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 提 咒 修法 與 功 德 Part 2




2011/05/11 10:03



像後,往往誤以為是千手千眼觀音(Sanasrabhuja︿rya︿valokitesvarah!)。實則千手千眼觀音的塑 畫像,通常都是二十七目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則為四十二臂),而且各手所持之物也與 ,應


 


準提咒,是任何信仰者(不拘出家在家,或茹素與否)都可以持誦的。古來相傳的讀法,隨著


我國歷代語音的變化,已經有少許失真,茲將漢譯咒語附上羅馬字讀音,以供持誦者參考:


 


南無(namah!)颯哆喃三藐三菩馱俱胝南(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怛 佷他(tadyata ︿ )唵(om )折 隸( cale)主 隸( cule )準提( cundhe )娑婆訶(sva ︿ha ︿ )。


 


附: 〈準 研究 〉( 摘錄 自《


 


  咒傳來 若存 若失 前後共 今存 者僅 譯焉


 


1)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于垂拱二年,西魏國寺譯,名《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 經》。末題又 "大明咒藏",六萬偈中,出此《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一卷。


 


2 )唐‧ 善無畏奉 譯,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內分三部,


 


1. 別行


 


2. 俱胝


 


3. 別法


 


案此 譯最 融, 修行 簡在 皆可 持也


 


 3 )唐天 藏金 經》


 


4 )唐 藏沙 不空奉 經》



 



 


 


 


余者有闍那岌多、天息災、法賢等,皆有翻譯。《會釋》雲 "準提真言,前後數譯,而不空三藏, 深得密教之傳,由金剛薩埵,親于毗盧遮那佛前,受瑜伽最上乘義後,數百年傳于龍樹,龍樹傳 龍智,智傳金剛智,智來震旦,以五部瑜伽,及毗盧遮那經、蘇悉軌範,授與不空三藏。及金剛智 滅度後,三藏奉其遺教,復游天竺諸國,增廣其學,于師子國,從龍智阿闍梨,求開十八會金剛 頂,及大悲胎藏之法,法化相承,自毗盧遮那如來,至于不空三藏,凡六葉矣。空既遍游天竺,復 得親傳 之旨 ,故 ,真 言儀 悉詳備 "


 



 


案此咒儀軌,甚繁,依經梵本有十萬偈,今取準提心要,求其簡便,以利初學,持咒人須立鏡 壇,取一新鏡未曾用者,鏡面向西,行者面向東,每月十五日夜,隨力設供養具,結準提印當心, 百八


 


每日早晚 對鏡焚 香禮拜已 便觀 想佛母準提 像,有無量光 明相好 一一現前。念:


 


" 提王 三拜


 


提會上 三拜


 


提會上 一拜


 


" 稱贊 "


 


尼真 言曰


 


"那麼颯哆喃,(去聲)三藐三勃佗,俱胝喃,(去聲)怛佷也(二合)他,唵者禮主禮準泥,


 


"


 



 


念咒時,觀想佛母準提寶像,有無量光明相好,身黃白色,結跏趺坐,坐蓮花上,身佩圓光, 著輕谷,如十波羅密菩薩,衣上下皆作白色,復有天衣角絡瓔珞,頭冠臂環,皆著螺釧,檀慧著 寶環,其像面有三目,十八臂,上二手作說法相,右第二手作施無畏,第三手執劍,第四手持寶 鬘,第五手掌俱緣,第六手持鉞斧,第七手執鉤,第八手執金剛杵,第九手持念珠,左第二手執 如意寶幢,第三手持開敷紅蓮花,第四手軍持,第五手罥索,第六手持輪,第七手商佉,第八手 賢瓶,第九手掌般若梵夾。蓮花下觀想水池,池中有難陀龍王,塢波羅陀龍王,拓蓮花座。左邊有 持誦者,手持香爐,瞻仰聖者,準提佛母矜愍持誦人,眼下顧視。上有二淨居天子,一名俱素陀天 子,手持花鬘向下,承空而來,供養聖者,此為觀法之大略也。若不能作如是觀者,隨意所便,諦 觀一物,(十八臂所執法物)則念慮誠一,雜妄不生,是謂意密,加以誦咒為口密,結印為身密,


 


是謂 三密相應。上根 持誦,方 能有此,久 不間斷 ,則獲 福廣 大,即 于此生,得進 菩提矣


 


次結印,案七俱胝佛母準提陀羅尼念誦法中,共有印契二十,若上智利根,好樂廣文,不妨


 


 依照修學。今為方便起見,引發初心,只結根本印,用兩手無名指並小指相叉于內,兩中指直豎相 拄,兩 指屈附中 指第二 節,兩 拇指並 捻右手無名 指中 節, 根本印 矣。(中 略)


 


 


 


佛言:若一心靜思誦此咒,滿九萬遍,無量劫造十惡五逆,四重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 之處,常遇菩薩,豐饒財寶,誦滿二十六萬遍,乃至四十六萬遍,世出世法,無不稱遂,便于夢 中,見佛菩薩,及以華果,口吐黑物,飲吃白物,即知成就。或夢見自身,騰空自在,或渡大海,


 


 或浮江河,或上樓台高樹,或登白山,或乘師子白馬白象,或夢見好華果,或夢見著黃衣白衣, 或夢吞日月等,即是無始罪滅之相。或夢見佛像,或聞法音,或覺自身巍巍高大,或齒落重生,或 發白返黑,或貪嗔痴心,自然消滅,或總持不忘,一字能演多義,或智慧頓生,自然通曉一切經 律論,或一切三昧法門,自然現前,或福德頓高,四眾歸仰。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長,近成 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著之念,更須策發三業,加功誦持,不得宣說咒中境界,炫賣與人, 名利敬 ,而宣 ,否 ,雖 之力 ,未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