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戒除的七大不良習慣

分類:生活保健
2012/06/25 23:33

什麼樣的行為,算是不良習慣呢?從現代人常見的生活型態,可歸納出七大容易致病的不良習慣:


1、好吃甜、油炸、高脂食物
有人說甜食是甜蜜的陷阱,看著滿櫥窗繽紛多彩的蛋糕、巧克力、冰淇淋、果凍布丁等,實在很難讓人不心動。但甜食、油炸物和高脂肪食物,熱量都很高,吃太多可是會轉變成脂肪堆積在身體裡,一不小心就發福了。而油炸食物因油炸過程中油脂會氧化劣變,產生大量化學物質,吃太多還可能導致大腸直腸癌及乳癌。


2、喜歡鹹及醃製的食物
清粥配醬菜,光聽就十分下飯,這雖然是流傳已久的飲食習慣,但卻不是很健康。太常吃重鹹和醃製食物者,容易因體內鈉離子滯留而引發高血壓。尤其醃製食物常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成亞硝酸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還可能導致胃癌。


3、不喜歡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質,甚至有礦物質和抗癌活性的植物化合物,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利腸道益菌生長。攝取量過少,不利於腸胃道健康,也會成為胃癌、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衛生單位近年來不遺餘力推廣「天天五蔬果」,就是希望民眾能養成天天吃蔬果的好習慣,為防癌踏出第一步。


4、少喝水
人體的組成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喝水對身體正常運作關係至深,如果水喝得太少,讓身體常處於「飢渴」狀態,就可能影響正常的身體代謝。而且水喝太少,與腎功能異常、痛風、便秘、血栓形成等都有關係。


5、吃宵夜
雖然夜市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不過經常逛夜市吃宵夜,卻會造成腸胃負擔,因為晚上人體活動力降低,腸胃道也進入休息狀態,此時還大吃大喝,不僅消化不順暢,熱量也容易累積在體內,加速肥胖。還會因此成為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候選人。


6、常熬夜
同樣地,若經常忙到三更半夜還不睡覺,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導致體力下降,精神不佳。健康的夜間睡眠,至少要有連續三個以上的週期,一個週期大約90分鐘,所以一個人至少需要45小時的連續睡眠。而且睡覺時,體內也進行著許多修補與重整的活動,睡不好或太晚睡,會影響這些修補動作的進行,自然不利身心健康。


7、不喜歡運動
不喜歡運動是現代人的通病,總以工作忙、累為藉口,放任自己下班回家,就成了沙發上的「馬鈴薯」。而且不運動的人,常常連樓梯也懶得爬,出門也都以車代步,夏天怕曬太陽也都待在室內活動,像這樣的生活型態,除了讓自己愈來愈往「橫向發展」以外,一無是處。其實運動好處多多,不僅有助於強化心肺功能和肌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等,也能預防骨質疏鬆。


這七大不良習慣有五項都與「吃」有關,可見俗話說「病從口入」不是沒有道理。另外兩項則是睡眠和運動,所以總結起來,預防生活習慣病,就是要從飲食、運動和睡眠著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