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精通戰守之道的名將 - 李牧




2010/12/16 13:40


[達人專欄]

【人物】精通戰守之道的名將 - 李牧

作者: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說真的,我很想多介紹一些三國外的名將,很多人只知道三國有那些名將,但對其他時期的名將都不了解。

巴哈好像也沒人寫過這樣的文章,我就開篇來介紹好了,如果反應不錯,我就多寫幾篇。

李牧不算是冷門的武將,但對他有啥豐功偉業相信大家都不了解。

他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領,戰功顯赫,生平未嘗一敗仗。
與白起、廉頗、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為將之道

為將之道,重在審度時勢,士飽馬騰,銳不可擋,待時機成熟,則有隙可乘之時,便可放手一博。

時勢混沌,敵情不明,準備不周,訓練不足時,則應謹慎防守,千萬不可貿然出擊。

宜出戰而防守,會錯失良機,謂之怯;宜防守而出戰,則剛愎自是,謂之愚;
怯與愚者,皆不可為將。

然而將者,尤應暢曉戰守之時勢,應該防守而責令出戰,或應出戰而責令防守,均非所宜。

李牧就是這種精通戰守之道的名將…

----------------------------

趙國與匈奴人之間恩怨

當時的趙國有兩大外患,西方與秦國接壤,時常受到強秦的壓迫及侵擾;
北邊則是驃悍的匈奴,來無影去無蹤,每屆秋高馬肥之際,動輒大舉劫掠趙國邊境之地,人口、財物、牲畜都是他們眼中的不可放過的獵物。
使得趙國非常頭痛。

匈奴人原是一些散漫的部落遊牧民族,飄忽聚散於廣大的荒漠之間,
漸漸有了政治性組織的雛形是在春秋時代,實力開始擴張以後,晉國便首當其衝的受到匈奴人南下牧馬的侵擾。

當時六卿之一的趙簡子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為求北方邊境之安寧,
乃異想天開的把他的女兒嫁給匈奴的代王為妻,企圖以和親的方式來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此即和親政策的創始者。

不過這政策在趙簡子死後,其子趙襄子接替了父親的職位,認為乃姊遠嫁匈奴是一項奇恥大辱,遂計畫在夏屋山(今日的山西代縣境內)邀宴匈奴代王,就在那酒酣耳熟之際,廚工以銅槌擊殺了代王,接著便興兵直搗代王的巢穴,並迎接其姊返國。

處在這樣突如其來的巨大變化中,趙襄子之姊的心情極為複雜,曾有「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的感嘆,因而左右為難,尷尬非常。

在無法自我調適的情況之下,最後她把髮釵磨尖,刺進胸膛而死,
後人讚嘆她的貞烈,更感念她的義行,因名其自殺之地為磨笄山,以紀念這位漢家女兒。

----------------------------

時間接著來到戰國時代,眾所周知的,晉國於戰國初期分裂為趙、魏、韓。


戰國七雄圖

韓國,佔有的地區為原來晉國的南部地區,相當於今日的山西省之東南部及河南省的中西部地區。
建都於陽翟,彊域最狹。

魏國,佔有晉國的中部及西南部地區,大致上包括今日的山西省南部,陝西省的東北部。
建都安邑,地盤最大,國勢也最強。

而這次介紹的趙國,據有晉國的北部地區,包括今日的山西省中北部地區和河北省的西南部。
初都晉陽,後遷邯鄲。

趙國因為臨近朔漠,匈奴人時常南下牧馬,雙方時有磨擦發生。

中國自古就是禮義之邦,冠帶之國,寬袍大袖,行止從容,即使在當時發生戰爭,亦講究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兩陣對圓金鼓齊鳴,以車戰為主,步戰為副。

匈奴則是游牧民族,馬上來往,飄忽不定,作戰以騎戰為主力,機動性強,遠比車戰靈活快捷。

趙國在初期與匈奴對戰,就常感受到匈奴騎兵,那無從捉摸的戰法難以與之為敵。
節節退讓,無止無休,雙方也因此對陣多年。

一直到趙武靈王即位,他少年英發,雄心萬丈,為了打壓匈奴,他認為一定得改變軍隊的裝備、戰術與戰技,不然不足以抵禦對方的入侵,
於是下令全國改穿短打式的胡服,以代替寬袍大袖的行動不便,並全面訓練騎馬射箭的本領,雖然遭遇到國內十分激烈的反對聲浪,然而趙武靈王堅持只要有利於國家的富強康樂,沒有什麼是不可改變的。

果不其然,胡服騎射的效果很快的便顯現了出來,趙武靈王帶領他新練的勁旅,有效的擊敗邊彊的匈奴部落,並且將領土向西北拓展,新設置雲中、雁門、九原三郡,最後在新的邊界上築了趙長城。


趙武靈王像

1903年,梁啟超發表《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趙武靈王傳》。
梁啟超認為趙武靈王是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因為他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武帝、明成祖一樣,是少數可以取得對北方遊牧民族戰爭勝利的人之一。

另外在歷史學家翦伯贊有《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一詩: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
邯鄲歌舞終消歇,河曲風光舊莽蒼。
望斷雲中無鵠起,飛來天外有鷹揚。
兩千幾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牆。

趙武靈王趙雍在位二十七年,北方邊境安謐如恆;後傳位其子趙何而為趙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前後六十年間趙國的北方尚稱平靜。

時間接著來到了趙教成王嗣位以後,秦國大將攻打韓國,上黨守將馮享率十七城降趙,秦國遷怒趙國,密遺大將白起攻趙,趙軍大敗,秦軍抗殺趙國四十萬大軍。

趙國朝野為之震驚,國勢也因此由盛轉衰,匈奴更不會錯過這時機,乘人之危,連年於秋收之際,不斷的打劫趙國邊境。

----------------------------

李牧

該我們這次談的主角登場了…

先貼一下,史記中的李牧傳,加上我流翻譯…
有翻錯的地方,可鞭一下。冏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
常居代鴈門,備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
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閒諜,厚遇戰士。

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
如是數歲,亦不亡失。

李牧,趙國北邊的良將。
生年不詳,據推算當生於趙惠文王前期。

在趙國危機之際,李牧奉命鎮守代郡和雁門,以防匈奴的入侵,他堅毅果敢,沉穩而富韜略,以身作則,待部屬極為優厚;
精練戰技,訓練精實,並非常重視敵情,對於烽火、斥堠及諜報人員的派遺更是一絲不苟;特別是組織戰中的架構及軍勢應用,以及軍民聯合作戰的演練,都非常嚴密而靈活。

李牧對匈奴採取的戰略是「以守代攻」,勿持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絕不主動出擊,而且還故意示弱,以助長匈奴人的驕縱之氣。

並嚴下命令:倘偶有匈奴人入侵,但求自保可也,有敢捕擄者斬。
嘗語左右曰:邊境巡哨,常有接觸,創之無益,何戰之有?
      不如以此驕敵藉以蓄我之銳。

由於軍民組織嚴密,敵情又掌握確實,只要匈奴有人馬集結,即有所聞,待至入寇邊境,人員、財物及牲畜皆已先一步移開,匈奴人真箇是進了無人之境,但卻毫無所得而去,這是一種堅閉清野的戰術。
李牧此戰術實施的很撤底。

趙孝成王樂得北方邊境平靜無事,因而對李牧頗為優容及信任,賦予設官置吏的權柄,且有征收賦稅自行運用的方便,使得部屬的升遷及士兵的待遇均較他處為優。

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
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
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歲餘,匈奴每來,出戰。
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

雖然如此,邊境的軍民眼看著李牧對匈奴人避讓惟恐不及,都當他是一個怯戰之人,匈奴當然更不把他放在眼裡;趙孝成王聽到了這消息,便屢次督責李牧主動出戰,然而李牧依舊我行我素,按兵不動,趙孝成王一怒,便撤換了李牧的職務,派他人接替。

新官上任,急於有所表現,一反李牧之前「以守代攻」的戰略,立即重整兵馬,主動向匈奴人出擊,勝負雖然參半,但邊境百姓卻因此飽受影響,農牧停頓,生計日困,怨聲四起,叫苦連天。

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
趙王乃復彊起使將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許之。

趙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請李牧復職,李牧閉門不出,堅稱有病,不肯就任。
趙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強令李牧出山。

李牧對趙王說:「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趙王只好答應了。

趙王保證依照李牧的意思權宜處理邊關事務及攻守事宜,倘非絕對必要,絕不橫加干涉。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
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
---->
示敵以弱 麻痺敵人
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
大縱畜牧,人民滿野。
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

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
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

李牧重蒞邊關,依然以守代攻,雙方互不干擾,戰況又立即平靜了下來;
如是者又過了數年,匈奴人益發驕縱,邊關士卒均渴望一戰。

李牧衝量敵我態勢及狀況,認為已經有七八成一舉擊潰匈奴人的把握,
於是更積極備戰,舉凡裝備、訓練、補給、編組及詳細的作戰計畫,務求盡善盡美;
衡情度勢已經具備了十成戰勝敵人的把握。

於是經過嚴格挑選戰車1300輛,又挑選出精壯的戰馬13000匹,
勇敢善戰的士兵5萬人,優秀射手10萬人,然後把挑選出來的車、馬、戰士統統嚴格編隊,進行多兵種聯合作戰演習訓練。

卻仍然小心謹慎的加以偵察、欺敵、佯敗、示弱等過程,使匈奴人誤認為李牧不堪一擊,而興起直搗黃龍之念頭。

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牧讓百姓滿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誘匈奴入侵。

不久,情報員來報告,有小股匈奴到了離邊境不遠的地方。
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隊出戰,佯敗於匈奴兵,丟棄下幾千名百姓和牛羊作誘餌讓匈奴俘虜去。

匈奴單于王聽到前方戰報,十分高興,因久無繳獲,於是率領大軍侵入趙境,準備大肆擄掠。


李牧以逸待勞,輕易的捕捉到匈奴人那飄忽不定的主力所在之處,逐不動聲色的調兵遺將,佈置成口袋陣勢,待匈奴大軍不明就裡的得意忘形之際,趙軍封鎖了袋口,兩翼騎兵分頭抱抄,底部戰車挺立不搖,
分進合擊,攻勢如排山倒海而來,匈奴人四面受敵,進不能,退亦無路,兩軍自晨至暮反復衝殺,匈奴人被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眼看著就要使匈奴人全部就殲,
可惜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四合,天色已暮,飄下又鵝毛似的大雪,讓匈奴人得以趁著惡劣氣侯與夜暮低垂的掩護之下,率領殘部突圍而去。

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
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這一仗打得匈奴人元氣大傷,帶著心驚膽寒的餘悸,遠遁漠北,十多年不敢再到漠南牧馬,更別寇掠趙國邊境了。

李牧此役後威鎮邊境,更將趙國的版圖擴展到了土地肥沃的河套一帶,從而滅襜襤、破軍胡,林胡,一些漠南地區的匈奴人部族,都像是秋風掃落葉般的盡被李牧的大軍征服。


趙悼襄王元年,廉頗既亡入魏,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居二年,龐暖破燕軍,殺劇辛。

然後向東拓展,佔領了燕國的武逐及方城兩郡,至此李牧戰功彪炳,已經成為趙國人人稱頌的英雄人物了。

----------------------------

身死

後七年,秦破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

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於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
封李牧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

十年之後,秦國大舉攻趙,平陽一戰,更大敗趙軍,殺趙將扈輒於武遂;
趙王連忙拜李牧為上將軍,率兵迎戰秦軍,宜安一戰,大敗秦軍,敗秦將桓齮,李牧受封為武安君。

往後數年之中,李牧更數次擊退秦國的軍隊,使得秦國一統天下的政策遭遇了空前的阻礙。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禦之。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
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
廢司馬尚。
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

趙王遷七年(公元前229年)
秦國趁趙國連年天災再度發起攻擊,秦將王翦攻趙,李牧率軍頑強抵抗。
秦國見難以強攻取勝,便派間諜賄賂趙國權臣郭開,要其離間李牧和趙王。

而趙王遷由於李牧戰功顯赫,心存畏懼,竟然輕易相信了李牧意欲謀反的謠言,下令李牧將兵權交給趙蔥和顏聚。
李牧知二人無能而拒交兵權,加重了趙王的疑慮,被趙王遷派人暗中捕獲,隨後遇害。

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滅亡。

----------------------------
結語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最傑出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

他屢屢讓趙國轉危為安,在一系列的作戰中,更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一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如李牧不死,秦趙還得先在戰場上一比高低。

李牧也是個民族英雄,戰國時期各國的將領的作戰對像基本都是各諸侯國之軍隊,亦即是民族內戰,與他們不同是,李牧前半生的主要作戰對象是民族外敵,且在與野蠻外族征戰中,以最精彩輝煌的方式實現了勝利。

因為他與旗下將士們的浴血奮戰,讓中國於數百年之間不受匈奴的侵擾,
因此,李牧有理由獲得後世更多的尊敬。

關於李牧的事跡,主要記載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
史記是本文學性好的紀事史,卻不是一本好的編年史,太史公在書史時,是以他的視角選取材料和故事的,使得我們常常難以得到許多具體事件的詳貌,在兩千多年時間長河中基本散佚的原始典籍後(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只能遺憾地留下難以彌補的空缺。

----------------------------

歷史上的評價

太史公曰:
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
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
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
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
安邊定策,頗、牧之功。

----------------------------

關於郭開

郭開

戰國時期趙王遷的寵臣,也是趙國著名的小人。
他的嘴巴害了趙國的兩名大將,廉頗和李牧。
廉頗逃往外地時,趙王想起了廉頗,派使節去看望。

就在這時,郭開拿了重金給那位使節,叫他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使廉頗不能再返沙場。

李牧也是被他所害。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兵攻趙,趙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迎戰。
數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幾敗秦軍,王翦畏之如虎。

見是李牧領兵迎戰,秦國深感強攻無望,於是便用重金賄賂郭開,讓其設法說服趙王遷召回李牧。

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後,誣陷李牧、司馬尚等謀反,
趙王遷不察真相,盲目決策,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司馬尚,並將李牧殺害。
李牧被殺後,王翦率秦軍乘機大敗趙軍,俘虜了趙王遷,就這樣,把趙國吞併了。
 
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郭開身為趙國的大夫,且深得趙王寵信,趙國一完蛋,自己的靠山也倒了,他怎麼就不考慮一下自己的後路?
可惜,這種擔心對小人來說是多餘的。

小人謀國的心思沒有,但謀己的門檻卻精得很。

郭開在逼走廉頗、讒殺李牧之前,秦國早已給他開了「接收證」,所以做起壞事來當然就有恃無恐了。

在小人心中,做一樁惡事是惡,做兩樁還是惡,所以乾脆就壞事做絕,做到底。

趙國完了,他郭開搖身一變到秦國照樣做官,一樣吃香喝辣,不過老天有眼,趙亡不久郭開就成了別人的刀下鬼。

郭開作惡時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

秦國間諜王敖曾就郭開讒間廉頗事問道:「你不怕趙國滅亡嗎?」

郭開答:「趙國的存亡是整個國家的事,可廉頗是我個人的仇敵。」

為洩一己私憤,可置國家安危於不顧,這就是小人的邏輯。

-----------------------------

最後是動漫、遊戲中的李牧?

非常不幸的事,沒有以他作題材的遊戲,也許有,但一定不出名,最少我沒聽過。
連光榮都沒有設計過他就是了。

有興趣的…

自已填,不然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也成。XDDD



































統率武力知力政治魅力特技生年
98
9388
6787
闘神/洞察?
槍兵
戟兵
弩兵
騎兵
兵器
水軍
歿年
S
S
A
S
B
C
B.C.229


這是我之前設的三國志11代裡的自創古武將資料,不過還是覺得不對味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