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山谷出現怪異光團或是神秘微型黑洞
[導讀]挪威羅洛斯鎮北部的一個叫做赫斯達倫的小山谷一直被一些怪異的光團騷擾著。 這些怪異的光團是什麼? 是人們傳說中的UFO嗎? 科學家進行了各種探查,越探查越是感覺怪異:它們比UFO還不可思議。
三十多年來,挪威羅洛斯鎮北部的一個叫做赫斯達倫的小山谷一直被一些怪異的光團騷擾著。 這些怪異的光團是什麼? 是人們傳說中的UFO嗎? 科學家進行了各種探查,越探查越是感覺怪異:它們比UFO還不可思議。 怪光什麼樣子 形狀各種各樣,顏色變幻莫測 挪威羅洛斯鎮北部的赫斯達倫山谷15千米長,南北走向,東西部都是山脈,海拔也就是1000米左右。 自1981年12月份以來,居民們發現各種奇怪的光不斷在這個小山谷出現,每星期竟然會有20次之多。 有時他們會看到藍白色強烈閃爍的小光團出現在天空的任何地方,非常隨機地在天空中運動,沒有固定的運行軌跡。 有時他們會看到形狀各異的黃色或白色的光,有的是球形,有的是橢圓形,有的則呈雪茄狀,還有其他形狀。 這些光經常出現在屋頂或貼近地面的地方,有時也出現在高空。 它們可以穩定地存在兩個多小時,一般是緩緩沿著山谷移動,有時又以極快的速度迎風而行,移動的方向通常都是南北方向。 有時他們又看到許多光組合在一起形成光簇,通常光簇前面是一團紅光,後面緊跟著兩團白光或黃光。 參與組合的光相互之間還保持著固定的距離。 這些光簇往往沿著山頂慢慢移動,移動的方向也是南北方向。 還有許多形狀、顏色變幻莫測的怪光,這些奇怪的光現像被稱為赫斯達倫現象。 直到1984年底,那些奇怪的光出現的頻率才開始減少,但是至今每年還可以觀察到20次之多。 令人們不解的是,這些奇怪的光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座山脈“打網球” 互“扔”火球攻擊對方 奇怪的光現象好像並不局限於赫斯達倫小山谷,世界各地都出現過許多類似的奇怪現象。 早在19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兩座山脈打起了“網球”,一個光球在兩座山脈之間一來一往,持續了很長時間。 看起來又像是兩座山在戰鬥,武器就是光球,只見一個火球從一座山上出發,向另一座山呼嘯飛去,這個過程同時伴隨著雷鳴。 這種戰斗在白天、黑夜都會進行,但一般都是出現在晴空萬里的日子,多雲的時候從來沒有出現過。 每年10月,在泰國綿延100千米的湄公河上,夜幕降臨之後和午夜之前,也會出現閃亮的火球,每年會有200~800個之多的火球被人們觀察到,特別是月圓之夜,更是火球容易出現的時候。 當地人傳說那是毒蛇發出的光,泰國科技部則認為這些火球只是從河上散發的沼氣出現了自燃,但專家們認為湍動的河流是不會發酵產生沼氣的。 在更早的19世紀,“幽靈之光”就出現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好尼特。 這些光球有的如棒球、有的如籃球,有的更大;顏色各種各樣,而且還會變顏色,遠看它們像燈籠或車前燈,但它們的行為很怪異,能夠穿過原野飛奔而去或突然消失。 附近的居民經常在後花園看到它們,它們有時高懸在他們的臥室外面, 或在他們的走廊移動。 許多研究人員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但是都沒有找到確切的原因。 2003年,昆士蘭大學的教授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認為這些不明之光是由於空氣的溫度高低不同而導致的空氣折射現象,例如把300千米之外的汽車燈光折射到了此處。 這種理論確實能夠解釋許多奇怪的發光現象,但是這種奇異的光始自19世紀,那時還沒有汽車呢。 怪光來自哪裡 球形閃電? 極光? 地震光? 還是…… 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閃電,根據它們的形狀,難道是球形閃電? 應該不是,球形閃電一般出現在雷雨前後,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火球只是出現在晴朗的日子,湄公河上的火球更容易出現在月圓之夜。 而且,球形閃電的壽命只有十幾秒鐘,而那些光球卻可以存在很長時間。 那些光球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就像極光一樣是太陽活動引起地磁場變化而導致的發光現象呢? 這也不太可能。 因為極光是出現在地球上空的面積很大的一片光,而以上這些怪光只是出現在某個地點的光團。 也有許多研究者認為,這些光團是地震時地殼岩層的擠壓和運動導致的壓電現象。 通常,地震的發生經常伴隨著明亮多彩的空中發光現象,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在200千米以外的天空就出現了多彩閃爍的光,1995年的日本神戶大地震的震前震後也都伴隨著閃光的出現。 但是,用地震儀對這些地區測量,並沒有發現其附近有絲毫的地震活動。 還有人指出,電離層和大氣中的電子密度波動也是導致異常發光現象的一種原因。 例如,世界各地都有大型的高頻無線電發射基地,可以向電離層發射很強的高頻電磁波,這可以改變空氣的帶電狀態,引起發光現象。 電離層的電子密度由於某種原因出現波動,也會通過某種渠道向低空傳遞,引起發光現象。 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導致球狀光團的出現,這個說法還是沒法解釋清楚赫斯達倫現象。 還有少數研究者認為,有可能是磁單極子惹的禍。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磁單極子若存在,它的質量將大得驚人,約為質子質量的1億億倍,它周圍的引力場極其強大。 這麼一種奇異的粒子,任何可能的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 赫斯達倫實地考察 走在地上就像坐在顛簸的船上 1984年1-2月,曾有40人組成了一個考察隊對赫斯達倫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行走在該地區,某些人會感受到一種波浪式的顛簸,好像坐在一隻漂泊在大海上的小船上一樣。 只是顛簸的頻率因人而異。 經驗證明,如果人在一種極低頻率的強電磁場中行走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赫斯達倫山谷是否存在極低頻率的強電磁場呢? 考察隊探測的結果是這裡果然存在著強磁場,而且當奇怪光出現時,磁場還會發生波動。 另外,根據儀器顯示,這種奇異的光並不是氣體燃燒所產生的光。 他們還發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這些光現像出現時,通往研究所的600米長的輸電線有許多次莫名其妙地斷電了,當光現象消失後,電線又重新恢復了供電能力。 最奇怪的是用激光照射那些閃光時,它閃光的頻率突然加倍了,把激光束撤離後,它閃光的頻率又恢復了原狀。 經過了多次實驗,每次它的閃光頻率都會加倍。 科學家進行了多次考察,並在1998年8月建立了赫斯達倫自動觀測站,配備了照相機、寬視野變焦攝像機、電腦等。 照相機每隔1秒鐘拍一次照,電腦分析來自照相機的圖片,若圖像中有奇怪的光出現,報警系統就會報警,同時啟動攝像機錄像,把引起報警的現象記錄下來,並直接發送到互聯網上,供專家們分析。 對赫斯達倫現象進行徹底的光譜分析,發現竟然絕大部分(95%)光團的光譜具有明顯的等離子體性質,而且這些等離子體光團的表面溫度竟然達到6500攝氏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都高。 只有5%的光團可以看出是物體發出的光,亮度一般有100瓦的燈泡那麼亮,這些亮度較低的光團一般會表現出規則的形狀,例如三角形的光團、雞蛋狀的半透明物體、扁的橢圓體等。 這一分析結果可以說否定了赫斯達倫現像是UFO現象。 目前,關鍵的一點是解釋清楚那95%的高溫等離子體光團的來歷。 光團內部“老大”是誰 宇宙黑洞“移民”地球? 這些光團不但溫度很高,還有一些更奇異的特點:它們可以突然變大變小,但是它的溫度卻恆定不變;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改變顏色,但它的溫度還是保持不變;它還可以突然表現出規則的幾何形狀,例如突然變成矩形,但是它只是一團電子和離子組成的電荷,它如何能夠呈現出規則的幾何形狀? 以上這些情況是很不可思議的。 若光團內部沒有提供能量的源泉,光團的體積膨脹肯定要消耗能量,光團溫度肯定大大降低;光團的顏色也代表了光團的溫度,例如燒成橙黃色的鐵塊若變紅變暗,它的溫度肯定下降了。 可是這些光團的顏色千變萬化,光團的溫度卻不變。 這只能說明光團的溫度能夠自我調節,而且光團的中心還應該存在類似引力的力,能夠讓等離子團呈現出一定的形狀。 於是更合理的解釋是,這些光團不完全是等離子體,而是具有等離子體的外殼,內部還藏匿著發出光子等能量的神秘物。 那麼光團內部的那個老大是誰呢? 根據天體物理學的觀點,它中心很可能是個微型黑洞,它就像一口潛在的井,氣體掉進井內,會散發出巨大的熱能。 但是黑洞普遍存在於宇宙中,它怎麼來到了地球? 難道它是在地球上形成的? 科學家探討的結果:它有可能是宇宙射線的一種組成成分,隨著宇宙射線來到地球,微型黑洞本身就攜帶著很強的磁場,它的到來必然導致磁場的變化。 變化的磁場會產生電場,電磁場的改變就會影響到靠電場送電的輸電線路。 這可以解釋赫斯達倫地區輸電線斷電現象產生的原因。 激光對它的照射會使體積很小的微型黑洞振動加劇,於是它閃光的頻率也加倍。 這也可以解釋光團在激光照射時閃爍加倍的原因。 那麼,世界各地的不明發光現像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嗎? 為什麼像赫斯達倫這樣的地區更吸引微型黑洞的光顧呢? 研究者還在熱烈地探討著。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11/03/05/00601890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