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集)--下
現在情形好像有點變化,我聽了不少資訊,連餓鬼、地獄念佛往生的都不少,反而人不相信了,人念佛最後都念到鬼道去、念到地獄裏去,這怎麼回事情?這樁事情,諸位要是看看慈雲灌頂法師的《大勢至圓通章疏鈔》,《大勢至圓通章》很短,二百四十四個字,它那個註解這麼厚一本,我看的是線裝書,那麼厚一本。末後的一頁,我當時看的時候就看不懂,它講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句就是念佛人墮阿鼻地獄、墮餓鬼、墮畜生。我看了非常疑惑,我拿著這個本子去問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學經教,我說「老師,念佛是好事,念佛怎麼會墮地獄?」老師一看,「這是大問題,這問題重要,我不跟你一個人說,講經的時候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道理。」真的,你用什麼心念佛?你念佛沒有斷貪瞋癡,貪瞋癡慢疑叫五毒,你用這個五毒的心念佛還是墮地獄,所以不能不懂因果。那佛有沒有白念?佛沒有白念,阿賴耶識種了佛的種子,你造作的罪業先受報,等你地獄出來之後,那不知道到哪一世又遇到人身,再遇到佛法,遇到淨土,你繼續再修。所以只能說阿賴耶識裏頭種一個念佛的種子,這個種子永遠不壞,後來一定會起作用。這個利益也很殊勝,可是六道輪迴裏頭你還要吃盡苦頭。所以念佛要用菩提心去念,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用這個心去念完全相應,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之路,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確確實實祖師大德為我們顯示出,持名念佛的方法是直指,不走彎路的,直指就是最接近的一條道路,這直路沒有彎曲。到哪里?往生歸元,歸元就是回歸原始,原始是什麼?自性。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自性裏頭變現出來,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這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遇到佛菩薩,佛菩薩也是在十法界裏面,跟我們一樣在這裏兜圈子,在受苦受難,他覺悟,他歸元,回歸自性,我們一般講他成佛、他成菩薩,回歸自性,他清楚、他明白,所以他來指導我們、來教化我們如何脫離苦海,六道是苦海,苦海裏的深海,四聖法界是海邊緣,淺海,登上岸才算是脫離。那個岸叫彼岸,叫涅槃的彼岸,涅槃是不生不滅,功德圓滿,不生不滅。這個彼岸是實報莊嚴土,佛教化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就算是圓滿了。所以這個經是淨宗第一經,是淨宗同學不能不學的。
再往下看「但此殊勝第一之淨宗寶典,竟在我國大藏中塵封一千餘年」。《無量壽經》是最早傳到中國來的,東漢的時代,後漢安世高到中國來那個時候,《無量壽經》就傳到中國,所以翻譯也是最早翻譯的。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的東林寺,是專修淨土的這些同學們,它裏頭有在家、出家的,總共一百二十三個人,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在一塊念佛求生淨土。所依靠的經典,給諸位說就是《無量壽經》,因為那個時候《觀無量壽佛經》,跟《阿彌陀經》都還沒有傳到中國,淨宗經典就這一部。所以第一代的祖師,慧遠大師他們那一幫人就是依《無量壽經》,不容易!對這部經能信、能解、能發願、能真幹,談何容易?我們看看《高僧傳》裏面,慧遠大師的傳記,你就能看到當年修行的盛況。他們是結界安居,前面有一條小溪,這條小溪是虎溪,在我們想像當中可能那個時候山上有老虎,所以稱為虎溪。虎溪是他們的界線,修行人決定不離開這界線。中國儒釋道是一家,所以遠公也有個故事叫虎溪三笑。來了兩個好朋友,陶淵明是儒家的,陸道長是修道的,到東林來看遠公,談得很高興,離開的時候遠公送他們,不知不覺就過了虎溪,虎溪一個小橋就過了,過了之後三個人哈哈大笑,那是界線,不能越過的,居然走過頭。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儒釋道,三足鼎立。
這一部經遠公依照這個修行,居然後人沒有那麼認真在這個經上下功夫,因為不久,大概隔了不到五十年,《彌陀經》、《觀經》都翻譯出來。淨宗確實是在早期的時候,梵文典籍就傳到中國,一般人在《彌陀經》上下的功夫最多,註疏也最多。這一千多年來就沒有被淨宗所重視,這什麼原因?底下說「考其原因,蓋由此經五種原譯,互有詳略,出入甚巨」,這個原因應該是這樣的。這個地方講五種原譯,是現在《大藏經》裏面所保留的,《無量壽經》有五種譯本。在譯經目錄裏面,從漢到宋朝是有十二種譯本,太多了,到底依哪個本子?這個譯本裏面出入很大,他這裏面舉一個例子,「例如彌陀大願」,我們常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在魏譯、唐譯,這兩個本子是四十八;在漢朝翻譯的吳,吳是三國的時候的東吳,康僧鎧翻譯的,它是二十四願;在宋朝翻譯的是三十六願,這個出入太大。如果梵文是一種原本,不管什麼人翻譯,當然文字不會是一樣的,意思一定是一樣,像這願文條目一定是一樣,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古人判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這個經是多次宣講,才會有這個情形出現。世尊講經從來沒有哪一部經是講兩遍的,他就一遍,沒有兩遍,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講,說明這經典的重要性,這法門的重要性,這是祖師大德為我們說出。
「遂使初心學者,專持一譯,難明深旨,遍讀五種,又感艱難」。那真難,你看看到宋朝,王龍舒居士這是了不起的大德,這五種原譯他都沒有看到,他只看到四種,所以他的會集本是根據四種。唐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種翻譯王龍舒就沒有看到,這本東西裏面有很多好的開示,其他四種裏頭沒有說,所以這個會集就不完美。你想想,像王龍舒這樣有地位、有財富,五種本子都沒有辦法完全蒐集到,還漏掉一種,都找不到,從前求一本經是太難太難。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經典要很慎重的把它保存,讀的時候小心謹慎,經本上決定不能做記號、不能寫字、不能傷害,為什麼?流傳後世,讓後人有經可以讀。不像現在印刷術這麼發達、這麼方便,所以有人問我,我們經上可以不可以寫字做記號?我說可以。為什麼?太多了,不會失傳;從前太少,怕失傳。宋朝以前經典都是手寫的,印刷術是宋朝時候才發明,但是用木刻版本印刷畢竟還是有限,非常有限。印刷發達也是最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到鉛字排版還是相當麻煩,現在是太方便,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就是現在的本子,你覺得很重要的地方,可以做記號、可以畫紅線。像弘一大師他讀的書,他是用各種不同顏色去做記號,就是經本多,可以這樣做法。
「於是多捨此經而專攻《阿彌陀經》矣」。這就是自古以來,為什麼講這個經的人少,註這個經的人也少。但是對《阿彌陀經》,註的就多,講解的就多,所以淨宗幾乎是以《阿彌陀經》為最重要的一部經典。「清初彭紹升居士曰」,彭紹升就是彭際清,「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沒有一個好的本子,諸位看看五種原譯本就知道。「誠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清彭紹升、魏承貫等大居士,均為宏揚此經,先後而有會本與節本之作」。這到後面會有詳細介紹。宋朝王龍舒居士,王日休就是王龍舒,曾經著《龍舒淨土文》,龍舒是地名,也就是在我的老家安徽舒城,距離我出生的地方很近。他的《淨土文》寫得非常之好,許多的人讀了這本書而修淨土,接引了很多人。魏承貫就是魏默深,他是清朝咸豐年間人,都是大德居士,彭紹升是幹隆時候的人。王居士、魏居士都有《無量壽經》會集本,他們做過會集。而彭紹升做過節本,他只取一種本子,就是康僧鎧的本子,把康僧鎧的本子,重新做過一次整理刪訂,我們現在人講刪訂,刪掉一部分,很難懂的、不好讀的把它刪掉一部分,做了個節本,看起來是舒服多了。所以有節本、有兩種會本。
下面介紹,「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龍舒淨土文》,四海稱譽,傳誦至今」。修淨土的同學,好像很少沒有念過《龍舒淨土文》的。我們在初學的時候也非常喜歡這部書,寫得好,可以把它當作國文去讀。「王氏臨終,端立往生」,王龍舒居士往生是站著往生的,預知時至沒有生病,這在《居士傳》裏面,《大藏經》上有居士傳,《淨土聖賢錄》裏面都有記載。「可證居士實為我國淨宗解行俱優、殊勝稀有之在家大德」。我們看他往生這一著,給我們所表的法,我們就知道那一點不假,站著走的。「王氏深慨寶典之塵封,於是乃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宋四種原譯另成一本,名為《大阿彌陀經》」。這個經《龍藏》裏頭有,《龍藏》收進去,好像日本《大正藏》有,《大正藏》也收進去。《大藏經》能夠把它收進去,就是歷代這些高僧大德對這個本子肯定,這才能夠入藏,所以《大藏經》那是真正的標準。我們要想學的經典,偽造的經典很多,到底哪個是真的,哪一部經可靠?在古時候你就看《大藏》,《大藏目錄》裏頭有這就可靠,《大藏目錄》裏頭沒有就不可靠,這是給我們後人立下一個標準。可是最好,如果你得到一個本子,要跟《大藏經》裏面去對一對,你就更放心。你看他採取的原本漢魏吳宋,唐譯的沒有,只有四種本子。
「王本問世,海內稱便,叢林奉為課本」。叢林是佛門的道場,佛家講叢林,現在呢?現在是大學。實在講叢林就是佛教大學,就正式有制度,讓它制度化。在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教學,就跟私人辦學一樣是私塾,沒有制度,跟孔老夫子當年在世教學一樣,沒有一個正規學校有個體系,沒有。到中國隋唐時候才真正上軌道,所以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方老師當年給我介紹,叢林是中國佛教革命性的創舉,正式把它辦成學校。叢林的主席稱主席,也稱為方丈住持,那是什麼?校長,職位是校長。首座和尚就是教務長,維那就是訓導長,監院就是總務長,它跟現在大學的組織分工職事完全相同,就名稱不相同,實際上維那真的是訓導長,教訓導的。殿堂是教室,叫分座講經,你喜歡學哪個科目有老師指導,有一定的講堂,跟學校一樣。所以佛教傳到中國,諸位曉得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一直到清朝幹隆年間都沒有變質,都是教育。叢林是大學,還有些小廟,那小廟,小廟是專科學校,它只學一樣的。淨宗道場,它修的就淨土五經,它就沒有分座講經的,專科學校專攻一門的,或者是與我這一門相關的經論也學,是這麼一種情形。
佛教今天的衰,衰在什麼?把教學丟了,教學丟了之後,這興旺起來的是經懺佛事,這就變成宗教,真的變成宗教,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它,它確實變成宗教,忘了本,它本來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在世,你到經典查查看,他沒有做一天佛事,如果做一天佛事,那個經上應該詳詳細細記載下來,沒有。《大藏經》上有許多經懺佛事這些資料,後人,祖師大德後人編的,不是釋迦牟尼的。所以這不能不知道,佛教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怎麼會衰到這個樣子,一定要清楚。方東美先生曾經多次提醒我,中國佛教要能夠復興,一定要從恢復叢林制度做起,那就是辦大學,要辦教育。民國初年有幾個,但時間很短,都沒有了,好像有一位法師辦過華嚴大學,太虛法師在廈門辦過佛學院,圓瑛法師在上海辦過楞嚴專宗學院,有幾個,但時間都不長,以後都沒有了。諦閑法師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一生講經教學,他是天臺宗的,出了不少人才,我在美國還遇到幾個是他門下的。所以這是會譯會集是有道理,王龍舒第一次做會集,叢林奉為課本。「我國龍藏」,幹隆時候編的《大藏經》,「及日本《大正藏》亦均採入王本」,王龍舒的本子,就是王日休的本子。
「蓮池大師曰」,蓮池大師是明朝晚年的人,他在世的時候把淨土宗復興,非常的難得,他的道場在杭州。他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這是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蓮池大師對王龍舒的讚歎。「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因為它流通得很廣,讀誦的人很多。「故於所著《彌陀疏鈔》中,凡引證《無量壽經》之處,多取王文,間採原譯」。《阿彌陀經疏鈔》我好像講過二、三遍,確實非常之好。因為在那個時代,我們看到《疏鈔》的內容就曉得,這就好像我們看到處方,就知道那些人害什麼病。在那個時代,在中國這塊大地上,佛教禪宗非常興盛,許多人把淨土都疏忽了,看輕了。所以蓮池大師的《疏鈔》,用什麼來註解《阿彌陀經》?用《華嚴》,把《彌陀經》提升到跟《華嚴》一樣,大家尊重!很了不起。確實彭際清居士講的話,它這後頭也引證的有,有道理,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換句話說,《華嚴經》是大《無量壽經》,再換句話說,《阿彌陀經》就是小《華嚴經》。《華嚴》、《無量壽》、《彌陀經》,一而三,三而一,這是蓮池大師引出來的,得到佛門這些高僧大德們肯定、認同,淨土就興旺起來,這稱之為第八代的祖師。
淨土宗的祖師跟其他宗派不一樣,其他宗派是代代相傳的,一代傳一代這樣傳下去的,淨土宗沒有,淨土宗不是代代相傳,而是這個大德往生之後,底下一代人肯定他對淨宗有特殊的貢獻,尊他為祖師。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是民選的,不是一代一代相傳,是民選的。像近代,印光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很大,大家公認他應該是第十三代的祖師。如果祖祖相傳的時候,應該都是六、七十代,淨土宗才十三代。如果這一代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沒有得選的,真正出現對淨宗修持、弘揚有特殊貢獻的,這後人尊稱他為這一代的祖師,祖師是這麼來的,所以民選的。淨宗稱大師這也是特別尊重,所以諸位這也是常識,大師不能隨便稱的,佛門裏面稱大師,是專門對釋迦牟尼佛的,稱大師。你看從前皇帝的老師稱國師,翻譯經典稱三藏法師,禪門大德稱禪師,專攻戒律的為律師,研究論典有成就的稱論師,沒有稱大師的。只有淨土宗稱大師,為什麼?他跟佛沒有兩樣,他能教導眾生念佛往生,往生就成佛。你看佛度眾生不是成佛嗎?這些大德度眾生用這個法門,也教他一生成佛,那跟佛有什麼兩樣?都稱大師。所以唯有淨宗祖師稱大師,這個常識要知道。我們現在一般人稱大師是過分,這個不可以的。
下面說「又幽溪大師更有盛焉」,這都是跟蓮池他們同一個時代的人,也是淨宗的大德,他有一個著作叫做《彌陀圓中鈔》。我們那個時候剛剛接觸淨宗,老師就給我三個註解,這三個註解是《彌陀經》最權威的註解,修淨土不能不讀的。第一個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第二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在《淨土十要》裏;第三個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三個註解是《彌陀經》權威的註解。《圓中鈔》裏面所引的《無量壽經》的經文,完全取王龍舒的會集本,蓮池大師《疏鈔》裏大概是一半多一點,引用的是王龍舒的會集本經文,其他的多半還是有一些引用原本。「近代印光大師于所撰重刻圓中鈔序中,亦贊王本文義詳悉,舉世流通」。這是近代《印光大師文鈔》裏頭有,這是他一篇文章,就在「重刻阿彌陀經圓中鈔序文」裏頭,有這樣的讚歎,這個說明會集是正確的,應該要有人出來做。所以在近代有人批評會集是錯誤的,這話講不通。
有很多人來問我,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在國內、在臺灣,都有我們佛門的那些大德反對,不應該做這個,來問我。我說如果會集我們不承認,認為這是不如法的,問題就很多,現在寺院裏面我們用的早晚課,早晚課的本子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裏面用的經文、儀規都是會集的,那這也不能用。你們平常做的一些佛事,像《慈悲三昧水懺》、《大悲懺》、燄口、水陸,這些本子全是會集的,那統統都不能用。寺院裏做早晚課就是讀原文那才對,那我們許許多多寺院都成問題,都不如法。你看看佛門的會集東西有多少,古來祖師大德的,所以這個道理要懂,不能不講理。你統統明瞭之後,你就知道會集是應該的,尤其世尊當年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又常常大乘經裏面講,「佛無有定法可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說得這麼乾淨、這麼徹底。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法從哪里來?因人而興起的,人有什麼病他就開什麼方子,人沒有病就沒有藥方,這是治病的。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就是說明這會集是應當做的。
下面就說這兩種會集本裏面有問題,「王氏會經,雖大有功于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裏頭有錯誤,這是真的,所以這也要認識清楚。他舉比喻說,「白圭之瑕,賢者惜之」,白圭是玉,玉裏有瑕疵,比喻王龍舒居士會集的本子,賢者惜之。「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這後頭有解釋,「彭紹升居士斥之為:淩亂乖舛,不合圓旨」,這個批評都是有根據的,如果我們把五種原譯本對起來看,你就瞭解。現在有幾位居士,我看到兩種不同的五種對譯本,做得好,看得很累。你看完之後,你才曉得夏老居士會集這本子好,會集得太妙!比前面幾種會集本真的是好。所以現在一共有九種本子,三種會集本,一種節錄的本子,五種原本,我把這九種本子印成一冊。這是當年我在國外講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怕人家來找麻煩,所以我九種本子印在一起,你們自己看,他要有問題、有疑問的,我就把這本子送給他,你們自己去看去,不用我回答。九種本子都在,都念真是難!這麼好的一個會集本,世尊講過,到法滅盡的時候,就是一切經都沒有了,最後還留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這《無量壽》是什麼本子?肯定就是夏蓮居的會集本,而不是原譯本。這是我們可以肯定的,這會集得太好,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我們對這個經才不至於懷疑。批評的人很多,他們修學對於經教的深入,有沒有能達到像王龍舒、像魏默深、像夏蓮居的造詣?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怎麼能隨便批評?你個人批評你造的業自己承當。如果你影響到別人,讓別人對這本子產生懷疑,不去學習,這個過失很大,你斷別人法身慧命,你要不要負因果責任?肯定要!這是我們學經教不能不知道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