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對治習氣

2012/08/29 09:08


 字句從心而發


  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又須善於用心,勿致過為執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諸魔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此而行,決無歧誤。(書一·六六)  



  淨土難遇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 (書一·七四)  



  以怖苦心念佛


  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書二·五)  



  成就淨念


  治習之心,唯勤唯切,而消習之效,未得未見,其故何也? 蓋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將此超凡入聖,消除惑業,成就淨念,作口頭活計,故無實效也。倘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為難聞。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聞最難聞之淨土法門。敢將有限光陰,為聲色貨利消耗殆盡,令其仍舊虛生浪死,仍複沉淪六道,求出無期者乎?直須將一個死字(此字好得很),掛到額顱上。凡不宜貪戀之境現前,則知此吾之鑊湯爐炭也。  則斷不至飛蛾赴火,自取燒身矣。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 蓋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則即塵勞為解脫。  所以《金剛經》,屢屢令人心不住相。發心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眾生,並所得之無餘涅槃之壽者相,方為真行菩薩道。  若見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及無餘涅槃之所度法者,雖則度生,實於一乘實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眾生當體是佛,佛性平等,妄起凡情聖解。致無為利益,成有為功德矣。何況聲色貨利,貪戀黏著乎哉?(書二·十六)  



  制心


  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成片者,純一無雜之謂也。(書二·三二)  心常覺照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遭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重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  故雲: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書二·四十)  



  思地獄苦,發菩提心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地獄之苦,比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著。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悚然耳。(書二·四二)  



  不隨所轉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灑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逍遙物外。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書二·四十)  



  唯精唯一


  設或根機陋劣,未能證入。且約生滅門中,指其趣證之方。既由迷心逐境,向外馳求,全智慧德相,變成妄想執著。固當唯精唯一,執持彌陀聖號,真信切願,企其往生西方。持之久久,心佛一如。不離當念,徹證蘊空。妄想執著既滅,智慧德相亦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不離當處,冥契寂光。唯此一處,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跋?四)  



  執著我有


  人生世間,幻住數十年。從有知識以來,日夜營謀,忙忙碌碌,無非為養身家,做體面,遺子孫而已。推其病根,只因執著有我,不肯放下。其念慮固結,雖佛與之說法,亦莫之能解。而于自己主人公本來面目,則反置之不問。任其隨業流轉,永劫沉淪,可不哀哉。(序?三二)  



  作已死想


  嗔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幹。  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嗔矣。(書二·六八)  



  海闊天空


  所言嗔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倘不加對治,則嗔習愈增,其害非淺。至於念佛,必須按自己之精神氣力,而為大聲、小聲、默念,及金剛念(即有聲,別人聽不見者,持咒家,謂之金剛念)之準則,何可過猛,以致受病。此過猛之心,亦是欲速之病。


  今既不能出聲念,豈心中亦不能默念,何可止限十念乎?況臥病在慶(床),心中豈能一空如洗,了無有念。與其念他事,何若念佛名號之為愈乎?是宜將要緊事務,交代家人,長時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心中不掛一事。於此清淨心中,憶想佛像,及默念佛名,並觀世音菩薩像及名號。  果能如是,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疾病痊癒,身心康健矣。蓋閣下之病,屬於宿業,因念佛過猛而為發現之緣,非此病完全繫念佛過猛而有。使不念佛,又當因別種因緣而得。世之不念佛者多多,豈皆不得一病,長年康健乎?了此,自可不誤會,謂念佛致病,有損無益也。(書二·六七)  



  盡心竭力


  業障重,貪嗔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鹹愈。《普門品》謂: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嗔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之。念佛亦然。但當盡心竭力,無或疑貳,則無求不得。(書一·四六)  



  懺悔無始宿業


  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



  《法華經》雲: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嗔恚、愚癡,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嗔癡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現今乃患難世道,須於念佛外,加念觀音聖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之轉回。庶不至宿業現前,無法躲脫耳。(書二·三九)  



  由觀聞性證圓通


  觀世音菩薩,於往劫中,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雖則安住常寂光土,而複垂形實報、方便、同居三土。雖則常現佛身,而複普現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六道之身。雖則常侍彌陀,而複普於十方無盡法界,普現色身。所謂但有利益,無不興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陀山者,乃菩薩應跡之處,欲令眾生投誠有地,示跡此山。豈菩薩唯在普陀,不在他處乎?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現全月,若水昏而動,則月影便不分明矣。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於念時,便令冥顯獲益。若心不志誠,不專一,則便亦難救護矣。此義甚深,當看印光《文鈔》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故名為觀世音也。普門者,以菩薩道大無方,普隨一切眾生根性,令其就路還家,不獨立一門。如世病有千般,則藥有萬品,不執定一法,隨於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處,而點示之。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各皆可獲證圓通。以故法法頭頭,皆為出生死成正覺之門,故名普門也。若菩薩唯在南海,則不足以為普矣。(書一·七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