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成立阿賴耶識的重要意義
內容提要:
本論通過對阿賴耶識的名義及其性質的闡述說明阿賴耶識決定是有。由此令學人明白唯識學成立阿賴耶識的重要意義,了知阿賴耶識是三世的聯繫者、三界的橋樑、轉染成淨的樞紐、是諸法生起的大本營。吾人若欲勤求解脫,遠離痛苦,必須廣播善種,杜絕惡因,使阿賴耶識轉染成淨,方能達到修學最高目的。
引言
唯識學理論核心所在,說明“萬法唯識”,總說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在此八識之中,以阿賴耶識為根本識。即是說渺渺茫茫的宇宙萬有森羅萬象,說不盡的因因果果等諸法無一不是吾人心識的波浪,阿賴耶識的影像而已。此識是建立唯識學的根本依據,它是有情輪回的主體,是眾生認識的本源,是染淨諸法生起的所依,行者轉染成淨的根本所在。故說阿賴耶識在唯識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阿賴耶識緣起是唯識的根本核心思想,義理甚深,非凡愚淺智所能窮盡通達。今僅依平時所學,淺淡唯識學成立阿賴耶識的重要意義。
一、釋阿賴耶識名義及其性質。
阿賴耶識梵語譯為“藏識”。藏有能藏、所藏、執藏之義。所謂能藏者,即是指此識能含藏一切染淨利諸法種子。所藏者,即是指一切諸法種子的所藏之處。執藏者,即是批此識從無始以來恒被有情的第七識愛執為內我,故名為執藏。因此識具有三藏之義,故名藏。《成唯識論》卷三雲:“如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識,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之義。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又《攝大乘論.所知依分》雲:“複何緣故此識名阿賴耶識,一切有情生雜染品法于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于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明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由此諸義,故將此第八識名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又名“阿陀那識”,《攝大乘論.所知依分》雲:“何緣此識亦複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根者,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複說明阿陀那識”。此意為一切有情生命的存在,都是屬於過去業力所招感,是有情生命的延續。有色諸根所以能正常的新陳代謝,有見聞覺知的認識活動,主要是在於阿陀那識的執受作用,才能使身體無有損壞,乃至盡形壽隨本識的存在而轉起。若此識舍離身體,則有情的生命就要崩潰,成為無有生機的死屍。因此識有執持的作用,故名阿陀那識。同時阿陀那識能攝取新生命為自體,這生命相續的主體,又名相續識,在父精母血和合的時候,這相續的阿陀那識托之而起,此為一期生命的開始。在這相續正結生時,前一生命結束,後一生命繼續結生的當兒在母胎中有羯羅藍的和合體,阿陀那識攝取彼生命體與彼和合。這就說明瞭此識在生命延續中的重要性!其次,阿賴耶識不但名阿陀耶識,亦名為“心”。心者,積集義。由現行一切諸法薰習成的種子,積集在阿賴耶識中,此識是諸法種子積集處,故將它名之為心。由此“心體”的存在,諸法的種子,第七染汙意,乃至前六識才除了以上三種名稱之外,隨其不同的功用,還有種種不同的異名,如所知依、異熟知、種子、無垢識等。由於名義繁多,恕不多敘。
從阿賴耶識的名義及其作用,我們可以了知賴耶的性質,阿賴耶識是由有情造業所感的業果識,一切諸法依之而生起。在三性中其屬於“無覆無記”所攝,因為此識無有煩惱相應,現量取境,行相微細,故是“無覆”。此識行相微細,無造業之力,無感之用,在善惡業中不可記別,故是“無記”。《成唯識論》卷三雲:“阿賴耶識是異熟識,乃善惡業所感,為何是無覆無記呢?因為善惡業不能作異熟果的親因緣,只能作增上緣。又因善惡互相違故,若說異熟果是善性,則不能接受不善法的薰習,同時也不能依之而起不善。如果其永遠是善,那麼,眾生雜染流轉則不能成立。若說異熟果是惡性,則不能接受善法的薰習,也不能依之而起善法。若其永遠是惡,聖者清淨還滅則不能成立,所以說賴耶是“無覆無記”。只有這樣則與善惡法互不相違,有情雜染流轉,清淨還滅則能成立。”
《成唯識論》雲:“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若是善染汙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違故,應不與二俱作所依。又此識是所薰性故,若善染者,如香臭應不受薰,無薰習故,染淨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無覆無記。”
《攝大乘論》雲:“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
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是無覆無記。”依上面的道理,可知第八識唯是無覆無記性,而不是善不善以及有覆無記。
二、成立阿賴耶識的淵源與依據
大乘唯識學建立阿賴耶識的觀念,並非是無中生有,也並非是臆造而得。其實,在原始部派佛教中,早就以異門密意顯示了阿賴耶識的存在。如《增一阿含經》雲:“說有四阿賴耶,即受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眾生因為欣、喜、愛、樂阿賴耶故,貪著阿賴耶故,所以在生死中流轉不得解脫。”
又大眾部以異門宣說阿賴耶為根本識,大眾部的根本識就是指細識,即此心是諸法生起的根本,依此細心,六識才得以生起。猶如樹莖樹枝依樹根生起一樣,無根則無樹,無阿賴耶識則無餘識的存在,故名根本識。另外化地部亦以異門密意顯示阿賴耶識為“窮生死蘊”。“蘊”是眾生生命相續之體,即在眾生一期生命結束後,還有一些微細的蘊在相續活動,這不斷的生命之體就是窮生死蘊,也就是指阿賴耶識。
除上以外,其餘正量部的果報識,上座部分別論者的有分識,這些都是阿賴耶的異門說。如《攝大乘論.所知依分》雲:“複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稀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功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于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由此可知,賴耶建立的淵源,是以部派佛教中發展的有分識,細識,本識等為基礎。
同是我們必須明白阿賴耶識的學說,其根本原則是佛陀所開示的生死流轉之教理,即十二有支緣起。眾所周知,十二緣起是原始佛教中業感緣起的基本內容。十二因級突出集中六識與名色互為因緣的關係。《雜阿含經》以喻說明此一關係,如經雲:“譬如三蘆立於空地,輾轉相依而得堅立。若去其一,二則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輾轉相依而得生長。”此中“名色”即指色受想行識五蘊。“識”就是指阿賴耶識,名色要依阿賴耶識的種子而生起,依其執受才不僅壞失。而阿賴耶識離開名色則無所依之外,故說識與名色是相互為依。唯識學者根據識支的性質予以發揮提升,以阿賴耶識說明萬有之生起滅亡及其流轉的過程。不但在原始聖教中有密意顯示阿賴耶識的存在,其實,從聖教大乘經中也可得到進一步的論證。如《大乘阿毗達摩經》雲:“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處,及涅槃證得。”此頌意為第八阿賴耶識無始以來,輾轉相續,能攝折一切諸法的種子;在遇緣生起現行時,能作一切染淨諸法的種子,所以一切雜染法依之而生起,令眾生造業往返諸趣受異熟果。若眾生精進修行,除掉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種子,轉染成淨,則能令行者證得不生不滅的涅槃。此經又雲:“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此頌意為一切種子識能夠攝藏諸法的種子,又能給一切法作為生起的所依處,故名阿賴耶識,對凡夫小乘則不會宣說,何以故?因阿賴耶識從無始以來具備有一類相續,非常非斷的性質,淺智的凡夫不能了知,二乘之人誤執為我,故不為我宣說。如《解深密經》雲:“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又《攝大乘論》對此有更詳細的說明,《攝大乘論.所知依分》雲:“複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說此心名阿賴耶識,名阿陀那識?由諸聲聞,不于一切境智處轉,是故於彼,雖離此說,然智得成,解脫成就,故不為說。若諸菩薩,定于一切境智處轉,是故於彼為說。若離此智,不易證得一切智智。”此段意為此識是深細境所攝故。此甚深微細的阿賴耶識,非小乘淺智所能了知。另外,聲聞人只求解脫,不希求無所不知的一切境智,對於所諸相不求深入悟解。佛雖不為他們說甚深阿賴耶識之教,他們仍然可以成就自乘的智慧,永斷煩惱障而獲得解脫之果,所以佛不對聲聞人說阿賴耶識之教。菩薩發心以利他為前提,以求一切智成就佛果為目的,能對所知的境界生起甚深的信解,如果佛不為菩薩說甚深之教,菩薩就不能證得一切智智,圓懣究竟大菩提果,所以佛必須為菩薩宣說此教。
由上可知,阿賴耶識的成立在佛典中是有案可藉。同是《成唯識論》又以十大理證來證明阿賴耶識成立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從而進一步引導眾生對阿賴耶識的理解。《成唯識論》提出的十理證,每一理證的首句都冠以“契經說”,表明這些話語並不都是來自于佛經原文,而是說其所述之理皆是如法如理又契機的。第一持種證表明眾生所造一切染淨諸法之業,均將對有情造成各種業果,而染淨是轉瞬即逝,要起功用,必然是薰成生果的一類相續種子。識中如無保持種子的功能,則一切染淨業都勢必唐捐。而我們都知道,前六識是不恒有的,故恒轉無間斷的持種之心必然存在。第八阿賴耶識即是此恒轉無間的持種之法的名相稱謂。第二異熟證、第三趣生證、第四執受證等,則充分說明,有情流轉生死,於三界五趣四生中受報,其果報體必然依能酬引業,遍而不斷且能往返諸趣生中,並能執受有情根身的功能而存在。這種心法功能的存在也決定了第八識的真實不虛。第五壽暖識證、第六生死證、第七名色緣證、第八四食證、第九滅定證等,它表明:如果無第八識這一心法功能的存在,則無法說是生命存在的基礎壽暖識及四食的相依性,也無法說明為何入於滅定中之修行者生命的存在;如果無第八識的存在,也無法說明前後二期生命之過渡階段即“中有”。作為執著思量功能之主體的第七識是攝于名色支中。名色與識支是相依互緣,其中識支則必為第八識。第十染淨證與第一證是遙相呼應的,並在諸理證中處於鬥關鍵的地位。其說明無論是染法還是淨法,都是以心為本。內心清淨,,則所得之生命清淨,內心雜染,則所得生命一定雜染。故有情的雜染清淨是隨心所轉,《攝大乘論》無性釋卷二也說清淨雜染隨心而轉,在《雜阿含經》中就有明確的表述:“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除現行的阿賴耶識之外,無任何一法可受現行染淨之薰習,也無任何一法可以執持染淨之種子。所以能集起諸業並執持種子之心,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又《攝大乘論·所知依分。亦雲:“如是已安立阿賴耶識異門及如是相唯在阿賴耶識非於轉只,若遠離如是安立阿賴耶識,雜染清淨皆不得成:謂煩惱雜染,若業雜染,若生雜染綿不成故,世間清淨,出世間清淨亦不成故。”在本論中有詳細論證,因文太多此不多餘,有心研究者可詳閱論文。由上的教證,說明瞭阿賴耶識的真實不虛。
三、阿賴耶識成立的重要意義
唯識學成立阿賴耶識,主要是以阿賴耶識為中心來闡述佛法中緣起的正理。因為凡夫眾生不瞭解萬物的全體,未證諸法的真相,唯以自己的偏見理解而執為真實,非常計常,非我計我,妄搪朋生,因有妄執故造業,因造業而感苦果,唯識學依聖教建立阿賴耶識來糾正眾生迷妄的執著,說明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不斷生滅變化,並沒有一個常恒不變的自我,大梵天所得的一切並非上帝創造,也並非無因無緣而起。即由眾生無始以來造業薰習種子藏入賴耶中,此業種遇緣又生起現行,而令眾生輪回三界感受異熟果。所謂“此異熟既滅,複生餘異熟。由此形成有情生命的相續。業果的迴圈。眾生的依正二報,異熟果報的好壞與否,全受業力所牽引,即作如是業受如是果,因果絲毫不爽,並非神我主宰。倘若眾生要離苦得樂,則唯有眾生多種善因,廣修善行,如此才能改變自我的命運,所以命運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若自己不努力用功,不精進修善,不去除自己的惡念與邪行,一昧聽從天命,則永遠無法離苦得樂,得大解脫!行者若對賴耶有正確的認識,則能窺視佛法中緣起正理的真貌。
成立阿賴耶說的意義:主要在於對治眾生偏空偏有的傾向,令眾生準確辯證把握空與有的關係,了知非空非有的唯識中道義。所以者何?因為諸法是依阿賴耶識所藏之種子為親因,並得增上緣而生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起的諸法沒有一個永恆真實的實體可得,故曰非有。然而,依因待緣而生的種種染淨法是宛然存在的,並非空無。若說空無,則墮惡趣空,成大邪見。若正確的認識阿賴耶認,了知緣起不實,則對一切能看破明白緣起法非空,則能時時把握自我的思想言行,趣入善道,出離邪行之深淵。因緣所生因困果果真實不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為因果之正理。此因此果,均不離吾人阿賴耶識的變現。只要我們真正認識阿賴耶識,把握非空非有的中道正見,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另外,阿賴耶識的成立,為解決輪回與無我之間的矛盾,幫助學佛者正確理解二者的關係,起到了橋樑作用。輪回與無我是佛法的重要教義。其實,輪回並非靈魂的轉移,而是業力的作用轉移,所謂“現行的薰種子,種子薰現行”。由此阿賴耶識的能藏、所藏、執藏的作用,致使輪回實現,故知輪回的主體是阿賴耶識。同時,阿賴耶識並非靈魂,它本身只是一種功能而已。此種功能是待緣而生的,故阿賴耶識的建立也是無我說的另一體現。
結語
綜上所述,阿賴耶識理論甚深微妙,稀有難得,語非謬解,亦非詭辯,而是真實不虛的真理。又阿賴恥識是三世的聯繫者,三界的橋樑,轉染成淨的樞紐,是生命的主體,如果離了它;就會出現斷滅的現象。賴耶是諸法的大本營,眾生於三界中所受的種種苦樂,皆是大本營中的種子在作怪。由此可見,只要我們能善於應用它,如理觀察,如法精進修行,將染種轉化為淨種,則痛苦自然消滅,快樂即刻現前。所以認識“阿賴耶識”,明瞭“賴耶緣起”的真實意義,更能使我們有效的把握“萬法唯識,識有境無”的修學門徑,開啟我們的智慧,在修學過程中免走偏程。是故了知阿賴耶識,就象世間大王所行走的道路一樣寬廣平坦,四通八達,無有障礙。從而樹立正知正見,除去邪執,遠離煩惱,最終趣入聖道,徹見真理,邁向究竟解脫的寶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