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血管搗蛋雙腳冷吱吱
雙腳老是冷吱吱,晚上睡眠便容易受到打擾。德國、美國研究人員近日發現雙腳冰冷背後原因,
主要是皮膚血管中的某些特殊蛋白質作用過強導致。未來也許能針對這些蛋白質研發新藥
,以治療雙腳冰冷不適。
當身體感覺寒冷,便會逐漸減少雙腳、雙手末梢血流供應,這主要是為了讓血液集中於內臟,
這樣才能讓內臟保持溫暖、運作順暢。但有些人這種反應過於強烈,或這種機制反應出現於錯誤時機,
就常會出現手腳冰冷、不適。
像雷諾氏症就常引起手腳冰冷症狀,身體只要一遇到寒冷氣溫、壓力、手指與腳趾的血管便會收縮,
導致手指、腳趾感覺麻木,膚色也會由白轉成藍。
這項近日發表於「美國生理學─細胞生理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就算室溫、戶外溫度正常,
當血管壁肌肉細胞出現過多「α-腎上腺素受體」,就容易造成手腳冰冷症狀。
有兩種稱為「Epac」、「Rap1」的分子或許就在這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人員以人體皮膚切片上的微血管肌肉細胞、老鼠尾巴動脈肌肉細胞做實驗。研究人員指出,
當身體感覺寒冷的時候,身體為了保有熱能,會透過血管壁肌肉細胞中的
「α-腎上腺素受體」讓血管收縮,進而控制肌膚血流。但有些人並非如此,
即使環境溫度很正常,但還是會出現手腳冰冷情況。研究顯示,「Epac」、
「Rap1」分子會影響腎上腺素受體功能,這種受體不但會反應身體壓力,也負責調控身體熱能,
未來或許可以針對這兩種分子研發新藥,為患者改善手腳冰冷症狀。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8月20日 上午12:14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