,就是算命先生算你的命就算不準了,你的生命已經是「心滅,則種種法滅」。應該說你過去的生命已經消失了,你現在是脫胎換骨了,就是另外一個生命的出現了。這個地方是一個重點,就是如何的滅相續心?滅這個自識跟相續識是個重點。好,我們看下一段。前面是解釋五意,這以下解「釋意識」,所謂眾生依心意識而轉。


卯二、釋意識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這個是最粗重的心識。「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這「意識」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前面愛憎取捨的一種愛著的「相續識」,這個「相續識」假設我們沒有斷除,繼續的作用,「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這個地方就轉成了前面所謂的執取相,就是執取識,就是這個相續識我們把它加以執著,下一個「隨事攀緣,分別六塵」,這個地方就產生了計名字相,就正式產生很多的「分別」,所謂的名言,或者說產生很多的思想,所以這個意識就是一種思想。前面的這個意識跟相續識,它是一種感受跟希望;這個地方是一個思想,那這個思想「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這個「分離」怎麼說呢?就是它的作用是分離的,因為六根它是分別去攀緣六塵,眼識攀緣色塵、耳識攀緣聲塵,乃至於意識攀緣法塵,它的作用是相互作用的,它是分別作用的。「又復說明分別事識」,它又能夠去分別這些差別的事相因緣,這個「識」是「依」止「見愛煩惱增長義故」,都是依止迷理的見煩惱和迷事的愛煩惱而展轉引生,乃至於展轉的增上。這個地方講到我們在流轉門當中最粗的思想。凡夫的流轉果報,當然是由心識的流轉引生。心識的流轉,我們阿賴耶識這個微細的地方我們先不談,破和合識這件事情我們先不談;先談第六意識這個粗顯的心識,這個滅相續心是下手的第一道。這個第六意識引生的心識,從本論來說我們可以分成二類:第一個是感受的問題。「受」,我們跟環境的接觸有很多的感受,產生很多的愛憎取捨這個感受;第二個就是思想的問題,我們的概念、名言的問題,大方向來說,我們在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之前,我們的思想是隨順感受而走,就是跟著感覺走,就是由感受來引導我們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們隨順流轉門,就是由自識引生相續識,由相續識引生我們的意識,就是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就產生什麼樣的思想,凡夫是這樣子,就是以感受來引導思想。修行人相反,我們是用佛法的思想,來引導我們的感受,這個地方有所不同。我自己的一個修學經驗,我剛出家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持過午不食有一些困難。就是剛剛做居士的時候,做居士有很多事情要做,到了晚上肚子就餓了。我們今天依著對三寶的信心、對戒法的信心,不能吃東西,不能持要他持,堅持;餓得太厲害就喝一點開水,趕快期待明天的到來。剛開始持戒都是一分的信心,但是久了以後發覺這也不是個章法,應該在信心之外加一分智慧。在佛學院讀那麼多聖賢書,應該要觀照觀照。後來有一天我就觀照這個受,我想:我是喜歡飽的感受,不歡喜餓的感受,但事實上都是一種感受。剛開始我們會觀察這個受是無常,這個很重要,觀這個受是無常的,也就是說你前一天很餓,但是早上起來的時候變成飽飽的,所以這個「受」是不真實的,觀照這個不真實,你會發覺這個感受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剛開始我們對這個「受」,用無常觀是很好,它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真實,它是隨順因緣而變化的。第二個,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喜歡飽的感受呢?其實餓的感受也不錯,它也是一種感受。經過我們智慧的觀照以後,我發覺我「過午不食」這條戒就比較容易持了。就是說餓有餓的感受,飽有飽的感受,你換一個思想,這個餓的感受也不錯,它也是一種感受。而我們過去的這個遍計執,就一定要有一種飽的感受,但是這件事情不決定,不一定要有這個想法,所以我們用思想來改造我們的感受。有一個老婦人,她生二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小女兒是賣冰棒。這個老婦人一到了夏天,她痛苦的感受就出現了,因為她想到她大女兒賣雨傘賣不出去,太陽這麼大這怎麼辦呢?就產生苦受。到了冬天她也感到痛苦,就想到她小女兒賣冰棒賣不出去。所以她就被這些憂愁、苦惱所繫縛。後來遇到一個善知識說:你換一個想法,你夏天的時候想小女兒一到夏天的時候,冰棒賣得很好;你到冬天的時候、雨季的時候,就想大女兒雨傘賣得很好。所以我們的思想能夠善巧應用。當然我們說:一個人的果報是由業力,業力佔一部分,這個阿賴耶識所謂的業識、轉識、現識,這個果報有些依他起是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造我們的感受,可以的,靠這個意識的名言安立。就是說我們面對逆境的時候,可以使令自己的痛苦降到最低。一個有智慧的人,利用思想來改造我們的感受,所以心理學家說:要測試一個人思想的不同,你給他半杯水。有些人看到半杯水,內心充滿了希望:唉呀!太好了,我還有半杯水可以受用。這個人是樂觀主義者,他是往光明面去想。有些人看到半杯水,非常的苦惱:糟糕了!只剩下半杯而已。那這個人的想法是往黑暗面去想。這個地方就是說,這個意識對我們的果報也會有引導的作用。就是引導我們的生命,有業力所產生的受、有思想所引生的造作,這二個對我們生命都有影響力。最後一段,我們看第三十頁:「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這個地方我們要稍為分別一下。唯識學講到八識的心王都是無記的,諸位知道它的染淨是由心所帶動的,所以它這個第八識在唯識學的修學是轉識成智。你不能消滅八識,消滅八識的話,在唯識學認為你這個人是斷滅見,因為唯識學認為應該把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把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乃至於前六識轉成妙觀察智。所以在唯識學認為「識」沒有錯,錯在心所有法。《大乘起信論》的看法不同,它是安立真如,真如一念妄動變成阿賴耶,這個阿賴耶所帶動的八識都是煩惱,都應該完全消滅。所以《大乘起信論》認為:這個八識,我們用滅相續識、用對治的觀法來對治一些個體的煩惱;或者是直接破和合識,迴光返照我們一念心「覓心了不可得」,直接從生滅門趣入真如門。從《大乘起信論》的角度:它所安立的這些八識是要完全消滅,因為它是見愛煩惱所引生的。但是唯識學它不認為心識是見愛煩惱,這個地方我們要分別一下。當然唯識學它沒有安立真如,如果八識就是見愛煩惱引生,這個人的生命就沒有希望了,所以這個地方應該有所差別。因為《大乘起信論》是先安立真如,真如起動再變成阿賴耶,這個阿賴耶是後面的東西;阿賴耶消滅以後,回歸到一心真如。所以它這個地方,把這個心識,包括整個八識的心王都是見愛煩惱引生的。所以我們在研究唯識跟《大乘起信論》的時候,這個地方要有所區別。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再來日,迴向!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頁,「丑二、明悟淨因緣」。我們這一科講到「解釋分」,是解釋生命的真實相。有關我們生命的真相,在小乘的教育裡面,說是由業力所創造,是業感緣起;大乘佛法認為是萬法唯心。也就是說我們因地的時候,所謂的業是由內心所主導的,心為業主;在果報上呢,也是由這一念的心所變現。簡單的講,大乘佛法的生命是強調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因地是由一念的心性所創造,果報也是由一念心性所變現,所以所謂生命的真實相,從大乘的角度來說,一言以蔽之,就是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而已了。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它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從本論上來說分為二門:心真如門跟心生滅門。我們剛開始了解我們這一念心,就是必須要把心帶回家。我們這一念生滅擾動的心,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我們把它「攝用歸體」,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回歸到我們的原點,我們心的情況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沒有這些差別的因果相,說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個平等理性。這樣一個真如的法界,是十法界所共同依止的一個處所。當我們這一念心「依體起用」,這個真如起動以後,就變成一個生滅門。本論當中,以阿賴耶識來統攝整個生滅門。那什麼叫阿賴耶識呢?在經論上說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整個生滅門簡單的說,就是因跟果二種的相貌。從因相上來說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我們這個生滅心,基本上是含藏無量無邊的種子,說是「無始時來界」,這個「界」就是種子,有善的種子、有惡的種子。當這個種子遇到因緣刺激以後,就生起種種善惡的現行,就是所謂的「一切法」。在我們的生滅心當中,所謂的「種現相熏」,由種子而帶動的現行,由這個現行又引生的種子,下一時另外一個種子又引生的現行,由種現相互的資助,就構成我們整個生滅門的一個因相。這個因相有二大類:第一個是以覺悟為主導的清淨的因相,第二個是以不覺來主導所帶動的雜染的因相,這個都是所謂的「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都含攝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這個因相在我們的心當中一次一次的造作、一次一次的累積,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就使令我們的生命有雜染的六道輪迴果報,也會有這樣的因緣而產生清淨的涅槃,這個就是生命的果相。所以這個生滅門就是由覺悟所引導的一個因果相貌,或者說是由迷惑因緣所引導的一個雜染的因果。一個是清淨的因果,一個是雜染的因果,這都是屬於生滅門所收攝。當然生滅門它是一個對立的法,有染淨的對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