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濕疹/ Sarah .
濕疹
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任何年齡的人都可患上,
患上濕疹令人痕癢難耐.
從中醫學說,濕疹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其臨床特點是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患處是對稱分佈、痕癢,反復發作,容易演變慢性濕疹.
濕疹是可以發致全身,也可局部位置出現,
中醫文獻有不同的名稱,稱之為浸淫瘡、血風瘡、
粟瘡、旋耳瘡、腎囊風、四彎風、乳頭風、臍瘡等。
雖然濕疹的病因比較復雜,急性多由感外感風濕熱毒、真菌、寄生蟲感染、藥物、花粉等過敏源,
以致睥失健運,濕熱內蘊。
內外合邪,邪搏肌膚,則身發丘疹,痕癢。
若濕熱毒邪傷正,耗損陰血,生風化燥,則可遷延轉為慢性,病期難愈。
要治理濕疹需要較長時期,但透過一些針對醫治濕疹的口服中藥及外敷清洗患處,都能有理想的效果。
案例:
陳太的幼女今年四歲半,嬰兒時期就開始患有濕疹,
尤其手肘兩邊就最為嚴重,起初只出現一粒粒的紅疹,雖然多方求診接受療程,
可是病情反復,在轉天氣時皮膚就更為痕癢,
陳太指女兒因為癢不可耐,經常用手抓患處,
引起發炎甚至嚴重時出水泡,
晚上更因為皮膚痕癢而輾轉反側不能入睡,
脾氣也因此暴燥,女兒的濕疹令陳太感到困擾.
後在特區中醫院治療下得以痊癒.
註:根據97年調查資料顯示,本港約有28%小兒患有濕疹,相對日本的24%和歐美的15至17%,
明顯較多。雖然濕疹只屬皮膚痕癢和出紅疹,
但不能掉以輕心,醫學界研究指出,
濕疹是哮喘和鼻敏感的誘因,故此患有濕疹需要及早更治及適當的作出調理.由中醫角度而言,
濕疹主要分為三大類型:
(一)濕熱型
證見:
皮膚可見紅斑、腫脹、丘疹、糜爛、滲液較多,
痕癢較劇烈.加上有發熱,疲乏倦怠,或有腹痛,
便秘或腹瀉,小便短赤.舌質紅,笞黃膩,脈滑數或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佐以祛風.
材料:
萆薢、黃柏、薏仁、滑石、丹皮、土茯、白蒺藜、三椏苦、火炭母.註:水煎服,每日一劑.
(二)風熱型
證見:
皮膚見紅斑、丘疹、鱗屑、結痂,或有少量滲液.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滑數.
治法:疏風清熱,佐以利濕.
材料:
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生石膏、魚腥草、金銀花.
註:水煎服,每日一劑.
(三)血虛風燥型
證見: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癬樣變,
色素沉著,脫屑,或見頭暈乏力,腰酸肢軟.
舌質淡紅,或苔薄白.治法:養血祛風.
村料:
首烏、當歸、丹參、白癬皮、蛇床子、地膚子.
註:水煎服,每日一劑.
濕疹外洗治法
材料:黃岑、川蓮、黃柏、苦參、百部、徐長卿.
註:
將所有村料煲水洗沬患處便可以.另有一包包的沖劑,一沖即飲,省卻煲藥的煩惱.
其他資料
小兒濕疹病徵
- 皮膚痕癢及乾燥
- 紅色的鱗屑
- 通常在面部,繼後伸延到頸、
手及腳內摺部位.
- 嚴重的,皮膚抓損而有傷口.
嬰兒期
- 於雙頰、額部、頭皮及四肢.- 一般嬰兒濕疹在兩歲後逐漸好轉- 影響全身,時輕時重.
兒童期
- 多在六至十歲後出現.- 多見於肘窩..
- 劇癢,常伴有抓痕血痂.- 特點是年齡越大,
傾向慢性苔癬化及局限.
成人期
- 由兒童期延續而來,或突然在青春期出現.
- 眼瞼、頸、肘窩四肢屈側上.- 多為局限性苔癬化和乾燥性丘疹.- 異位性濕疹的致敏因素.
(註:相關資料刊登於2004年10月中
新報 健康人生)
濕疹患者應避免進食的食物類與
牛皮癬的宜忌大體相同
1. 一些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檸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
2. 某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牛肉等
3. 海產類食物,如蛤、蚌、魷魚、烏賊等
4. 無鱗魚類,如鰻魚、泥鰍、黃鱔等;
5. 辛熱性食物,如辣椒、酒、芥末、胡椒、薑、蔥、蒜、洋蔥、咖哩等;
6. 某些水果類,如桃、葡萄、榴槤、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楊桃等;
7. 某些含細菌及易致敏感的食品,如鹹魚、蝦、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等,
8. 含真菌類的食品,如蘑菇、臭豆腐、腐乳等;
9. 此外,一些如黃豆、花生、芝麻、竹筍、芋頭等也可能影響病情。
濕疹患者應注意事項
1. 平時盡量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保持輕鬆愉快心情,均可助病情康復。
2. 內分泌變化、發育期荷爾蒙改變、妊娠期均可使本病反覆。
3. 平時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4. 急性濕疹忌用熱水燙洗,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患處。
5. 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6. 在疾病發作期暫緩注射預防疫苗。
http://www.hkzyy.com.hk/content/treatment_1.htm
文∕
文框∕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