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表》講記 第33 卷

2013/07/24 10:53



第三十三卷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四頁,「子二、釋觀」。


第三三卷


本論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文簡意賅、辭約理富,就是說馬鳴菩薩他是用簡短的文字,來總攝佛陀甚深廣大的大乘法義。因此本論在大乘佛法的一個地位,就正如《阿彌陀經》在淨土宗的地位一樣,就是文字簡要,義理豐富,都具足有總持的一個特色。身為總持大乘教義的本論呢,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要掌握三個主要的重點。第一個重點就是我們應該要先確認我們修學的目標。本論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到:造作本論的因緣,「為欲令眾生除疑舍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身為一個不定聚的初心菩薩,當然我們所追求的根本功德就是菩提心。在建立菩提心的過程當中,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所破的是什麼,所建立的是什麼。在本論當中講到在生起菩提心的一個過程當中,首先要除疑舍邪執,就是我們應該要破除凡夫跟二乘的疑惑跟邪執,這二個都是會遮障我們菩提心的生起。所以剛開始應該是「除疑舍邪執」,這是我們所破的。所要建立的呢?是「起大乘正信」。就是我們應該要建立大乘佛法的正知見。這個就是在剛始一個不定種姓的菩薩,我們在修學菩提心的時候,我們應該先知道,我們所破的跟所建立的一個修學的目標,這是我們在學習本論的第一個要掌握的重點。第二個重點就是我們要建立緣起的正見,這一點就是我們應該要如實的去觀照生命的真相。觀照生命的真相,本論的主要特色,就是要我們莫向外求,就是這個觀照,你不是向外去觀照這些十法界的差別因果,而是要我們能夠去迴光返照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在觀照的過程當中,在「利益分」或者「解釋分」當中就講到:我們在觀照的時候,可以從二個角度來觀照。首先就是依止這個生滅門,就是我們這一念心的差別作用來觀照,從作用上的觀照,就是我們在觀心的時候,第一個是看到我們這種生滅變化的心識。這樣的心識有二個不同的緣起。第一個是以不覺為主導的,所謂的雜染的緣起,所謂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我們隨順這種不覺,這種有所得向外攀緣的心識活動,產生的一個我相、人相的顛倒,這樣的一個無明活動,就正式起動了流轉的根源。在這流轉當中,又因為種種境界的刺激,造成很多的煩惱跟業力,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在流轉的因緣當中,主要的是一個不覺的無明,以及我們在境界刺激所產生的煩惱跟罪業。這二種力量的推動,使令我們在三界當中,一次一次的去遭受生死的痛苦,這就是為什麼痛苦會出現的主要理由了。從生滅門當中,也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所謂的還滅門。還滅當中,也是有二種力量來主導的我們趣向安樂:第一個就是「本覺為因」,第二個是「三寶為緣」。就是我們開始修學佛法,是一種善業的修學。我們在修學善業的一個所緣境,就是佛、法、僧這種清淨廣大的所緣境。我們根據這個所緣境來禮拜、讚歎、歸依,積集種種的善業,使令我們產生安樂的果報;進一步就是一種本覺的觀照。在「解釋分」當中本覺的觀照,主要的就是我空、法空的觀照,來息滅我們有所得的心,這樣也就慢慢的息滅了整個輪回的力量。所以我們在觀心的時候,剛開始所接觸的就是這種生滅心,一個是雜染的因果,一個是清淨的因果。我們也可以再深入的去觀照我們這一念心的本性,就是把這些雜染的因果跟清淨的因果,這種如夢如幻的這些染淨的心識都把它撥開來,看到了這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離諸對待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本論所說的真如門。它的體性是以無住為自體,不住於外境的相貌,也不住於內心的妄想,以無住為本所謂的真如。當我們能夠這樣觀照,就能夠得到一個緣起的結論,就是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知道妄想是虛妄的,真如本性是我們眾生本具的,只要我們肯努力,就是可以去開顯它的。依止「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大乘的平等不二法門,我們知道生滅心當下就是不生滅,能夠發起菩提心,這是利根人,就是從一種緣起的正見發起的堅固菩提心。所以我們在修學本論的第二個重點,應該要建立整個生命緣起的正見,產生一種正確的觀照力。第三個就是修學大乘五門。身為一個末世眾生,我們只是根據這個觀照力,這當中是有點困難,因為我們無始劫有很多很多的遮障,這當然包括煩惱跟罪業的遮障;所以我們應該要透過這五門的修學,來破除遮障、增長善根。在這個五門當中,前面的四門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前面的四門主要是破除遮障,建立善根的一個前方便,就是透過這四門,來消滅我們心中的煩惱跟罪業,建立我們忍辱跟精進的一個忍力跟行力,當作一種道前的基礎。在這五門當中的正修,就是大乘止觀。前面也講到大乘的止,就是以無為的真如為所觀境,以無住的方便而從生滅心趨向於不生滅的真如。這個地方,我們就正式從真如當中起觀,這個觀當中,我們分二科。先看醜一的「明應修」。


子二、釋觀


醜一、明應修


在說明這個「明應修」,先說明為什麼要修觀,再說明如何修觀?我們先說明「明應修」,先說明修觀的理由,我們看論文:


複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修觀的主要理由就是說:我們在「修止」,長時間的修止,會使令我們內心產生一種「沉沒」的相貌。我們講過大乘止觀的止,它的所緣境不是有為諸法。我們一般的止,比如說你是數息,以這個呼吸為所緣境;或者是持咒,以這個聲音為所緣境;或者念佛,也是以聲音為所緣境:這個都是一種色、香、味、觸法的有為諸法。前面大乘的止,它所安住的所緣境,是無為的真理,它是無住。當然這個地方無住是所謂的:無住於外面的境界,觀察這個境界是唯心所現,如夢如幻;也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也不住於內心的妄想。這個時候以這個無住的清淨心,當做我們修止的所緣境。你在這清淨心無住的真理當中,長時間安住,就產生一種很強大的寂靜力量,這當中有滅除煩惱跟罪障的力量。但是長時間這樣安住,就會有一些過失。什麼過失呢?「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這樣一種清淨的本性,長時間的安住,就容易產生一種增上慢心,及寂靜安樂,我們就認為整個大乘的修學是大事已辦,對於十方諸佛所傳授種種波羅蜜的善法,以及我們去觀察無量有情眾生在三界當中,承受的生死大苦,我們都沒有這種好樂追求跟度化的心情,就是「不樂眾善,遠離大悲。」對善法的修學、對眾生的度化,都不生好樂。換句話說,就會造成一種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心情,這種情況就容易退大居小。基於這個理由,為了挽救只是修止的過失,所以我們必須要起觀。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小乘的空觀我們前面也一再強調,他是離開一念心性去向外追求一個空的相貌,在大乘佛法說是滅色取空。所以他這個空,是一個槁木死灰,所謂的死水不藏龍,他本身不能生起修善度眾生的妙用,他本身的空就沒有這種作用。但是這個地方的真如三昧就是說:你在安真如三昧的時候,你一念心是空空蕩蕩、歷歷分明的,那個明瞭性是現前的,就是你有這個能力,但是你卻放棄了這個能力,是這個意思,就是等於是說得少為足。所以我們長時間安住在真如三昧的止,為了怕落入二乘種姓,所謂的「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所以我們必須修觀來加以對治,這就是修觀的主要理由。看「醜二、明修相」。應該怎麼去修觀呢?這當中有三科,先說明修觀的內容,再說明它的操作時間。先看它的修觀內容:


醜二、明修相寅一、明觀相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歘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汙,無一可樂。


這個地方我們先修正一個錯字,就是在七十四頁的最後一行第二個字,這個「忽爾而起」這個第一個「忽」字是多餘的,也就是從這個第二個三個火的「歘」開始,這個歘爾的意思就是迅速的意思,第一個「忽」是多餘。


本論的觀它對因緣所生法的觀,主要是提出二點:一個是不淨觀,來對治貪愛的煩惱;第二個是修無常觀、無我觀,來對治我見的顛倒。從一個對治的次第,我們應該先修不淨觀,從粗到細。我們先看這不淨觀的內容:「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汙,無一可樂。」我們在進入這個真如三昧的時候,內心的相貌是一個無相三昧,沒有任何的相狀可得,那是一個所謂的清淨平等的法界。現在你要修觀,你必須要從這個法界裏面出來,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從空出假,從一種我空、法空相應的清淨心,這個時候再生起一個念頭,在動一個有所得的念頭。動這個念頭以後,你就會從一個平等的法界,回到你現實的生命世界,就是你又看你過去的業力所招感的這個果報體,就是這一團肉。當然這一團肉,我們過去是非常的愛著,這個時候我們從一種清淨的本性,又回歸到我們這一期的因緣所生法,我們對於這一個色身,應該要以不淨來觀察,來對治我們的愛取煩惱。我們凡夫愛取的所緣境非常的多,比如說對財富、對眷屬、對這種民生的愛取,但是在所有的所緣境當中,以色身的愛取最為粗重。所以我們從對治煩惱的角度,重者先治,譬如擒賊必先擒王。這對色身的愛取,如果你是對自身的愛取就產生身見;對他身的愛取就產生淫欲心,所以這個地方的過失是非常的重大。應該怎麼辦呢?在對治愛取,就是觀我們色身是不清淨的,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的一個觀照力,只是看到色身的表層。就是這一層皮,被這一層美妙的皮所包裝,就產生了顛倒,所以我們應該把我們這一層皮跟肉剝開來,觀察到我們色身的內在相貌,所謂的「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所以我們修觀,在《智度論》裏面:它是先觀內相的不淨,把這個皮肉剝開,我們看到了色身當中有種種的膿血屎尿,汗惡涕淚湯膏有三十六種不淨物。換句話說我們從色身的內部,我們看不到一個乾淨的東西,說是「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這種不淨物,它也不完全只是待在裏面,它們經常利用身體的九孔,白天晚上流膿流血,流出種種的不淨物,就好象是一個皮革裏面裝著大小便溺,但是這個皮革破瞭解不動,經常流出不淨的一樣,這個就是外相不淨,透過這個不淨觀,就能夠息滅我們心中清淨的顛倒,消滅我們對色身的愛著。佛法在教導我們弟子「遠離貪愛」,他的意思不是說叫你二個眼睛閉起來,耳朵都關起來,六根都關起來,不去面對所緣境,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會貪愛,這當中是有它的因緣,這貪愛煩惱會生起有它的因緣,它的因緣就是顛倒,就是你對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所以呢你應該不是逃避,你應該面對它,就是說其實你所貪愛的,不是我們想像的是一個乾淨的東西。所以我們經過不淨觀的觀察,我們瞭解到過去的思想是錯誤的,我們一次一次的修正過去思想的時候,你的貪愛煩惱也就慢慢的輕薄。這種貪愛的消滅,是從根本消滅,所以它不會去重新生起;不像一般的外道在調伏貪愛,是用壓抑的,這種都會反彈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從真如本性清淨的心一念不生,開始起念頭,回到現實的果報體:先觀察果報體是不清淨的,這樣產生對果報體的出離,有助於我們遠離業報身,追求清淨法身的一種力量。這是第一個不淨觀,當然這樣的觀是比較粗糙的。再觀察第二個無常、無我之慧。「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前面是對於這個身心世界的一種不淨觀察,這個地方是觀察無常。這個無常簡單的說就是「無得久停,須臾變壞。」這個無常的觀察,我們在經論上主要有二個:一個是粗分的無常,一個是細分的無常。粗分的無常,就是所謂的敗壞無常。我們可以取一期的生命來當做一個所觀境,比如說因緣所生法,簡單的說就是這個五蘊的果報體。這個果報體,比如說你今生是個女人,你有女人的外在身相,有女人內在的思想感受。這個果報體是怎麼回事呢?它是無常敗壞的。怎麼知道呢?就是你要死掉以後,你來生可能沒有到天上,也沒有到三惡道去,就變成一個男人。你來生的果報體,跟今生完全不一樣,是一個男人的色相,是一個男人的思想,男人的感受。當然你今生有持戒、佈施,有善業,特別的富貴莊嚴;我們也可能會產生放逸,就把這個福報就花光了,在第三世就變成一隻螞蟻了。這個螞蟻又是一個螞蟻的身相,螞蟻卑賤的心思。所以在這個流轉當中,我們發覺我們每一期的生命都是變化的,我們在每一期生命當中,我們找不到一期生命跟一期生命當中的交集點,這個就是無常。就是你來生的生命跟你今生的生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相貌,這個就是敗壞無常。當然這樣的觀察是很粗的,我們也可以作細分的觀察,就「剎那剎那的無常」。比如說我現在的心情很快樂。當然你講這個快樂的時候,你所形容的那個身心世界,是前一剎那的身心世界;現在的身心世界又變化了。所以我們講過去、現在、未來,其實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現在、現在、現在,都是當下、當下、當下,它每一個都在流動。你講現在的時候,你所指的現在是前一剎那的現在。所以我們剛開始對生命的觀察,第一個無常,從無常當中我們在觀進去,「一切心行,念念生命,以是故苦」,所以無常就是苦。所以佛法苦的安立,是從無常安立的。因為無常就給我們一種不安全感、不安穩性。所有的快樂都要建立在安穩的體性,就是為什麼我們人、畜生一定要有房子住,就是尋求安穩。但是不幸的是在整個三界的果報體,它的本質就是不安穩,也就是說你沒辦法去預測你下一剎那會出現什麼事情,你沒辦法預測。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住在一個房子,這個房子雖然暫時打扮的很漂亮,但是這個房子是在地震帶,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大地震,這樣子就是一種非常大的一個隱憂,這個就是苦、就是不安穩性,所以無常,所以知道這個三界的果報體就是苦。這個地方的苦,包括三惡道,也包括人天的果報,都是苦,因為不安穩性。從苦當中,我們可以觀察無我,「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在修無我當中,本論是分成過去、現在、未來的果報觀察。先看過去的果報,我們過去得了很多很多的果報,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現在迴光返照,好象是一場夢。這個夢,法藏大師解釋是「無體難追」,它沒有自體。你在做夢的時候,好象真的一樣有它的感受作用;但是你醒過來呢,覓之了不可得。這過去如夢,所以它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就是在黑暗當中,晚上的黑暗有這種閃電。這個光,法藏大師解釋:剎那無住。剎那剎那生滅,它沒辦法停止。現在,是剎那無住;那未來的果報體呢?「猶如於雲,歘爾而起」,就像這個浮雲,它只是暫時的積聚。這個雲,突然間變成一隻兔子,突然間變成一隻馬,它迅速的變化;我們對來生,根本沒辦法去預測它的一個相貌。所以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就是說前面的真如三昧,它是對真如理的一種無分別住,這個時候我們從無分別當中,生起一個善的分別,修不淨觀、修無常觀,這二個觀基本上就是修出離心。前面等於是修空正見,這個地方是從空出假來修出離心。再看下一段。


寅二、示觀用卯一、起大悲心


「寅二、示觀用」,這個地方是修大悲心,從出離再生大悲。觀用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起大悲心: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舍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湣。


前面在觀的一個所觀境,我們從一個真如的平等法界回到現實生活,我們所觀的算是自己的個體生命;現在呢,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個體生命,把它遍及到一切眾生。就是一切眾生跟我們都是一樣,都是在承受這種個體生命的老、病、死的折磨。這種痛苦的折磨是怎麼來呢?一言以蔽之:「皆因無明所熏習故」,就是內心產生一種我見的顛倒,依止這個常一主宰的自我意識產生我相、人相的對立,就產生很多的業力,由這個對立心產生業力,由業力招感生死的果報。所以說從一個無明的熏習,過去「已受一切身心大苦」,我們已經經歷了很多刀山油鍋的痛苦;「現在即有無量的逼迫」,現在也是承受這一期生命老、病、死的折磨;我們對於「未來」的生命,我們也即將要面對很多很多的痛苦。就是每一期的受身,都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痛苦,這樣的眾生在面對未來生命的痛苦,他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心態:「難舍難離,而不覺知。」這件事情是非常嚴重啦!一個人有痛苦,這件事情還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對痛苦的這樣一個情況,「難舍難離而不覺知」。就是說身為一個佛弟子,當然我們現在還有一些有漏的業力跟無明要去對治,所以我們也痛苦,但是我們已經產生一種觀照力,所以痛苦對我們來說,只有不斷的減少,安樂不斷的增加,也就是說我們生命當中,已經有一種光明的希望。眾生呢?他沒有接觸到大乘佛法的教義,他心中是一片的黑暗,他也搞不清楚東西南北,換句話說離苦得樂對他們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呢?因為一切法因緣生,你根本沒有找到離苦得樂的因緣,你沒有創造離苦得樂的因緣,你怎麼會離苦得樂呢?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眾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愚癡,所以我們應該有一份去救拔他們的責任感,這個大悲心是這樣生起的。就是觀察眾生的痛苦,為什麼會有痛苦呢?是他的愚癡。所以我們有教育眾生的責任,這個時候生起大悲心。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前面我們修出離心的時候,所觀境是比較狹隘的一個自身生命;這個地方的大悲心呢,就是說我們修大悲心,在阿底狹尊者的教授就是:你應該要跟眾生建立一個感同心受的情況。就是說為什麼你今天看到眾生的痛苦會產生大悲呢?就是你對他要有一個密切的關係,當然這個關係如果你今生只是看到今生的時空,你就很難跟眾生建立關係了,可能跟你有關係的人不多,所以你這個悲心就不大。那怎麼辦呢?就是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從現前的時空跳出來,看到無始劫來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有一個母親,每一個眾生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曾經做過我們的母親,所以我們跟眾生所建立的關係是一個密切的母子的關係。這樣母子關係這麼的親切,所以你看到他的痛苦、你看到他的愚癡,你就產生一種去救拔他的使命感,這就是大悲心生起的時候。前面是出離心而引生大悲心,這個大悲心呢,我們就可以發願了。我們看應該發什麼願?


卯二、因悲立願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當我們從自身的痛苦而遍及一切眾生的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利用這樣的心態,趕快的發起一個生命的誓願,這當中的誓願有二個:一個是修善,一個是度眾生。第一個:「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前面我們安住在真如三昧的時候,產生破惡的力量,這個時候我們修觀,我們會發願:我的心離一切的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就是安住真如三昧。我們從一種個體的生滅,回歸到一個平等的生命,這樣我們就有力量普遍到十方的諸佛世界,修習種種的波羅蜜善法。因為你要度化眾生,你一定要有善的功德,才能度化眾生。依止這樣的善法,你對這個善法,你不是說自己受用;我們依止這樣的諸善功德,在盡未來際以無量的方便力,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使令他們得到究竟大般涅槃的安樂。這個地方很明顯的意思就是:他的一個誓願力,是從觀照力生起的。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樣的願力是由觀,由這個觀照生起大悲心,才發願的。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藏傳佛教強調「聖道三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就是說你一定要先觀察自身的苦,產生出離心;再觀察眾生的苦,生大悲心。這個次第不能錯謬,為什麼呢?假設我們不觀自身的苦,就直接觀眾生的苦生大悲,會有什麼過失呢?因為你沒有修自身的四念處,你就不能調伏你的愛見煩惱。就說你沒有創造一個消滅愛見煩惱的因緣,所以你的愛見煩惱就存在,你修大悲心的時候,你這個大悲心就夾雜著愛見的煩惱,叫做愛見大悲。愛見大悲在起動的時候,你會積集功德,你也會帶來一些過失,就是這個問題,你這個功德就不清淨!所以這個地方的次第,我們絕對不能夠錯謬。你一定是先觀自身的苦,內心當中產生出離的想;然後再觀察一切眾生的苦,說你應該修習善法度化眾生。所以我們在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大乘佛法很強調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當然這個出世的精神的生起,就是觀四念處而產生出離。所以這個地方在修觀時的次第是大家要注意的。


卯三、依願起行


有這個願力就能夠引導我們的行動。


以起如是願故,于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已堪能,不舍修學,心無懈怠。


我們今天有了目標的人,就跟沒有目標不同,在一切時、一切處,只要是五乘的善法,我們會隨順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的修習,就勇猛精進,不生懈怠,不會得少為足。這一個人的修學,特別是大乘佛法的修學,你看他往往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業出現,這主要是他有目標,就是有他的誓願力。就是大乘佛法他不是依止色身在修學,要是色身這老、病、死的色身,當然障礙重重;他心中有願力,有願力的時候,他很多障礙他就沖過去。一個人沒有願力的人,你就很容易被你這個五蘊的身心所困住了。你有一點障礙,你就沒有辦法修善,也沒辦法度眾生。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目標的重要,就是大乘佛法的行動,是來自於他內心的願力,當然他這個願力是由觀照力來的,這個觀照力又依止真如三昧的無住做根本,所以他這個次第是一個扣一個。再看「寅三」修「觀」的「時」間:


寅三、顯觀時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在佛堂的時候,環境是比較單純,就偏重在真如三昧的止;但是從三昧出來的時候,就偏重在修出離心跟大悲心,這當中應該觀察一切的有為法──是應作、不應作,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解釋說:跟我們的誓願──出離心、大悲心的誓願是相隨順的,我們就去做;跟我們這個誓願相違背的就不做。也就是說我們不起觀的時候,我們的心是跟著感覺走,也沒什麼目標去判斷這件事該做,這件事不該做;但是有目標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你生命的方向非常明確。


子三、釋雙行


這個地方是說明止觀必須雙運的情況。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