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91

2012/12/07 11:22

大慧,受大乘者,則攝佛菩薩緣覺聲聞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生;受一切生者,則攝受正法;受正法者,佛種不 佛種不者,能了知得殊勝入;知得殊勝入,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 現眾色像, 達眾生形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者,不異; 者,不不去相 一切虛偽息。是名如


這都很明白,知道一個接一個,一步一步地深入一層,直到“知得殊勝入處”,菩薩就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就是達到這種境界了,才能真正地如實說法。“如實”這兩個字也是佛教的名詞。我們常講的理論要聯繫實際,“實際”也是佛教的名詞。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隨說計著。真者,離文字故。


大慧,如愚夫以指指物,愚夫指,不得實義。如是愚夫指, 著, 至竟不舍, 不能得離言指第一實義


大慧,譬如食熟食不食生,若食生者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


大慧,如是不生不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修方便,莫指端。


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是涅因。言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我們講的因指見月吧。用手指示月亮,指頭不是月亮。以指指物,你光看到指頭,以為指頭就是目的,你就不得實義。愚夫執著不放,抓著指頭不放,以至於不能得到指頭所指的第一義諦。好比嬰孩、小孩子應該吃熟食,不應該吃生食,吃生者就發病嘛。凡事也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知道次第,知道方法。對如來講的不生不滅、講的空性也要講究方法修,如果不善於理解,“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修方便。”應該找到正確的方法來修學。“莫隨言說,如視指端。”不要只隨一般的言說,就好像只看到指頭看不到月亮一樣的。


“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真實義是什麼呢,就是講的不生不滅,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實義就是講的一切法的空性,這個空性就是微妙寂靜,這是證得涅槃的原因。要證得涅槃,你就一定要證得空性。證得空性是涅槃的因,涅槃是證得空性的果。


“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言說是分別妄想,而分別妄想這是生死的因。


大慧,實義者得。


大慧,多者,善於,非善言。善者,不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亦不令他,是名日大德多。是故欲求者,當親近多,所。與此相著言應當遠離。


真實義從多聞者得。一方面,前面講了,真實義是離語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講真實義從多聞者得。因為佛前面講了有漸修,頓修。從漸修法方面來說,還是由聞可以得慧、思可以得慧、修可以得慧,聞思修都可以證慧。所以不生不滅、空性,都可以從多聽聞佛菩薩說法中得到。


“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不但是前面剛講了講法的人要“善一切法”、“通達章句”,能了知得殊勝入處,而且聽法的人也要“善於義”善於理解空性,依義不依語。“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要多聞就要注意不陷入外道經論。“身自不隨”,自己不跟著外道攪合在一起。“亦不令他隨,”也不使他人跟著外道走。“是則名日大德多聞。”像這樣的人,就是多聞的大德。所以要真正理解佛法的真實義,應該多親近多聞的大德善知識。這就是“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當遠離。”跟這相反,執著言說,不善義,那樣的人,就不是多聞大德,或者是外道,或者是自己糊


塗的愚癡凡夫,應當遠離。


爾時大慧菩複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示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世尊亦說虛空非數緣滅,及涅界不生不


世尊, 外道因生;世尊亦說無愛業妄想為緣,生。彼因此,名差耳。外物因亦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微、勝妙、自在、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世尊亦一切性不生不,有不可得。外道亦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趣不舍自性;世尊所亦複如是。是故我言有奇特。惟願世尊為說所以奇特, 外道。若者, 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故。而世尊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有是。如向所 一世界中有多佛, 故。


大慧菩薩得到佛的加持來問佛,就是世尊講不生不滅,也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為什麼呢?大慧就從幾個方面來舉例說明,一個就是外道他也講因,有時候他也講不生不滅,而世尊也說虛空不是隨緣生滅的,更說涅槃的境是不生不滅的。再有,外道講因生諸世間,您也說無明愛業妄想是緣,這個緣生諸世間,講十二因緣嘛。“彼因此緣,名差別耳。”您跟外道都講的因緣,不過是名詞不同而已。“外物因緣亦如是。”內部有十二因緣,您講外物的因緣也是這樣子的。您世尊說的這些因緣所生法也好,說不生不滅這些法也好,您好多東西跟外道說的好像是一樣的,無有差別。還有呢,外道講微塵、勝妙、大自在天、神我、眾生主等,眾生主就是造物主,這是外道講的,有九種不生不滅。那麼您也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都不可得。還有外道說,四大種地水火風是不壞自性的,是不生不滅的,四大是常的,乃至周流諸趣不舍自性。這是外道講的,那麼“世尊所說,亦複如是”。世尊說的也是如此。“是故我言無有奇特。”所以我講,您佛說的不生不滅跟外道說的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好像很多地方是都相同的。“惟願世尊,為說差別所以奇特。”希望您跟我說出您所說的不生不滅跟外道說的不生不滅有什麼差別,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勝諸外道”,能夠勝過外道的地方。“若無差別者”,如果您說的這個不生不滅跟外道說的不生不滅沒有差別,那麼一切外道都是佛了。“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您又說過這個話,一個世界是一個佛,不能一個世界有多佛出世。比如娑婆世界,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將來龍華散會之後,就是彌勒佛,沒有第二個佛。“如向所說,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而按照剛才說的,如果外道說的不生不滅跟您說的不生不滅一樣,外道都是佛,那一個世界應該有好多佛了啊,也都無差別,也都是佛,那跟您說的一個世界只有一個佛又相矛盾了。您怎麼說呢?這是大慧問的,佛就跟他進一步解釋了。


佛告大慧:我不生不,不同外道不生不。所以者何?彼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相。我不如是品。


大慧,我者離有品,離生,非性非性。如種種幻夢現故非性。雲何性?自性相受,故,故。以是故,一切性性非性,但自心量,妄想不生,安,世事永息。


佛告訴大慧:我說的不生不滅不同於外道講的不生不滅。為什麼呢?“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就是外道他是認為一切法都有一個常住不變的實體,都是計較它的有啊無啊,計較四句吧。“我不如是墮有無品。”佛說我不是這樣子,我不在一切法上陷入兩邊。我是離有無,離生滅的,既非有亦非無,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嘛,就是前面都講過這個道理。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但無自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但覺自心現量”,這是佛講他自己能修善自心現嘛,知道自己心識所現,所以“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就是能夠寂靜涅槃。


愚癡凡夫妄想作事,非,不妄想如婆城及幻化人。


大慧,如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生,商出入,愚夫妄想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


如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惑,彼亦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性性,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愚癡凡夫不如,起生妄想,非。不如者,不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若異妄想者,著一切性自性,不。不者,不離妄想。


凡夫妄想就像海市蜃樓一樣的。“大慧,如揵闥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海市蜃樓裏井市商人來來往往,愚夫以為真有人來往出入,但實際怎麼會是真的人來人往呢,因為他是遍計所執啊。這些凡夫他看到這些不實的幻相,執以為實,以為實在的。他對不生不滅起誤解。在有啊無啊,有為無為方面來執著計較。其實如幻人生“若生若滅,性無性,無所有故。”其實這些東西都不實在,沒有實體,沒有永恆性。“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滅”。但是凡夫不像聖賢那樣如實知道一切法的不生不滅。“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所謂不如實者,我們一般說就是與這個事物的自性不相符嘛。但是這個自性本身就是分別妄想得出的,所以“亦不異”,與妄想無異。這個事物明明是白的,你說它是黑的,那你錯了,不如實。但是也無所謂錯不錯,因為黑的白的都是你的分別妄想,也不異。這裏妄想是分別的意思。“若異妄想者”,如果你認為這個自性與你的分別心相異的話,那就“計著一切性自性,不見寂靜。”所以佛講的不生不滅跟外道講的完全是兩回事。外道是抓著心外有法,只抓著有實性是不生滅。佛說一切法如幻,生即無生故非有,滅即非滅故非無。但覺自心現量,分別妄想不起。凡夫執著的不實境界,好像海市蜃樓,雖見生滅但是實無生滅。諸法也如是離於生滅。因此凡愚起虛妄的生滅見,不懂得諸法自性與妄想不一不異,如星空如幻,不能了知。就是抓著一切性的自性,不見寂靜。“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


是故大慧,勝,非相。相者,受生因,故不勝。


大慧,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我


大慧,涅者,如真實義見,離先妄想心心法。逮得如聖智,我是涅


所以佛說,見到無相的境界才是殊勝的。如果有相就有生滅之因,就不勝義了。要離開兩邊的,這是最勝相、最勝行。唐譯本有這麼幾句話:“若無有相,則無分別。不生不滅,則是涅槃。”唐譯本譯這幾句話譯得好,這裏宋譯本就有點費解。涅槃就是真實義,能夠證得如來的自覺聖智了,這就是涅槃。這段意思還是比較清楚的。世尊進一步說這個問題,而說偈語。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 偈言:


除彼生,建立不生;我如是法,愚夫不能知。一切法不生,所有;


婆幻,有性者因。不生自性,何因空當說;以離於和合,知性不


是故空不生,我說無自性。一一和合,性而非有;分析和合,非如外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