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古佛 莫學道術莫求靈

莫學道術莫求靈

本篇訓文乃七十七年七月五日,師尊於台南育正壇臨壇之慈示。文 中舉凡白陽弟子在修行路上可能遭遇的問題,師尊部一一道出,並提出 了最合宜的解決方法。
本篇訓文極似歷代禪師留下之修行法要,與歷代禪師之文獻相較毫 不遜色,且猶有過之。尤其兼具時代意義,為一篇難得珍貴之訓文。文 中對現代修行者最易貪著的法術、靈異有詳細的剖析;對調心的性理心 法更有深入的詳解。本篇訓文可以解除白陽弟子修行上許多的疑惑,若 能信受奉行,修行路上當一日千里。
師蓉慈示(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五日於台南育正壇)
不知師命,辦道無益;不培內德,行功無益﹒不知自性,坐禪無益。 ⑦辦道要以無所求、無所怨之心精進不已,人虧天補。
老道親應重視內聖外王的功夫,對新道親啟信即可。
⑦道術曾失傳一時,現被巫師所學,其術厲害,如有病手一摸即好。 而那是暫時的,並非真正的好。你們現在辦道雖然沒有法術,但是 依理而修,以正氣克萬邪,如關聖帝君沒有持齋,唯憑一股浩然正 氣成道。
⑦外道只是興一時,但是不能長久,應依五教聖人之經典理路去修持, 才是正道。 修道最重要就是守住「忠、孝、節、義」不能到處亂接靈駕以通靈, 這不是正法,那是左道旁門。此時不是通靈的時機,通靈反會使你 的心靈更不靜,通靈的人以後會很多,你如果去久了,天盤自然會 鉤出。但是我們須依理分析,使他了解道之尊道,如遇機緣成熟那 他依然再回來向道,上天依然接受他,若去久了:心靈被其控制, 就無法挽回了,你想拉他回來也沒辦法,只好聽其自然了。碰到這 種不修不辦或離道的道親,我們也應該以理相待,不能有對待心。 欲學他心通,不如學他心法,如對方有痛苦,你去了解他,幫他解 決痛苦。
⑦人就是人,一定有差錯,老師在世時也有差錯。沒開係,有錯趕快 改,不要一直錯下去,免得愈陷愈深。
②點傳師的作風,如果不合你的心意,可以私下與他溝通或籍著第三 者導正溫調,只就事論事,不論其是非。論是非者,即是是非人。
⑦辦道要注意身體,不好時要調(療)養(一、物品治療!即食補; 二、藥理治療!即吃藥;三、心理治療。如:不要認為自己有病, 心若清,食用的藥品,才能吸收),該補時就要補,該吃藥時就要 吃藥。老師雖然是萬能的,能夠千變萬化,但不要刻意求老師慈悲, 老師在無形中助你。(要自助然後師助)
你們現在辦道心常外放,容易把精氣神耗費掉,也應該知道如何收 回來,可以在于時打坐十分鐘,八分閉,二分睜,舌搭天橋,自然 眼觀鼻,鼻觀心,也可默念五字真經或心經,使之心無雜念妄想, 即可恢復氣神。
⑦我們遇到有病、有事時,先要靜下來,迴光返照,不要到處亂問神, 最重要的是在 老中蓮前反省懺悔,再求 老中賜靈丹,這才是根 本。
⑦有事委曲時,就要說出來,可以找幾位知心的人傾訴,不要憋在心 中(憋久了會憋出心病),或唱善歌、或想想老師瀟灑自在的法相, 甚至想哭時就大哭一場。
⑦辦道有時停下來,那不是過,這是一種過程,應該趕快自己迴光返 照。(他人不要以為他退道)
⑦要面對現實,腳踏實地,老師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徒弟,不是虛名的 徒弟。
眾生不一定每個都能求道,各有各的因緣,我們可以給他講理,給 他一種助緣,他能夠自修,等到機緣成熟,也可以有所領悟。 ⑦以後千門萬教齊發,修道辦道是平淡自然的,才能夠長久。修道本 是自自然然,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煉自性,使之圓滿。(要將道親往 這方面引導)
⑦你們遇到困難時,可以多多研請六祖壇經,因為六祖壇經!字字見 性。(老師再三強調老道親應該多參研六祖壇經)
⑦當前人、點傳師對你說一句較重的話,不要有怨心,那是因為前人、 點傳師看重你,這是你的福氣。(玉不琢,不成器)老師在世時, 對左右手特別嚴格,只因為「愛之深,責之切」,這是「恨鐵不成 鋼」。如三教聖人在多少人中,才煉出十大弟子。
⑦老師平常法會沒說這些,今天是一種因緣,才跟你們老道親說這性 理心法,希望你們老道親注重內德修養。
⑦我們要盡心盡力去播種,怎麼播種,就怎麼收穫。
⑦我們借竅顯像只是短暫的,徒兒能問的還是有限,如果老師不惜竅, 徒兒的問題怎麼問?但願老師永遠印在徒兒心中,老師無形中,能 讓你們認明真理,解除心中疑惑。
師尊百年誕辰紀念日臨壇慈訓
本篇訓文乃七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師尊百年誕辰紀念日,於三芝鄉天 元宮,師尊臨壇的慈示。其主旨在於告訴我們末後大事應如何承擔,字 字句句中,流露出師尊對我們無限的慈悲與關懷。尤其師尊啟示我們識 透宗旨、自性自度,在求、修、辦、學中破除無明不著形相卜,史是字 字珠璣,值得我們細參。
文中亦披露出白陽弟子之修行要領,及修行路上的陷阱。在這末後 收圓的時刻,本篇訓文無疑是我們修行最好的指標。
識透宗旨
在辦了,這正是該收圓的時候了。收圓守成,收大家的團守自己的成。 當要端正自己,此時,不要再讓別人推動、引渡,必須自覺、啟發,自 性必須自渡才是究竟。求、修、辦、學已經這麼久了,大家所承受的、 走過的,各種滋味,點滴在心頭,不論好壞甘苦,只要記住,為師從未 曾離開過你們一步。徒兒們要想想,是否已經識透、看活最後的宗旨, 是否已經摸著根了。已經是末後了,未後的眾生,不可再顛倒,不可再 迷離,否則枉費受明師一指,枉費得道、辦道一場。
佛海無涯,只在一性
禪源有自,端始無心
邪正打破,自在無餘
破除無明
收回紛亂的心,安定下來,外面的世界是紛擾的,外境外緣是干擾 的,憑著一顆本心,就能夠排除一切,排除一切,放下一切,萬法由內 心生滅,此時,是大家昇起智慧,自性自渡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自性 必須自渡,生死輪迴的種子,靠自己斬除;生死輪迴的道上,唯有破除一 無明,不用向外找神。
既已走向修道路,就要明白為師的職責是渡化、勸醒、激勵大家, 既然師徒有這一份緣,為師就有這一份責任,眾生渡盡為師才放心。徙 兒們一日不明理,不能得究竟解脫,為師一日﹒不能放心。大家緊隨著引 保師、點傳師、前人、老前人這麼一條金線下來,一起修道、辦道,辛 苦經營這一大片道場,苦海生佛,這個彌勒家因由大家同心建立,出錢 出力,用精神用智慧,各自發揮自己最大的心力,最終的目的,在使大 不著形相
非為師所傳的原來宗旨。為師有形無形當中部與徒兒同在,只是怕大家 在辦道的過程中將自己給束縛住了。當要記得,應該是越辦越開,越辦 越成長,而不是牢牢的束縛件了。者前人、前人年歲日增,為師無此色 身,亦無法時刻相伴,幸好上天慈悲,一草一木,一動一靜之中自有禪 機,留與大家細心體悟,若不用心則枉費上天慈意,諸天仙佛所顯示的 各種跡象了。修辦各有自己的因緣,不管順逆,部是成全造就自己的機 會,要緊緊抓住。為師所扛的,是你們和你們祖先的大擔當,為此,為 師總是隨緣渡化,離開娑婆日久,顯現於此亦不過竅手的色身,能夠相 傳和啟發的,也只是循著各人的因緣而給手,機緣若未到來,為師再怎 麼講,諸天仙佛再怎麼洩漏天機,若不體會亦是枉然。
以覺為師
未後時期,顛倒的眾生應該進入正道,要自修自覺而不只是以成為 師。此時,當要以「覺」為師,要覺佛覺性,渡化眾生是自覺覺他的事 。個個以覺(覺悟、覺醒)為師,才能突破外在的種種束縛,而外在的 種種法門為的足方便接引眾生。徒兒們,要成全自己,若還需要佛規禮 囑、戒律來約束限制自己的話,就還在外道上學道,在被動上學道。
忘我利生
道,很難,上天慈悲,以種種法門引發大眾能發此心,一旦能發菩 提心時,所要做的就是菩薩行,菩薩行就是忘了自己,在渾然忘我時, 才能自覺而覺他。為師一再明示,藉機顯化也是法門,在決定使用什麼 法門時,切記必須有大悲心,否則,失去菩提心(本心),學法無益。 大悲心全然奮發而出時,成就將會更大。成就!成就!後學有多少,過 場有多大,這只是外在的成果,若後學多了,道場大了,而自己卻陷入 一個自我的執著法,那麼成就反而縮小,自性反而陷入地獄了。所以, 不要忘記成就自己的自性,以內在的自性法門時時迴光返照,照覺自件 ,才能在辦道的過程中,不斷的給自己精進、感謝、才是究竟,否則自 性不覺何能覺他。
隨緣
全台灣的道務,己到達顛峰狀態,因緣已經成熟,有佛緣的已經大 部份接續了,餘下來要篩的、要撿的,盡心就可以了,能渡多少算多少 ,只是隨緣,不是因為內心希望有收穫才去做,否則將落入束縛。總之 ,一切心誠就好。內心的過錯要趕快刪減乾淨,這是當前重大的事,大 收圓的時機要到了,幫助眾生是給予他人一個助緣,而在同時,不要忘 記給自己一個機會,緣生緣滅,緣聚緣散,收成得人人圓滿。
無心
今天大道所傳導的,是要大家能夠自修自正,然而,用什麼方法讓 大家能夠悟呢?從來,道都是只有放下才能獲得的,徒兒們放下了什麼 呢?不都是撿起石頭往自己的包裏放嗎?趕快放下自己想要的東西, 待為師教導你:利用各種方法,無為無心,無心的去做,無為的行出來 ,要「生其心而無所住」。要渡化眾生,要成全後學,憑著什麼心呢? 是仁慈心或功德相呢?是為將來成佛或回天堂才做嗎?若是如此則是大 大的錯了。天堂並不是追求而來的,當我們求的時候就失去了,所謂明 來暗施,僅嗎?世間凡人追求名利,修道人追求解脫,部是有求有失的 ,因為有求,內心已有對待,產生了分別,而這個分別心就是生死輪迴 的種子啊!天堂不是在上面造就,或百年之後才能夠去的,而是在當下 是否能夠轉念,若時時刻刻都為眾生著想,時時刻刻都捨己為眾,渾然 忘我,則天堂即現。為師的心願,就是要宇宙的每一處部建立成天堂, 讓它處處皆成淨土,人人內心能夠平靜,自然人間塵土就化為淨土了。
轉煩惱為菩提
徒兒們部是已發芽的種子,要成長,要茁壯。有云:「道好修,理難 明。」事實上是:「理好明,道好修。」只要奉獻,當下轉念則煩惱即菩 提了。未法時期要自正自悟,在這當中,與眾生永不離開,資任擔待到眾 生渡盡時,則無愿不能了。人人各有因緣,機緣來到時善自把握,徒兒們 都是為師的化身,這莊嚴的使命,這千古的事業,絕不可掉以輕心。
末後大事明白,普遍於全世界了,要明白自己的心性,世界總是苦 、空、無常,了然一切不要執著於我、於法,逆境現前心存感激,因為 這是提昇自己的機會,是登天的梯子,雖然是難、難、難,卻一定要做 ,要超越萬事萬物先超越自己,虛懷若谷始能納入,謙沖則近道。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內心與外境相遇時,要能攝心,善護一念,不要變成二念,亦即不 可思量,思量即不中用,心會落入有為,依法、對待。保持一顆潔淨自 然的心,換句話說,就是老實修行,自古以來,修行的人部是將道融於 生活當中的,老實吃飯、老實睡覺、老實走路、老實講道、老實聽課等 等,坐有坐相,行有行儀,無夢、無相、無我,則近道。在這個難得的 日子喜,為師謹傳內心話語,希望徒兒們立定方向,並從內心紮根,之 後才能落實,而不為外道所迷惑。干言萬語無法道盡,徒兒們好好記著 ,自己的前途自己闖,自己的生死大事自己負責。在慶幸擁有這麼一個 好道場的前提下,以真理相接續,以心法為根本。
辦道日久,多少也有體悟,每一個人將自己的智慧淋漓盡致的發揮 出來,才是正途。雖然,徒兒們有時會停頓,有時會氣餒,有時會想歇 息,甚至有時會有些許埋怨,但那畢竟都是短暫的,為師從未對徒兒失 望過,徒兒們也應該對自己有這一份期許,突破內心的瓶頸,以智、仁 、勇闖關,永遠不放棄一個可以拯救的眾生,但也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成 佛的機會,提昇信心,用「心」這把鑰匙突破瓶頸,打開心鎖,帶著法 喜充滿每一個人的心。
慈祥的 老中多麼慈悲,兄弟姊妹們相親相愛,攜手前進共報天恩 師德,每一個人自己了自己的愿,愿了了就永遠團圓了。
相聚時短別長久,願徒兒仍好好記住,人生是諸苦的會合,在這諸 苦的會合裏,要能化煩惱為菩提,若要菩提現前,就往自己的內心找尋 。來去匆匆,願他日有緣師徒再相聚吧!



http://www.cd.org.tw/becute/big5/writing/writing_2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