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亦自在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6/14 13:04


安慧學苑監院-見毓法師


世間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因與緣和合」,因此對所擁有的一切,有因緣時要把握珍惜;因緣散了,就要學著放下。


學習面對死亡

 談「死亡」,一直是中國社會禁忌的一個話題。早期「未知生,焉知死」民風封閉,只要鄰家有喪事,長輩都會囑咐:不要到他家玩耍,出入要繞道而行。現今或許是學佛風氣較盛,有些人積極在推廣
臨終關懷,生死學也成為一門學科,讓不曾仔細思考死亡,或避談死亡的人,侃侃談論死亡。

 忌談「死亡」,應是基於對死亡的無知、懼怕,以為不祥。社會上,對於死亡教育一向忽視,一般人認為死亡是悲傷、不吉利、可怕的事,因此面對死亡,大多排斥、恐懼,不願意接受,畢竟一般人都是好生惡死的。除非能透視死亡就好像出生那樣,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才會自在面對死亡。但這談何容易!

 現代人有時雖然表面上比較能坦然談論,心態上還是不太願意去碰觸「死亡」的話題。我們的生活中,大人避談死亡,忌諱與死亡有關的事情。所以年節期間,要講吉祥話,不能講「死」這個字。公車沒有四號;醫院沒有四樓;甚至連校外教學,都避免「四車」,而改為甲乙丙丁車。這多少還是有忌諱、逃避死亡的意念。

 近年教育普及,以及媒體報導,目睹近年來世界各地天災不斷,就如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讓許多家庭一夕之間,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這些血淋淋刻骨銘心的事實,告訴我們生命無常,且
隨時都可能死。以前總以為「老病死」,還很遙遠,現在周遭有多少生命正值壯年就嘎然而止,或是癌症、或是心肌梗塞、或中風就走了。現代人再怎麼不願面對,多少也會思考:死亡可能隨時就在身
邊。


生死坦然

 記得有一天早課畢,安慧學苑有幾位老菩薩,很高興地相邀到居士開的照相舘,說要照滿意的告別式相片,還要一起去買往生時要穿的居士服、海青、布鞋等。有些居士皈依證忘了收藏在那兒,也要求補
發。甚至連放骨灰的塔位都買在一起,說死後較有伴,都是熟悉的蓮友,繼續蓮池海會。老人家們認為準備齊全較安心,以免到時候兒女手忙腳亂。或許這是學佛的老菩薩較能坦然面對吧!

 有位居士的媳婦從台北回嘉義,聽婆婆說在健保卡中註記「不急救意願書」,很讚歎她婆婆:「媽,您住鄉下,思想這麼先進,您學佛後好有智慧喔!對生死很自在,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還有,時下也有些人為自己舉辦生前告別式;或拍攝生前寫真集;也預立遺囑交待:器官捐贈、財物分配、安葬方式--海葬、樹葬、植葬等等。

 我想這些能夠說明的,是對生命整體的認識,將會影響人們對死亡的態度。


佛教對死亡的看法

 引用一行禪師在《放下心中的牛》書中的一段話:

 「死亡並非從有到無,並非從有人變成無人,這想法是不對的。當我們深入觀察雲朵,便會看到雲的本質是無生無滅。我們對於出生的想法又如何?一般人認為:出生是從無忽然變成有,從無人忽然變成有人。

 這是我們一般在觀念上對出生的理解。但透過禪修,深入觀察,便會發現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情。雲並非是從無到有,雲是湖中的水、海洋中的水,以及熱量的延續。雲是一種顯現,一種新的顯然⋯⋯

 為甚麼要懼怕死亡呢?世上根本沒有死亡,只有轉化、延續⋯⋯,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

 所以深觀之下,我們根本看不見雲的生日和死期,只有生死流續。有人說:死亡就像換服裝或換房子一樣,只是變換不同的樣貌,來來去去。

 死亡,是天地萬物的生命常態。這個身體是生命的部分,卻不是生命的全部;隨著每一期的生命樣貌不同,更換各種身體。死亡,只是這一期身體的殞落,卻未必是生命的消失。能夠如此體認,則死亡對生命的意義,其實不是毀滅,而是一種深刻的反省與督促--鞭策我們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流轉;用心在十二因緣中,找到切斷的所緣;讓生命有機會邁向究竟解脫。

 很多書籍討論:死亡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時間,而不在死亡本身。要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用你所能擁有的時間,讓生命隨時處在盡力、用心的狀態;那麼即使有限的生命必然會
死,至少較無遺憾。

 印光大師經常把「死」字掛在床頭,時時警惕自己:「生命只在呼吸之間。」

 因此,不要等到千帆過盡,才發現:原來,過去對自己而言,竟沒有任何意義!要常常提醒自己:「如果今天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能夠時時思及「生死路滑」;精進之心,自能維持。


往生

 一般人對於生命的結束,稱為死亡,佛教為何稱「往生」呢?

 因為,死亡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結束的,只是地水火風四大所假合的色身;這當中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會循著過去所造的善惡業,而再去受善惡報;便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因此,佛法上稱一期生命的死亡為「往生」。以佛教的立場,稱死亡為「往生」,就是此滅彼生,也是另一個「再生」。


死亡是最好的一項發明

 我們要如何來看待死亡呢?

 理智上,首先要深刻體認在生命的歷程,在生死輪迴的生命流中,我們一直在面對兩個重要的問題--生和死。有生,必有死;希望不死,只有不要再出生。

 無論你擁有怎樣的外貌身材、學歷名位、工作技能、財富珠寶、股票資產、家庭親眷……等等,你遲早都要完全放捨它們,因為我們都必將一死!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沒有人具備「死亡豁免
權」!

 最近才往生的賈伯斯先生,在二ΟΟ五年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向年輕學子說:「死亡可能是生命的最佳創新,因為它將徹底改變你的生命。死亡,讓老人消失,從而為年輕人讓路。現在你們是年輕人,但未來會逐步變為老人並消失。或許我講的話過於戲劇性,但這是事實。」

 賈伯斯先生這種超越常人的生死觀,很是豁達。他又說:「死亡是我們共同的歸宿,沒人能擺脫。我們都註定會死,死亡很可能是人類最好的一項發明,它推進生命的變遷--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覺得這是很好的面對態度。

 個人認為:把死亡當作是一種新陳代謝,應能比較自在的面對死亡。因為生命有其延續性,透過一期一期的生命,不斷地修行、增上。這期生命有什麼欠缺不滿意,就利用此生,努力修補改善,確實將時間和心思,投注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事,以及修行上!來生,必然會更好。


幫助臨終的人提起正念

 為何要助念?即是幫助臨終的人提起正念。

 據說人在往生之際,身體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開始分散。想必當時的心境,必是驚慌恐懼、徬徨無助、六神無主,此時最需要幫助臨終之人提起正念,這就是「助念」的用意。

 助念中,身旁之人以至誠懇切之心念誦「阿彌陀佛聖號」,祈願仰仗佛菩薩的慈悲願力、佛號的功德力,以及助念者的慈悲心,來消除臨終之人的恐懼,幫助提起正念,引導其安詳往生善道或求生淨土。《地藏經》云:「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通常一般稍有信仰的人,都會為往生的親人念佛或誦經,期望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善趣。有時也會請法師為亡者開示。

 身在弘化道場,常有機會帶著居士們去助念。居士們也會要求:「師父啊!當我臨終或往生時,您也要來為我開示,讓我放下罣礙,求生淨土。」

 我總是會跟居士說:「雖然我們現在正在為別人助念,其實也是為自己助念,在練習死亡。別人用生命在為我們說法,我們就要去體會佛陀所說的無常苦空的道理,進而珍惜生命、精進用功。何況現在您
耳聰目明,我說的,您都聽得很清楚,就要記得受用。等到往生後,茫茫渺渺,還能聽到幾句?」

 其實,每次出去助念時,我總是先了解喪家狀況,感同身受地站在家屬的立場,或往生者的可能需求,盡己所能地給與慰勉。有時同行的法師會跟我回應:「說得很誠懇!」因為我都是在為我自己開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念頭會往那兒去!

 開示的方向內容,針對亡者而言,要讓亡者體認:有生必有死,除了死亡,我們的生命沒有其他的結局。在死亡的時刻,正念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一生所做的善業,是我們唯一的朋友。提醒亡者:要提起
正念,憶念此生的善業,虔誠祈請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務必要放下貪戀不捨的心,才不會障礙往生淨土;要保持無執著、無罣礙的念頭,一心念佛;現在只有阿彌陀佛才是究竟依靠,唯有求生淨土,才是安穩的歸宿。

慰勉生者方面,多以三點勸勉家屬:

 一、要孝養父母、珍惜身邊的家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恩愛的夫妻,再孝順的子女,都不可能永遠相伴,要珍惜才不會遺憾。

 二、要積極行善修福--「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要多累積善根福德因緣,對自己此生和來生都有加分作用。

 三、一定要學佛|不要期待等到退休或有時間才要學佛修行。生命只在呼吸間,為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繼續不清不楚地被生下來,又糊里糊塗地死去,務必要撥時間學佛。與其要別人幫我們助念開示,不如趁意識清楚時,聽經聞法,為自己助念開示,更為實在。

 《地藏經》說:幫亡者做功德,亡者只得七分之一,生者得七分之六;若自己做功德,則分分己得。以上是我比較常對家屬說的話。


陪他走最後一段路

 家人最親近,最了解臨終者的狀況,最能陪伴引導臨終者。通常臨終時,心力耗竭或病苦折磨,最需別人助一臂之力。若臨終者和家屬都有學佛,就能以佛法要義引導。萬一都沒學佛,仍要不斷提醒憶念
今生所做的善行,勸導放下,帶著善業和家人的祝福,求生淨土。

 如果家屬對臨終者一直避談死亡,不能有較充裕的時間交代或相互感謝,那就很遺憾。通常,人對死亡愈無知害怕,就愈會在死亡線上掙扎痛苦,並陷入死亡的恐懼陰影。我有位親戚的兒子,發現罹患胰臟癌,在尋求中西各種偏方的療治下,不見改善,病情逐漸加重,兒子非常抗拒、害怕死亡,不斷地哀求母親:「媽,您一定要治療我,不要放棄我,我不要死!」做母親的肝腸寸斷,卻又束手無策,只能
不斷欺騙自己和孩子|你一定會好轉。不敢承認二十多歲的孩子會這麼早就離開的事實。結果,還是在彼此的遺憾中走了。

 若家屬能對死亡有一些了解,尤其有宗教信仰,能具足正知、正見,為臨終者開導「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緣起觀;進而引導臨終者對三寶生起信心;願意放下對世間的貪著,發願求生淨土,將更有助於臨終者面對死亡時,展現從容莊嚴的態度。

 有位蕭先生罹患喉癌,臨終前非常害怕,身邊不能沒有家人陪伴,要太太寸步不離,而且一直握著太太的手才安心。因為姊姊和太太有學佛,不斷地在身旁引導他念佛、發願求生淨土;並講解《阿彌陀經》的莊嚴殊勝;鼓勵他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決定往生。後來這位蕭先生,就在念佛中安詳往生。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導。


平時就要學習放下

 幾年前的某個清晨,大眾做完早課出班時,有對夫妻來請求法師到她家為父親勸導。原來她九十歲的老爸爸,已經從醫院送回家,躺在大廳幾天了,就是不斷氣,似乎在罣礙什麼。家中無人學佛,也不知該怎麼辦,所以來請求協助。

 我們一行人到她家,看到老人家被裝扮成古代人,穿著藍色的長袍馬褂壽衣,戴著帽子。據說依照古禮,得穿著七層衣物。只見老人家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微弱地躺在木板上;家人圍在他身邊,沉默以對,莫可奈何。

 我嘗試地開導老人家:「生命是苦空無常,世間是借我們住,身體是借我們用的。如今您的身體不能用了,跟世間的因緣要結束了,您要放下對世間的貪愛執著。若您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很虔誠地
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您……。」老人家毫無反應。她女兒說:爸爸很放不下媽媽,請師父開導。當我再次跟老人家說「您的孩子會照顧媽媽,您不用擔心罣礙太太,安心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此時,老人使勁地搖頭,令在場的我們愕然!顯然未有信仰的老人家,對太太和世間的執著性還很強,不容易放下。親人的割捨確實很難!過了五天,這位老人家在抗議無效下衰竭而死。讓我覺得:不能善巧有效地引導臨終者安然放下,有些遺憾!也肯定:要有善根福報,才能聽進去別人的勸導。


無常就在身邊

 另一個例子是:有位居士和太太,已有一個六歲的女兒,期待再生個兒子。但因子宮曾受損不易懷孕。數年後,發現子宮外孕,是個男孩。全家人歡天喜地,小心翼翼地守護胎兒,定期產檢;也取了名
字;到處昭告,分享有子的喜悅。到預定剖腹生產的時刻,這位居士吹著口哨,踩著極度雀悅幸福的步伐,到醫院要迎接寶貝兒子的來臨。在產房中,興高采烈地跟護士小姐開著玩笑,突然聽見:「糟糕!baby沒有心跳,趕快請醫生來!」頓時產房一片混亂,嘻笑聲突然凝結:「難道我兒子有狀況?」果然,醫生一來檢查,馬上推入開刀房,將其已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兒子取出。頓時晴天霹靂,喜事
變喪事!

 更殘酷的是:親友的恭喜電話不斷響起;每接一通電話,總要像割一次心肝似地回答:「謝謝,但我兒子沒有了!」留下對方尷尬的錯愕與抱歉!

 大家可能會勸說:「要節哀,你才三十歲,要生幾個都有機會。」問題是:他太太取出孩子後,血流不止,醫生二度動刀將她子宮切除,根本不可能再有孩子。這情況,情何以堪!

 這位居士非常痛苦,一方面要親自處理無緣的孩子喪事,為孩子說法引導求生淨土;一方面要安慰以淚洗臉的太太;還要自責到底造了多少罪孽,受此苦痛?面對這位居士的苦,當時不管我們說了什麼緣
生緣滅、因緣果報,他都懂,卻聽不下去。只能同理他的心情,讓漫漫時間去療傷。

 幸好這對夫妻有學佛。以佛法相互扶持,漸漸走出喪子之痛;並化悲痛為力量,投入社會義工的行列。


生者的自我安頓

 往生者的家屬,往往因為在短時間內,必須處理往生者相關事宜,而暫時壓抑了其個人內心的悲痛。

 今年八月,有位發心負責安慧學苑庭院的李清男居士,下午六點多還在學苑幫忙整理庭院花木,到晚上九點多,突然心肌梗塞走了。

 惡耗傳來,蓮友們趕緊過去幫忙處理。經過了十天,李居士的一生劃上句點。喪事期間,李太太月麗居士必須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張羅著一切。

 喪事處理圓滿後,幫忙的親友回去了,外地工作的兒女也回到自己的家了。一個人面對空空洞洞的屋子,無人可共進餐食,不再有先生可載進載出,深深體會生命真的究竟孤寂。以前覺得先生很依賴,跟
前跟後,很煩;現在少了先生的叨絮,反而很孤寂難過。

 雖然明知這一天會來臨,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做夢般地突然頓失伴侶,那份孤苦哀傷常常席捲而來。這重大悲痛,恐怕要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會逐漸減輕吧!

 如何安頓生者的身心呢?在頓失伴侶期間,生命必需做大調整,去開始適應過獨自的生活。此時,子女、家屬的關心陪伴很重要;子女若在外地上班,鄰近親友的關懷就非常需要。

 幸好李居士夫婦平時廣結善緣,參加氣功、爬山、義賣活動,在安慧學苑上課、培福多年,結識了一群好朋友。在這段調適期,多虧這些好朋友,輪流到她家陪伴聚會,帶她一起爬山,定期回學苑植花澆
水。安排充實忙碌的日子,應該會比較容易走出悲傷。

 月麗居士表示:慶幸有學佛,才能如此冷靜堅強地,面對李居士的突然離去。雖然心很苦,但老伴往生已成不可改變的事實,即使哭到眼瞎只會連累家人,還是要儘快自我調整生活型態,回到正常軌道。
法師、蓮友的護念,子女兒孫的貼心,給她很大的支持。接下來的生命,精進用功學佛,是生命的重點。

 個人覺得:每個人都需要有宗教信仰,做為內心世界的寄託。因為親友只能安慰協助;心靈層次的安頓轉化,只有靠自己。

 「知苦入道」,面對親人的驟然往生,深刻體認世間苦空無常;更能抓住生命的尾巴,激發為自己的生死大事,精進用功,早做準備。


預立遺囑

 在佛學研讀班的課程中,為什麼安排了「預立遺囑」的作業?

 這是佛學研讀班高級班的最後一課--「歸程」。因為佛法談的是生命的實觀--世間是苦空無常。為了讓大家體驗無常,課程中,授課法師出了「預立遺囑」的作業。少數學員忌諱的反應:我還沒死,
為什麼要寫遺囑?大部分的學員因此深受刺激:原來要事先思考這生死大事!開始認真地想:要交代什麼?發現竟有那麼多事情要交代!反省到自己有那麼多罣礙!原來欲、愛、命都是糾結在一起,體會到
佛陀所說的:必須停止一切的執著,才會解脫。

 「預立遺囑」的作業,讓學員們有很多的撞擊和啟發。很有趣的是,不少學員的遺囑,其中一條會交代子孫:要來安慧學苑上佛學研讀班,生命才有意義!


一朵花的開與謝

 元曉大師說過:「盡一切的努力,都不能阻止一朵花的凋謝。」世間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因與緣和合」,怎可能是永久的?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只不過是個過客而已!連最愛的這個身體,也是借我們用,至多不過百年!更何況身外之物!因此對所擁有的一切,有因緣時要把握珍惜;因緣散了,就要學著放下。

 「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漸漸輪到我!」如果我們能嚴肅面對究竟孤獨實存的生死問題,做一番徹底的自我反思,應該會改變人生態度。不會花太多時間計較、爭寵、玩樂等世間的追
求;必然會尋求高度精神性的生命意義;或從宗教中找尋解脫之道。

 今生能當「人」,真的很可貴。因為,人是唯一知道自己終將死亡的生物,也是唯一有可能超越死亡的生命。人生有很多事要忙,但自己的中心樁不能失去。學佛、修行,可以讓身心安穩寧靜、生命提
升,是最重要,也是不能缺少的。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學佛後,更了解生命有其延續性,就像黃庭堅的故事,「書到今生讀已遲」。生命的瀑流相續不斷,今生幸得人身,得聞佛
法,就要多熏習自己所欠缺的一切善法。唯有精進修學,才是橫斷生死的樞紐。

 現在,飛機、船舶、汽車,都使用衛星定位導航系統,能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以免迷失。同樣的,身心世界若能安裝導航系統,讓自己不斷航向解脫之道,則「如何說再見」,已不重要了!朋友,您安裝
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