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共餐》希臘文新約解"五餅二魚"及"最後晚餐"之問題
分類:文章賞析
2010/11/09 07:44
關於五餅二魚這件事, 約翰福音和其他三福音的敘述有些不同. 說耶穌是用七個餅, 或是五個餅二條魚餵保眾人, 希臘原文是duas itchuas(兩條魚) 或是oliga ixthudia(一點點小魚) .但是約翰福音則說是五個餅跟dua opsaria. 現在大部份的譯者將opsaria翻成沙丁魚或是小魚, 但是出於希臘文opson(佐料)的opsaria同時也有調味品的意思. 因此,翻譯成五餅及二道佐菜, 美食, 或是珍饈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Robert Lopez教授指出的, "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在中古時期, 麵糊類與穀類麥片的食物, 幾乎是一般大眾的基本飲食. 由於這類食物相當普遍, 導致除了麵包以外, 所有的食物在低下階層的拉丁語及一般俗語中都稱作companaticum 也就是[配著麵包吃的食物.]" 人們會用麵包當主食, 然後在上面撒上調味品, 也就是opsarion . 使用量大概就像我們今天在麵包上塗的花生醬或是醃黃瓜. 在耶穌的時代, 他們會用 麵餅, 或是將麵包撕成小塊沾用調味料. 這些調味料, 可能是切小片的調味橄欖或是磨碎的芝麻糊. 若從烹飪的角度來看, 調味品 這個詞應該比較正確 . 因為就算眾人吃了魚和麵包, 這些食物也應該要先煮過或是醃過才能下肚. 生魚肉在古代可不是什麼佳餚, 然而在福音書裡卻完全沒有關於耶穌烹煮魚肉的敘述. 既然非素食主義者常常會引用耶穌用魚和餅餵飽眾人的故事來證明耶穌不是素食主義者, 那麼在約翰福音裡所用的opsarion這的字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駁論點.

有些學者相信, 約翰福音可能是特別為反獻祭且素食的艾賽尼派教徒所寫. 因此duo opsaria(兩種調味品) 可能會比duas itchuas(兩條魚)更能讓他們接受. 在約翰福音的其他部分, 也用opsarion(調味品)來取代iththus(魚).彷彿是要刻意區分兩者的差異. 如約翰福音26章中, 作者就在一個句子裡用了opsarion(調味品) 而 在另一個句子裡用了itchthus(魚). 似乎是要用[調味品]與[魚]相對, 就像用[美食]與[動物肉類]相對一樣. 根據卡爾史奎佛的說法, 約翰福音是四部福音最正確的一部, 而且約翰福音也應該要被稱作第一部福音書. 他寫到: "我們可以假設祂給了 約翰這個祂喜的門徒兼朋友最多的神示 , 比祂在其它三福音書裡揭示的還多. 所以約翰福音應該是第一部, 同時也是最主要的一部福音, 不該被排在第四位." 另外 耶穌本人並沒有和那五千人一同進食,, 祂不斷地增加食物並提供給 眾人, 但不一定要一起吃. 事實上, 在其它福音書裡, 也沒有任何耶穌在世時進食肉類的敘述.

此外, 法卡維克也指出, 在天主教最早的幾位神父中 Irenaeus神父在他的作品[反異端}裡, 敘述耶穌餵飽眾人的這段文字中, 也沒有提到耶穌提供眾人吃魚 --- 祂只說有麵包. 由於Irenaeus是在耶穌死後150年寫下這本書的, 因此,法卡維克的結論是: 在教會版本的福音書裡提到二魚是後世出現的詮釋,是西方教會裡隨處可見飽食終日,愛好肉食的神職人員自行添加的內容.
雖然在教會版本的福音書中, 關於耶穌是素食者的證據都是間接的. 但都是非常具有說服力, 人道素食主義對於這一位具影響力的宗教人物與道德導師, 居然曾將動物的肉類嚥下喉嚨都感到不可思議. 姑且不論道德上的問題, 肉類在古代是相當希有的商品. 通常被視為奢侈的食物. 因此 一個主張簡樸生活的人, 會吃這種豐盛的食物實在是太不符合他的個性了, 直到今日, 在很多非西方國家, 肉類對貧苦人家來說都還是奢侈的食物. 只有對屠宰設備已經達到機器生產的西方人來說, 肉類才是一種普遍的食物.

首先, 關於最後晚餐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那是不是一頓典型的, 必須準備羊排的踰越節晚餐呢? 早在十九世紀, 新約學者F.C. Conybeare就認為, 最後的晚餐應該比較類似伊便尼派或塞拉普提派的聖餐形式. 也就是以麵包跟水為主菜. 而非以羊排為主菜的肉食大餐. 因為, 所有福音書中, 對最後晚餐的描寫裡都沒提到羊排或其他任何肉類.

此外, 馬太, 馬可, 路加三福音還把時間搞錯了. 因此約翰福音在提到最後的晚餐發生在踰越節的前兩天, 也就是當年的安息日(禮拜六)時,. 就是要糾正三福音的錯誤 不過就算最後晚餐是踰越節大餐, 也不表示耶穌就會食用羊排, 因為非教會正統的伊便尼派福音書裡, 就曾說耶穌明確地拒絕在踰越節食用羊排 .

此外, 耶穌曾經食肉的記載, 其實是希臘文翻譯的錯誤. 例如bromos(食物) sitas(麵包或穀類) 等希臘文, 指的都是以植物製成的食物. 希臘文的肉, 是kreas跟iera(祭肉)等字. 則根本沒有在耶穌飲食習慣中出現過. 因此, [神的食物] 看起來應該是[麵包]跟[生長在籐曼上的水果], 也就是耶穌在最後晚餐時有出現過酒這個希臘文, 取而代之的是[生長在籐曼上的水果 ]. 如果當時他們喝的是酒, 那麼他們為什麼不直接用酒這個字? 而要用由[葡萄樹製造的] 這麼累贅的詞彙? 禁食酒類與肉類是耶穌與畢達哥拉斯相似之處. 在Iamblichus的記述中, 畢達哥拉斯一生都禁食烈酒與肉類, 在最後晚餐裡, 還有什麼比[麵包]跟[生長在籐曼上的水果] 更能表現出素食主義呢? 所以可能只有麵包, 鹽跟水吧! 根據 伊便尼派的教誨, 神聖的餐點包括 麵包, 水, 還有些許鹽. 麵包代表維持生命所需. 鹽巴代表不朽, 水則是神創造世界的第一樣元素. 此外, 伊便尼派也相信水是上帝創造出來讓人類重生的元素. 在耶穌的世界裡(也就是瑞索納或伊便尼派的世界), 水比酒更有權威性. 因為酒不過是餿掉, 但還沒有變成醋的葡萄汁而已!
以上摘自《與神共餐》一書,金石堂網路書局、博客來網路書局有售。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GHUUNC2HHANUKTM10ZAKqGWZN51B/article?mid=43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