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善用臺灣的民主


小中大





NOWnews

據台灣媒體報導,馬英九於9月4日受邀出席在高雄市舉行的第63屆律師節慶祝大會,致詞時受到多名律師高舉布條抗議,馬英九表示,現場有不同意見人士,這代表臺灣自由民主,盼大家善用民主。這在某種程度上無疑道出了臺灣社會民主的癥結所在。即臺灣是自由民主和多元的社會,但「民主」這一工具或手段不能濫用。

※ 「民主」來之不易

在威權統治時代,民眾的言論、出版、集會以及結社等多項自由與權力得不倒伸張與落實,輿論倍受鉗制,持不同政見的異議份子常常受到打擊和迫害,有的身陷牢籠有的流亡海外有的甚至「肉體消滅」。從1960年的「自由中國事件」到1971的「保釣運動」再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和1984年的「江南案」以及1986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反對黨成立。臺灣的民主人士為追求社會的民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沉痛的代價。然而,民主人士並未因此蟄伏,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奮鬥,終於促使威權體制瓦解,臺灣社會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民主時代,臺灣的民主來之不易。

※ 「民主」使社會更加多元

隨著民進黨突破「黨禁」宣告成立和國民黨順應「民主化浪潮」推行「政治革新」,威權體制的逐漸瓦解,「憲政體制」的逐步改革和完善,一黨獨裁專制的時代不復存在,臺灣社會迎來多元而民主的時代。各種聲音都有各自的發聲管道,持不同政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臺,各種不同利益訴求的黨派團體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爭香鬥豔。風格迥異的報刊雜誌、政論節目紛紛付梓與開播,遊行示威見怪不怪,民眾可以通過各種管道和途徑進行「利益表達」。 各級官員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村裏長的一言一行、各種施政方略大至大政方針市政議題小至社區村裏福利等都置於民眾的監督和公評之下,民眾可以通過手中的選票表達意願、立場、好惡以及政黨傾向和候選人偏好,從而影響選舉的結果。「民主」成為臺灣社會的一種表徵,使其變得更加多元與多樣化。

※ 「民主」即是手段也是目標

進入民主化社會的臺灣,「選舉」成為民眾表達意願和訴求的重要途徑,政黨的輪替與興衰成為社會的常態,政治人物或政黨如果想要在政壇常青不倒,必然要以民意為依歸,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因為「權為民所授」。民眾可以以匯流成河、聚少成眾的方式形成強大的民意洪流對執政當局產生衝擊制衡或背書加持效用,並促使其改變原有的立場和政策或使原有的立場更堅定政策推行更強有力。如:ECFA背後的強大民意基礎促使馬「政府」政策立場更堅定而民進黨反對態度曖昧軟化。「民主是個好東西」,通過這一「手段」可以使「下情上達」以及「公力救濟最大化」並最終達到「民治」之目的。但同時,「民主」的位階及內涵和外延並非止步不前、原地踏步,它應有一個再深化再完備的過程,且對其的理解和運用也應有個「度」與「量」的把握。將「民主」這一「手段」和「目標」有機結合並形成良性互動,相信對進一步推動臺灣民主社會的更加成熟和民主機制的越加完善將有重大助益。

※ 「民主」不是「民粹」

「民主」並非只是停留在「數人頭」「少數服從多數」的簡單層級,它應有即反映大多數人權益又不能無視或侵犯少數人的合法正當權利的高度。這種「民主」更能體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更能照顧到社會不同行為體的利益與感官,更能推動社會朝和諧有序方向漸進發展。然而,無限放大個別行為體或群體的利益和訴求,並將政治目的寓於其中,打著「為民請命」的招牌行一黨選舉利益之私,進行政治操弄,調動和利用民眾的情緒,「民粹一咳嗽,大眾就發燒」,從而形成輿論氛圍向當局施壓,並從中漁利;此外,通過媒體鼓噪放大議題,抹黑打泥巴戰,在「國會」上演「全武行」進行杯葛破壞正常的議事秩序等等這都不是負責人的政治人物和政黨應有的行為方式和應具備的特質。

因此,為使臺灣民主更有深度和更具吸引力,請善用臺灣的民主。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楊昆福,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本文為NOWn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