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245

分類:法相宗
2013/04/07 09:39



寅二、餘頌世尊告說(分二科) 卯一、初一頌略標(分四科) 辰一、標說義


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怖多所作懈怠眾生,總攝一切,略說三學。


  一共是五十一個頌,前一個頌是大梵天王讚歎佛和請法。第二個頌以後,是佛回答他的問題。「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怖多所作懈怠眾生,總攝一切,略說三學」,佛法是非常的廣大的,現在「總攝一切,略說三學」。


辰二、舉頌文


故次告曰: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


  「故次告曰」,這底下「舉頌文」,前邊「標說義」。「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這是舉頌文,底下第三科「釋方便」。


辰三、釋方便


此中顯示依戒心慧,若散亂者,令不散亂,方便為說增上戒學;心未定著,為令得定,方便為說增上心學;心已得定未解脫者,為令解脫,方便為說增上慧學。由此因緣,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此中顯示依戒心慧,若散亂者,令不散亂,方便為說增上戒學」,「此中」,這底下解釋戒定慧。「釋方便」,這是得聖道的方便,得聖道的方法,得聖道的行動,叫做方便。「此中」,此頌中顯示,依戒、依心、依慧。通常說是戒定慧,這地方說心、慧,這個定就指心不散亂說的,所以它就是心;那個戒是通於身口意。「依戒心慧,若散亂者」,佛依戒心慧為眾生說法,為眾生說戒定慧的三法,怎麼樣說呢?「若散亂者,令不散亂」,若是眾生他的心在這個殺、盜、淫、妄上散亂放逸,但是他想要修學聖道呢,佛就令他不散亂,叫他不要在惡業上放逸。「方便為說增上戒學」,「方便」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善巧的為他宣說增上戒,來停止他的放逸,不作這一切惡事,所以叫作「戒」。這個「增上」前面的文解釋過,我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那個增上有兩個解釋。


  「心未定著,為令得定,方便為說增上心學」,說是我不作惡事,我能夠持戒清淨,很好,很值得讚歎,很好,但是內心還沒能夠得定,心裏面還是有問題,沒能寂靜住,那麼也很難得聖道。「為令得定」,佛為了使令沒得定的人能得定,「方便為說增上心學」,說禪定的法門。


  「心已得定未解脫者,為令解脫」,就是這個有情他能夠持戒清淨,又能夠獲得禪定,這個應該是指四禪八定,四禪四空處說的,應該也包括欲界定、未到地定。得了定是得定了,「未解脫者」,在那個定裏面,無始劫來學習雜穢的惑業苦的種子還在那裏,還不清淨,還是流轉生死的一個大動力,流轉生死的這些種子還在那裏,還沒能解脫生死。「為令解脫」生死,「方便為說增上慧學」,這樣子才能夠轉凡成聖。


  「由此因緣,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由這個戒定慧為因緣,諸修行的人,「一切所作」,一切所應該作的事情才能夠究竟圓滿。如果只是定、只是慧,沒有戒也不圓滿;如果只是戒、只是慧,也不圓滿;如果只是慧,也不圓滿。一定三學都具足,「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辰四、明所攝


此顯世尊密意宣說一切諸學,無不攝在此三學中。


  這是最後一科「明所攝」,就是這個三學它是一個總綱,它能包攝一切佛法,這樣意思。「此顯世尊」,這一個頌是表示佛的慈悲心裏面有沒有說出來的意思,沒有明顯的說出來,那叫做「密意」。那個「密意」是什麼呢?就是「宣說一切諸學」。佛法裏面非常的廣博、非常的深奧,這些這麼多的妙法無不包攝在此三學中的。說是無量無邊的佛法,只說三學,還有很多佛法沒有說吧?不是,都包括在裏面了,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一頁:


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如〈聞所成地〉中說(陵本十三卷二十頁),是名諸修行者一切所作應知。


  「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如〈聞所成地〉中說(陵本十三卷二十頁)」,這八種所作,我們前面的文,在〈聞所成地〉上解釋過了。我感覺你們是年紀輕,應該記憶力好,這八種所作怎麼講法,記住沒有?我感覺這八種所作很有意思。頭幾天,我曾經把這個地方找……,你們各位法師辛苦,按照錄音帶把它記錄出來,我又重去翻了一遍,讀了一遍的。其中這個「遍知所緣」,這一個地方講得還不十分明瞭。這個「遍知所緣」,就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裏面的,屬於這個盡所有性的意思。這個「所緣」就是你修止觀的所緣境,所緣境很多很多,不出於蘊處界,就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不出這三種。這個所緣境,你能夠完全通達,那就叫「遍知所緣」。


  「喜樂所緣」,這就是你修學止觀有多少成就了,你的聖道的願力也強起來,就是歡喜修行,歡喜修止、修觀,這個時候,叫做「喜樂所緣」。「五得果」,得果就是得初果,或者得二果。「六離欲」,初果、二果還沒離欲,到三果、四果才離欲。「七轉根」,我們眾生的根性久遠以來熏習的不同,有的人是鈍根,有的人是利根,有軟、中、上不同,但是這件事不決定。我前生懈怠放逸,我栽培得不如人家,我是鈍根;但是你現在努力,他能轉變成利根的。說我是利根,但是你若懈怠,你就可能會變成鈍根。這個根是不決定的,就在乎你努力不努力,這樣意思。這句話表示,只要你努力,雖然是鈍根,你還是有希望有成就的。「八引發神通」,得了禪定,你再修神通,能引出來神通。這地方都是通於深淺,所以這叫「一切所作」。你修止觀,「諸修行者一切所作」,這從我們凡夫開始有這八種所作。


卯二、次四十九頌廣辯(分二科) 辰一、初十五頌總說三學(分十一科) 巳一、成辦方便(分二科) 午一、總標義


又為顯示於諸學中,由此方便成辦所學,故次說言: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今此頌中,如其次第,顯示成辦三學方便。


  「又為顯示於諸學中,由此方便成辦所學」,前邊這一個頌是「略標」,佛回答請法者的問題;佛的方法,先略說,而後廣說。「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這是略標,略標大意。底下第二科「次四十九頌廣辨」,廣辨分兩科,第一科「初十五頌總說三學」。分十一科,第一科「成辦方便」,分兩科,第一科「總標義」,總標成辦的方便。


  「又為顯示於諸學中」,佛的大慈悲,無窮無盡的為眾生說法,所以略說說完了,又為我們顯示、開示「於諸學中」,於諸多的戒定慧裏邊。「由此方便成辦所學」,由此戒定慧為方便,你能夠努力的話,你就能成辨你所學的聖道,你不會白辛苦的。


  「故次說言」,所以就說了:「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這是總標義。「今此頌中,如其次第,顯示成辦三學方便」,這一個頌裏邊,如其所說的次第,前後的次第,就顯示出來成辦三學聖道的一個方法。這是「總標義」。


  這底下第二科「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釋「第一句」,就是「應圓滿六支」,解釋這一句。分四科,第一科「牒標」。


午二、別釋頌(分三科) 未一、第一句(分四科) 申一、牒標


應圓滿六支者:應依增上戒學方便修學。


  「應圓滿六支者」這句話,這句話是說的什麼呢?「應依增上戒學方便修學」,這是「牒標」。「應依增上戒學」,這個初發心希求聖道的人,受沙彌剃髮的時候,發心出家的人剃髮的時候,有一個頌是「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這個頌非常的好,是讚歎希求聖道的人是大丈夫,這是大人,不是平常人了。他知道世間上所有的人,所希望成就的榮華富貴的事情,都是轉眼間就沒有了,都是無常的。這一無常呢,你以前都白辛苦了;你費了很多的辛苦,希求榮華富貴,就算是你成功了,轉眼間就都沒有了。因此,「捨欲趣泥洹」,世間的塵勞事情一筆勾消,把榮華富貴一筆勾,就把它去掉了。「我現在想要得聖道,想要得涅槃」,這件事不可思議。這可見,從開始出家就有聖道的願力,不然的話能把世間上的榮華富貴放棄嗎?所以這上面是說:「應圓滿六支者,應依增上戒學方便修學」,這可見「增上戒」這裏邊,有聖道的願在裏邊的,不然何必去受戒呢?「方便修學」,這個「方便」就是智慧,要用智慧來修學增上戒。


申二、徵列


何等六支?一、安住淨尸羅,二、守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


  「何等六支?」這底下第二科是「徵列」。「何等六支?」應圓滿六支,這個「六支」是什麼呢?這是徵。「一、安住淨尸羅」,這底下是列,把這六個支、六個部份陳列出來,標出來。第一個是「安住淨尸羅」,這個「安住淨尸羅」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去受戒,受了戒的時候,白四羯摩的時候,受了戒的時候,就安住在戒上面,這就叫做「安住淨尸羅」,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總說的,這是總說,下邊五個法是別說的,這有這個意思。「二、守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


《披尋記》六一頁:


一、安住淨尸羅等者:此中六支,如(聲聞地)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頁)


  「一、安住淨尸羅等者:此中六支,如(聲聞地)別釋其相應知」,這在「陵本二十二卷二頁」,那上面說得很詳細。這六支,一條一條的解釋很清楚,應該到那裏去看一看。就這樣好了。


  這是「徵列」。底下第三科是「配釋」,分兩段,第一個是「標」,第二個是「配」。


申三、配釋(分二科) 酉一、標


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


  表示四種戒法的清淨。這是「標」出來。底下就是「配」。


酉二、配


安住淨尸羅者:是所依根本。


  「安住淨尸羅者,是所依根本」,這麼講。


《披尋記》六一頁:


是所依根本者:謂由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淨戒,名為所依根本。


  「是所依根本者:謂由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你受了淨戒,當然就開始學戒,持戒清淨,這麼逐漸地向前進,修戒、修定、修慧,到最後的時候。「進趣後」,漸次地向前進,最後是證得了無作究竟的涅槃。「無作」就是無為,究竟的涅槃了。「是故淨戒,名為所依根本」,是所有後來的聖道的根本,以戒為根本,向前進趣到涅槃,是這樣意思。那麼這樣子這個「安住淨尸羅」也就是總的意思,下邊這五種是別說的。由這五種別說的戒來配合那四種尸羅清淨,那麼「安住淨尸羅」這一句也就包括了四種清淨,是這樣意思。


守護別解脫律儀者:顯示出離尸羅清淨,為求解脫而出離故。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


  「守護別解脫律儀者:顯示出離尸羅清淨」,那四種尸羅清淨,現在是第一種,叫「出離尸羅清淨」。這個「守護別解脫律儀者」,這表示出離的尸羅清淨。「為求解脫而出離故」,這個「出離」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你為什麼要受戒呢?你是為求涅槃才受這個戒。求涅槃,換一句話就是出離的意思,出離惑業苦的苦惱,想要得聖道的解脫,這個出離是你的目的。你受戒、持戒清淨,目的是要出離生死的苦惱,要得聖道,所以叫做出離。這個在你的動機上叫做出離,在這個作用上也是出離,它有出離的作用。所以這個「出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你的動機,一個是你這樣持戒清淨有出離的作用,能滿你所願的,所以叫做「顯示出離尸羅清淨」。


  「軌則所行俱圓滿者」,第一個是安住淨尸羅,第二是守護別解脫律儀,第三個是軌則圓滿,第四個是所行圓滿。這個軌則圓滿、所行俱圓滿,這個「軌則圓滿」在下文的解釋呢,包括威儀路的圓滿,威儀的圓滿,包括所作事的園滿,包括於諸善品加行圓滿,包括這麼三種圓滿,叫作「軌則圓滿」。


  這個「威儀路」就是行住坐臥,你行,你在那裏走路,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都是合乎軌則的,不會有特別的怪現象。走路就正常的走嘛,但是那個人他特別的有個怪現象,那就是違背世間,不隨順世間,違背世間,不隨順毗奈耶,違背了毗奈耶,那就是不圓滿了。你違背了毗奈耶,不隨順毗奈耶,違背世間,不隨順世間,那軌則就不圓滿。你現在不違背世間,隨順世間,隨順大眾,大家都是這麼走路,大家看上去,這些有智慧的人、賢聖善人,他都同意這樣子作,他不會呵責你,那就叫作威儀路,是軌則圓滿了。


  這個「所作事圓滿」,就是衣服事,你穿的衣服事;你要常常洗衣服,到時候要沐浴。說這個人幾十天也不沐浴,衣服也不洗,那就是所行的不合乎軌則了,所作的事不圓滿了。要洗缽,乃至吃飯,那就是你去乞食,這些事情,所作事都是為賢聖善人所讚歎,而不會呵責你的,那就叫作軌則圓滿。


  「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於諸善品」,你受持讀誦經典,有病人,你去照顧病人,或承事師長這些事情,都是有軌則的。譬如說我拜佛,拜得很如法,或者有個怪現象,你拜佛的時候出現個怪現象,那就是軌則不圓滿了,就有人會譏嫌你、會議論你。為什麼要特別的出怪現象呢?這就是有點不正常嘛!這就是說這個意思。這就是「於諸善品加行處所」的這些事情,都是有軌則的,也都是圓滿的。


  「所行圓滿」,所行圓滿是什麼事情呢?就是我們佛教徒,當然尤其是個比丘,有五個地方你不可以去:就是以殺生為職業的地方,比丘不要到那地方去;再來就是酤酒家,你不要去;再來淫女家、國王家、旃陀羅家,這些地方你不要去。如果你若去了,就是所行不圓滿,就為賢聖善人所呵責。


  「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如果你的軌則,威儀路也是軌則圓滿,所作事軌則圓滿,於諸善品加行處所圓滿,所行的圓滿,這兩種圓滿「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顯示你這個人,你這個修行人,別人都不會譏嫌你,不會毀謗你,你的尸羅是清淨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一頁:


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者:謂由軌則圓滿,隨順世間,不越世間,及於非所行處能善遠離,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由是不為世間之所譏毀,是名無所譏毀尸羅清淨。


  「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者:謂由軌則圓滿,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世間大眾,你不要有怪現象,就不越世間。「及於非所行處能善遠離」,不應該去的地方不要去。「於餘無罪所有行處」,其他,除了那五種地方你不要去,其他的地方你若去,沒有什麼罪過,是沒有過失的所有行處。「知時而行」,但是也不是時時的要去的,你要知道時,這個時間可以去,這個時間是不可以去。「由是不為世間之所譏毀,是名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是這樣子。這是把軌則圓滿和所行圓滿解釋完了。這第五支:


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


  「於諸小罪」,什麼叫做「小罪」呢?你犯了這個過失,小小的用一點功力就能還淨,你就清淨了;小小的動作,對首懺悔,罪過就沒有了,這叫「小罪」。「見大怖畏者」,是什麼呢?我犯了這種過失,心裏面顧慮,我不要因為這件事令人家譏嫌我、議論我,使令我的名譽流布到諸方去都譏嫌我;不要因為這一點的過失,使令我的聖道有障礙,這叫「見大怖畏」。「顯無穿缺尸羅清淨」,表示你的戒是很完整的、很圓滿的,不會有一小事,穿了一個洞;或者這個碗、這個缽是很完整的,忽然間缺了一個口,這是不圓滿了。表示你的戒就是圓滿的清淨,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二頁:


顯無穿缺尸羅清淨者:謂由於微小罪見大怖畏,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名無穿缺尸羅清淨。


  「顯無穿缺尸羅清淨者:謂由於微小罪見大怖畏,不虧身業,不虧語業」,我的身體表現出來的行為沒有不圓滿的地方,我說出來的話也沒有什麼過失,這就叫作無缺,也叫作無穿,名叫「無穿缺尸羅清淨」。


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受學學處者」,這是最後一個。「顯無顛倒尸羅清淨」。這個「受學學處」,在後文〈聲聞地〉上解釋,是說你這個人受了戒以後,你在師長那裏,要接受師長的教導。「學處」就是戒;「受學」,接受師長的教導去學習。師長這樣教導,你這樣接受學習。並且在二百五十條戒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戒,你也要接受學習,受持清淨,那叫「受學學處」。「顯無顛倒尸羅清淨」,《披尋記》解釋:


《披尋記》六二頁:


顯無顛倒尸羅清淨者:由於學處求受善巧欲曉悟故,隨所教誨無增無減而能受學。又於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由是於戒能令無犯,名無顛倒尸羅清淨。


  「顯無顛倒尸羅清淨者:由於學處求受善巧欲曉悟故」,在這個「學處」,在戒上,你能夠求受,自己去希求,能夠接受,你在這上得到善巧的智慧;知道這樣是持、這樣是犯,怎麼樣叫清淨,怎麼樣叫不清淨,你都通達了,叫做「善巧」。「欲曉悟故」,明白一點說,就是你若受了戒,你要知道這個戒,叫「欲曉悟故」。「隨所教誨」,因為你想要明白,怎麼辦法才能明白呢?就要隨順師長的教誨,「無增無減而能受學」,你也不要增多,加上你私人的意見,不要增;也不要減,不要把佛的意思、師長的意思減少了,而能夠這樣的接受教導去學習。「又於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不顛倒的接受,就是違背了原來的正意,你生出來一個特別的解釋,那就不對了,「能無倒受」。「由是於戒能令無犯,名無顛倒尸羅清淨。」這一條倒是很重要!


申四、結成


如是六支極圓滿故,增上戒學,與餘方便作所依止。


  「如是六支極圓滿故」,這是第四科「結成」。「如是六支」,前面這六支配合四種尸羅清淨。「極圓滿故」,就是對於戒來說,已經很圓滿了。「故,增上戒學,與餘方便作所依止」,這六種戒,你極圓滿了的這個增上戒學,它能為其它的方便作所依止。其它的「方便」,就是增上心和增上慧,為它作基礎,你就有資格、有能力去學習增上心、學習增上慧了,所以是極圓滿的。


未二、第二句(分二科) 申一、標


四、樂住成就者:顯示增上心學方便。


  「四、樂住成就者」,現在是「第二句」。前面解釋第一句:「應圓滿六支」,這個第一句解釋完了。現在解釋第二句,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四、樂住成就者」,四種樂住成就者,是什麼呢?這是「標」。為「顯示增上心學方便」,這表示你對於增上心學的方便,你要努力的學習這個定。第二科是解「釋」。


申二、釋


四種靜慮名四心住、現法樂住,故名為樂。


  「四種靜慮名四心住」,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色界的四禪,這叫四種心住。「心住」,也就是心安靜的不散亂、不動亂,叫做「住」。為什麼叫「樂住」呢?「現法樂住,故名為樂。」這個「現法」,就是你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邊就有快樂,有勇猛的輕安樂;你心裏面明靜而住之中,有強烈的輕安樂,這叫做「現法樂住,故名為樂」。這是指定說的。


未三、第三句(分二科) 申一、標


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者:依增上慧學說。


  「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這是第三科,是第三句和第四句,解釋這個頌。分兩段,申一是「標」。「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這是「標」。底下第二:「依增上慧學說」,這兩句是根據增上慧學來說的,宣說的。


申二、釋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即無常等。增上慧學,由此淨智之所顯故。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這第二科解「釋」。這個「於四各四行」,是於四諦裏邊,每一諦裏邊有四種行法,這是屬於智慧,它是能清淨你的心,使令你能斷惑證真的。「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諦中皆有四種行法。那四種行呢?「即無常等」,這四種行。「增上慧學,由此淨智之所顯故」,佛開示我們的增上慧學,就是由此……四四一十六,這十六種清淨的智慧顯示這個增上慧學的。


《披尋記》六二頁: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聲聞地〉說,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陵本三十四卷一頁)。


  「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等者:〈聲聞地〉說,由四種行了苦諦相」,由四種行法就能明白這個苦諦的相貌。苦諦究竟是怎麼回事情?「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簡單解釋一下:


  「無常行」,待緣而有,有生滅故,名為無常。苦諦究竟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因緣而有。因緣而有,原來沒有而後有,有了又沒有,在有的時候有生住異滅的變化,所以叫作無常;有變化的,它是無常。你若修止觀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叫「無常行」。


  「苦行」,這個色受想行識是苦,《大智度論》上解釋:如荷重擔。我們現代化的城市,好像都是把東西都放在車上,但是落後的地方,我是鄉村的人,我只看這個境界。鄉村的人,多數是自己擔,有什麼東西擔在肩上,或者在背上背著,要走幾十里路,很辛苦,我也做過這種事情,很辛苦啊!你說辛苦,我放下來,你不擔,不可以,一定要擔到目的地才可以,所以如荷重擔,所以是很辛苦啊!是逼迫性,此苦逼迫性,這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更是苦啊!這是「苦行」。


  我們凡夫這個心執著,所以苦就來了;這個聖人,若得聖道的阿羅漢,他還有色受想行識的,但是他不苦了。因為什麼不苦?不受故。以不受一切法故,得阿羅漢,他心不執著了,不執著這色受想行識了,所以苦而不苦。我們從這個地方知道,我們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哎呀!這個人不講道理,他觸惱我」,對的,這個話也沒有錯,是他不講道理觸惱我,使令我苦。但是我們從佛法上看呢,也因為你心裏面執著,你若有聖道的智慧的時候,不受,不執著的時候,就不苦。世間上、社會上的有權利的人,他作事情呢,他心裏願意怎麼作就怎麼作,你不如他意,他有權利改變你,你不可以不聽話的。而我們一般的凡夫也是一樣,「你不可以觸惱我」,也是對的,大家都有生存的自由,你不可以觸惱我,我也不應該觸惱你,這話也是對的。但是佛法不是這個意思,佛法也是有這個意思,我們制戒的時候,這個戒,布施、持戒、忍辱也是,你不要觸惱人,這是對的。但是佛法根本的地方,不是這個;就是改變自己,佛法的道理是改變自己。我這個心於一切法不受,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佛法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地方,這個苦啊,所以用佛法來講,因為你內心裏分別執著才是苦的,所以這個「苦行」。這樣你若修止觀的時候,你就應該這麼修,先修八苦、三苦這麼修;然後你分別是我內心裡執著才是苦啊!


  「空行」,「空行」是什麼呢?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所以叫作「空」。色受想行識裏邊都是無常變化的,這裏邊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本身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生滅變化,它不是我,它裏邊也不是另外還有一個我的,也沒有;所以這個叫空。


  「無我行」,我是什麼?是自在的意思,自由自在的意思。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自由自在的東西可得,所以叫「無我行」。或者這樣講也可以,就是執著我有兩種:一個是五蘊之外有一個我,五蘊之外有一個我,有個常恒住的我;沒有,就叫做空。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因緣變化,它是不自在的,所以它也不是我,即五蘊不是我,叫做不自在;另外也沒有我,叫空。另外也沒有我呢,這裏面有兩個意思:就是另外這個我也在五蘊裏邊住,但是他和五蘊有別體,五蘊是五蘊,我是我,但是這個我住在五蘊裏邊,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這個我住在五蘊之外,也有這個意思。總而言之是說,五蘊裏邊另外沒有我,五蘊也不是我,所以叫「無我行」。


  「由四種行了集諦相」,前面是由四種行了苦諦相,這底下解釋第二個:「由四種行了集諦相」,去明瞭、觀察,這個「了」是明瞭,也是觀察的意思;思惟觀察集諦,四諦裏面那個集諦的相貌。怎麼樣觀察呢?「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用這四種行來觀察。


  這個「因行」,就是它為苦惱的因。這個「集」,總相來說呢,我們有色受想行識,它是由因緣有的,由因行。我們昨天講那個所得自體,那個自體主要是指果報主,指阿賴耶識說的。這個自體是所得,誰是能得?就是因。這個因是誰?因就是無明,就是我們執著有我就是無明,不知道無我也是無明,不知道三寶、四諦,這都是;這無明是很多。這十二緣起,前面我們在學習十二緣起那個地方解釋無明,就是無明它是眾苦之因,也就是我內心裏面執著,所以才有苦;我若不執著,你怎麼觸惱我,我也沒有苦。這個執著是眾苦之因,也就是無明,「因行」。


  這個「集行」,「集」是什麼呢?無明它不停留在它那個位子上,它要動,就是造出來種種的業力,或者造福業,或者造罪業,造不動業,這個就是「集」。這個業,你造的這個業,這個業……,根本沒有苦嘛,能積聚苦,給你積聚很多的苦惱給你受,你自己造的,這個叫做「行」。無明緣行這個行,無明是「因行」,緣行的行是「集行」,它有集成眾苦的力量,叫「集行」。


  「起行」,這個「起行」是什麼呢?別的文上有說生行,這個地方說起行。就是你這個無明一動,造了福業、罪業、不動業,這個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了業的種子,在你自己的心裏面造成了業力的種子,那個業力的種子就叫做「起行」,那個業。因為你造作的時候,你無明一動,造作福行、罪行、不動行,在時間上剎那剎那都過去了;雖然過去了,但是在心裏面,將來果報的因成就了。那麼這樣說呢,在十二緣起上說,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些種子,將來得苦報的種子叫做「起行」。


  這個「緣行」就是愛取,愛取有;由愛取有來滋潤以前的這些業力,去得生老死的果報,那就叫做「緣行」。這都是集諦,叫做集諦。這是由這四種相,去觀察集諦的相貌。


  「由四種行了滅諦相」,由四種行去觀察滅諦的相貌。那四種行呢?「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這個「滅行」,就是集諦滅了,前面說這個集諦滅了,也就是主要是說煩惱滅。要煩惱滅,這個行才能滅。煩惱滅故,叫做「滅行」。你修學戒定慧的時候,這個煩惱滅了,這叫做「滅行」。「靜行」,是苦諦滅了,不苦了。這苦若來了的時候,心裏面不寂靜;現在苦滅了的時候,這時候苦集二諦都滅了,心裏面寂靜,「靜行」。「妙行」,這個時候苦集二諦都滅了的時候,這個是大寂靜安樂的境界,所以叫做「妙行」。「離行」,就是永久也不退轉了,遠離一切退轉的事情,就是永久的解脫了,這叫做「離行」。


  「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道行」是什麼呢?一切聖人修學戒定慧,是證真義路,就是證悟諸法實相的道路,叫做「道行」;就是戒定慧。它是得涅槃的一條道路,就叫「道行」。「如行」,前面是證真,這個是斷惑;如行是斷惑,前面證真,這叫斷惑,斷惑、證真。這個「如」是如理,一切煩惱都不合道理,不如;現在你能斷除去煩惱,就如於理了,叫如理行。這兩個「道行」、「如行」,就是證真和斷惑,這兩個是總說的。底下這個「行行」,單獨提出來你修學戒定慧,令你心不顛倒,能令你心不顛倒,這叫做「行行」。修行是什麼?就是令心不顛倒,叫做「行行」,心不顛倒。這個「出行」,你成功了,這個道諦修成功了,讓你永遠的出離三有,就是得大解脫了,叫「出行」。「(陵本三十四卷一頁)」解釋得非常的詳細,這十六行解釋得非常詳細。


  我剛才解釋的是根據《俱舍論》和《雜集論》解釋的。現在看看《阿毗達磨雜集論》,才知道《俱舍論》解釋的不圓滿,才知道它解釋的不圓滿。你看看這個《瑜伽師地論》,它非常的詳細,很廣很廣的。我最初學習,我初出家那一年就學過十六行,但不懂,說了老半天也不懂。但是那時候還沒有看見《阿毗達磨雜集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還沒有讀,後來才讀,所以我感覺到唯識的經論太好了,它就是說得非常的明白,非常的如理。


巳二、次第生起(分二科) 午一、總標義


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者:此頌顯示增上三學次第生起。


  前邊這一大段文,是說的成辦方便,成辦戒定慧這個聖道的方便,聖道的方法。下邊是第二段「次第生起」,它是有一個次第的,有前後的次第。分兩科,第一科「總標義」。


  「初善住根本」,這是前面這個頌文:「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這是牒這個頌文。這個頌文說什麼事情呢?「此頌顯示增上三學次第生起」,它的現起是有前後的次第的,你不能亂這個次第。這是「標義」。底下「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