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Q8v7.EF7s59qcMdnytFQMlhMIUaOQN3jLrvoVukAhltY7wG.Uk2sQA--/5/l/jeTblXsDCcm8ykFya2tTwA.jpg)
借夫妻之情,達君臣之意
唐朝詩人朱餘慶《洞房》詩很有趣味,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單從字面上看,這是一首閨中詩,
新娘子夜間在燈下對鏡化妝,但又吃不准這妝
化得符合不符合老公公老婆婆的心意,於是悄悄的問丈夫。
其實,這首詩真的寫作意圖、寫作背景蠻不是這麼一回事。
朱餘慶參加科舉考試,
但又對自己的作品好壞優劣拿捏不准,
於是徵求時任主考官張籍的意見。
他之前先把自己的詩文先送給張籍看了,唐人稱之為“行卷”。
以這樣的方式詢問,頗有幾分智慧,
後人稱這種手法叫比體或借指。
更絕的是張籍也用這種比體、
借指的方法回了一首詩,算是答覆:
“越女新裝出鏡新,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把朱同學大大的誇獎了一番。
這樣借夫妻之情形,表達君臣之意思的手法,
非朱餘慶首創,在屈原《離騷》裡已屢見不鮮。
然而屈原是最早使用這種方法的第一人嗎?
目前大多的學者都這麼認為,我看未必。
近讀《詩經-邶風-柏舟》,發現早在屈原300多年前的
《柏舟》作者,極有可能才是使用這種方法的第一人。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Q8v7.EF7s59qcMdnytFQMlhMIUaOQN3jLrvoVukAhltY7wG.Uk2sQA--/2/l/kJ.JWpGt1QYA9Ejkl99aoA.jpg)
《柏舟》是《詩經》中非常優秀的抒情詩,
幽憤之情一唱三歎,令人難於釋懷,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但對這首詩的主旨及作者的性別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毛詩正義》為代表的君臣說,
認為作者是男性,並推斷出是衛頃公時的大臣,
因不得志於傾公,受群小壓制侮辱,憤懣而作;
另一是以朱熹為代表的夫妻說,作者為女性,因失寵于夫君,
受群妾的窩囊氣,遭到排擠,怨憤而作。
今人余冠英先生也認為“從詩中用語,
像‘如匪浣衣’這樣的比喻看來,口吻較適合與女子。
從‘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兩句也見出作者的悲怨之由
屬於家庭糾紛的可能性較大,屬於政治失意的可能性較小”。
余先生的觀點雖然我不贊同,
但余先生考證問題的方法卻很有借鑒價值,
就是從關鍵字語和語氣中尋找作者的屬性和作品要表達的意思。
仔細揣摩詩句,隱約感覺出這是一位男性作者的手筆。
如“微我無酒,以遨以遊”“威儀棣棣,
不可遜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等”,很難想像,
這些充滿陽剛之氣的詞彙、口氣、意氣,會發自於女子,
更何況是一個幽怨的女子。
但又如何解決余先生提及的有關女人的口吻詞彙呢?
上文中所敘述的朱餘慶的比體手法,或許是揭開謎底的鑰匙,
雖然用的是女人的、有關家庭矛盾的詞彙,
但要表達的是男人的胸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Q8v7.EF7s59qcMdnytFQMlhMIUaOQN3jLrvoVukAhltY7wG.Uk2sQA--/4/l/Tts08wAEqeaafoq_bQBs6g.jpg)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一個不得志于君王的臣子,
借一位怨婦的口吻,表達出內心的不平,即所謂的借夫妻之情,
達君臣之意。不知道這樣的假設能否成立,一請教方家。
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
上文中引用朱餘慶的詩的名字並不叫“洞房”,
“洞房”只是詩句開頭的前兩個字,
它的名字叫《閨意獻張水部》。
看了這個名字,再加上唐代的年代並不太遙遠,
許多的資料比較詳實的保留下來,今天的人們對這首詩
就不會產生歧義,也不會說作者是個女性。
《詩經》卻沒有這麼幸運,
大約那時候作詩只是隨感而發,還沒有給詩歌起個好名字的習慣,
於是便用前面兩個字來做篇名了,甚至連《論語》也是這個方法,
再加上年代久遠,資料缺乏,許多原貌很難考證,這就為辨別
作者的屬性、作品的主體以及時代背景等留下了隱患。
退一步說,《柏舟》的作者是男是女,
是政治失意之作還是閨怨之作,或者是借夫妻之情達君臣之意,
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詩留給我們的藝術價值,從中獲得
的審美效果,是千百年後,人們依然能夠共鳴者他(她)的悲憤
之情,這大概就是欣賞文藝作品的得意忘形吧。
《柏舟》的藝術震撼力,將永遠撞擊著讀者的心靈。
附《柏舟》原詩: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文 / 金陵叟 2012-3-22
滿山紅遍部落格
歡迎您的蒞臨,如果您欣賞滿山紅遍 PO的文章,也請您正確引用帶走,
保持文章整體完整性, 文章內容禁止修改盜用,如有觸犯必定加以追究,
別讓它成為孤兒,閣下若能配合板規在帶走文章,若不能配合還堅持盜文
本格會將您的盜文動機PO上來,滿山紅遍再次呼籲,也希望您能自重。
『本文章一律謝絕隱藏,此告示若刪除將視為竊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Q8v7.EF7s59qcMdnytFQMlhMIUaOQN3jLrvoVukAhltY7wG.Uk2sQA--/3/l/dv6Nm88_AovtiHGP5a.uB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