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劍解義》 --9
第九課
下面我們講《解義慧劍》。現在講四種不依四種依止。我們前面講了,應該依止法而不應該依止人;在法當中有詞句上的法和意義上的法,我們應該依意義上的法而不要因為詞句好聽而依止詞句。今天講第三個問題:意義分了義和不了義兩種,在了義和不了義當中應該依了義法而不能依止不了義法。
庚三、不依不了義而依了義:
悟入意義時,知了不了義,
不依不了義,而當依了義。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意義。在我們悟入意義、趨入意義的過程當中首先要知道哪些是了義哪些是不了義。因為在佛陀所講的法當中確實有一部分是不了義的法,也有一部分是了義的法。首先我們通過聞思,在善知識面前學習大乘論典,之後就能知道哪些是了義法那些是不了義法。
在麥彭仁波切的有些論典當中講過,根據大經大論的觀點,有時候空性法叫做了義,顯現法叫做不了義;從第三轉法輪的角度來講現相和實相統一的境界叫做了義法,現相和實相不統一的境界叫做不了義法。對於空性為了義、顯現為不了義的觀點,在佛經當中有非常多的記載,在《贊不可思議中觀論》裏說:"諸法之空性,也稱為了義,若說生滅等,有情生命等,實屬不了義。"有這麼一個教言。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就像在《入中論》裏面所講的空性勝義諦,也就是遠離四邊八戲的這種境界全部是了義的,除此之外的顯現上的一些生、滅、有情、生命等,這些所有的現相全部叫世俗諦,也叫做不了義。這樣的教證在宗喀巴大師的《善解密意疏》當中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了知了義和不了義,知道了義和不了義之後,我們不能依止不了義的法,而應該依止了義的法,因為不了義的法其實是佛陀為了調整或者引導某種根基的眾生而宣說的。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就不會覺得佛陀金剛語有前後矛盾或不合理的現象。
現在有些講經說法的法師和很多修學的居士都不懂了義不了義的區別。他們在聞思的過程當中始終認為:佛陀在這裏說法是存在的,在那裏說法是不存在的,那是不是全知的佛陀也有自相矛盾的現象?所以他們對經論有不能如理理解的過患。因此我們要通過聞思真正掌握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別,這一點非常重要。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大車疏》第八品中也講了一個開啟佛陀教法密意寶藏的鑰匙,這也是指的了義不了義。
今天我們在這裏對這個問題只不過是簡單的敍述而己,實際上沒有廣說,希望在座的道友們應該在全知無垢光尊者的教言中了知了義不了義的道理。
佛陀遍知已,隨眾界根意,
猶如階之梯,宣說乘次第。
我們知道佛陀能了知一切盡所有和如所有的法,也就是通過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徹見勝義諦和世俗諦的一切法。佛陀對三千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的界性、根器的利鈍、意樂(想法、愛好)等所有不同之處都瞭若指掌。只有唯一的佛陀才能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機。因此佛陀知道,如果用一種法要度化全部的眾生是非常困難的。如果真的能這樣,那佛陀沒有必要轉八萬四千法門,佛陀只要轉一個空性法門或者只勸大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有些淨土宗的上師說佛陀所說的法全部是念阿彌陀佛法門,那這樣佛陀只要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轉那麼多的法也沒有必要。但是因為眾生的根器確實是不同的,有些是以念阿彌陀佛來度化的,有些通過修行密法能成就,有些通過一般的乘來度化。總體方面來講,佛陀在佛經當中講有大小二乘。《無垢虛空經》說:"相合眾意樂,我說有二乘。"意思就是說相合眾生的根機不同,我已經宣說了大乘和小乘(其實密乘也是可以包括在大乘裏面)。
當然佛陀所宣說這些乘的次第只是大概而說的,就像梯階一樣是一步一步的,先在低劣的眾生面前講一般的因果法門,然後再傳講了義法門。
就三轉法輪而言,如果以空性為主(現空二諦),那第二轉法輪是了義的,第一轉法輪是不了義的,第三轉法輪按照門朗大師的觀點一半了義一半不了義。如果以前面的第二種說法(實相現相二諦),第三轉法輪中宣說如來藏的本體部分是最了義的,應該這樣來瞭解。
這樣一來,按照甯瑪巴的觀點,我們大概把眾生的根器分為九種,把佛陀所宣說的佛法分為九乘。但是不是絕對這樣固定呢?也不一定。因為《楞伽經》也說了:"乃至心流轉,乘邊無窮盡。"意思就是說乃至眾生的心沒有滅盡之前,大小乘的分類是無邊無際的,根據每一眾生的根器不同,可以給他安立一個乘。這樣一來,世間所有的佛法都是相應眾生的根機而宣說的,因此佛陀宣說的顯宗密宗的乘也就是說從聲聞乘一直到金剛乘的無上大圓滿之間所有的乘的的確確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大家應該瞭解:佛法裏面其實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教理,既有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也有一些非常深奧的道理。所以每一個法對不同的眾生來講都是非常殊勝的。
念及何用意,秘密意趣八,
依詞以量害,必要說亦有。
這裏是說,既然佛陀在轉法輪的過程當中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別,那有些人可能這麼想:了義和不了義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分析?如果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以說通過四種秘密和四種意趣的方式來瞭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了義的法什麼是不了義的法。要真正認識不了義,直接理解的話,不了義可以說是不符合實際道理(以量有害),這樣宣說的意圖或者用意也是很明確的,而且這樣宣說的必要也能說得出來。有用意、必要、以理妨害三個條件,具足這三種條件的法叫做不了義法。反過來,不具足這三種條件的法叫做了義法。所以我們要聯繫到三點:用意;以及如果直截了當、原原本本去理解在意義上以量有害;為什麼這樣宣說呢?這是有一定的必要。這樣的法叫做不了義法。在這裏不了義法的定義也講得比較清楚。
現在有些人在自己解釋不清楚的時候:啊!這個法不了義,那個法不了義……。我看到有些法師在講經的時候對自己稍微有點接受不了的事情就斷言:不能這樣理解,這個是不了義法。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了義不了義法還是很難分析的,從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從某種角度講,現在世俗的現象及所有虛妄的法全部是不了義的,因為它們經不起任何觀察,從空性的角度來講全是假的,佛陀也說過顯現或存在全部是假的。
在瞭解了義和不了義的時候應該像這部論典裏面所講的那樣一定要知道四種秘密和四種意趣。四種秘密裏面有令入秘密、相秘密、對治秘密、轉變秘密。
首先,什麼是令入秘密呢?通過一種方法讓不信某一個道理的人趨入此理叫做令入秘密。比如佛陀在有些經典中說色法在外境上存在,其實宣說色法在外境上存在的用意是什麼呢?就是如夢如幻顯現的色法在外境上應該是存在的。它的以理妨害是什麼呢?如果在外境上色法真正存在的話,我們通過觀察微塵的道理進行破析的時候則知道這根本經不起觀察,所以以理有妨害。這樣宣說的必要是什麼?為什麼佛陀說外境存在或者在有些小乘的經典裏面說補特伽羅我存在?這樣宣說的原因是對於有些外道和根本不信佛教的人,如果一開始我們就給他們講從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間的一切萬法皆是空性的話,他們特別害怕,根本接受不了,所以在令一些外道或者鈍根的聲聞乘者趨入真正的大空性之前,佛陀在小乘經典裏宣說外境法是存在的。這叫做令入秘密。
所謂相秘密,大家應該清楚,佛陀在有些經典當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在有些經典裏面說萬法唯識,在有些經典裏面說唯識宗所承許的三自性存在……。這些從表面上看來也是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萬法唯識"的話,暫時名言中萬法唯識也是可以的,一切都是心的幻變;"自己是自己的怙主"的話,依靠正知正念從而自己守護自己,這一點也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你在究竟上也這樣承認,按照大乘了義的觀點是不合理的。萬法唯心不存在、三種自性也不存在、自己是自己的怙主這種實有法也不存在,如果以大乘了義理觀察則這些觀點一定有義理妨害。那它的必要是什麼呢?就是有些唯識宗的所化眾生通過這種方式趣入佛法,然後逐漸趨入中觀正道,有這個必要。這叫做相秘密,即在法相上有一些密意。
還有對治秘密。所謂對治秘密是因為有些人覺得釋迦牟尼佛不是很殊勝,因此佛陀在有關經典當中說:我曾經變成拘留孫佛。現在有些人覺得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的時候出現,那佛陀在所有的佛當中是不是最低劣的?如果有這種輕蔑心,依靠對治秘密可以對治。或者有些人這樣想:遇到佛法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佛法很容易得到吧,有這種輕慢心。為了對治這一點佛陀說:我曾經也是經過恒河沙劫的苦行而得到佛法,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來對治叫做對治秘密。
最後是轉變秘密。所謂轉變秘密的直接意思就是還有言外之意。轉變秘密的真實內容是如果你直接這樣理解,恐怕不能瞭解它的真實意義。比如《因緣品》裏面有這麼一個教言:"父母為所殺,國王二所淨,境眷皆摧毀,彼人得清淨。"二所淨是婆羅門和沙門,境眷指的是眷屬,從表面意思看父母應該殺掉,國王、婆羅門、沙門、眷屬全部都應該摧毀,這樣的人才能獲得清淨、獲得果位,字面上的解釋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不能按照字面上的解釋來理解,它這裏所謂的父母是愛和取,國王是阿賴耶,二所淨指的是壞聚見和戒禁取見,境眷指的是八種識聚。(注:在《大圓滿心性休息》裏面有解釋)意思就是說,如果任何一個人將愛、取、阿賴耶和八識聚全部摧毀,通過對治摧毀自己所有的心識,認識自己心的本性,這種人將獲得解脫。所以我們應該要懂得意趣,不然你一看到經文中說"父母為所殺"的話,馬上拿著刀子準備殺母親,那是不合理的,如果殺了母親就造了五無間罪。
世間也有所謂的言外之意。佛陀為了度化某種根器的眾生,也有這種隱藏的意義。我們從表面上看來應該這樣理解,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所以有外意、內意、密意、秘密之意義,等等,有許許多多的教義。
這是四種秘密,還有四種意趣:平等意趣、別義意趣、別時意趣以及補特伽羅意趣。所謂平等意趣是指諸佛法身是平等的,或者一切萬法在法界當中是平等的緣故而平等。比如佛陀說:我曾經在某某劫的時候變成拘留孫佛,其實拘留孫佛跟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之間還是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從法界平等的角度來講,不僅釋迦牟尼佛與拘留孫佛無別,實際上所有眾生的法界與佛陀也是無二無別的。這叫做平等意趣。
別義意趣與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相秘密基本上是相同的。它的"義"也有"法相"之意,"義"和"法相"應該是相同的。不過在《現觀莊嚴論》講所依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到時候你們可以看一下。
還有別時意趣。所謂別時意趣,比如說念一句咒語或者佛號當下能成佛,其實並不是真正當下成佛,而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或者因緣成熟後能成佛,是這個意思。但這時候有些人可能這樣想:那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往生極樂世界是不是別時意趣?它是不了義的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以前法王如意寶講經的時候嘎多堪布說了這一句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能是不了義的說法,這應該屬於別時意趣當中。後來法王狠狠地批評,也講了很多道理,因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別時意趣當中的不了義法。以前的竹青仁波切、麥彭仁波切關於這方面就有很多很多的教言,我們以前在學《淨土教言》的時候有關這方面的道理也講過。所以大家不要認為:我念佛往生是不是別時意趣?今生根本不能往生成佛;我念咒語也沒有功德……。可見,所有事情都用不了義來亂套的話,那就不合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區分的智慧,這很重要。
第四個是補特伽羅意趣,比如說,有些人覺得世間當中佈施是最殊勝的,他對佈施有特別強烈的執著,針對這樣的毛病,佛陀就在有關經典中說:佈施是下等的,持戒更殊勝。有些人覺得唯一持戒最殊勝,其他善根都下劣,於是佛陀就在有關經典中或讚歎忍辱或讚歎佈施。但這都叫做補特伽羅意趣的不了義法。
所以說,在閱讀佛陀經典的時候,尤其是顯宗的有關經典,如果你能把所有的了不了義完全區分開來,那對經典以及論典的學習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否則就會像現在的很多人一樣。雖然現在大多數人研究經典的時間也沒有,興趣也沒有,但有時間、有興趣的個別人卻一直在雲裏霧裏,根本不知道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沒有這方面的辨別能力和智慧。因此,我們以前講《心性休息大車疏》的時候,就多次要求大家對這一部分一定要弄清楚。當然在這裏只不過給大家提了一下,但是,如果沒有真正瞭解,那就會歪曲佛陀真正的教義,可見這一點非常重要。
是故四派至,究竟金剛乘,
下未證悟分,上者明抉擇。
所以,從顯宗的四派:小乘的有部和經部,大乘的唯識和中觀,一直到外續部的事續、行續、瑜伽續,然後到內續部的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這樣一直到無上金剛乘的大圓滿,其實下乘這些補特伽所認識或證悟的並不是很高,他們沒有證悟的部分上乘完全已經證悟。就像《智慧品》裏面所講的那樣,上上乘的智慧遠遠勝過下下宗派的智慧。比如說,有部宗和經部宗所承認的無分微塵,唯識宗完全能破斥無餘;而唯識宗所承認的自明自知的心識,用中觀宗的理證也完全可以摧毀;而中觀的一些細微執著,尤其是對光明如來藏有些不懂的部分,依靠密宗和大圓滿的教言也能完全瞭解。
可能極個別的居士對無上密法大圓滿的信心並不是很足,其實這是你們的業力所導致的,無論如何也不能誹謗。我們通過如理如法的聞思就會知道,無上密法在整個教法當中是唯一的如意寶。簡單舉一個例子,顯宗對我們這個心只說每一個眾生都是佛,而且所謂的佛是從如來藏的角度來講的。但對如來藏的描述方面,雖然顯宗一些最了義的經典當中也說過,但卻像29號的月亮一樣,並沒有宣說得非常清楚;而到了密宗之後,尤其是無上大圓滿,通過上師的竅訣就能完全明白如來藏的本體到底是什麼樣。所以我們不能隨隨便便誹謗大法,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些竅訣。
依教理更成,見而持了義,
天鵝水析乳,智者游教海。
我們剛才所講到的上上乘通過教證和理證完全成立。成立什麼呢?它們的殊勝性。尤其是,如果我們學過《大幻化網》等密宗教理,那從內心當中一定會生起無上密法的加持,而且對無上密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也完全能了知。所以說我們應該受持密法。在這裏雖沒講很多竅訣,但大家從理論上一定要明白。
有個別人可能是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吧,再加上從小就遇到小乘的法,於是覺得小乘的法最殊勝,而對其他了義的大乘顯宗、密宗全部排斥,這是很可憐的。現在國際上極個別國家的有些法師,他們只聽過一些小乘的法,除此之外並沒有學過其他的佛法,所以他們只承認小乘,不但小乘以外的法一概不研究,而且也一口否認,這是非常可憐的。當然現在極個別的密宗上師也太過分,顯宗的教理一概不瞭解,只瞭解大圓滿的部分道理,但卻口口聲聲說我們才是最高的境界。其實應該像佛陀所說的那樣,次第次第地學習,這才是最好的。我有時候真的這樣,從內心當中非常感謝法王如意寶,因為他老人家既給我們宣講了因果不虛和輪回痛苦等最基本的法理,也宣說了中觀和因明的道理,還講了一些大圓滿的法。為什麼說現在藏地是佛法的寶地,其原因就在這裏。
但是我們藏地極個別的法師也是片面的,當然在藏地只受持小乘的法而不受持大乘的法的情況是沒有的,但極個別的人除了懂得密宗的有些修法以外,對顯宗的所謂了義不了義等很多教理一竅不通,這樣之後,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會遠離教理。比如有些人對因果不重視,說:一切都是心的本性,沒有什麼可執著的,於是就隨便吃肉、殺生、邪淫等等,有很多過失。
所以我們對佛法的次第首先要明白,然後還要了知:顯宗裏面中觀是最殊勝的,密宗當中大圓滿最殊勝,而且所有法當中這些最了義、最精華的法自己還應終生修持。就像天鵝,即使水和奶汁交融,它也有能力把它們區分開來並把奶吸進腹中。所以智者依靠自己的智慧、福報,還有善知識的竅訣、開導等因緣,就可以在整個佛法大海當中盡情暢遊、享受。而愚笨、沒有福報或者沒有聞思過的人,他們所享受的佛法卻是片面的,這非常可惜。所以我們在聞思的過程中一定要生起定解,佛法裏面最精華的這一塊千萬不能放棄。
甚深金剛乘,六邊四理印,
傳承竅訣伴,無垢理抉擇。
這裏講無上密宗金剛乘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瞭解,當然密宗當中完全不了義的法是沒有的,但實際上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金剛持所宣說的教義也有不同。
其實,依靠甚深金剛乘的密法,利根者即身就可以成就,稍鈍的或者七世或者十六世也可以成就,就是這麼殊勝。但現在極個別的學顯宗的人認為密宗今生成佛、今生成就不合理,其實這種說法是對佛教的加持和佛教的道理一無所知的邪見所導致。不僅密宗當中今生開悟的多,而且顯宗也有這種現象,這個問題我們以前也宣說過,這裏不廣說。總而言之,密宗金剛乘是一切諸乘之頂,非常殊勝、深奧,一般的低劣根機的人接受不了,是如此甚深之法。
這樣的密宗金剛乘可以通過六邊、四理來瞭解。剛才講顯宗是通過四種意趣和四種秘密來瞭解,而密宗金剛乘是以六邊四理來瞭解,也就是說這是能通達的一種途徑。
以前法王如意寶去印度,當時在南方南卓高級佛學院有一位仁格活佛,他在講考,也算是法供養。他對自宗尤其是密法的信心非常大,在講考的過程中也流露出來。他對全知無垢光尊者和麥彭仁波切的很多殊勝教言一直讚歎,他說:我們前譯甯瑪巴的大法,不但具有六邊四理的印持,還有傳承上師的加持和攝受。當時我們聽起來都非常舒服,他很了不起。
所謂六邊,是指了義、不了義、意趣說、非意趣說、文從順義和文意悖謬。一般從生起次第的角度來宣講的叫不了義法,以有相圓滿次第的方法來宣說的叫了義法。有意趣說是指有眾多意義,也就是有一些密意的法;非意趣說是沒有任何其他密意的一種說法。文從順義就是世間的說法和論典的說法相符合的教言,其文字和意義完全一致。文意悖謬,“悖”是矛盾、相違,這是指世間也不共稱、論典也不共稱的一些說法,比如說在密宗當中雙運和降伏就以阿拉嘎拉等其他不同名稱來表示,這就是不共稱的一種說法。這叫做六種邊。
在聞思密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通達六邊,如果六邊的法理沒有懂得,那密宗的意義就很難瞭解。但是我們很多人在密宗的教理方面聞思得並不是很多,所以我在這裏廣說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四理就是下面講的詞義、總義、隱義、究意意義,具體內容下面會講。意思就是說,要想通達密宗的教理就一定要具足這四種因。當然還要依靠上師的竅決、教言,如果離開了上師的教言,那認識自己心的本性就非常困難。禪宗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開悟者呢?其實就是依靠上師的教言,或者說不離開上師的表示法。密宗也是同樣的,上師的教言非常重要。可見密宗的教理必須依靠上師的教言和無垢理證來進行抉擇。
諸法本清淨,大等性雙融,
依憑二正量,抉擇之真義。
一切諸法本來都是大清淨和大等性的本性,大等性指的是大空性,這在《幻化網》裏面有宣講,也就是說本來清淨和大平等兩者雙運。我們以顯宗的二種正量來進行抉擇的時候一切萬法都是平等和清淨的,也就是說以勝義量和世俗量完全能證實、抉擇,可見所有密宗的道理以顯宗之理沒有一個不成立。因此極個別的顯宗法師和學顯宗的人再不能覺得:你們密宗以量不成立。其實,真正以因明的量和中觀的量來抉擇的時候,密宗的任何道理沒有一個不成立,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密宗裏面所講到的這些法就是佛法裏面最精華、最甚深的法要。
剛才講的四種理在這裏宣講:
顯宗及生起,圓滿大圓理,
詞總隱究竟,無違入此要。
顯宗通過詞義、生起次第通過總義、有相圓滿次第以隱義、無相圓滿次第(也就是大圓滿)以究竟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趣入,這就是四種理。四種道理應這樣來瞭解,當然廣說內容就比較多了。
深得解了義,勝慧諸佛子,
持無盡法藏,教法證法幢。
如果我們通過聞思並依靠上師的竅訣而對真正密宗如意寶所宣講的道理生起了堅定不移的定解,也就是說真正理解了,那這樣的佛子和智者就像轉輪王之子一樣,任何違緣、邪見也不能摧毀。如果我們對密宗的所有道理完全通達,即使所有道理不能通達,只要你對自己的上師和密法有不可思議的誠信,而且對上師的竅決(也就是直指心性的竅訣)能認認真真地修持,這樣的人就成了“轉輪王之子”。他會獲得無盡法藏,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所有最精華、最珍貴的道理他完全能受持,他就是受持教法和證法的法幢(也就是弘法者),就像我們上師如意寶一樣。
我有時候想,法王如意寶一生的所作所為真的不可思議,他老人家既通達顯宗又通達密宗,不但通達教理還通達竅訣,不僅通達而且還以慈悲心全部傳授給我們,而且並不是完全在詞句上,還具有意傳加持。遇到這樣的教法之後,我們一定會從內心生起無法言說的歡喜。我想我們在座的道友當中,肯定也有很多這種人,不僅自己通達了密宗所講的真正認識心的本性的一些教言,而且還將這種認識和證悟通過各種方式逐漸傳遞給下一代的人。這樣的人就真正是如來教法的獲得者、受持者和弘揚者。否則,光是口頭上說得非常漂亮,自己一點也沒有行持,不要說密宗等淨無二的見解,連顯宗基本的無常觀、出離心也沒有,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弘法者,這叫做鸚鵡學舌,並不是難得的善知識。
所以不管是善知識也好,或者是一般的普通道友,大家首先應該從內心當中對密宗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然後再通過這種方式來瞭解密宗的教理,之後還要有上師竅訣的陪伴,這樣的因緣聚合之後就應認識心的本性,認識本性之後還要不斷修持,如果不修,那臨死的時候恐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我們的心在那麼漫長的輪回當中一直被分別念、惡習不斷地薰染,所以一定要從惡習當中出離,認識心的本性的境界一定要得以穩固,這樣以後我們就會成為如來教法的真正繼承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