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之原因. & 分類

分類:酸痛篇
2012/03/25 05:25

何謂白內障



白內障為眼球構造中之水晶體由清澈的果凍狀轉為混濁且硬化的過程,是導致視力障礙的常見疾病。
根據資料統計,國人白內障罹患比率,50歲以上約60%、60歲以上約80%、70歲以上則高達90%。



正常的時候,透明的水晶體可以調節光線、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使得影像清晰易辨;


當水晶體逐漸變成混濁,水晶體呈現黃白色時,會使光線的穿透力受到影響,


使得光線無法完全地穿透,而造成視覺模糊、難以分辨。




白內障之原因. & 分類



白內障的形成原因到目前為止尚無根確的證據,


只知道是由於水晶體的化學物質成分受到改變而導致晶體混濁,在學者理論支持下,分成二派學說:


1.自由基學說


當人體組織受到外在物質影響產生自由基,例:紫外線、離子照射、


毒性物質等,自由基會導致晶體蛋白變性混濁造成白內障。


2.奎諾學說


晶體內的可溶性蛋白中有一種硫基物質,會因代謝異常產生的奎諾物質引起其 退化或酸化,使晶體混濁。



白內障大致上可分成以下數種:


1.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為最常見的一種,指的是水晶體逐漸地老化而變硬


、混濁所致,時常 發生於50歲之後,所謂【人老"珠"黃】指的就是水晶體老化


。而本身如果有高度 近視的話,也可能提早在四十歲左右發生。


2.先天性白內障


在出生時即有白內障,可能是遺傳因素、代謝異常、染色體變異等,


或是母體 在懷孕時期受到德國麻疹病毒、子宮內感染所導致。


3.外傷性白內障


因重力撞擊、穿刺傷、電擊、放射線、高熱、化學藥品灼傷等,均有可能傷及水晶體。


4.併發性白內障


因虹彩炎、青光眼、高度近視、網膜色素病變等眼部疾病引起的白內障產生。


5.代謝性白內障


因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病、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白內障。


6.藥物性白內障


長期使用皮質性類固醇或特定的藥物引發白內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