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習性」雖然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分類:網路文章

2012/04/26 16:43



 

























 


  


  要改變「習性」真是不易,俗話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佛門中也有說明,修行是要「生熟互轉」--讓習於生死的習性變的陌生,改變成出離生死的習性。


  雖然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就看自己願不願意去做。如同在這一篇(不論地點是在真實或虛擬的世界,我們都要為自己的心念與經驗負責 )中所分享的, 透過現代科學研究顯示,大部份的腦部活動是由「神經元(neuron)」細胞所互相「傳話」(主要是關於感官知覺、動作、解決問題、創造記憶、產生念頭和情緒等),而在神經元彼此連繫時,會養成彼此來回傳達同類訊息的習慣,就好像老朋友會強化彼此對人、事或經驗的判斷一樣。這樣的連結就是所謂「心的習氣(mental habits」的生物基礎,類似我們對某類型的人事物的自動或直接反應。以神經科學術語來說,這種以新模式取代舊模式的能力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nal plasticity)」,佛教中可稱之為「柔軟性」。總之,純粹從細胞的層次來看,重複的經驗能夠改變腦的運作方式,可用來證明為什麼在佛法的學習修行中,能將造成痛苦的內在習性有效斷除的原因所在


  而這種能力,為哺乳動物所特別具有的能力,稱為「腦邊緣系統」。若沒有這種系統,基本上就只是本能的食與性的活動而已。而此「腦邊緣系統」具有兩種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腦邊緣修正作用」,能改變神經元迴路。特別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因此印順導師也在《成佛之道》中,也說明人具有三種殊勝:「憶念勝、梵行勝、勇猛勝」,修行當要把握珍貴人身,諸佛菩薩也都是示現在人到成佛!


  印隆在十四歲那年,從外道轉入成為佛教徒,當時是有許多因緣,而其中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是,從書上看到,佛陀的梵語是「buddha」,意思是「人格的完美者」。當時雖然不是很理解其真正的意思,但是他讓我看到了「希望」!亦即每個人都可「成佛」,只要願意修行,而非是透過神的揀選分別。


  現在對於「人格的完美者」,可以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即所謂的「人成即佛成」,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透過修行實踐,讓無明煩惱息性逐漸消弭,展現原本的清淨佛性。


  佛法的實踐,為「聞、思、修」--聞法、思維、修證。不論是透過誦經、禮懺、拜佛、禪坐......等方式,都是一步步幫助我們體解佛陀的教法,學佛所學,行佛所行,最終能成佛所成!而「持戒」是根本,能幫我們約束習於生死的身心,提升對境觀照的「定力」,方能開展出離生死的無漏「智慧」。


  佛法的修持,就是改變無始劫以來的生死習性,一次次的聞思修,都是一次次的經驗。如傑若米˙卡根(Je Rome Kagan)說:「經驗改變大腦 」,腦部在感知過程中,除了開啟了學習與成長的可能性,更能逐步改變多年的積習。而佛法修行的目的,是要對他人生起慈悲心,乃至讓一切眾生離苦得安樂。如美國兩位教授安東尼˙露茲和理查˙大衛森曾經針對腦部掃瞄所進行的研究,其中之一的發現是:透過與慈悲心相結合的禪修,能大大增強了「伽瑪波(gamma waves)」,顯示佛教修行者透過禪修,其腦部能達成更穩定合一的狀態 。因為透過不斷地修心訓練,可讓腦部發展出新的神經元連結,不僅能轉化既有的感知,更可超越焦慮、無助感和痛苦等心理狀態,成就心靈與生命成長之目標。


  如印隆常說的,自己過去也是習性深重,冥頑固執,但我從未退轉,更感恩許多善知識的慈悲護念。透過一步步的老實修行,一點一滴的生轉熟、熟轉生。若能在修行之路上不退道心,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更平穩、更安定、更自在,能逐漸控制自己面對境界的反應,更清清楚楚自己的念頭。


  正信學佛的好處,就是他是真實不虛幻的,不是透過妄言綺語所編織的幻夢,而是確確實實的調伏自心,不再造作無謂的生死之業。如同認識十多年的好友小麵仔曾經對印隆說的:「我在你身上看到佛法的力量,學佛真好!」


  能正信學佛之妙,就是如此的真實,感恩四重之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