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47

分類:法相宗
2012/10/23 09:11

這段講言說妄想,也是這個意思,就是說言說妄想它是無自性的,是生滅法,但是佛家,就是釋迦牟尼佛他並不破這個法的,因為語言文字還是一個法呀,語言文字還是要利用的,特別是悟了以後你再利用語言文字,這時候語言文字可以起大作用了。我們要瞭解這個意思,不然的話我們就有片面性,你說離語言文字,那我就不說話了,以後經我也不看了,書也不讀了,這樣我離開這些語言妄想,那你錯了,不是這麼修的。後來我們禪宗有些人不讀經,不講經,那個帶有片面性,沒有領會講言語妄想的真實義。除了佛給我們留下大量經論這些文字以外,比如說,佛家利用聲音做佛事多得很,像我們的唱贊,我們的念誦,都是聲音做佛事。而且再進一步講聲音這個法,你要是再進一步深入的話,它本身也是第一義。我舉個例子來說,像密宗講“阿字本不生”。我講了萬事萬物是哪里來的,沒有個來的,沒有第一因。沒有第一因,它就不生,時間它沒有始終,空間沒有邊際。就是說萬事萬物沒個來源,沒個起頭它就不生,不生也就不滅。不生不滅就是無生。本不生,本來就沒有,本來不生。我們用聲音 “阿”來表示這個意思,本來不生無生,阿……阿……我們聲音,天籟、地籟、人籟,講天地人的聲音。就我們人來說,主要是三個聲音吧:唵……這是天部的聲音,我們頭部的聲音。天上打雷的雷音是這個聲音,我們頭部血液迴圈也是這個聲音。吽……這是我們臍部的聲音,地部的聲音,你看那個地震,就是轟……,發這個聲。阿……這是人部的聲音,你們試試看,我們開口聲帶動,不開口聲帶不動,我現在聲帶不動閉著,我一開口,“阿”,聲帶動了,你們試試看,你開口就是阿。我們人一生下來第一個聲音,小孩子呱呱墜地,就是阿。小孩子會說的第一句話,“媽媽”,發阿的音,不但中國人這樣,外國人也這樣子,fathermother,也是阿的音,人部的聲音,離不開的。為什麼“唵阿吽”三個字成了普賢王如來的根本真言,就是這個道理,聲音離不開這三個字。


特別是阿字,一切聲音裏頭都有阿音,你不管說什麼話,你不管怎麼叫喊,不管你美聲唱法也好,通俗唱法也好,什麼民族唱法也好,反正你們一講一唱一念都是阿的音。阿的音就遍佈在所有聲音當中,就等於本不生、無生這個法義遍於一切法裏頭,一切法都本不生一樣。所以密教就講什麼呢,“阿字本不生”,用阿字表示本不生,阿字無生,無生就是阿字。阿的聲音遍於一切音,本不生的法義也遍於一切法當中。你有為法也是本不生,你無為法也是本


不生,一切萬物都本不生。我說的意思就是什麼呢,聲音再進一步它也可以表示法義,但是表示法義的時候它已經不是言說妄想相了。如果我說言說妄想也可以表達第一義,那我不是違背佛的教導了嗎,違背《楞伽經》的教導了。我剛才說的不是違背《楞伽經》教導,而是說明你不要遮遣了一個法,就又把遮遣的東西抓著不放,那又錯了。佛講因緣,又講沒有因緣,他是從無自性來講的,不是否定因緣法。佛說離言說妄想才能看到諸法實相,但是言說它本身還是個法。這個要說清楚,不然的話又墮入一邊,不是常邊就是斷邊了。(_______三)修習位——遠離四句下面講第三個了,就是修習位,講遠離四句。大乘菩薩,修習位的菩薩,從初地到十地是修習位,講修習位的菩薩漸次修習的原則。因為這個菩薩還沒有到究竟位,沒有到真如,在證得如來藏之前,他就離不開四句相對的概念。這裏就講要遠離四句。菩薩在地地漸進修行的時候,每一個地上都要注意遠離四句。所以:


爾時大慧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 惟願為說離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聖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 入於第一真地相續漸次, 上上增之相, 入如地相。無開發本願,譬如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自心趣部分之相,一切法。我及餘菩訶薩 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 疾得阿跋多三藐三菩提, 令一切生, 一切安,具足充滿


“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實際上就是離四句。


“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初地、二地,一地接一地相續,修行的次序漸進,一地比一地高,漸漸增進清淨之相,最後“隨入如來地相。”最後進入佛的究竟境界。這是大慧菩薩向佛提問。接佛回答說: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 汝能我如是之,多所安多所益哀湣一切天世人。


佛告大慧: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說你問這個問題問得好!對眾生多所安樂、多所饒益,你慈悲呀,當機來問這個問題。


這個是講登了地的菩薩來進一步修學離垢的時候,就要遠離四句。沒有登地以前,離垢首先要懂得諸因緣相,然後要離開言語的妄想相。那麼登地以後的修學,一地一地都要遠離四句。四句我前面也講過:有句、無句、亦句、非句,那是一種四句的說法,也是佛說的。這裏《楞伽經》所講的四句跟前面的四句,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字面上說法有點不同,還是這四個基本概念:“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就是同,“異”就是不同。“俱”就是亦同亦不同。“不俱”,非同非不同。所以這四個概念歸起來還是這麼四句:同、不同、亦同亦不同、非同非不同,還是這麼四個基本概念。遠離四句,就是離開這個概念。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有句、無句、亦句、非句,還是離開這四句,不過表述的方式不一樣了。同還是不同,也同也不不同,非同非不同,跟前面我們表達的,是有還是無,是亦有亦無,還是非有非無,都是一樣的。是常還是斷,亦常亦斷,非常非斷,都是


來講四句。無論講有無也好,講常斷也好,講一異也好,以此類推,都是講四句。這裏講的四句是用一異、俱不俱來表達的。


從初地到十地的修行,漸次修行的原則,一定是每登一地都要離四句,離相對的概念。一和異,這是事物的同異現象;俱和不俱,這是事物的和合、不和合的現象;有和無,是色等有為法和虛空無為法相對的現象;常和無常,就是永恆的現象和生滅的現象。我們前面講的言說妄想,言語的分別離不開這四句,總不出這四句之外,前面講了嘛,要麼肯定,要麼否定,要麼矛盾,要麼不定,離不開這四句。只有自覺聖智,無分別智的菩薩,有這種境界的人才能離開這四句,其餘的外道都不能行,“一切外道所不行”,這是“自覺聖智所行”,只有到自覺聖智的菩薩,他才能夠離開這四句,“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因為菩薩以無分別智為前導,看到諸法空無自性,所以對這些自相共相他都能夠一一遣除。依十地漸次,一地一地的,一步一個


腳印,都能夠漸次證入第一義空。證入了第一義空,但是佛菩薩,我上午講了慈悲,他有願力,所以他不住於空,回過頭來他還行願,還要度眾生,就“無開發本願”。因為本願力不住於空,證一切差別相都是自心現,妄想都除掉了,證得菩提了,就像摩尼寶珠一樣,任運普現無邊境界,來利樂眾生。就是講“無邊相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底下佛就講了: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癡凡夫,取外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常。自性因, 著妄想。


佛告訴大慧,愚癡凡夫無知,“取內外性”,他就抓著內根的身、外根的器,心外求法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就是依靠四句話,執著妄想。“自性習因”,計著妄想,就是因為無明妄想習氣種子的緣故起執著妄想。底下就是釋迦牟尼佛用七個比喻來說明外道凡夫的妄計。七個妄想我把它歸納了一下:


譬如群鹿,渴所逼,炎,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虛偽妄想所熏,三毒心,色境界,生住,取外性。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常想,妄見攝受。


比如群鹿,口非常的渴,看到像春天的陽炎,海市蜃樓嘛,它看好像有水,“而作水想”,奔著去了,“不知非水”,不曉得那個地方不是水,是一個幻相。“如是愚夫,無始虛偽妄想所熏習,”愚癡凡夫跟饑渴的鹿一樣,“三毒燒心”,貪、瞋、癡,三毒。“樂色境界”,看著外頭的色聲香味觸,花花世界流連忘返,抓住不放。“見生住滅”,看到生住滅的這些現象他就“取內外性”。我們現在有些人抓著外境的緣,跟著感覺走,感覺好得很,實際上就像鹿望著陽炎以為是水那麼奔跑,那就墮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妄見攝受。”抓著這些東西不放,墮入常見斷見這些妄見。這個喻叫“群鹿逐炎喻”。用群鹿比喻愚夫三毒燒心,著於六塵境界,分別妄想抓著四句不放,結果令貪瞋癡三毒越來越曆害了。這是第一個比喻。第二個比喻:


婆城, 凡愚智, 而起城想。著相


彼非有城非城。如是外道, 虛偽習著,


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 不能了知自


量。


“揵闥婆城”,海市蜃樓嘛。海市蜃樓顯的城,他不知道是陽光折射跟大氣相交攝的結果,虛的,空的,像我們海邊蓬萊煙臺這些地方往往有這種現象。“凡愚無智而起城想”,認為那就是真的城市。這都是外道“無始虛偽計著相現”,外道見不到實際的境界,只看到影相,不知道能見所見都是自心現量,因為他抓著四句不放,總是在有無上計較,起顛倒見,這是第二喻,我們叫“揵闥婆城喻”。第三個比喻:


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林,山河浴池,種種莊。自身入中,念。大慧,于意雲何?如是士夫, 於前所夢憶 念不舍, 黠慧不? 大慧白佛言: 不也世尊。佛告大慧: 如是凡夫, 惡見所噬。外道智慧, 不知如自心性, 依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


就是追憶夢境,比如人做夢,夢見男女,有象馬車,城邑園林,山河湖泊等,覺已,夢醒來以後,他還在回憶。“士夫”我前面說了,就是神我外道,認為有一個神我,這叫士夫。“如是士夫”,像這種神我的外道,佛問:他們“於前所夢憶念不舍,為黠慧不?”你說他們是不是好的智慧呀?大慧回答,他當然不是的了。佛就告訴大慧,凡夫被外道的邪見所吞噬了,外道他不知道夢境都是自心顯現,是沒有自性的。他還是脫離不開四句。這個比喻,我們叫“追憶夢境喻”。


下麵講第四個比喻:


譬如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外道,惡見習氣充滿,依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自壞壞他。餘離有無無生之 因果,拔善根本,壞清因。勝求者,當遠離去。作如是,彼自他俱、有妄想已,建立誹謗。以是惡見當墮


比如一張畫像,本身是平面的,沒遠近高低的差別,只不過線條和顏色的效果,使人感到是立體的,好像真的一樣。這些愚癡的人以為畫上東西就是立體的,就是真的。同樣未來世上的外道認不清事物的本質,“惡見習氣充滿”。這些外道也是依靠這四句。“自壞壞他”,佛教是自利利他,外道正好相反。佛說“無生”本來離子有無,而外道認為“無生”就是斷滅,根本上就是什麼都沒有。如是誹謗因果,斷善根墮落。“勝求者”,就是求最勝佛法的人,都應該遠離外道的所說。因為這種外道的見解很曆害,他誹謗因果,說沒有因果,這種惡見是要墮地獄的。這叫“畫像高下喻”。


再底下,第五個比喻:


譬如翳目, 有垂 謂眾人言: 汝等此。而是垂 竟非性非性, 故。如是外道, 希望, 依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 誹謗正法, 自陷陷他。


比方某人眼睛花了,眼睛一花,看前面好像有頭髮一樣,他還跟別人講,你看這有垂發。實際上沒有垂發,所以講“非性”、“不見”。但確實有個影子,所以講“非無性”、“見”。同樣外道的宣傳,他本來自身就是妄見,他又宣傳他的妄見。他也依於四句,“誹謗正法,自陷陷他。”這個比喻叫“翳目見發喻”。這是第五個比喻。下麵第六比喻:


譬如火 愚夫想, 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惡見希望, 依於一異、俱不俱、有非有非、常常想, 一切性生。


旋火輪,並不是真的輪,而是速度很快地旋轉火把,現出一種火輪的假相。“愚夫輪想,非有智者”,凡夫無智就以為真的有個輪子。這就是凡愚妄計相續如幻的生滅法而起疑惑。第六個比喻叫做“火輪非輪喻”。


還有第七個比喻: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智,作摩尼想,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氣所熏,於所有有生,有者言


比如水泡,你看水泡吹起來的時候,也好像摩尼珠一樣的,愚小無智,不懂事的小孩子,把水泡當摩尼珠,執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水泡不是摩尼,所以智者不取。但也不能說水泡沒有珠寶的形象,所以凡愚執取。這就好比外道“於無所有說有生,緣有者言滅。”就是外道妄見,於無所有處計有,於緣生緣滅處而計實有生滅。這個叫做“水泡似珠喻”。這一大段講了七個比喻,這七個比喻無非說明凡夫外道離不開


四句,依靠四句來生種種妄想邪見。所以我們要清除心識上的垢汙,就要離開四句。離了四句,垢汙才能清除了。因為一切垢汙,妄想妄見,都是依四句而起的。這底下又一大段,有些過細的文字,相似的,一看就知道了,我就不詳細多說了。


複次大慧,有三種量、五分,各建立已,得聖智自,離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著。


佛說有三種量。三種量是法相唯識宗講因明學的時候講的。當然因明學也是根據佛說的三量來講的。三量就是現量、比量、非量。這三種量,我前面講三類境的時候做過個比方:說黃山非常美麗,我們沒有去過,腦海裏就想像一個黃山。想像的黃山叫做獨影境,是他自己那麼想的。這種獨影境就可以叫做非量,因為它不是現實的,不是真實的。又比如,他親自到了黃山,身臨真境,確實美麗,這個他親眼所見的黃山是現境,表示現境的就是現量。回來以後,他回憶黃山,他的回想是有根據的,因為他到過黃山,但畢竟還是想像,已經不在黃山了,所以叫帶質境。帶質境就是比量。比量是半真半假,是依他起的,現量就是圓成實,非量就是遍計所執吧。所以法相唯識宗立三量。講因明學還要講五分,五分論也叫五分作法。五分就是講:宗、因、喻、合、結。宗:凡是用思維邏輯講,你所要講的時候,首先要有個標題,命題是什麼,講的宗旨就是宗。因:講了宗以後,命題要有根據,論據就是因。我們現在邏輯學的“三段論”就是講大前題、小前題,最後結論,是三分。印度的因明學講五分。喻:引證舉例。合:命題的應用,把前幾項合起來。結:最後得出結論。宗、因、喻、合、結,所以叫五分論。“各建立已,得聖智自覺,離二自性事”。就是說依靠三量、依靠五分,建立以後,他也能夠得到自覺聖智。這裏要注意了,佛說的“建立”是從修證上講的,不是就世俗上的知識學問講三量、五分,不是這麼講的。而是在修證上如果你懂得三量,懂得五分,那也能得到“聖智自覺”,正智的境界。“離二自性”,就是離開了遍計所執性,離開了依他起性,證得圓成實性。“而作有性妄想計著”。但是有的凡夫對三量五分起妄想分別,按照世俗的理論來建立,還自以為得聖智,他不知道如果抓著依他起性,抓著遍計所執性不放,就是佛法也會變成外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