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的勝義諦思想
摘要:本文通過對佛教勝義諦思想演變的探尋,揭示佛教勝義諦思想的發展理路以及大乘瑜珈行派的勝義諦思想淵源,進而分析《解深密經》的勝義諦思想及其特質。
關鍵字:勝艾諦;佛教解:深密經
勝義諦在佛教的教義中表示的是真如、究極的真理等意思,又名為第一義諦、真諦,是一種不可言說、離一切思維分別、絕諸表示的真實,是最高智慧所證知的理境。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來,教義中所談及的“真如”、“真實”、“實相”、“如實”、“緣起”、“涅槧’等,都是指這種究極真實的本身——勝義諦。
一、《解深密經》的勝義諦思想源流
對於真實的自身及如何體證此‘真實’的自身問題,隨著佛教的發展,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闡述。由佛陀說的“中道”、“真實”,到說一切有部“法有”的勝義諦,再到龍樹提倡“空的緣起”,矯正“法有”的偏倚,回復佛說的舊觀。佛教對勝義諦存在的描述與體證,就循著這樣一條迂回曲折的道路發展著,每當一次出現偏差的時候,便有新的學派繼起,並把它矯正過來。
(一)佛陀對“真實”“緣起’的體證
1、佛陀對“無記”問題的沉默
對本質上與形而上學有關的論題,即所謂‘無記’的問題(如:世界在空間上是有限還是無限),佛陀是保持沉默不語的。這種沉默,並非對問題的無知或逃避。相反,佛陀在顯示,這些問題是超越了經驗界的層面所能回答的。因為當時印度的思想家們,通過各種思維分析的結果,不但沒有澄清問題的底蘊,反而製造了種種矛盾與衝突,令問題糾纏在永無休止的爭論裏。如六師外道與婆羅門教,他們都各自宣稱能瞭解“真實”,然而他們的見解之間卻又充滿矛盾。所以佛陀對沉默的堅持。正是要超越各類思維分析的矛盾和衝突,不再駐足於當時種種獨斷的“有”、“無”等主張之中。
2、佛陀對“緣起”的把捉
六師外道與婆羅門教的那種獨斷的‘有“無,之見,自然是無法體證“真實”的,佛陀則以一種“離有離無”的方法,即“中道”的方法體證了“緣起”,這種“中道”是離相對的,不能用有思維的心去接觸,不能在對立的概念上比較,而且在言說的世界裏,沒有一處是它安放的地方,它本身絕非一種實質的顯現,更不能把它視為實在的物件來瞭解,這樣的“中道”,是必須具有正智的人,才能夠依循中道的方法契入,達至現證緣起。由此“中道”所體證的“緣起”就是諸法之實相。它是離言語概念分別的。是對諸法本身如何生生滅滅地存在的實際的洞見。而生死苦海中的眾生,卻對此“緣起”迷惑不見。相反,在無明的推動下,建構出語言、概念的世界而迷失了方向。佛陀的覺醒,就在於他以正智現見了“緣起”這一最高真理。
(二)說一切有部的“勝義諦”思想
在原始佛教教義中所表示的“真實”“無為”“見緣起即見法”,是現證的,是離思維分別的層面而展開出來的。對於這種超越概念所能表達的真實,亦即對佛所證的“法”,所說的“法”,在部派佛教時期,是非常重視的。其中,說一切有部便把“法”分析為“五事六十七法”,並認為這些構成現象界的“法”,都是“三世實有”而把那些由“五事六十七法”所和合和集而成的事物。稱為“假法”。對於這“三世實有”的法說一切有部認為它們是有自性的,是一種實在的“有”,是與和合現象同時存在。這“實法”就是勝義諦,是因緣和合現象之因體,也是隨順聖者的言說。由出世間的根本智與後得智所認識的。這些勝義諦的實法之法體。同時是“三世實有。法體恒有”的。即一切現象界事物的本質,橫亙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儼然存在。說一切有部的這種‘實法’觀,是由於對佛所說的“法”的過分重視(佛入滅前曾囑咐弟子,要“依法不依人”,以他說的“言教(法)為師”,故弟子們對佛所說的法,視為永恆的真理,而特別強調,並加以分析,而認為是真實的道理,都是真實不變的,於是便產生了這種“一切法”實有的偏差,這種觀念顯然違背佛所說的“緣起”的意蘊了。
(三)中觀學派的“勝義諦’思想
對於說一切有部的“實有”觀這樣一種偏激的主張,佛教內部也有表示不滿的,如大乘佛教的奠基者龍樹菩薩。便依據佛陀的精神提倡“緣起性空”,以期重新確立“緣起”的真實意蘊。
龍樹認為現象界的事物,都是由眾緣所起,乃造作的東西,根本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可言。但常人往往由戲論的分別活動。而在思維的過程中,作無限的展開。把本來相依相待而顯現的緣生事物概念化、實體化,從而在思想上或行為中形成一種根本的固執和顛倒,並據此構成一切道德、情感價值的標準,牽引著生命活動的方向。於是“緣起’的真面目便在常人的語言、概念的世界裏隱覆不現,無法被正確地認知。惟有通過修行,寂滅一切戲論,以離有亦離無的中道直觀,消解思維上對立的二分法,才能親證緣起的真正存在,而這種狀態,也就是龍樹所談的“八不緣起”,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去不來,不一不異等“悟”的層面中,顯示“緣起’是無自性的、空的。不能以言詞表達,是無相,是真如。由此。可以看出,中觀學派所談的勝義諦,就是指寂滅一切戲論後。由般若體證面前不虛誑的勝義境,即通過般若智達至見緣起的覺悟,簡言之就是“悟的緣起”或“空”。
二、《解深密經》的勝義諦思想
(一)瑜伽行派對頑空思想的補救
龍樹把“悟的緣起”稱為“空”,把顛倒的執著名為“戲論”。這種假名安立的“教”。目的在於對治部派“法有”“自性”的偏差,而正確教示緣起的實相。但這種否定實有的空教,在有情的心中,卻構成一種新的戲論,即把空教執為“一切皆無”。連緣起的假相也不存在,釀成一種虛無的頑空思想,與佛家精神相悖。故瑜珈行派的學說,遂代之而起,改變遮詮的進路。而用非有(有部的法有)非無仲觀末流的頑空)的中道表詮方式,對治中觀末流的頑空的弊病。把“空的緣起”之離言境界,表示為勝義諦的“離言法性”。如是,一方面顯明此乃超越一切有、無的勝義境界,即“離言”,另一方面又指出此勝義境界有離言的法性真如,而堵塞頑空的傾向。
(二)《解深密經》及其勝義諦思想
1、《解深密經》概況
《解深密經》是彌勒瑜珈行派的根本經典,也是最重要的經典。它有多種譯本。其中以玄奘譯本最為流行。全經共八品,闡述了早期的唯識思想,對後來瑜珈行派理論的影響很大。其中的《勝義諦相品》就詳細地詮釋了瑜珈行派的勝義諦思想。
2、《解深密經》的勝義諦思想
《解深密經》是從五個方面來分析勝義諦的特質的:
(1)勝義諦是離言說的。勝義諦是聖者正智所見。是自內親證的。是無法用言語所表達的。但是佛陀在教化眾生過程,為令眾生覺悟,必須假借言說。但瞭解勝義諦的這一特性後,就應當知道,勝義諦是離言法性,任何言語都是
無法如實地詮釋它的,我們只有通過修行,才能證得其實相。
(2)勝義諦的無二性。勝義諦是指“離言”的證悟境界,是一切見、聞、覺、知都不能詮表的。然而諸佛、菩薩為了教化眾生,令他們同樣獲得清淨,於是把證悟的內容,假借世間共許的語言、文字,組織成“有為法”、“無為”法種種性質的“教”。但眾生要瞭解,這“有為”“無為”的教,其本質不外“本師假施設句”,于本師的施設中,並沒有好象言說的實在的“有為”“無為”可得。由此應知,勝義諦是超越“有為”“無為”的。只有迷惑的眾生才執有實在的有為無為種種法。
(3)勝義諦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認知的境界。勝義諦非地前菩薩或二乘凡夫的尋思所行境界。所謂尋思。就是推求、思量的意思,此推求、思量的心理活動,乃借助名相或語言等種種表示為媒介;而勝義諦則由無分別智,以現量直接證知,不須假借語言、見、聞、覺、知等表示,而當下現證真如法性是離我,我所的如實存在,與尋思所行的我及我所等有諍論境界完全不同。所以,凡夫的尋思是不能見勝義境界的。
(4)勝義諦超過與諸法一相、異相的特性。勝解行地諸菩薩對勝義諦與諸法的關係,不能如實了知,於是有種種妄執:有些說是相同;有些說是相異;更有些不能決斷。其實,這三種見解,佛陀都不贊同,因為勝義諦在原始佛教來說,是指無為法,亦即因緣法;而諸法一般多指雜染的惑業苦等現象,亦即緣生法。這兩者的關係是“法(雜染諸法)不離如(因緣法),法不異如”的,故此,《解深密經》中勝義諦與諸法的關係,也正如因緣法與緣生法一般,不能說二者相同,也不能說二者相異,所以是不一不異的關係。
若認為勝義諦與諸法是同一,則經中列舉了它的種種缺失:(a)若二者同一。應于現在一切眾生皆以見真如之理,並應證得無上方便安穩涅槃。又或已應獲得最高的菩提覺知而成佛。可是,現在的眾生尚未能見真如理。又不能達到無上方便安穩涅槃,而又不能證得最高的菩提覺知而成佛,故知非一。(b)如諸行相是墮于雜染相中。那麼,勝義諦也應墮于雜染相中。又反過來說,勝義諦是無差別相。那麼,一切諸行相亦應該無有差別才對,但現在一切諸行相是有差別的。由此,故知二者非一。(c)在修觀行時,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知,已應體證了勝義諦的道理,不須在後時再度尋求,可是。現在修觀行者,于所見,于所聞,於所覺,於所知,仍須尋求勝義,故知二者非一。
若認為勝義諦與諸法是一向異相,則有下列缺失:(a)若二者一向異,則於證真如理時,無須除遣諸行的雜染相。若不除遺諸行的雜染相,便應該不能解脫相縛。若相縛不能解脫,則粗重縛也不能解脫。故二縛不能解脫,則見道者不能證得無上方便安穩涅槃,或不能得最高的菩提覺知而成佛了。然而,末見道者,于諸行相不能除遣,于諸相縛、粗重縛不能解脫。但這些對於聖者來說是可以除遣和解脫的。由於聖者已經把二縛解脫。所以便能獲得無上方便安穩涅槃,或證得最高的菩提覺知面成佛了。由此應知,二者非一向異。㈣若二者一向異。則不應說:“諸行的共相是勝義諦相了;”又反過來,也不應說:“相即于諸行的無我性,無自性之所顯現,而稱為勝義諦了”。但現時勝義諦是諸行的共相,又是由諸行的無我性無自性之所顯現,故此應知,二者非一向異。(c)若二者一向異,則應於見道證真如時,雜染相與清淨相同時成立,不須除遣了雜染相後,才能證清淨相了,於是,現在於見道或未見道時,不見二相能同時各別存在,故知二者非一向異。總之,經中總說勝義諦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超過與諸行相一性異性之相。
(5)勝義諦乃遍一切的一味相。經中說諸增上慢比丘,於有所得的現觀中,見“蘊、處、緣起、四食、四諦、十八界、四念住乃至八正道”等的總相、別相。便計執以為是勝義諦相,而不知聖教所示,於一切“蘊、處、緣起、四食、四諦、十八界、四念住乃至八正道”等中清淨所緣才是勝義諦。而此勝義諦是遍一切皆無別異的一味相,當比丘於一蘊中通達真如勝義的法無我性後。便不須更求其餘各蘊乃至八正道的勝義,因為勝義諦是諸行相的共相,是遍一切皆無別異的一味相,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諸法的法性皆遍于一切時,一切處而平等無別。
《解深密經》是屬於第三時教,是真了義教,是無上、無容,非一切諍論立足的地方。它的勝義諦思想詳細、準確地詮釋了佛陀的“中道”思想,糾正佛滅以來對勝義諦的理解的種種誤差或缺失,對於我們正確把握佛教義理有重要的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