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調節失常 易眼乾 頭昏脹
肝調節失常 易眼乾 頭昏脹
喝4茶飲調理 避免熬夜少發怒
2012年 02月22日春天萬物復甦,是人體肝氣最旺時候,中醫師林舜榖指出,肝藏血而主疏泄,肝血充足才能調配輸送到全身,讓臟腑與器官發揮作用,若肝調節氣血功能失調,易眼乾澀、指甲枯黃易斷、頭昏腦脹等。以下針對肝火上炎、肝氣鬱結、肝血不足和肝胃不合4症狀,各設計1道茶飲;另日常要紓壓、少發怒並避免熬夜,才不會損耗肝血。報導╱林明佳 攝影╱施偉平
喝茶飲

夏枯草降肝火
適用對象:肝火上炎,易怒、口乾、頭脹痛。
材料:綠茶包1個、夏枯草和天麻各10克。
功效:降肝火、緩頭痛。
做法:茶包加1000c.c.水煮滾後,加夏枯草、天麻煮5分鐘放溫飲用,此為1杯量,1天喝1~2杯,每周2~3次。
提醒:陽氣虛弱者應避免,如易手腳冰涼、怕冷畏寒。

香附通經解鬱
適用對象:肝氣鬱結,情緒低落、胸悶、無精神。
材料:綠茶包1個、香附和枳殼各6克。
功效:理氣通經、解鬱。
做法:茶包加1000c.c.水煮滾後熄火,加香附、枳殼燜2分鐘放溫飲用,1天1杯,每周喝2~3次。
提醒:下午與傍晚體內氣滯最嚴重,這時喝效果佳。體虛、易累的陽氣不足者避免喝。

白芍滋養肝血
適用對象:肝血不足,指甲脆弱、眼乾,經血少、色淡。
材料:紅茶包1個、當歸1片、白芍10克。
功效:緩經痛、養肝血。
做法:紅茶包加1000c.c.水煮滾後熄火,加當歸、白芍燜2分鐘放溫飲用,1天1杯,每周喝2~3次。
提醒:當歸有輕微潤腸作用,正值腹瀉者不宜。

紫蘇舒肝寬胃
適用對象:肝胃不合,易脹氣、噁心、消化不良。
材料:紫蘇5克,以及陳皮10克。
功效:舒暢肝氣、助消化。
做法:500c.c.水煮滾後加陳皮續煮5分鐘熄火,再加紫蘇燜2分鐘放溫飲用,1天1~2杯,可於每日飯前喝。
提醒:喝完茶飲應吃點東西,避免空腹飲用引起腹部絞痛。
這樣做
規律時間就寢
人在夜晚睡眠時,肝會將氣血收回體內臟腑,幫助臟腑休養、復元,熬夜或睡眠時間不規律,皆會使肝休息的節奏被打斷,使身體無法回復元氣,最好養成規律作息,每天晚上10~12點就寢、避免熬夜,每天至少睡足6~8小時。

醫師說 情緒易影響肝
中醫師 林舜榖
中醫認為肝會隨心情起伏,作出相對應的氣血調整,如生氣時,肝會將氣血通通往上送到腦部與顏面;處恐懼或悲傷時,肝會將氣血從四肢抽回軀幹,人也會感到沒力氣活動、四肢冰冷,提醒應保持情緒平和,以免長期下來影響肝調節功能。
模特兒╱黎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