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佛教將心 (manas末那識 )形容為在樹枝上吊著晃來晃去的猴子,一次又一次地,帶我們進入痛苦的黑暗世界。修行是要在起心動念的過程中,照射正念的光芒,好讓我們能看得清楚,不至於陷入不適當的注意。每次聽到一段對話,或者目睹一件事故時,我們的注意可能是適當的,或是不適當的。有了正念,我們就有辦法將它認出來,進而培養適當的注意,捨棄不適當的注意,並認識到:【我了知,不適當的注意,對我或是我關心的人都是無益的。】知道怎麼保持一顆寧靜、喜悅的心,言行就會散發出平安和幸福,我們會成為自己真實的朋友,也會成為許多人的益友。接下來,我們用正念照亮我們的言語。我們可能下過決心絕不說某些話,但最後還是把守不住還是說了出來。正念可以幫助我們,不再說出引起自己和別人衝突的話語。身體的行為,像是一瞥一眸、一揮手或是站姿,都會流露出我們的心態。每一個姿態,都道出我們心中的喜或悲、愛或恨、正念或不正念。正念照亮了我們所做的事情,像是我們的站姿、坐姿,怎樣看別人,如何微笑,或如何皺眉。益己的行為,也將利益他人。傷己的行為,也將傷害他人。這就是為什麼在修行之初,我們說:【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慈愛看自己。】一旦你用理解之鑰打開了愛之門,你就能接納自己和他人。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接納他人,那是因為你尚未接納自己。如果你與你周圍的人鬥氣,是因為你心中在自我鬥爭。《妙法蓮華經》告誡我們,要以慈悲之眼來看眾生,這也包括了自己。【願我知曉,如何每天滋養心中的喜悅種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們的心有如一片田野,土地裏藏著正面和負面的種子。我們必須覺知所有各式各樣的種子。當我們接觸到心中的痛苦時,也要知道尚有其他種子的存在。我們的祖先將痛苦的種子傳遞給我們,但也給了我們平安、自由、喜悅及幸福的種子。即使這些種子埋藏在意識深處,我們仍可灌溉它們,幫助它們茁壯起來。接觸心中的喜悅、平安、自在、安穩 及愛的種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們也邀請朋友同樣地接觸我們這些種子。如果我們愛某人,我們每天都需要覺察並接觸在他心中的正面種子,不要他澆灌憤怒、沮喪和仇恨的種子。這樣,可以幫助他朝健康幸福的方向成長。
§逸荻§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OtW9hIGQHxkpGHOz96yi.2WWl_k-/article?mid=71584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guestName }}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