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70
(四)明自證智
1.辨聖智及一乘
接著講經文,這一大段是一個大標題了:明自證智。明自證智裏又分幾個方面,第一個:辨聖智及一乘。佛說的聖智的境界,什麼叫聖智,什麼叫一乘。
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若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大慧菩薩問,什麼是自覺聖智相的境界,怎麼樣是一乘佛法的道理。這個“相”就是境界。自覺聖智的境界和一乘的法義。或者說自覺聖智行相和一乘行相。自覺聖智的境界和一乘的境界,都是證得的境界,這種境界的智慧都是自證,不是由他而悟。就是說菩薩修行,他自己證得,不是他悟,不是由於聽佛說了什麼他才悟的。像聲聞是一定要聽佛的教誨,按佛的教誨去做才能悟道。這個菩薩他不一定,他是大乘修行啊,他不像聲聞那樣。“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就直接可以修證通達佛法。大慧問這是怎麼個情況。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就是這個自覺聖智的境界和一乘的道理、法義,都是“前聖所知”,是古佛、先聖他們證得的、所知的。“轉相傳授”,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下來講什麼呢?無非是講第六意識的分別是沒有自性的,“妄想無性”,這個“妄想”是分別的意思,當然也可以說是其他的妄想、妄見,但這裏主要意思是講分別。 “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菩薩修行的時候,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自覺觀察”,自己覺察,去觀察,“不由於他”,不是由於別人其他的傳過來的,而是他自己去證悟。這地方要說清楚,菩薩是不是聽佛的教導呢?那當然要聽,還是“轉相傳授”,互相傳下來的嘛,他怎麼不聽呢,這個“不由於他”不是說沒有聽到佛的教導或者是佛的說法,而是為了強調自證,菩薩是自覺自證,而不是他覺他證。證得了什麼呢?“離見妄想”,離開了分別見。這樣就能“上上升進”,一地一地向前進,“入如來地”,一直到佛智的境界,“是名自覺聖智相”,這個就叫自覺的聖智相。這是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什麼叫聖智。
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
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第二個問題:什麼叫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也就是說,得到一乘道的境界,一乘道的覺悟。那麼什麼叫“得一乘道覺”呢?“謂攝所攝妄想”,攝所攝也是個複句,在這個地方,是能取所取的意思。第六意識分別,能分別的是第六意識,所分別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於能分別的和所分別的這些,都要“如實處不生妄想”。如實處,就是他知道緣起性空,就是看到諸法實相,如實地了知,這樣子他不去分別,不去分別是有還是無啊,是同還是異啊,是俱不俱呀,都不分別,“是名一乘覺。”這個就是一乘覺,這叫一乘。佛又說了,“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就是說一乘覺不是外道,也不是聲聞緣覺乃至梵天王他們能夠證得的境界,“唯除如來”,就只有佛,才能證得,所以我就叫做一乘。佛這麼說以後,大慧又問: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
複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
大慧問,您不是前面講了很多,講三乘,甚至於在種性問題上,還講了三乘種性嗎,有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您現在為什麼說三乘,而不說一乘呢?佛就跟大慧講,因為所謂自覺聖智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的境界,就是一乘,實際上也就是菩薩乘的方法,所以對聲聞緣覺就不說一乘,為什麼呢?因為聲聞緣覺他們要涅槃,一定要靠著佛來幫助他們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告訴他們怎麼去證得涅槃的方法,他們才能得解脫,“非自己力”,不是靠聲聞自己的力量可以辦到的。所以我對他們就不說一乘。此外,“複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就是說聲聞緣覺,他們雖然斷了煩惱障,但是煩惱業障的習氣還沒有斷,這就是所知障還沒有斷,所以我不和他們說一乘。還有“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就是因為緣覺聲聞他們沒有證得法無我,只證得人無我,就是只證得分段生死,沒證得變易生死,所以我只對他們說三乘。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已,複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只有等到他們起煩惱的錯誤種子都斷了,煩惱障斷了,所知障也斷了,“及覺法無我”,還要覺法無我,不僅覺悟人無我。“三昧樂味著非性”,這時候他也不執著於三昧樂,就得“無漏界覺”,真正把阿賴耶識種子的習氣從無量劫來的漏都斷了。漏就是煩惱,無漏覺,就進入沒有煩惱的境界了,就涅槃了。“覺已”,他證得涅槃的境界以後,“複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他了脫了分段生死,又了脫變易生死,那他還是要到人間來,而且他能夠進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了。“滿足眾具”,就是在涅槃的境界他漏盡了,他圓滿成就了,就“當得如來不思議的自在法身”,就能夠證得如來的法身了。這個講“三昧樂味著非性”,就是他把煩惱習氣斷了以後,他還要除掉三昧樂受,在禪定裏不出來是不行的,還要舍掉。要知道三昧樂受,它還是無自性的。就是到了無漏境界以後,還是要回心向大,還是要到人間行菩薩道,在六道裏頭度眾生。這部分比較容易明白。頭一段講聖智,第二段講一乘,再就是為什麼說三乘,這麼三個問題。下面有個偈語,我們念一下就知道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
及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
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
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搖盪。
彼起煩惱滅,餘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亦複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
就說這些乘也是假名。緣覺聲聞這些乘不究竟不用說,哪怕到了佛乘,也是“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沒有什麼乘可建立,故說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為了度眾生,佛根據眾生的根機嘛,分別說諸乘。“解脫有三種”,就是講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門,因為涅槃的境界就是進三解脫門。有的解釋三解脫,說是圓淨的解脫、性淨的解脫、方便淨的解脫,恐怕不恰當。“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搖盪。”最後這幾句,意思是講,二乘像海中浮木一樣,飄搖不定,就是他們不瞭解聖智的境界,煩惱雖然滅了,餘習還在,充其量也就是達到滅受想定而已,所以只得到三昧身,得不到菩提身、法身。雖然他三昧身經劫不壞,但他抓著不放的話,那就像沉醉於三昧之酒不能清醒一樣。非要像(清醒的)醒覺的一乘大法那樣,否則不能成佛,不能得佛的無上身。就說二乘的人真正要突破他自己的境界,進入到佛的聖智境界的時候,非要下大功夫不行。因為他雖然能夠把煩惱都給斷了,但是斷煩惱那個法,那種享受的境界丟不掉。所以佛在很多地方講二乘,都是講二乘的所知障——“爾炎”,這種障礙像喝醉酒一樣,他不清醒。他要到一乘,到如來的境界,非要酒清醒了才能做到。這個是講聖智一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