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 人生轉機
愈來愈多的研究員也賦予中年更廣泛、更積極的意義,把它稱為「重估人生目標、規畫人生新方向的最佳時機」。哈佛商業評論去年一篇有關中年的文章宣稱:「中年是找到真正自我的最佳機會,也是最後機會。」
當然,這種樂觀心態絕非相當普遍,某些X世代和較年輕的嬰兒潮世代設法把中年變得更積極之際,總有其他的同輩走向自我放縱的老路。
「中年危機」一詞最先於1960年代出現於學術研究,學者當時認為,中年的「危機感」可能出於對死亡的恐懼 (主要是男性)。但是,研究學者後來發現,只有約10%至26%的中年男女覺得有危機感。
針對想把中年危機扭轉成積極人生的瀕臨中年人士,華爾街日報刊出專文,提供一些範例:
一、逐步轉變。35歲的傑夫從事行銷工作非常成功,但後來覺得自己隨波逐流,而且不能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太長。他一度渴望辭職,但理智告訴他,他有家小,不能馬上這樣做,於是退而求其次,至少晚一點搭火車上班,可以與家人一起吃早餐。第二天,他依舊上班,只是坐晚一點的火車,但萬萬沒有想到,他的辦公室稍早遭到九一一恐襲,化為烏有。頓悟人生無常的傑夫其後數年尋思轉業,最後自己創業,做起人生與事業顧問,幫助不少人安排如何邁進中年。
二、找回昔日的熱情。邁進中年的密爾威女士為了養家活口,壓下了她昔日對公共服務的熱情,由於有了「要讓中年活得更積極」的覺悟,她放棄在公司的諮詢職務,改做非營利事業顧問,並重拾往日舊夢,聽朋友的建議重返她早先做過公共服務的非洲和拉丁美洲遊歷,並寫了一部有關幫助開發中國家企業家的兒童讀物。她覺得非常充實。
三、肯定自我。扭轉中年危機並非人人順利。新澤西州46歲女子貝絲‧彭齊為家計從事募款工作,但累積了一些專業技術後,她想轉入渴望的高薪、受人注目工作,於是重新接受訓練,轉業做個人理財顧問。找到第一個相關工作後,碰上金融危機,只做了11個月即被解僱,但她並不氣餒,鍥而不捨,終於在1月找到新工作,向夢想大步邁進。
四、勿輕看自己的創造力。麻州47歲的商業地產經紀人貝絲‧湯瑪斯事業非常成功,但她無法忘情音樂。房地產市場始衰退時,她正值45歲,於是下定決心,重回大學專攻音樂。她說:「我想成為更優秀的音樂家,我不想等到我65歲退休後再做。我只知道,我一直希望作曲、表演音樂。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有人說兒童進入青春期的階段,就像天使變成魔鬼一樣可怕,但願她不致如此。不過女兒最近的一些行為,著實讓我們擔心,她會瞞著我們拿菲傭買菜的錢,去買麥當勞吃,也曾瞞著我們買了流行玩意,然後騙說是同學送給她的。
最嚴重一次,是放學後沒去參加校隊的例行集訓,偷偷到校外流連一小時,回家後還假裝剛從學校受訓回來。太太當年生育時年紀不算小,幾年前我在本欄,便說過擔心女兒青春期的時候,也許剛好踫上太太的更年期,一個反叛、一個火爆,只怕家無寧日,把我當成磨心。
當時的「遠憂」,現在似乎漸漸變成「近患」。有時候太太下班回來,身心疲憊,還要面對女兒「不乖」的問題,難免暴躁,我怕太太罵得過火,偶爾充作「和事佬」,替女兒做擋箭牌,每次這樣一鬧,大家都元氣大傷。從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相撞外,還有自己的「中年危機」穿插其中。
我雖然早已年屆不惑之年,最近卻常常對自己心生疑惑,總覺事事無法掌握,充滿無力感。
「三危」並舉,精彩可期,只好求神庇佑,順利度過這幾年的難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