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陷入宗教的時尚——宗薩欽哲仁波切
不要陷入宗教的時尚——宗薩欽哲仁波切
如同我昨天强調的,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走上佛教這個修道的原因是,我們認爲佛法將會解决我們充滿問題的生命——那不是正確的發心,那是非常有神論的動機。很多人這樣做,基督教徒這樣做,穆斯林也這樣做。其實你若想要解决生活中的問題,你不需要佛法,佛法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敢說佛法帶來更多的問題(笑聲)。你們聽到一些像是“無常”這類的訊息,它幫不上忙,而且聽起來還很悲哀;像是“無我”等等的訊息,它們幫不了多少忙。
我不怪你們,若要怪,就應該怪老師,特別是西藏的老師,他們把佛教塑造成某種沙文主義、某種充滿儀式的宗教──“好,你有某種問題,這就是解救之藥,修這個法或那個法。”
假如這些是出自正確的見地、正確的行爲、正確的襌修、正確的解釋,那非常好!密續法門非常有威力,它具有啓發性,而且很慈悲,很不可思議! 但若是出于只想要解决一時問題的這種動機,那就很危險,會造成誤導。就是因爲如此,你們很多人最後努力學習的是西藏文化,而不是佛法。假如你是個“西藏學”學者,儘管這麽去做,因爲這是你來這裏的原因;但是假如你想要成佛,你不需要西藏的教育、文化,它們不是究竟必需的條件。當然,不論老師給你什麽都是必要的。
說這些,是因爲我質疑我們許多人的動機,包括我自己的動機。至今爲止,作爲一名佛教徒,我可以很驕傲地對這世界說,我們還沒有用佛法僧的名義去屠殺許多人、造成流血、侵略別的國家、用武力改變別人的信仰,我們還沒有這麽做!我特別强調“還沒有”,是因爲這有可能發生,我覺得有這個傾向,因爲大多數佛教徒是如此熱愛佛教的文化層面而不是佛法本身。所以,我相信,“動機”是我們必須自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質疑我們的“動機”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爲何要成爲佛教徒?我們爲何遵行佛法之道?還有,我們遵行的到底是什麽?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佛教只是一個規範,是道德的某種形式。特別是像我們這樣有儒家思想的人,我們熱愛倫理道德,我們基于倫理道德成長,我們聽了很多關于孝順父母、祖父母、師長等等的訓誡。我覺得我們這種對倫理道德規範的過度强調,淩駕在真正的佛法之上。真正的佛法是一種摧毀偏執的藝術,一種摧毀執迷的藝術。記得臥室拖鞋的例子,你把拖鞋丟到空中然後放鬆自己??那就是佛法,真的!完全不在乎,那是真正的佛法;而我們却相反地變得如此偏執。
告訴各位,身爲一個老師,我不斷擔心自己做這樣的事。我舉某個經驗爲例。最近我有些時間和我父親在一起,我的父親被認爲是一位偉大的大圓滿上師。多年來,我都沒有真正正式從他那裏接受教法,這次我去他那裏請求某些教導。當然,他大部分的教導是用批評、責備的方式,但是他說的某些話確實對我造成數日或數月的衝擊,令我置身在另一個世界,幷且思索多日。之後,我真的很感激那些出自他自身經驗的話語。
他不只是一位學者,藏文裏有“給叢桑坡”一詞,“給”是有學問的人、學者,“叢”是戒律,“桑坡”是仁慈。我們很多人受到學者的吸引,那是值得贊揚的,所以請繼續保持;但是我們也應該尊崇那些有學問也有戒律的人。不過,我們也還可以忘掉這兩個特質。當你碰到一位仁者,而且這仁慈是出自經驗,你就可以忽略這兩個特質。
我父親指著我這樣說:“你這輩子永遠不會成佛,”我感到訝异而震驚。“知道爲什麽嗎?因爲你太理性,你陷入理性主義之中。”他的話非常真確,因爲我不管做什麽,都是爲了不讓別人失望,爲了讓大家喜歡我,甚至是爲了讓大家贊美我!有個人拿相機對著你,你就會像這樣淺淺的微笑(笑聲),因爲那是仁波切應該要做的;假如你坦胸露背,就會想要遮掩起來。所有這些行動藏文稱作“秀哲”,基本上就是虛榮。腿和胸沒什麽不同。記得我們昨天提到的時尚風格,這就是宗教的時尚,這完全是作秀、僞善,裏面空無一物。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表現和善,讓別人喜歡你,你在欺騙你自己,也欺騙別人。
我有個用了很多次的好例子,現在再用一次。比如打領帶,這塊布其實是最沒有用的東西──它沒有口袋可以裝硬幣,用來保暖又不够大,吃東西時它扼住你的喉嚨;但是你們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條紋繩索却是你花很長時間去選購的一塊布。去到店裏時,你還得真正知道要如何選擇一條領帶!有哪件衣服或西裝可以搭配這條領帶?皮帶或鞋子的顔色,一切都得配好。打領帶也幷不容易,它不像外套,只要穿上就好,領帶你必須結好。此外,有時在大樓電梯裏,我注意到電梯裏都有鏡子,有些商業高級主管,一走進電梯就像這樣看著鏡子...(笑聲),他們都在調整領帶。從你戴上領帶的那一刻起,直到拿掉爲止,這是個連續不斷的偏執。有的領帶還很貴,由設計師專門設計的領帶是如此的昂貴,一條領帶足以提供衣索比亞一千個小孩一個月的食物!
偉大的聖人維如巴在這裏是怎麽說的?他幷非說你不應該打領帶,完全不是這樣。假如你說領帶是無用的、是荒謬的,它不好,所以你不應該戴它,維如巴可不是這樣說的;因爲假如他這樣說的話,那就有點像是聲聞乘之道了。逃避,拋弃領帶,擺脫領帶??他不是那樣說。他說你應該戴著領帶,但同時知道它是荒謬的。你戴著領帶,好好戴著,幷且不斷地想,我戴的是最荒謬無用的一塊布。這是不清淨感知,這是我的不清淨感知,但是我戴著它讓我的老闆、同事快樂,讓有些人可能因爲我的外表而受到啓發。假如你能結合這點,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接受輪回的荒謬,幷且把它融入修道中"。
金剛乘密續道像是一個很大的資源回收器,收集各式各樣的垃圾,然後把它變成某種有用的東西。那就是密續的全部目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cb66301017ndf.html#comme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