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寬恕他人

分類:語文趣味
2013/01/01 16:45







學習寬恕他人


( 佛家 )


有人傷害我們,他一定會內疚、悔恨,絕不可再思報復。
切記:冤冤相報,永無了時。
何況報復只有更加深傷痕的痛苦,遠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腸赦免別人。

聖賢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假使我們自己對人犯了過錯,我們自然希望對方原諒我們,不要向我們施出報復的行為。
既然自己不想受到報復,那當然就不可以報復別人。
能這樣做,你的行為無異菩薩,自然得到眾生的讚嘆:
你的身體,也因此善念而發出一種愉悅之光,常能招感吉祥、如意的因緣。

你不單是佛的好弟子,你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句話你是知道的,你不原諒人,要想報復,等於手握屠刀。
心存惡念會令身體放出邪惡之光,
這種光最能招惹邪惡力量,使你做出邪惡行為,一定要避免才是。

“貪、嗔、癡”,是佛說的“三毒”。
種種不好的事情,都由這“三毒”發展而成,你細想一想,就會證實佛說的一點都不錯。
生意失敗、損失金錢,往往由貪欲而來,
作錯選擇、找錯對象、交錯朋友、做錯事情,往往由愚癡而來,
破壞、犯罪,往往由嗔恨而來。
人的所有過錯,都脫離不了貪、嗔、癡三種原因。

這三種毒,犯一次就要吃一次虧。
不原諒別人,犯的正是嗔毒,這種毒,在刺傷別人以後,往往要反過來刺傷自己。

我們每一個走在修行道路上的人,都知道寬恕別人的重要。
在我們還沒有能做到完全寬恕別人的時候,
不妨先作一種思唯,這種思唯,能夠幫助我們把報復心消除。

首先,閉上你的雙眼,然後想想那個最令人難以寬恕的人。
你想把他怎樣?要怎樣才會使你寬恕他?你是不是要他受苦,你才能寬恕他?
如果是,你可以想像他正在受苦,受種種的苦;
想像完了以後,你不禁會對他產生出憐憫心,
會寬宏大量的饒恕他,不再想報復,不想真使他這樣受苦。

做這種思唯,只能偶然一次,不可以每天都做。
你做完這種思唯以後,就應該從此寬恕這個人,永遠消除報復心。






圖檔:─sh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