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講表》講記 第18 卷

2013/07/24 10:15



第十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這一科是講到「子二、染法的熏習」,這當中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明熏義」,先把染法生起的因緣作一個總說;現在講到「醜二、釋義差別」。


醜二、釋義差別


雜染法的生起當然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無明,第二個是妄心,第三個是妄境,這三個相互作用。前面一段是一個總說、是一個略說,這以下把無明、妄心、妄境詳細的差別情況作一個說明。我們看論文,這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我們先講到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所接觸的這些顏色、聲音,乃至各式各樣的觸覺,這種六塵「境界」對我們的內心產生二種的影響:第一個「增長」我們的「念」,第二個「增長」我們的「取」。這個「念」法藏大師說是一種分別心,就是智相跟相續相,這個地方等於是一個分別的法執,我們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產生一種好壞的一種看法,「增長念熏習」。


我過去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佛學院的老師都是傳統佛教的老和尚。讀了三年以後,我有一個同學到南傳的僧團去參學,他好象去了三年,他在佛學院的時候成績滿優秀的。三年以後他回來看我的時候,他跟我談一些教法,我發覺他的思想有很大的改變。他內心當中讚歎空性,對於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再也不生好樂,對於真空妙有不再好樂,就是歡喜寂靜,這就是變成一種小乘種姓。他以前在佛學院的時候,我們都是同學大乘的;可見得你跟某一種人在一起,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你看到他走路、看到他講話,你跟他在一起久了以後,他就會釋放一種力量,你也釋放一種力量,結果大家平衡。所謂的平衡是說,他們人多你人少,結果你不能改變他,他改變你,這就是增長念熏習。就是說你所處的環境,不管是什麼顏色,或者你聽到什麼聲音,它都釋放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能對你是增長或者折損。就是我們凡夫的心一定是有所住(聖人的心是無所住,環境對他沒有影響。),你有所住,這環境就對你有影響力。第一個影響力就是產生一個念,你對事情的好壞會產生不同的看法。當然這是很微細的,這個還沒有到造業。第二個增長取,取就是一種愛取、一種欲望,追求的欲望,這個欲望就是可以造業的,推動身口去造業。在唯識學上說:一個人欲望的生起,在《成唯識論》上說是依止根本識。依止根本識有二層解釋:第一個,就是你根本識裏面的種子,就是你前生欲望很重,你今生欲望也是很重,這是內在的因素;其次,依止根本識,就是依止第八識的現行,就是說你阿賴耶識是一個什麼樣的果報,對你的欲望有影響。比方說你是一個天人,就算你今生本來欲望很淡薄,你變成天人的時候,你的欲望也會變得比較重。你要是變成一隻螞蟻,你會比較認命,你是一隻苦命的螞蟻,人家隨便丟一個糖果你就很滿足了。但是你要是一個釋提桓因,你的欲望就不可思議了。所以說我們所處的環境,對我們愛取的欲望,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一個是分別,第二個是欲望,這個都會受環境的影響,這叫妄境界的熏習。再看妄心的熏習。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系苦故。


前面染汙的力量是由環境引起的叫資熏(資助的資),它對我們內心染汙的功能有資助的作用;這個地方是習熏,習是自己的體性發動出來的。「妄心」,這個心是生滅,生滅就是會造作、活動,我們每一個心只要起心動念,你念頭一動,這件事情就產生二個因素:第一個是「業識根本熏習」。假設今天,你的心跟環境一接觸的時候,跟某人、或者跟某一種環境接觸的時候,你的熏習是一種業識根本熏習,就是一種對立的思考,這樣子就產生一種「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的變易的生死,這是阿賴耶識,這阿賴耶識界外的變易生死就不能斷絕。就是你每一次生起一個對立的思考,就加強了阿賴耶識的這種相續的功能,也就加強了界外變易生死的力量,當然這是很微細的。第二個是「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系苦故。」前面的對立非常微細的,還不牽涉善惡。當我們在活動的時候,又產生六粗的煩惱、愛取的煩惱,我們去追求要的東西,追求到了的話當然是貪愛,就放縱自己的欲望去享受;追求不到就恨。這種愛恨功能發動的時候,就增長我們凡夫的業力跟痛苦的果報。就是你要是放縱這種愛跟恨的念頭,表示我們三界的業力跟三界的痛苦就很難解脫了,誰也救不了我們,這個就是所謂的「增長分別事識熏習」,增長愛取的煩惱。前面是增長這種對立的煩惱,這個都是由妄心自己生起的,就是我們的不如理作意引生的。看第三: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前面的妄境是資熏,外在環境引生;妄心是習熏;「無明」是通內通外,有習熏跟資熏。先看由內引生的,「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無明的活動,第一種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是一種對立的思考,增長了阿賴耶識,這個是習熏;第二個是枝末無明,就是我們對環境的愛取,增長我們的分別事識,就是前六識的六粗煩惱,這個叫做資熏。這一段等於是講到我們在生命流轉當中,染法生起的力量,這個地方把染法的生起作一個總結。


我們三界流轉,從佛法說是因緣生;我們不同意是由 上帝來決定;或者是說是無因緣,莫名其妙所生的。生命 它有一定的軌則,就是因緣生。這個軌則,主要是由內心引生的,內心引生的叫做不覺,由內心的愚癡引生的;第 二個由環境的助長,「不覺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就是這念心有二個力量引導我們流轉。我們剛開始從 一個對治煩惱的角度,你選擇一個好的環境很重要。你看我們中國的孟母三遷。孟子他過去的善根應該是很強大, 能夠成為一個亞聖。但是他小的時候住在一個菜市場旁邊 ,整天就是學人家怎麼樣賣菜。他母親看這樣子下去不行 ,這小孩子以後是個賣菜的,就搬家搬到墳墓旁邊。他在環境當中,這墳墓也釋放一種力量,他就學怎樣去拜拜祭 祀。他母親還是覺得不滿意,下定決心,就搬到學校旁邊 。學校的色聲香味觸,它也釋放一種力量,就是讀書。孟 子以後就好樂讀書。當然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就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後,就能夠改造我們的身口意,果然成為 一代的亞聖。就是說,孟母要是不改變環境,孟子可能只 是個賣菜的,能把菜賣得很好,如此而己。所以我們不能忽略環境的因素。


在《成唯識論》上說:假設我們不求生淨土,你起碼要發願做人。《成唯識論》中警告所有菩薩說:成佛之道不是一生一世,你一定會有來生,但是你怎麼規劃你的來生?這你要發願。你看天人釋提桓因,他以前做人的時候是好樂修學佛法。有一段時間,佛陀說法的時候他都不來參加。這個時候目揵連尊者看不過去,以神通力飛到天上去呵責釋提桓因說:你以前做人的時候,佛陀說法你都來聽;現在做了釋提桓因,怎麼都不來聽法?釋提桓因說:我是很想來聽法,但是沒有時間。目揵連尊者說:你們諸天衣食自然,怎麼會沒有時間?他說:我是不用為衣食而忙碌沒有錯,但是我有很多事情,我有很多的宮殿要打點,很多的宮女要照顧。目揵連尊者是個出家人,他也不知道諸天的情況,當然不相信。這個時候釋提桓因就說:這樣子好了,我有很多兒子,我的兒子也有很多宮殿、很多宮女,我就找我一個福報最差的兒子過來問好了,他只有一個宮殿、幾個宮女而已。他就下命令去請他的最小的兒子來。請第一次,這個兒子回答說沒有時間來。釋提桓因說:再去請,父親請他來。第二次還不來。這個時候釋提桓因火大,就跟侍者說:這次再不來,就要殺頭了!這個小兒子就心不甘情不願來了。他說:父親什麼事?你有話趕快講。釋提桓因就跟目揵連尊者說:師父你看,這是我最小的兒子。他的生活是最單純的,都沒有時間來;其他的大兒子更不要講了,我更不要講了!我哪有時間去聽佛陀說法?就是說你今生積集了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你不可以生到天上去,障道!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是說你的善根,因為諸天的果報現前以後,產生了遮障,沒有辦法修習佛法,太忙碌了!當然你也不能到三惡道去,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雖然苦,有出離心,但是這個苦的刺激太厲害了,你也很難靜下心來聽聞佛法,增長善根。所以你要是不求生淨土,一定要發願做人。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環境很重要,就是一定要善得人身,這第一點。


第二個,你一定要發願生長在有三寶住世的地方。所以在「普賢十大願王」當中,我們一個菩薩剛開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個就是修歸依。就是說三寶為什麼要去禮拜?三寶是一個大功德的境界,你禮不禮拜,他還是安樂的。重點是,我們對三寶的禮拜憶念,我們就能夠跟三寶結緣,生生世世生長在有三寶住世的地方。所以你看「十大願王」剛開始先修歸依──先禮拜、口業的稱念讚歎、意業的歸依,然後再所謂的聽聞佛法,再開始廣修善法、起大悲心,後面的普賢十大願王才開始增長智慧,生起大悲。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要為你未來的生命創造一個學佛的好環境,這第一個。當然環境是一個助緣,第二個重點當然是不覺為因,就是這個不覺迷惑顛倒的對治,這也是重點。在南北朝,道安大師宏揚般若法門。他在宏揚般若法門的時候,很多出家眾的弟子都來聽,也有很多在家弟子來聽課。在家居士當中有很多都是當時的王公大臣,都是大福報者,掌握著整個國家大權,也來聽道安大師講般若法門。《般若經》講完以後,道安大師有一個弟子就問師父說:師父啊!像我們出家眾聽您講《般若經》,大家都進步很多;但是你看在家居士王公大臣,他《般若經》聽完以後,他們在朝庭當中的鬥諍還是非常地兇猛,好象沒什麼減少?般若法門好象對他們沒什麼改造,為什麼?同樣的法,跑到這個人的心中產生一個解脫的力量,跑到他的心中好象沒什麼改變,這是怎麼回事?道安大師說:這些王公大臣來聽經,他沒有真正的覺悟;沒有真正的覺悟,這個法變成什麼?就是「觀一切法空」,這些王公大臣平常在宮殿的時候,鬥得太厲害,起心動念太強了;回來以後,在佛堂當中用空性把心安定下來,讓自己的心在空性中休息一下。等到休息夠了以後,再從空出假,繼續鬥爭。就是說空的法門只是他暫時的休息處,他沒有用這個法門來啟發對生命的覺悟,改造他生命的看法,非常可惜!所以說「不覺為因」,就是說你雖然今生出家,你開始佈施、持戒,或者做一個佛弟子;但是如果你內心的覺悟沒有發動,這在你生命當中的因緣,只能叫做積集善業。積集善業,就是說你不覺的功能還在,來生福報很大,但是可能會造業。就是你不覺的功能為因,福報的因緣一刺激的時候,可能會增長你的欲望,就造作罪業,第三生就墮落到三惡道,這叫三世怨。所以我們在熏習當中要掌握二個因素:第一個是選擇一個清淨的環境;第二個是你要趕快加強你心中的光明,把你心中的覺悟,對生命的真相,什麼是痛苦的因緣?什麼是安樂的因緣?你的生命何去何從?這件事情你要清楚的弄明白,在死亡到來之前要把這件事情弄清楚。這個地方講到染法的因緣,第一個是心中的愚癡,第二個是染汙環境的刺激。


子三、釋熏習淨法醜一、正明熏義


前面的是說明墮落力量的生起,這個地方是講解脫力量的生起。解脫的力量也是要因緣生,它也不是上帝可以送給你的。這當中分成二科,先看「醜一」的「正明熏義」,先把淨法熏習作一個總說。


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


我們今天有志于修學佛道,應該怎麼做才能夠使令自己內心當中這種清「淨」的善根,對三寶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能夠生起,乃至於「不斷」的增長廣大?提出一個問,這以下有三段:


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第一段淨法的生起,「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我們老實一點的說,我們內心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無明,愚癡就是對立的心,對立就會產生一個取捨及追求。我們會去追求一些五欲的快樂,有些人追求財、有些人追求色、有些人追求名,每一個人所追求的不同,但大方向都是追求。當然追求成功了以後,有些人會成就安樂,有些人還是痛苦。這就是我們在還沒有接受佛法之前,我們的心就是在得失當中流轉,成功了又失敗,失敗了又成功。慢慢的,這個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感到「弟子心不安」,我們會感覺到內心當中沒有歸依處,「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發覺所追求的財富、眷屬,乃至於聲名,都是非常的脆弱,隨時會破壞,我們非常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是所謂的「本覺內熏」,你的「真如」開始刺激你,你開始對這些成敗得失,這種流動的變化開始厭煩。你開始為什麼會厭煩?表示你在無明心當中,有一個本覺的功能沒有失掉,它提醒你這不是真正的歸依處。這個時候我們的本覺就開始去「熏習無明」,這是第一個,我們本身本具的善根。


第二個,「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剛開始當然是一個善根,善根「以熏習因緣」,這個「因」就是本覺內熏為因,這個「緣」就很重要了。這個「緣」法藏大師說:三寶的加持力叫緣。你沒有善根,你希望能夠觀察到生死疲勞,想要厭惡生死;但是沒有三寶的加持,你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剛開始我們就是要有一些助緣,可能你是看到佛像的莊嚴生起歡善心、或者聽聞佛法明白道理、或者參加法會唱唱「爐香贊」,總之你有這種想要去尋求解脫的一個善根,再接觸到三寶的助緣,這個時候就使令我們第六意識的生滅心,開始厭惡生死的苦,尋求涅槃,心中開始有變化,你生命的目標開始改變了。你對於這些生死的境界──財、色、名、食、睡開始厭惡;對於這種寂靜安樂的涅槃開始好樂,就是你內心當中產生一個正確的觀照力。你過去覺得很重要的,現在覺得這件事一文不值了;你以前把這件事不當一回事,你現在覺得這件事很重要:你生命的希望改變了。為什麼會改變呢?當然是有因緣,就是第一個善根的觸動,第二個跟三寶的接觸。


第三個,「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這個第六意識的「妄心」,當然前面只是「厭」惡生死 ,欣求涅槃的一個觀照力;這個地方就講到行動力,你開始付出行動,開始在三寶的環境當中去持戒修福,造種種 的善,斷種種的惡。這個時候就加強我們本覺的功能,這 種覺悟的功能,這個地方講到淨法「熏習」,也等於是二 個重點。前面的染法的熏習是「不覺為因,境界為緣」;淨法的熏習也是二個因素,「本覺為因,三寶為緣」,這 二個因素缺一不可。


本覺的生起我們作一個說明。佛法的修學跟世間的工 作不一樣:這世間我一天工作八個小時,我去的時候打個 卡,回來下班就算了,你心中對你的工作生不生好樂不是重點,你把工作做完就好了;但是佛法不能這樣子的,它 是心地法門。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沒有覺悟觀照,你拜〈八 十八佛〉,那個味道就不對了,那個力量也生不起來。你 一定是以本覺為因,就是你的觀照力,所有的法門都是要發自內心的覺悟,你所造的善業才有意義。


唐太宗,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英明的皇帝。唐太宗晚年 的時候,唐太宗這個人是有點好大喜功,他皇帝做久了以 後,別人對他有點不恭敬,他就去討伐他。高麗就是這樣,高麗的使臣對他不是很恭敬,他就親駕禦征,親自帶著 兵去打高麗,結果雖然把對方打敗了,但是被射到一支毒 箭,從此以後身體就不行了。後來他晚年的時候,箭的病 痛一直的折磨他。他這個時候知道:做國王的權位這件事情,靠不住了,他要在有生之年趕快創造一個功德,他就 把國師玄奘大師找過來,他說:朕想廣修福德,在佛法當 中有為福德以何為最?說我現在已經晚年了,我知道我的 生命不多了,我希望在我能夠作主的一天,廣修福德,什麼樣的福德是最殊勝的?這個時候玄奘大師說:一切福德 中,以弘護正法,開人智慧最為殊勝。當然我們今天也要 讚歎一些慈善事業,你沒有飯吃,我蓋個餐廳讓你來吃飯 ;你有病痛,我蓋個醫院讓你來治療病痛:這都是非常值得讚歎的。但是他吃飽飯以後,把身體弄健康以後,他心 中的顛倒依舊,他會繼續去造罪業,繼續招感痛苦,所以 我們這樣子對眾生的利益就不大了。一個對眾生成就真實 的利益,莫過於你告訴他佛法的道理,啟發他心中的光明。告訴他痛苦是怎麼產生的?安樂是怎麼產生?想要離苦 得樂,趨吉避凶,什麼東西該斷?什麼時候該去做?你要 告訴他這個道理。所以在整個佛法當中,法佈施對一個眾 生的受益,是生生世世的受益;財佈施只是得到今生的受益。所以在淨法熏習當中「本覺」,你要想盡一切辦法, 在佛法當中透過聞思來啟發你對生命的覺悟。你的覺悟沒 有生起,你只是靠自己的信心勉強去佈施、持戒,這樣子 對淨法的生起幫助不大的,只能夠說是生起善業,所以淨法的生起「本覺為因」是第一個,第二個「三寶為緣」。 我們要不斷地親近三寶,所以我們可以從淨法熏習當中得 到一個結論:在世間上有二個功德是值得讚歎的:第一個 是弘護正法,開人智慧;第二個是你能夠成立道場,安身辦道。成立一個道場,讓大家在這個環境當中不斷的熏習 ,讓大家能夠在這個環境當中持戒、做早晚功課、拜佛、 聽經,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因為「三寶為緣」,你創造一 個三寶,讓大家能夠親近,增長善根。這個地方是說明淨法的生起,以本覺為因,以三寶為緣。第二段就把淨法生 起的次第詳細的說明:


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這個地方就詳細的說明淨法生起的一個道次第。這個道次,第一個是「自信己性」,這個地方法藏大師把它判作十信位。就是我們剛開始依止我們內心的覺悟觀照,然後不斷地依止三寶、不斷地造作,斷惡修善,剛開始的階位叫做「自信己性」,這是十信位。這個時候我們修行的動力,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身為一個大乘學者,你不管是拜佛也好、持戒也好,你總是覺得你所有的造作,就是去開顯自性本具的功德,他不向外追求的。當然這個真如佛性對一個凡位的菩薩來說是仰信,誰也沒有看到真如佛性的功德,但是假藉語言文字的認知產生一個信解,這個信解是從文字上得知,所以叫仰信,剛開始都是這樣子的。這個仰信真如,在我們斷惡修善很重要的。比如說:我們平常有時候會有一些煩惱的活動,這煩惱可能是貪欲、也可能是瞋恚,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會知道這是一個過失相,會帶來痛苦的果報,我們會想辦法對治。但是在對治之前,如果你能夠先作一個動作會有幫助的,就是說在對治煩惱活動之前,你先正念真如,你先告訴自己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把這句話念三遍,你就告訴自己煩惱是虛妄相,這個時候你再起動你的佛號,你會發覺效果更好,這個地方有所不同。就是我們剛開始,比如現在去作一個善法,或者佈施、或者持戒、或者是拜〈八十八佛〉的善法,有時候也不想做,這個時候你也是告訴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會比較容易去做善。所以剛開始在斷惡修善,十信位要花一萬劫的時間,他整個斷惡修善的重點就是仰信真如,就是修這個重點。


第二個,「知心妄動,無前境界。」這個叫十住,於真如理如實安住。前面的十信位是一個外凡的資糧位,外凡就是心遊理外。就是說我們在佛堂拜佛的時候正念現前,或者在講堂的時候聽法師的講經,我們知道這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心中所現的影像,離開我這念心,沒有少法可得。但是正常情況,我們離開佛堂以後,我們的心都是心外求法,都是對立的,大部分都是心遊理外,就是外凡位,大部分都是活在對立當中。但是十住的菩薩不同,十住的菩薩叫做加行位(內凡加行位),他有禪定的力量,所以他心中的止觀強,他的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他知道這些境界的確是心中的影像,離開心沒有這些境界可得,都是我的心動,才有這些境界存在,所以說他止觀的力量加強。所以我們講十信的菩薩其實是就一個信心,仰仗對於真如佛性的歸依信心斷惡修善,慢慢慢慢的趨向真如;但是十住菩薩不同,他在信心之外有一個強大的觀照力。


第三個,「修遠離法」。這遠離法就是包括十行跟十回向,都是屬於加行位(加行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什麼叫「遠離法」?法藏大師說:就是六度的妙法。六度為什麼叫遠離?就是佈施能夠使令我們遠離慳貪,持戒遠離煩惱,忍辱遠離瞋恚,精進遠離懈怠,禪定遠離散亂,智慧遠離愚癡。這個時候我們假藉六度的法門,來對治心中的煩惱障,叫做十行;把這些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功德,回向於真如法界,這是十回向,修遠離法。就是說前面的「知心妄動」,還是偏重在一種內心的止觀,還是偏重在觀照力,行動力還是比較薄弱的,比較欠缺的;到了十行的時候,就正式的把內心的觀照付諸行動,表現在六度的行動。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這是講十地菩薩。這個菩薩透過前面的觀照力跟六度的行動以後,他一念的相應慧就成就了所謂的十地。這個大地有二種功德:第一個不動,就是大地的菩薩他內心當中有強大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所以遇到順境逆境,他都知道這是一個生滅相而已,暫時的生滅相;我內心真如的功德不可思議,他不向外求,所以不為一切環境所動,就像大地它不動,這個人在大地上面走來走去,大地不動,這個是強調自力的功德。第二個荷負,大地能夠荷負一切眾生,不管你是好人壞人,大地是平等的來荷負。十地菩薩的心也是一樣,他能夠平等的來救拔一切眾生。所以說大地菩薩他有不動義跟荷負義來譬喻菩薩。你為什麼能夠做到?因為他「如實知」道離開了這念心,沒有這些外「境」可得,這些境界都是心中的業力所顯現,再由心中的執取把它擴大。所以他就生起「種種」的六度的「方便」,「隨順」中道真如的妙「行」,在一切境界當中「不取不念」。「不取不念」就是不生我法二執,他整個修行都是會歸到真如,說是稱性起修,但是全修在性。就是說我們在佈施、持戒,一般人除非正念真的是很強烈的現前,大部分我們在修善的時候,一般我們這個善法是沒有辦法會歸真如,我們總是覺得善法會給我們得到安樂的果報,一般人很難想到說「我修善法會開啟我的真如」,有這種想法很少。但是十地菩薩他不向外追求,他修總總的善法,他「不取不念」,他是全修在性,所有的修德是在開顯性德,他完全是向內會歸的。


看最後的佛果,「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前面的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是叫因地,這個地方是講果地。經過我們前面內在的觀照力還有行動力,剛開始從信心,再產生觀照力,產生行動力以後,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這個時候「無明則滅」,心中的這些枝末無明、根本無明這種對立情形消失了。「無明滅故,心無有起。」內心當中沒有這種分別心,沒有分別心當然就不再造業了,一切生死的果報就消失了,包括內心不覺的因,包括這些生死染汙的「因緣」,都消失了以後,「心相皆盡」,這個時候有漏的生滅心、生滅門全部窮盡,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成就二種功德:一個是「涅槃」的寂靜,一個是「自然業」的他受用。這個「涅槃」是法身自受用常樂我淨的功德,是別人不能跟你分享的,佛陀自己安住的。佛陀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所顯現的叫「自然業」他受用功德,就是應化身跟報身,這個時候整個生命從一個雜染的生滅門,又回歸到真如門,真如門當中顯現的「涅槃」跟「自然業」二種功德。這個地方是說明淨法的熏習,淨法的生起因緣。


在淨法熏習當中,我們剛始其實就是修十信,「自信己性」。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上說:在我們的成佛之也教我們一個殊勝的法門,就是求生淨土。就是十信位的菩薩有退轉的力量,這個時候勸我們:在十信位,你也可以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以這種外在清淨因緣的熏習,來加強內心的善根,這後面會說明。所以在本論當中,道當中,最因難突破的就是十信位了。他說:加行位的菩薩到十住以後,他止觀力強,要去斷惡、修善、度眾生就不困難。就是凡夫在修善,比如說我們現在去拜〈八十八佛〉,覺得〈八十八佛〉很重要,我們也覺得積集種種的善法很重要,但是實際操作有困難。就是聖人去修善、去度化眾生比較容易,但是凡夫要去修善、去度化眾生有困難。為什麼?我們心中有煩惱,這一定會有問題──煩惱障。所以在「自信己性」的時候,當然這個地方剛開始就是《成唯識論》上說:「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就是你要能夠不放棄,求住唯識性。所以說十信位的菩薩雖然困難,但是成功的關鍵就是看誰不放棄。一個人能夠不放棄努力,他就是能夠度過十信,所以十信位就是靠不放棄。後面馬鳴菩薩馬鳴菩薩馬鳴菩薩的止觀有二個:一個是真如三昧,一個是念佛三昧。真如三昧是自力法門,念佛三昧是他力法門,這後面都會說明。好,我們今天把染法熏習跟淨法熏習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