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法華經》的權實思想--2

2012/09/22 09:29

  從三周說法,上中下三根得益說明佛雖方便施設權教,為的是顯一乘之實,通過這方便權巧的法門,為實施權,開權顯實,而使這些人終於找到了真正的歸宿。這種種義理,自有與他經不同之處。
  ()本經與其他經的比較
  本經所講義理純圓獨妙,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同入佛乘。而前四種說法均不開權,不發跡,要麼攝大機,要麼攝小機等等。與他經說法不同。
  從別的方面看有以下幾點:
  1. 本經講圓,是純圓獨妙之圓。異于諸經,是帶粗詮圓。如佛在華嚴會上所說的《華嚴經》中的圓,雖也是大乘圓頓教,然而它的圓卻與本經不同,它只是對大根機之人。就本經而言,則《華嚴經》只攝大機,不開權,不發跡。無論是在華嚴會上,還是阿含、方等、般若等時,要麼攝大機,要麼依著漸次的方式說教,攝小機,總之在這幾時都是不開權的。只有在《法華經》中才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開跡顯本。
  2. 本經所闡述以一乘實相之體為正,異于諸經講實相帶有偏正之說。本經但以一乘道教化諸眾生。
  3. 本經講一乘因果,異于諸經。尤其是跡門當中師弟因果與諸經有同有異,本門當中師弟因果與諸經所無。
  4. 本經明如來施權、實二智,正破廢化城之果,又破稟方便教菩薩執近跡之情,令他們生本地之深信,乃至等覺菩薩也讓他們斷疑生信,如是勝用,為諸經所無。
  5. 其他經大都說明佛自從菩提樹下成道後,離開菩提樹,始施權智,度化眾生。本經明師之權實二智,在道樹之前,早己圓滿。
  6. 其他經明二乘人不得入實智,也不能信解權實二智。本經明二乘弟子不但能入實智,也能行解權實二智。諸經沒有說二乘人作佛,本經說二乘也能作佛,乃至造五逆罪的眾生能成佛,罪業深重的女人也能成佛。
  7. 餘教明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本經明施化之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秘密、不定教,顯密種子。或者以頓漸五位調教他們,讓其成熟。又以頓漸秘密、顯密種子。或者以頓漸五位調教他們,讓其成熟。又以頓漸秘密不定五位而度脫之,並種、並熟,並脫,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無有休息。在說法的方式,本經屬隨自意語(直暢出世本懷),餘經屬他意說。
  8. 在宏經的意義上看,諸經大多都是說明順化宏經功德,本經除此之外,還說或毀或逆皆成妙種。
  總的來說,本經是佛在老年之後八年所吐露的心聲,故古德雲:不讀法華,不懂佛恩之浩蕩。
  ()安立權教的真實目的

  世間諸法,莫不皆妙。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儘是菩提,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眾生卻情隔於妙。世尊大慈大悲順應物機,故施設權巧方便之法,而最終目的是入一乘實相.經雲:"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法華經方便品》中說).施設權教的目的主要是為入實.
  佛早已證諸法實相,為適應眾生機宜,開悟眾生。不得不以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雖說權教非佛本意,佛的本意在於令每一個眾生都成就佛果。眾生聽聞權巧之法,認為這是最究竟的,故執執著不放。因二乘法之實,使眾生預入佛流。《法華經》雲:開方便門,示真實道。法華會上印可一切眾生,並給他們授記,當來作佛,即會三乘權法,同歸一乘。

  綜上所知,佛施設權教,無非是令眾生入一佛乘,明白大乘佛法之理。
  三.本經的實教思想
  () 本經對實教的闡釋
  若從跡門瞭解實,十妙之境為實。《法華玄義》雲:照十妙者,即是理妙,乃至利益為實。複次為十妙故。開出十粗。如為蓮故花。意在於蓮,而蓮隱不現。於餘深法,示教利喜。餘法有實,而實不現。又花開蓮現,譬喻開十粗()顯十妙(),則無複十粗。惟一大事不可思議境界。又花落蓮成,喻廢權立實。
  總之,跡門十粗之境為權,十妙為實。何謂跡門十秒?跡門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
  一. 境妙,十如是境,四諦境,十二因緣、二諦境、三諦境、一諦境等。實相之境,本自有之,非所作,非適今,是諸佛之所證。
  雲難解難人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了知。二。智妙: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世出世間智,無上佛智,為九界眾生所不及。經雲: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法華經方便品》三二頁)。三。行妙:智為行本,因于智目,起於行足,以智為先導,一行一切行,一了一切了,為行妙。經雲: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盡行諸佛無量道法為行妙。(《法華經方便品》四五頁)。四。位妙:位指果位,階位,有權有實。本 論圓位,不落階級。經雲: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法華經譬喻品》一00)。五。法妙:即三軌範:A。真性軌,B。觀照軌,C。資 軌。名雖有三,實指一乘大法。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法華經方便品》四六頁)六。感應妙:感,眾生之機感。應,如來之赴應。《法華經》雲: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又一切眾子皆是吾子。又遙見其父踞獅子床。餘經雲:感應之道,如月在天,影含眾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諸水。佛亦如是,佛若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法爾如是。此為感應妙。七。神通妙:神,難測謂之神。通,無礙為之通。如來神通智慧,通達無礙。如入定雨華,放光動地,皆是佛之神現。經雲: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稀有事。”(《法華經敘品第一》七頁)。八。說法妙:諸法的寂滅相,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和宣說的,屬權說之法,今經隨佛自意說,廢權立實。文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為說法妙。九。眷屬妙。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為眷屬妙。十。功德利益:三周說法得記,每一品皆有獲益者。(乃至見光聞法,皆不唐捐。文雲: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總之,十妙為實。所謂實相,這種境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了知,很難用有漏智去理解,為實相非相,非因非果,故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見《法華經方便品》)。說明實相難說難示,是正定之法。諸小乘經以三法印來印證了義經。若非實相即是魔說。不論是三法印還是一實相印,都能令外道不能雜,魔不能壞,因果若無實相,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室內無空,則不能容物。如《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則不能成。總之,要把實相用語言說明白,就算大覺世尊也沒有辦法說清。因為這種境界只有親自證入的人才知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已經覺悟了的佛陀也只能用世間種種的言詞來代替實相。或叫如來藏,或叫畢竟空,第一義諦理,妙明真心,中道等。在本經中也有好幾個名稱,《方便品》中的佛之知見,稱實相;《譬喻品》中的寶所,即是指實相。實相是諸行之體,遍為一切法體。不管怎麼說,實相是佛的境界,是圓滿無上的,究竟了義的。是一切眾生所應該去的真正歸宿。

  ()安立實教的目的
  如就跡門而言,如來以權實二智的妙能,斷了小乘法的七種方便,最大無明。讓弟子們明白佛陀的本懷,無論是千說萬說,好說歹說,而最終目的是讓眾生入佛之知見,令他們斷斷疑生信。會三乘同歸一乘,捨棄小法而向大法,同入圓因。
  佛曾對舍利說,他發過大願,想讓一切眾生如他一樣,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遊戲神通,自在無礙。經雲:化一切眾生,皆入於佛道。”(《法華經方便品》四七頁)中說。從古至今,無數恒河沙數諸佛都是經這種方式方便說,爾後顯真實,把他們接回真正的安穩之處。佛從無戲言,說到了也做到了。讓眾生相信自己可以一樣與佛平起平坐,與他無有差別。只要按佛教的話去作,成佛有望。如經雲:說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法華經譬喻品》一00)。因為每一位眾生都有如來智慧相,佛一成道時就發現了。故先施權教,而後開權顯實,入諸法實相。
  () 實二教的相互關係
  權實二教是怎樣的關係呢?二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權就無法進入實,如登絕壑,必假飛梯,故權就如同登上實的階梯。實的境界幽難解,要因方便而入。權實看似兩個問題,實則不然,義理無二。如站在大雄寶殿外面觀看映入眼簾的兩層,產生的感覺這是二層樓似的建築物。進入大雄寶殿,其實還是一層。比喻未必貼切。今就經題中所舉的蓮華喻來來證明權即實的關係。未談之前,首先瞭解蓮華有何特點。在百花之中,唯獨蓮花是花果同時,是最稀有的。它的根紮在污泥中,受著臭穢之氣的薰染,花卻瀟瀟灑灑的開在水上面。古時有獨愛蓮的人,不知作了多少,流傳千古關於蓮花的詩詞文章。周敦儀在《愛蓮說》中有一句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涼而不妖。古人愛蓮花高潔而淡雅的品質,來喻塵世間一塵不染的君子那種人的高尚。而大覺世尊卻用蓮花來比喻最終極的妙法。如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所談的蓮華,有三個特點可喻權實之關係:A、華生必有蓮,為蓮不可見。此譬為實施權,而意在於實,然眾生無能知。如經雲: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B、華開故蓮現,而須花養蓮。譬權雖有實而不能知,未經法華開顯之前,二乘人不知佛為一乘而說三之旨,錯執權教為究竟。今開權顯實,實意須于權。如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說佛智慧故。”C、華落而蓮成,即喻廢權立實。法華會上,印可一切眾生授記作佛。所謂: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舉手低頭,皆可作佛。今三乘之權法,皆歸廣大之一實。(法華無染,因果微妙,借蓮華因果同時來喻權實為二之妙法,是不得已而借喻的。故不可求其幽玄,如扇喻月,不可求其明暗;如月喻面,不可求其眉目。如標指望月,指為知月之因緣,是不得以而借喻之。)又天親菩薩《法華論》中有二義釋華:A、出水義——蓮華生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花開時出現於外,其根猶在污泥之中,喻從二乘權法()顯一乘妙法,而一乘妙法不離一乘濁水污泥,但亦不為所染。經法華開顯,使小乘人也空污泥水,與諸佛菩薩同坐于蓮華上之意。B、開敷義——蓮華盛開時,其形美麗,香色光潔清妙。四十一年前,聲聞因心怯弱於大乘之法,故今到法華會上開示淨妙法身,予二乘人授記作佛等種種身上功德莊嚴,使(聞者自知成佛)窮予自知為長者予,令聞者自知作佛于權實不二之旨,生決定信。
  蓮花一開就有蓮子,這表示因果不二,因是果,果亦是因。如果種的是佛因,所成的也就是佛果,而華果同時也表示即權即實,蓮花開了,表示開權,顯出的蓮子是實,是真實不虛的。華表權法,蓮表實法。華不離果,果不離華,故知權不離實,實不離權,權實不二。
  四.權實二教在現實中的意義
  () 權實二教應用的時節因緣
  儘管權不離實,實不離權,然而權實卻各自有各自應該應用的時節因緣。
  十方世界中本來是沒有二乘和三乘的分別的,唯有一乘法。每一位覺者,都知道這不變的必然理則。若是對五濁惡世的眾生,直接說他可以成佛,可以和佛平起平坐。他絕對不會相信。認為自己怎麼可以跟佛比呢?佛是多麼的了不起,多麼的神聖偉大。眾生就是眾生,佛就是佛。也許有的人認為佛確實了不起,卻高不可攀。佛為讓眾生相信他說的法是真實不虛的。常常說:佛是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佛親自保證所言無有戲論。
  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樣剛強難度。也難怪,在這五濁惡世中,能有幾朵出水蓮花呢?縱是善業,也在有為之中,是有漏的。如經雲: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見《法華經方便品》四二頁)。是故知道諸佛如來是在五濁惡世成佛度化眾生的。五濁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1。劫濁:劫,就是時間。本來三世,這個劫。2。煩惱濁:指五鈍使——貪、嗔、癡、慢、疑。這些都是生煩惱的根本。3。見濁:指五利使——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4。眾生濁:眾生種種的善惡夾雜因緣,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惡業,所以眾生也就污濁了。5。命濁:就是眾生報身這一段的時間——生命。這個娑婆世界就是由這五渾濁構成的。渾濁就不清淨。所以叫五濁惡世。在這樣的世界裏,眾生所造的惡業非常多。因為沒有智慧,愚癡的緣故。《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雲: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墮落三塗。本有的清淨佛性也被這種種的污垢層層包裹。眾生變得越來越迷,越來越墮,無有了期,諸佛就用方便權巧的法門主他們成就善根,增長福慧,遠離過惡。如經雲: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法華經方便品》四二頁)中說。只有在這五濁惡世,劫濁亂時,眾生欲重,在這時期說一乘道的時節因緣未成熟,故也不會有人相信。諸佛深知眾生的欲性,故不得不以種種譬喻 ,言辭,方便權巧的法門來度化眾生。針對這時期的眾生,只有施設權教。
  經過四時說法,種種誘引,彈呵,淘汰之後,眾生根機漸漸調熟,福德智慧具足了。這時運用實教的時節因緣便成熟了。這時可以開權顯實,廢權立實,而令眾生直入一乘大道。而達到最後的功德圓滿。
  () 如何通達權實不二之妙義
  整部《法華經》七卷二十八品,品品皆妙,無論受持哪一品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均能通達法華妙義,我卻看中第五卷的安樂行品。此品是文殊師利菩薩向佛請示持經方法,佛特為開示四安樂行品。此品是文殊師利菩薩向佛請示持經方法,佛特為開示四安樂行,令自願弘揚本經之人,依四法修行,則可宏揚本經,還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安樂行:有四種可獲安樂的行法。安,身無危險。樂,即是心無憂惱,身心安樂,三業清淨,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行,指弘通受持妙法華經。此行有深造自得,躬行實踐之義,自利利他行。這是淺釋。
  安樂行名稱有多種,智者大師著的《法華文句》中說: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四安樂行的行體都是:止行觀行,慈悲行。以此三行為四安樂行的通體。即在四行中皆有止、觀、慈悲這三種修行方法在裏面,以此三行來引導身、口、意、誓願,依此修行,授持弘經,通達經義則易。若不依此宏經則難。
  何謂此行,觀行,慈悲行?止行者,即三止三觀。修習宏揚本經的人,在惡世中,六根接觸的是六塵境界,如修止行,則所遇不管是順是逆身口意三業都相當柔軟,心無所著。對順之事不起喜心,對逆之事不起嗔心。觀行者,即觀察思惟一切順逆境界,乃至外在六塵境界當體皆空。對順不喜,對逆不嗔,外在境界雖在波動,心不隨境轉,依然清淨不動,這是在止的境界裏修觀,若離止則不行。因此止觀二行猶如鳥的兩翼。如車兩輪,不可分開。此二行側重于自行方面而說。慈悲行者,即是以慈悲心宏經,非著重名聞利養,在度化眾生而又無度化眾生之想。簡言之佛開示四安樂行法,主要強調未世從事實踐弘經行者們,必須謹嚴於語言,動作、思想的正理化,使趨入止行、觀行、慈悲行,通過事理相應,得以安身立命之殊勝境界,乃能通經。
  在這五濁惡世,罪業如山的娑婆世界,能夠得到這稀有的人身,且又能聆聽大覺世尊的法音,這如優曇花難出現一次的《法華經》,我們居然能聽聞學習、實乃前生的善根福因緣所感。在這個世界上,實在不慳吝地不圖任何回報地傳授給眾生。世俗上的大部分人,如果你學哪一門手藝,就算收了你的學費,也不見得全部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能夠有福報學習聽聞本經,而不好好珍惜,受持,讀誦,那真是太枉費佛陀一生說法的心血了。
  安樂行品中把怎樣修行、受持、才能於未世宏揚本經,及所得的種種功德,闡述的非常清楚。經雲:雲何名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猝暴,心亦不驚,又複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法華經安樂行品》二七六頁)中說。這是佛所開示的第一法。裏面講的也就是止行,觀行,慈悲行這三方面的內容。經雲:雲何名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訶薩第二親近處。如果菩薩能安住第一法中,便能為眾生演說此經。自利也可利他。
  在佛典當中,常常看到這樣的話語,口業如由。這個嘴巴易造下地獄的因,也可弘揚妙法。經雲: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跡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道種智。”(《法華經安樂行品》二八二頁)中說。這第二法中也含有止,觀,慈悲有三行。口不說諸過,是名為止行。善修如是安樂心即是觀行。若有難問,便以大乘法答。是名慈悲行,悲湣眾生,令其得一切種智故。
  儘管三業中的意業排在第三,然而它卻指導著個人的行動。如是身體的動作,口說的語言等,無不受著意的指使。經雲:於後未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身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身心恭敬禮拜。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身心恭敬禮拜。詢問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原己,能持,持己,能誦 ,誦己,能說,說己,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法華經安樂行品》二八五至二八六頁)。三止三觀成就了,便可得無上正等正覺。自己成就了,大乘菩薩常常是慈悲於一切,悲願宏深的,又想到度化眾生。、
  菩薩的誓願常常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如觀音菩薩的尋聲救苦,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死不成佛,多麼令人激動而感歎啊。經雲: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師利,是菩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法華經安樂行品》二八八頁)中說。如果能成就這四法,則身心安樂,得大涅磐。且說法自在,無諸惱亂。
  按如是四法修行,功德殊勝,無量無邊。經雲: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不生貧窮,卑賤醜陋。眾生樂觀,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遊行無畏,如獅子王。”(《法華經安樂行品》二九三頁)中說。世間語言是說不完的。
  總之,按四法修行,可轉報障為現報,可轉業障轉生報,煩惱障轉後報。種種好夢等等功德說不能盡。願每位信解受持讀誦演說本經之人,龍華會上喜相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