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眾因緣--4
四、廣種福田 龍王獻寶
詩曰:
“阿育王征海不從,分金造像比輕龍;
興添福德修千日,獻寶稱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於他福力特別殊勝,統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問道:“現在天下,還有什麼地方不屬於我?誰敢不服從我?”群臣同聲回答說:“全印度都被大王統一了,沒有一個不稱臣服從大王。”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來說:“啟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龍王,不屬於大王。因為龍王向來不遣使來問候大王,也沒有任何寶物進貢。由此可見,他不屬於大王。”
阿育王想考驗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夠懾服龍王,因此發動了千乘萬騎的兵將,敲鐘擊鼓,旌旗展揚的來到海邊。阿育王厲聲向大海呼喊說:“龍王!你在我的國界內,為什麼抗拒不來見本大王?”他雖然再三地呼喊,龍王卻安然不動,視若無睹。
阿育王問群臣說:’有什麼妙法,可以使龍王不得不出來?”這時,有一位尊者,稟告阿育王說:“時機若到,就可以使龍王出來。現在因為龍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來歸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龍王的福德比較大的話,可用黃金二斤,分別塑造兩尊王像,一斤造龍王形像,一尊造大王形像。兩尊金像造完成之後,如法加持修法,比量其輕重,就可以明白誰的福德大。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辦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後,稱驗的結果還是龍王的像重,人王的像輕。
尊者說:“龍王的福德,超過于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較重。大王的福德不夠,所以比龍王的像輕。若想輕者變重,必須修德培福,才能如願。”阿育王聽聞尊者的開示之後,知道自己的福德淺薄,深感慚愧,因此更發勇猛精進之心,廣種福田。從此每天精進修持顯密佛法,又大叩頭(大禮拜)數千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竭誠的禮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的發心,稀有難得,他把私人的財產,全部做為供養三寶與佈施貧窮。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廣造佛像,印贈佛經,不計其數。如此種福,使供在密壇上的龍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說:“這樣的福德還不夠大,要使龍王像向大王頂禮,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夠大。”
於是,阿育王更加發大心,並接受耶舍尊者的指導,取阿世王所藏的佛陀舍利 四升,粉碎七寶末,而造八萬四千寶塔。又受護法神的協助,將此寶塔舍利,分遍閻浮提,同時安置供養。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國去宣揚佛法,使佛法遍滿於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斷的精修佛法,廣種福田。到了最後,連阿育王自己睡覺用的枕頭,也拿去賣掉,來供養三寶。這時,龍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頂禮。尊者就向阿育王說:“現在可將兩尊金像,再稱驗其輕重。”真是不可思議,人王像已經超過龍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說:“大王可以征服龍王了。”阿育王非常高興,便如前次一樣,帶領著大軍來到海邊。這時,龍王立即變化成一位青年婆羅門,來到阿育王的面前,長跪問候請安,並貢獻許多珍寶,自稱小臣。
詩曰:
“福慧雙修正法王,闡揚聖教顯威光;
捷成寶塔閻浮遍,饒益人天盡佛當。”
附注說明:
(一)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故佛為福慧兩足尊。若要人恭敬信服,自己需要培植相當的福慧。
(二)佈施得大福,修持開智慧。培植福慧的人,必須要至心供養三寶,周濟窮苦;精進修持顯密佛法。
(三)禮拜“三十五佛”,功德無量。依照“決定毗尼經”的懺悔法,修持禮拜諸佛,能消滅一切惡業。
詩曰:
“阿育王征海不從,分金造像比輕龍;
興添福德修千日,獻寶稱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於他福力特別殊勝,統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問道:“現在天下,還有什麼地方不屬於我?誰敢不服從我?”群臣同聲回答說:“全印度都被大王統一了,沒有一個不稱臣服從大王。”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來說:“啟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龍王,不屬於大王。因為龍王向來不遣使來問候大王,也沒有任何寶物進貢。由此可見,他不屬於大王。”
阿育王想考驗自己的福德、威力,是否能夠懾服龍王,因此發動了千乘萬騎的兵將,敲鐘擊鼓,旌旗展揚的來到海邊。阿育王厲聲向大海呼喊說:“龍王!你在我的國界內,為什麼抗拒不來見本大王?”他雖然再三地呼喊,龍王卻安然不動,視若無睹。
阿育王問群臣說:’有什麼妙法,可以使龍王不得不出來?”這時,有一位尊者,稟告阿育王說:“時機若到,就可以使龍王出來。現在因為龍王的福德,在大王之上,所以他不出來歸服。大王如果不相信龍王的福德比較大的話,可用黃金二斤,分別塑造兩尊王像,一斤造龍王形像,一尊造大王形像。兩尊金像造完成之後,如法加持修法,比量其輕重,就可以明白誰的福德大。較重的一尊就是福德大。”
阿育王就依照尊者的辦法命人去造像,造成以後,稱驗的結果還是龍王的像重,人王的像輕。
尊者說:“龍王的福德,超過于大王之上,所以他的像較重。大王的福德不夠,所以比龍王的像輕。若想輕者變重,必須修德培福,才能如願。”阿育王聽聞尊者的開示之後,知道自己的福德淺薄,深感慚愧,因此更發勇猛精進之心,廣種福田。從此每天精進修持顯密佛法,又大叩頭(大禮拜)數千拜,即使手已磨破,仍然竭誠的禮拜三十五佛。
阿育王的發心,稀有難得,他把私人的財產,全部做為供養三寶與佈施貧窮。又在各省市建寺起塔,廣造佛像,印贈佛經,不計其數。如此種福,使供在密壇上的龍王金像,向他曲身合掌。
尊者說:“這樣的福德還不夠大,要使龍王像向大王頂禮,全身伏地,大王的福德才夠大。”
於是,阿育王更加發大心,並接受耶舍尊者的指導,取阿世王所藏的佛陀舍利 四升,粉碎七寶末,而造八萬四千寶塔。又受護法神的協助,將此寶塔舍利,分遍閻浮提,同時安置供養。此外,更派遣高僧前往各國去宣揚佛法,使佛法遍滿於全世界。
如此,三年不斷的精修佛法,廣種福田。到了最後,連阿育王自己睡覺用的枕頭,也拿去賣掉,來供養三寶。這時,龍王的金像,立即伏地向阿育王頂禮。尊者就向阿育王說:“現在可將兩尊金像,再稱驗其輕重。”真是不可思議,人王像已經超過龍王像的重量了。尊者說:“大王可以征服龍王了。”阿育王非常高興,便如前次一樣,帶領著大軍來到海邊。這時,龍王立即變化成一位青年婆羅門,來到阿育王的面前,長跪問候請安,並貢獻許多珍寶,自稱小臣。
詩曰:
“福慧雙修正法王,闡揚聖教顯威光;
捷成寶塔閻浮遍,饒益人天盡佛當。”
附注說明:
(一)福德和智慧,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故佛為福慧兩足尊。若要人恭敬信服,自己需要培植相當的福慧。
(二)佈施得大福,修持開智慧。培植福慧的人,必須要至心供養三寶,周濟窮苦;精進修持顯密佛法。
(三)禮拜“三十五佛”,功德無量。依照“決定毗尼經”的懺悔法,修持禮拜諸佛,能消滅一切惡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