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子之善

分類:人生哲理
2012/12/24 01: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 劉固盛 )


    善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質和核心價值。
    這一核心價值的形成,與儒學的長期浸潤密切相關。
    然而,我們討論中華文化中善的思想時,也絕不能忽略道家。
    道家雖以探索宇宙本源之道為其哲學旨趣,但其最終落腳點仍然在人道上,
    在思考社會與人生的本質時,道家同樣是求善的,
    這一點在老子思想中有典型的體現。
    老子之善,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一、上善若水

    對於善,第八章有一個總的看法:“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這樣解釋
    “上善若水”的:“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結合《老子》章旨與河上註可以看出,
    水針對道而言,水的品性幾近於道;
    善則是針對人來說的,個人體道,乃為上善。

    唐玄宗疏解此章時,曾指出“水之三能”:
    “水性甘涼,散灑一切,被其潤澤,
    蒙利則長,故云善利,此一能也。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平可取法,清能鑒人,乘流值坎,
    與之委順,在人所引,嘗不競爭,此二能也。
    惡居下流,眾人恆趣,水則就卑受濁,處惡不辭,此三能也。”

    註文闡明了水的三種品性及其作用:
    其一,水無所不在,滋潤萬物,一切物類皆賴水的潤澤而生長;
    其二,水以柔弱為品德,不與人爭,
    而是順隨引導,該流則流,當止則止,無所不可;
    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
    惡處下流,而水則處下不爭,居污不辱。
    水的品性,正與道的特點類似,所以老子以水喻道。

    而這個比喻的目的,則在於闡明上善之德,
    具體來說,乃有“七善”:

    (1)居善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老子反之,認為人應該效法水的品性,處於卑下之地,低調生活。
    一味爭強好勝,不是好事。
    《老子》六十六章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
    “江海正是因為處於低下的位置,反而成就了其浩瀚與博大,
    所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

    (2)心善淵。淵,深也。人的內心要像水一樣深沉平靜。
    《老子》第十五章曰: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善於體道的人,其品性與水相似。

    (3)與善仁。水善利萬物,而不求回報,
    也不去爭奪什麼,最具有仁愛精神。

    (4)言善信。即講求誠信。
    《老子》第八十一章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實的話往往不動聽,漂亮話往往多虛假,
    所以要善於鑒別,以誠信為上。

    (5)正善治。
    為政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則做事。
    道的原則就是水的原則,也即無為的原則。

    (6)事善能。做事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剛的韌性,
    誠如《老子》第七十八章所言:
    “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7)動善時。
    水能方能圓,總是能夠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對方的狀況,
    以作出最恰當、最合理的調整,最能發揮所長。

    從上所論可知,老子所言之善,
    不僅包括“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第八十一章)的仁愛精神,也包括言必真實、
    善信不欺的誠信態度,還包括澄靜清虛的心境。
    同時,老子之善並非隨意的遷就、
    忍讓與施捨,而是講究原則與精神的,
    那就是“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之善,與宋襄公式的仁義有很大的差別。


    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子思想中關於善的另一經典表述是: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第四十九章)一般來說,與善者相處較為容易做到,
    但要包容不善者,則很難了,
    但老子認為,只有能夠做到
    “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
    此點,確乃顯示出了道家寬闊的胸懷。

    南宋呂知常註曰:“夫善否相非,誕信相譏,
    善與不善,信與不信,世俗之情,自為同異耳。
    故有好善之心者,聖人不違其性,輔之以上善,使必成其善。
    茍有不善者,亦因以善待之。
    善不善在彼,而吾所以善之者,未嘗渝也。
    百行無非善,而天下莫不服其化,德之厚矣。”
    (《道德經講義》第四十九章)

    道家主張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
    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遷心為善,
    從而達到“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的理想狀態。
    呂註還強調了一點,只有世俗者才有善與不善之別,
    至於聖人本身之善是不會變化的,
    善與不善者均以善待之,這也是不會改變的。

    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思想還反映出了道家的超越精神。
    如北宋王雱註云:“善惡生乎妄見,妄見生乎自私。
    公於大道,則雖目睹善惡,而心無殊想矣。
    故聖人因世之情,強立毀譽,而心知善惡,本自非相,
    故不善之善,非憐而恕之,乃不覺有異也。
    忘善惡之實,真善也。
    ”(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卷八)王雱此註,
    借助於佛教的觀點以明老子對待善的超越境界。
    善與不善都是出於名相的執著,聖人之心能夠超越名相與妄見,達到無心之境,
    從而實現“忘善惡之實”、超越善惡的真善。


    三、以德報怨

    與“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關,
    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憤上,
    老子主張“以德報怨”(第六十三章)。
    《老子》第七十九章指出: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什麼是“和大怨”呢?河上註云: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也。”
    這一解釋是可取的。
    而孔子所主張的“以直報怨”,其意正與“和大怨”相近。
    當然,在老子看來,
    這種“和報”怨憤的方式,必然損害人情,留下餘怨,
    因而不可為善,所以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老子認為,對待怨憤的的最好方法是以德報怨,
    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
    相對於孔子的以直報怨來說,
    老子的以德報怨更顯示出一種宗教式的情懷。

    這點恰在以後的道教教義中得以印證,
    如南朝道士顧歡在詮釋《老子》時發揮曰:
    “自然無情,以與善為常,司契之人,是道之所與也。
    然則此經所明,是自然之道,可以與善,不可示惡也。
    問曰:蓋聞常善救人,則善惡無棄,天道普慈,無物不育。
    善者己善,何須此與?
    惡者宜化,何為不示耶?答曰:道教真實,言無華綺。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而笑之。
    聞而勤行,以成其德,聞而大笑,只增其罪。
    故以道與善,成人之美也;不以示惡,不成人之惡也。”
    (《敦煌本老子道德經顧歡註》,《中華道藏》第十冊)

    天道以與善為常,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這是老學之要義,也是道教的宗旨。
    應該看到,老子所倡導的以德報怨思想,
    實際上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
    其一,從道的層面來看,以德報怨即是道的體現,乃為大善。
    其二,從社會個人的角度看,以德報怨思想的重點在於為善去惡,
    而不是無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縱邪惡。

    綜上所述,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以德報怨三個方面,實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
    反映了老子之善的主要內涵。
    老子論善,
    既體現出了中華文化中固有的為善、
    求善精神,同時又保持著道家特有的清醒與智慧。
    對道家關於善的思想的繼承與弘揚,
    將有助於矯正我們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偏頗之處,
    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圖檔:─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