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15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惟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願樂欲聞”。
前面觀世音菩薩,說大悲心陀羅尼的章句之後,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寶華這一段,就是聽聞大悲咒的人,一切眾會皆果證,或者得四果,或者得菩薩的十地,無量眾生發菩提心。這一段文說完了,“爾時”,那個時候,“大梵天王從座而起”。大梵天王是天上的一個人。天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現在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天裏面的一位天。梵,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是淨字,是清淨的意思。怎麼叫做清淨呢?這是對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欲來說的。有欲界,有色界。欲界裏邊的人,都是有欲的,有欲的人,不能往生到色界天上去。到色界的人,他就是沒有欲了。有欲不能去,沒有欲才能去,所以欲就是不清淨,沒有欲了,所以是清淨。色界天上的人,都是沒有欲。而沒有欲的人,也一定是有禪定的。在初禪天裏邊,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有這三種天。梵眾天就類似我們人間一般的人民,梵輔天就好像我們政府的官員似的,是輔佐的。大梵天王就類似人間的國王,所以稱他為天上的王,也稱他為大。稱他為大,天上的人,都是有禪定的工夫,但是這個天王,他在禪之中,又增加了慈悲的功德,所以稱之為大梵,所以他能夠為天之王。這個天王,他也是佛教徒,他相信了佛法。據別的經上說,他已經得到阿那含果了,得到三果,是三果聖人。這一次大悲心陀羅尼經的集會,他也來參加。觀世音菩薩說完了大悲心陀羅尼咒,之後,他從座而起,就是從他的座位立起來。“整理衣服,合掌恭敬”。我們人間的人,這個衣服要經過裁縫,裁、縫,還要制作,有的時候壞了,又要重作,重新作一件衣服。人生來的時候,這個身體是沒有穿衣服的。母親慈悲,給他作衣服,給他穿上去。天上的人,生來就有衣服穿。大梵天王生他生來就有衣服。現在為了請法,表示恭敬,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這也是一種禮貌。“白觀世音菩薩言”,就是對觀世音菩薩有所請求。“善哉大士”,第一句話先讚歎,讚歎觀世音菩薩是大人,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成就,所以稱之為善哉。“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大梵天王的壽命,據《俱舍論》上說,他是一劫半。一劫是一大劫,成住壞空是一大劫。半劫再加上成、住,他的壽命這麼長。他說他從過去以來,經過無量佛會,參加過很多佛宣揚佛法的集會。我們若讀《法華經·化城喻品》。我們知道這個大梵天王,他在他自己住的世界,又能到他方的世界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位佛,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十方世界還是有佛的。他能夠到很多很多的世界去,所以說他能經無量佛會。能親近很多的佛,從佛聽法。“聞種種法”,聽佛演說各式各樣的佛法,很多的法門。“種種陀羅尼”,也是很多很多的陀羅尼。陀羅尼翻到中國話就是咒。咒這個字,佛法沒有來到中國之前,中國也是有咒的。我們讀《論語》,《論語》上面說到“巫”,這個巫術裏面就有咒。這個巫術,好像在中東一帶有,就是南洋一帶,馬來亞、新加坡這些地區,很多地方都有這種巫術,也就是都是有咒,這是由來久矣。咒也對人有利益的咒,也有對人有傷害的咒。就看念咒的人,他是善心還是噁心來決定。佛法來到中國以後,佛教裏邊也有這個陀羅尼。陀羅尼也類似咒,但是是對人有利益的,不是傷害人的,所以和巫術又不同,有一點類似,所以就翻作咒,我們通常說大悲咒。但是按印度話來說,就是陀羅尼的意思。陀羅尼也翻作真言,也翻作總持,也翻作明。翻作總持,譬如說有一種陀羅尼叫做聞持陀羅尼。這個聞持陀羅尼是什麼呢?就是你有一種特別強的記憶力,記憶力特別強,但是在佛法裏面,這個話叫做念慧。念就是記憶力,能夠明記不忘。佛說的《華嚴經》,翻成漢文。譬如說是唐譯的《華嚴經》八十卷。得聞持陀羅尼的人,就是讀一遍,就能完全背下來,以後永久也不忘,隨時就可以誦。這就叫做總持,就是全部能夠攝持,受持不忘。這是聞持陀羅尼,所以也叫做總持。也有一種叫做真言,剛才說是聞咒陀羅尼,譬如說是《華嚴經》,或者是《法華經》,或者是《般若經》,你能完全總持不忘,這叫聞持陀羅尼。但是另外一種叫咒陀羅尼,就是念大悲咒,或者是念楞嚴咒,還有很多佛法裏面的咒,這也叫做陀羅尼。這個陀羅尼和聞持陀羅尼又不同了,就是各式各樣的陀羅尼。而這個是佛菩薩,及一切聖人的真言。它真實地是有語言的,它有不可思議的靈驗。古代的人,對於這個咒、陀羅尼,有特別的受持,譬如說大悲咒,念一百萬遍,或者念十萬遍,或者念一百萬遍;或者是不計數,一念就念三年。然後就會有不可思議的作用,其他的咒也是一樣。這件事在古代的人,我們從《高僧傳》上看出來,有些高僧專門的誦持咒,就會像經典裏面所說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作用,都可以顯現出來的。而這件事在現在來說,似乎是容易明白一點。為什麼這個咒會有這種作用?這件事在經論裏面解釋,就是最低限度要是得禪定的人。我們這個散散亂亂的人,沒有禪定的人,不行。要有了禪定以上的人,當然最好是聖人,有禪定的聖人,或者法身菩薩,或者是佛。由他的清淨心裏面,大慈悲心裏面,說出來一種咒。那麼這個咒,有什麼作用,就是由佛菩薩那個慈悲心的大智慧來規定它。說這個咒,能令人發財,假設他願意這樣的話,他就用慈悲心賦予這個章句力量,但是多數也要有條件,沒有說是無條件的只要你念咒就能發財。譬如我有病,念這個咒,病痛能夠好,它也是有條件的。像大悲咒,讀《大悲心陀羅尼經》就會知道.他是有條件的。就是他規定一個條件,你若照這樣辦,然後就會滿你所願。這件事就由說咒的聖人,賦予它。現在的人歡喜說加持,就是那樣的人,用他的清淨心、大悲心、大智慧來加持這個章句,使令他有這個力量。這樣子,我們在受持讀誦的時候,只要你不違犯它這個條件,你具足了他的條件,你就能滿願。現在這裏面說的陀羅尼,這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大悲心陀羅尼。大梵天王他說:“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聽聞了很多很多的佛法,六波羅密、三十七道品;或者是《阿含經》,或者是《般若經》,聽聞了很多很多的佛法。也聽聞了很多的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這一個陀羅尼我還沒聽說過,如此無礙,無礙就是沒有障礙。我們念一種陀羅尼咒,希望它滿我所願,都是有障礙的,因為我們凡夫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業障,會造很多的罪,這些事都是自己的障礙。但是你若念了大悲心陀羅尼咒,就沒有障礙了,所以叫無礙。大悲心,這個咒是由大慈悲心說出來的,所以他能對人有利益,不是用噁心說出來的。凡夫修行最好是先斷煩惱,斷了煩惱,人就沒有噁心了。若是沒有斷煩惱,而有神通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利益人,有的時候也會傷害人。因為他有煩惱,他的煩惱若動了,就會傷害人。佛法不是從表面上說的,是從你內心裏面說,你要有同情心,你先要具足愛人的心,不要有傷害人的心,所以叫做大悲心。所以這個咒也叫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就是有不可思議的作用。你看上去是白紙黑字,一句一句的,但是這裏面有不可思議的作用,所以叫神妙章句。剛才說要佛菩薩這個聖人,他說出來的咒,他規定出來什麼條件,是決定靈驗的。如果是凡夫,不是聖人,得了禪定,雖得禪定,你還是凡夫,你說出來的咒靠不住,不是決定靈驗的。“惟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希望菩薩,指觀世音菩薩說的,你為我解釋此陀羅尼的相貌。“我等大眾,願樂欲聞”,我們大眾都歡喜聽。這個大悲咒它是什麼面貌?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我們沒有看見過它的相貌,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譬如說我們聽說一個人,他有道德,怎麼怎麼好,但是我沒有看見過,請你介紹一下。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觀世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觀世音菩薩回答他的問題,就說你為了方便利益一切眾生,你為了眾生得利益的方便。成就一件事,不是突然間這件事就成就的,一定要有一個方便。像拜大悲懺,只是這麼一句話,真實要做這件事,要有很多的方便,譬如說還要有桌,還要有地點,很多很多的因緣,都叫方便。假藉這些方便,才能夠有所成就的。這上面說,為了種種的方便,能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你來問這件事。這是大梵天王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提出這個問題。這等於是讚歎他的意思。“汝今善聽”,你好好地注意聽。“吾為汝等略少耳”,大悲陀羅尼咒的面貌,那裏邊的事情也是很多,但是我現在簡略地為你解釋,不能說太多。“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止而修行之’”。觀世音菩薩這樣回答他,大悲陀羅尼咒的相貌就是這樣子。這一句話就是,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悲咒是這樣的面貌,受持的人就這樣去學習,要這樣的學習。這樣說,大悲咒的面貌,就是受持大悲咒那個人的面貌。就是受持大悲咒的這個人,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他的行為,是什麼樣子呢?就是這樣子。說是大悲咒的面貌,也就等於說是念大悲咒的人的面貌。所以從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從這一句話裏面,可以看出來有這樣的含意。“大慈悲心是”。大悲咒是由千光王靜住如來說的,現在又由觀世音菩薩把它演說出來。佛與觀世音菩薩說大悲咒的時候,是用大慈悲心說的,所以大悲咒也是大慈悲心。佛法裏面有回向,佛教裏面說回向,這個意義還是很多的,但是現在我要解釋的是祝願,祝願也有回向的意思。譬如吃飯,不管你是吃餅,或是吃餃子,或者吃饅頭,不管你吃什麼。你吃飯的時候,你要祝願。譬如我們出家吃飯的時候,吃飯之前先要合掌,有一段默然,其實就是祝願。其中有一個祝願是什麼呢?“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要這樣祝願。如果你誠懇地這樣祝願,這個食物到了胃裏面消化,然後送到周身各位分,他會發出來一種功能,這個功能就能夠順于你修行道業。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就把食的作用,把它祝願到這個地方來。我們出家人這樣祝願,在家人怎麼祝願,為什麼要吃飯?在家人吃飯做什麼?他也有一個想法的,就是把這個功能要做什麼用途,先祝願一下。我感覺到佛菩薩的智慧是很微細的。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你不能拿過來就吃,不是這麼簡單,你要祝願一下。佛法裏面,你若仔細地去讀經論,佛菩薩處處防範你的貪瞋癡,不要讓它活動,你的貪瞋癡煩惱,不要動,漸漸地把它消除了。現在說這個大悲咒,大慈悲心是。就是佛菩薩說這個大悲咒的時候,就是賦予它這個功能,那麼這個大悲咒就是有慈悲的作用,它就是有這個面貌。這個慈悲,按我們一般人來說,現在我有困難,說是我失業了,我要求菩薩慈悲,讓我找個職業,就是某地方要請人,我也去聯繫一下,請他來找我,我拜菩薩,請菩薩慈悲,讓他能錄用我。結果沒被錄用。沒有便錄用,我心裏就想:菩薩不慈悲我。按這樣的想法來說,我們的想法,什麼叫做慈悲呢?就是我有需要,菩薩能滿我願,這是菩薩慈悲。按我們的想法,就是這樣子。但是若按菩薩的想法,菩薩的想法不是滿你的願,叫做慈悲。菩薩的想法,是對你有利益才是慈悲,若滿你願了,但是對你有害,那就不是慈悲了,菩薩不願意這樣做。你歡喜的事情,有困難,你希望菩薩滿你的願,但是菩薩接到你的消息時,知道你希望的事情對你有害,菩薩若滿你的願,等於菩薩在傷害你。菩薩的慈悲心是不能這樣做的,那就是不能滿你願了。所以按我們的想法,要滿願的慈悲,而菩薩不一定滿你所願的。所以說這個慈悲,大慈悲心是。這個地方就是不能按照滿願,不滿願來說是不是慈悲。就是這件事成就了,是不是對你有利?對你有利益,這個菩薩才慈悲成就你,若對你有害,菩薩就不幫忙。這裏面有這樣的意思。但是在佛法裏面說,什麼事情是對一切眾生有利益的呢?什麼事情對我們有利益,就是涅槃,《金剛經》上說:“皆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因為涅槃對眾生有利益,其他的事情靠不住。譬如我們歡喜作國王,因為作王有無上的權力,舊時代是這樣子,現在恐怕不行。我想怎麼的,就成麼的,感覺這個事情很好,所以我做功德的時候回向:我將來能來到人間作國王,我希望佛菩薩幫忙。但是在佛菩薩來看,作國王不見得對自己好。因為作國王,你的權力大,因為你還有煩惱,你有的時候,會利益老百姓,有的時候就虐待老百姓。不高興的時候,隨時就會殺人,那麼就是造罪了。所以我們凡夫的智慧,認為有利益的事情,佛菩薩的看法不同,不一定是同意我們的看法。所以大慈悲心是,這裏面有很多事情。就是對我們特別有利益的,佛菩薩決定是成就你,那叫做慈悲。平等心是。這個平等心是,就譬如這個人是愚癡的人,是很笨的人;這個人是很聰明的人,但是在大悲咒來說,他們是平等的。你聰明的人,念大悲咒有靈驗,笨的人念大悲咒,也是會有靈驗的。貧苦的人,富貴的人,念大悲咒也是平等的。它就是和佛菩薩的心一樣,都是平等的,不歧視任何人。你是佛教徒念,你念大悲咒靈驗,你是非佛教徒,你若按大悲心陀羅尼經的規定,能念大悲咒,它也是靈驗的。所以是平等的。無為心是,這個無為怎麼講呢?“為”,通常說是有所作為。在事實上就是種種因緣和合的變化,都叫做為。或者說有生有滅,這件事成就了,然後又壞了,成就了,又壞了。有這樣變化性的一切事物,都叫做為。無為,就是沒有這樣生滅變化。現在這底下加個“心”,就是無分別的意思,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是什麼呢?就譬如大慈悲,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是大慈悲,但是佛菩薩沒有這個分別心,喔,我對一切眾生大慈悲了。佛菩薩沒有這個分別心。佛菩薩是平等地愛護一切眾生,但是佛菩薩也沒有這種分別心:我是平等慈悲的,沒有這個分別心。我們凡夫是這樣子,凡夫做了一件事,“我慈悲你”,“我是平等的,對你們都是這樣子”,凡夫就是會有這麼一個分別。但是佛菩薩沒有這種想法。有的時候佛菩薩利益你,你還不知道是佛菩薩利益你。佛菩薩還有這種境界,所以說無為心,佛菩薩的心情,是無分別的境界。無染著心是。說這樣的大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這個境界說得太高了。這個地方說:“汝當依此而修行之”,我們凡夫實在是很去這樣做,很難學得來,這個不容易。譬如這一棟樓,沒有電梯,又沒有臺階,你很難上去,你上不去的。所以這底下說得稍低一點,無染著心是,這個我們容易明白一點,不要染著。就是我們的貪心、瞋心、愚癡心,邪見心、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沒有了,那個時候就叫做無為心,就叫平等心,就是大慈悲心,沒有這些染著心。我們對於可意的境界,對於滿意的境界,心裏面不貪,不生歡喜心;對我有傷害的事情,我不憤怒,這就叫無染著,心裏面還是平靜的,不波動,這就是無染著。這樣說就比前面的無為心,我們還容易明白一點,但是我們還是很難做,也是不容易做的,這個無染著心,不容易!有可愛的境界,叫我不貪,這是很難。說是有不如意的事,你叫我不憤怒,都是不容易。並且這個染著心,這個執著心是很微細很微細的。有粗有細,我們自以為沒有貪,其實已經貪了;說我還沒有憤怒,其實已經憤怒了。你自己有的時候注意自己,各式各樣的境界來剌激你的時候,你反省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慢慢地,慢慢地,你就會知道這個染著心是很微細很微細的。說是我沒有什麼愛心,我對這個人雖然沒有不高興,但是我也不感覺到我愛他。譬如說你所愛的這個人,平常的時候,感覺不是愛,但是若是你愛的這個人,他苦惱的時候,你的心也隨著苦惱,那麼就證明你是愛他的。他若離開你,走了,你心裏面有點難過,那就是表示你是愛他的。平常的時候,自己還不知道,一旦變動的時候,才知道。所以有愛,而還不知道是愛,這就是因為我們觀察力不夠。現在這裏說這個無染著心,這是聖人的境界,是阿羅漢以上的人的境界。從《涅槃經》看出來,阿羅漢也有染著心,不過不是三界內污染的境界,是更高一層的境界。空觀心是,這句話我們就比較容易明白。無染著,怎麼能無染著呢?就是觀察一切染著的境界,都是空的。這個觀就思惟的意思,要根據經論上說的佛法,經論上告訴你這樣觀察,你就這樣學習、觀察。不要自己想出一個花樣,不要那樣子,就是要根據佛菩薩的法語,你那樣去思惟,去修行比較好。所以這個無染著,實在來說,這是凡夫修行佛法,已經成就的一個現象。我們還沒有開始修行的人,叫我不染著,這是不容易。怎麼辦才能不染著呢?空觀心是,就是觀一切法空,是這樣無染著的一條道路,你從這條道走過去,你慢慢地就能不染著了。所以空,思惟,觀就是思惟、思想,思想一切法都是空的。觀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就沒有可染著的了。恭敬心是。我們初開始念大悲咒,我們可能還不感覺到有什麼特別,如果你每一天念五百遍大悲咒,並持續念三年,假設你能辦得到,三年成功以後,不得了!你的功德,不是說神通,你那種作用,是不可思議的。成就了這個功德的時候,又有一個問題,就是瞧不起任何人。你們都不如我,我不得了,就瞧不起別人。所以這個地方說:恭敬心,你有成就的時候,對所有的人都恭敬,要有恭敬心,不要瞧不起人,對所有的人,都發恭敬心。說是這個人有病痛,醫生治不好,很苦惱,你對他要發恭敬心。你念大悲咒,以大悲咒水一用,他的病就好了。但是你對這個人要有恭敬心,不能輕視他,不可以輕慢他。如果你輕慢他,那就不是大悲咒的相貌,也不是念大悲咒人的相貌,你失掉了大悲咒的相貌。卑下心是,你有很高的成就時,你要卑下,自己要謙虛,恭敬別人,你要卑下,要有卑下心。到初果聖人、二果、三果聖人,都還有這個問題,就是多少有一點高慢心,要到阿羅漢,才能夠沒有高慢心。我們凡夫多數也是有慢心,我有學問,這也是高慢心;我的氣力壯,我的胳臂粗,我有高慢心。只要有一點優點,高慢心就生起。世間上的人,如果能學學老莊的學問,高慢心也可能會打折扣,會輕一點。若是沒有學習過這種學問,他的高慢心是很明顯的。佛法裏面,佛菩薩慈悲,在你開始學習佛法時,就指出不要高慢。這樣會好一點,但還是會有。會有,像初果、二果、三果聖人也會有高慢心,但是他很快地就能反省,很快地把這個高慢心息滅。但是有因緣的時候,又會再起,一直到阿羅漢的時候,沒有了高慢心。所以這個地方,卑下心是。我們能夠受持大悲咒,有了靈驗,不要高慢,要卑下。無雜亂心,這個無雜亂心,就是心裏面沒有雜亂。雜是間雜。念大悲咒的人,他心裏也有清淨心,但是又有煩惱滲雜在裏邊,所以叫做雜。亂,就是忽然間想這個,忽然間想那個,不寂靜,不寧靜,那就叫做雜亂心,就是心不清淨,不寂靜。念大悲咒的人,應該常常靜坐,使令心明靜不亂。念大悲咒的時候也不要亂,不可以有妄念,心裏很清楚的,一個音一個音很清楚地念下去。當然你念多了,時間久,他會念得快,但是還是很清楚。所以要不雜亂,這也是大悲咒的相貌。無見取心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定和《大品般若經》是同一個學派的,可以從
這段文上看出來。見取這句話怎麼講呢?“見”就是思想,你有一種思想;“取”是執著,執著這個思想是最殊勝,是最好的,我的這個想法是最妙的,這叫見取。這個想法究竟是什麼呢?其中有幾種,第一種是我見。我見是什麼呢?就是在我們這個生命體裏邊,這個生命體裏有色、受、想、行、識,或者說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裏邊,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滅變化的,有新陳代謝的變化。但是在變化裏邊有個不變化的,有個沒有生住異滅變化的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一個理性;或者說是一個常住真心,這個是我。我們不靜坐的人,或者靜坐還是迷迷糊糊的人,只可以從文字上這麼想,經論上這樣說,或者某一個這樣講,知道這個生命體是生滅變化的,在變化裏面有個不變化的常住真心,這個是我,這就叫見取。這還只是在文字上分別,可能還沒有取,你有這個看法,但是還沒有執著,不能說見取。這要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有見取呢?就是沒有接觸佛法,而常常靜坐的人。常常靜坐,多少有些境界的時候,不感覺到有身體,身體好像有若無,但是感覺得心裏面有個靈明喜足。就是由現前的這一念心,特別靈明,非常地靈,而又特別地明,他是不變異地住持下去的。說是有的靜坐功夫好一點的人,這個境界就出現了,不感到有身體,這個物質的身體不在了,不感覺有身體的存在,只有一念靈明的真性在那裏,常住不動,寂然不動。若是你沒有佛法《大品般若經》的思想、智慧,你沒有受過《阿含經》的教授,你沒有這些教授的時候,要是這樣靜坐的時候,就很容易會知道這個身體是生老病死,但是有個不生老病死的,靈明的真性在那裏,那就是我,很容易就會體會到這裏,那就叫做見取。常常靜坐的人,就是那樣子佛教徒常常靜坐,當然這是一個事實。你常常靜坐,有的時候,有的時候不感覺到有這個身體,就只是這一念靈明的心在那裏不動,這是個事實。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你只要肯用功,這個境界就會出現。出現時,若佛教徒對於《阿含經》,或者對於《大智度論》、《金剛經》,你有深入的認識,你就不會有這個見取。同樣的事情,可是不同的看法。就是沒有見取了。這裏面也有其他的意思,我們就講這一樣。無見取心是,現在這個大悲心陀羅尼咒的面貌裏邊,沒有這件事,無見取,不執著有我、我所。如果你要是念大悲咒念久了,也和靜坐差不多,不得了!一念咒,念得功夫深了的時候,這個身體也沒有了,是不可思議的。不要說是我們念咒、靜坐,就是拜佛,你拜久了,這個境界就會出現,這是不可思議。所以無見取心是,你念大悲咒念久了,出現各式各樣的境界,現在觀世音菩薩預先說出來:不要取著我、我所。這個和《楞嚴經》就不同了,《楞嚴經》說:七處征心,十番顯見。顯見這個時候就是見取。按照《般若經》的思想來看,那就是見取。但是站在《楞嚴經》的立場,是你的真心顯現了。這就是思想的不同。當然這裏邊還有問題。無上菩提心是,念大悲咒的人,你要有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這個心,在這裏就是願,你願得無上菩提,願得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說是念大悲咒,得到種種殊勝境界,而你停留在那裏,不應該,你要願得無上菩提。這樣講,這個“心”,當“願”字講。其次,念大悲咒念久了,這裏邊會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連見觀世音菩薩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要是見觀世音菩薩,要到普陀山梵音洞的大石頭縫上看觀世音菩薩。眾生那樣見到觀世音菩薩也是好,但是你大悲咒念成功了,不是那樣。那是在大寶樓閣,大寶蓮華上見到大悲觀世音菩薩,不是在石頭縫裏看到。見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這個境界就是不可思議。這樣講無上菩提心,就是得無生法忍了,這叫無上菩提心了,那就不同了。“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的“相貌”。“汝當依上而修行之”,以上是十個心,依此去修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