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茶飲解濕熱 按穴道開脾胃



分類:輕鬆調理

2009/09/10 10:25

































3茶飲解濕熱 按穴道開脾胃


流汗後立刻擦乾防風寒


杜鵑颱風雖已遠離台灣,但隨著外圍環流往東北移動,氣象局預測近日仍會有間歇性大雨。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王惟德,從過去門診中經驗發現,忽晴忽雨的天氣後,因為感冒就診的人會比平常多出3成,因為一般人容易在外出時淋到雨,或因悶濕流汗引發包括畏寒、腹瀉、食欲差的濕熱型感冒症狀。利用清熱利濕茶飲,再搭配穴位按摩,可健脾開胃,緩解症狀。
報導╱邱明瑜 攝影╱葉仁傑



王惟德醫師表示,原本炎熱高溫的天氣,突然下起間歇性大雨,最容易造成濕熱型感冒。如果是因為皮膚淋濕,而出現輕微的感冒,可用藿香荷葉茶來去濕熱;一旦症狀較嚴重而出現嘔吐腹瀉時,可喝茯苓白朮茶,有理氣生津之效。王惟德醫師提醒,還有一種中醫稱為「濕邪未淨」的狀況,指的是外表看起來已經痊癒,但偶爾還有胸悶、胃口差的狀況,此時最適合飲用陳皮枳殼茶,可幫助腸胃消化功能,促進食欲。王惟德強調,淋雨後或流汗後一定要將身上的水分擦拭乾淨,且不要因為覺得悶熱,而馬上開冷氣或電風扇,才能避免夏季雨後出現濕熱型感冒症狀。

喝茶飲
作法:右邊所列茶飲,只要將材料沖入250c.c.熱水,加蓋燜約20分鐘,即可飲用,且所有茶飲材料,皆可再回沖第2次,但每天飲用以不超過500c.c.為限。



















   
  

 
藿香荷葉茶 化濁濕
藿香味辛具香氣,能開胃止嘔,荷葉清香可化濁濕,2味藥材加起來,可提振脾胃,去除體表濕氣,預防風寒。
適合症狀:頭痛、畏寒怕冷,但身體又感到悶熱的症狀,而且不舒服症狀過中午後會更明顯者。
材料:藿香10克、荷葉10克
提醒:口乾舌燥、喉嚨乾者不宜飲用。



















   
  

 
茯苓白朮參茶 益氣
茯苓具有利水、鎮靜、提升免疫力作用;白朮可補肺益氣,健胃鎮靜;而太子參味甘,有補氣生津之效。此茶飲具健脾理氣,排除體內濕氣的作用。
適合症狀:腹脹,食欲低落,噁心想吐,大便稀軟容易腹瀉者。
材料:茯苓15克、白朮10克、太子參12克
提醒:此茶飲含有參,所以味道較濃,喝完第1杯後,可回沖再泡第2次飲用。



















   
  

 
陳皮枳殼茶 消脹氣
陳皮性苦辛溫,可治嘔吐腹瀉、咳嗽多痰;枳殼可去濕熱積滯,健胃消痰。此茶飲可幫助通氣,消除腹脹問題。
適合症狀:胸口悶、胃口差者。
材料:陳皮10克、枳殼10克
提醒:氣虛、脾胃虛弱者不宜飲用此茶飲。

按穴位


 


 









































   
  

 
上巨虛穴 理腸胃
上巨虛走胃經穴位,與消化系統有關,藉由按摩也有助於改善消化腸胃問題。外側膝蓋下方摸到窟窿處,約8指幅寬度,小指摸到骨頭處的後方位置會有痠脹感即是上巨虛穴位,每次可按壓5分鐘。



















   
  

 
陰陵泉穴 健脾胃
陰陵泉穴走脾經,每次按壓5分鐘可健脾利濕,化痰降濁氣,還有減肥的效果。內側膝蓋以一指幅寬度按觸有一凹陷處,用力按壓會有痠脹感即是陰陵泉穴。



















   
  

 
梁丘穴 通筋活血
梁丘穴走胃經,每次按壓5分鐘可達到理氣和胃,通筋活血的效果。梁丘穴位於外側膝蓋上方,約3指幅寬度,食指指尖處用力按壓會有痠脹感即是梁丘穴。



















   
  

 
提醒你
吃甜食 不利排濕

如有感冒症狀,飲食就要少吃煎、炒、油炸類。而甜食蛋糕、堅果類等都不利於體內濕氣排出。另外流汗後或下雨淋濕,都應用乾毛巾將身上皮膚擦乾,避免濕氣入侵體內,染上濕熱型感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