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4 〉




2009/11/03 09:57


這「十八不共」法,我簡單說一下。第一個是「身無失」,「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我們身體表現出來的行為,因為我們內心裡面有煩惱,我們的行為就會有些錯誤,那麼就是有失,有過失。佛無量劫來,持戒清淨,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斷了一切煩惱了,所以佛他的行住坐臥,在度化一切眾生、現身說法的時候,他的身是沒有過失的,都是清淨,「身無失」。「口無失」,佛為眾生說法,也不會把法說錯了的,也不會有過失。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佛的內心與第一義諦相應了,也是沒有過失的;還有這個「念」呢,就是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就是記憶力,佛的記憶力也沒有過失,也不會記錯了,忘掉了一件事,沒有這回事情。佛的內心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佛法,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眾生根性不同,佛也就說了不同的法門度化眾生,不會有錯誤的;為這個眾生說這個法門,佛那個記憶力,這個「念」實在就是陀羅尼,陀羅尼實在就是佛的記憶力,能總持無量無邊的法門,而不會忘失的,就叫做「念無失」。「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


還有「無異想」,「無異想」是什麼呢?就是佛面對一切眾生的時候,這個眾生有種種差別,有對於佛有恭敬心的,也有的眾生對於佛沒有恭敬心,也有的眾生,有的時候對於佛有恭敬心、有的時候沒有恭敬心,這三類眾生,佛都是平等的慈悲教化,而不會對他們有差別的對待。我對於佛有恭敬心,佛就歡喜了,說那個人對於佛沒有恭敬心,佛心裡面就不高興了,沒有這回事情,佛沒有這件事情,佛都是平等的慈悲照顧,所以叫做「無異想」。


還有一個「無不定心」,佛的心,佛是常在禪定中,沒有心裡面散亂的時候,沒有這回事情,不像我們沒得禪定的人,我們心裡面東想西想,想要去注意一個問題的時候,心裡不要妄想,它辦不到,就是有這些困難。佛是沒有這個「不定心」,就是沒有散亂心,佛也沒有這回事情,這是第五。


還有第六個,「無不知已捨」,佛的心面對一切法的時候,念念都是明了的,都是明了,而後才過去的。譬如說這一件事,這一個念頭,有生、有住、有滅,或者說生、住、異、滅。生、住、異、滅,這一個念頭有這四個行相,生的時候,佛也是知道、住、異、滅都是知道的;沒有一件事,佛不知道就過去了的,沒有這回事。這是叫「無不知已捨」,都是知已而後再捨,知道這件事完了,它過去了的時候,佛是知道的,和我們凡夫的心不一樣,無不知已捨。


另外一個解釋呢,佛度化一切眾生的時候,佛經過觀察了,說這個眾生,是現在沒有善根,度化他的因緣不具足,佛觀察以後,要等待將來的因緣才能度化他,然後佛現在就棄捨他了,等到將來的因緣到了的時候再度化他,這也叫做「無不知已捨」。若是其他的阿羅漢對一切的眾生,有的時候是觀察了、有的時候就沒有觀察,就把這個眾生放棄了;但是佛不是,佛都是把他觀察了以後,應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這叫「無不知已捨」,這是六個。


第七個,還有一個「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這又是六個。說這個「欲無減」,這個欲就是佛大慈悲心,常是願意度化一切眾生,他這種欲沒有說停下來的這回事情,這是「欲無減」。第二個「精進無減」,這個精進就是採取行動了,佛心願意度化一切眾生,這是在心裡面叫「欲」;採取行動的時候,也還是心,但是這時候是有了行動,這叫「精進無減」,就是在十方世界廣度一切眾生,這件事一直地在這樣進行這件事的。


這個「十八不共法」裡面有這件事,有個「欲無減」、有「精進無減」,我們從這裡面就想出來一件事,這個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說釋迦牟尼佛和大乘佛教說的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入無餘涅槃以後,和阿羅漢是一樣的,再不度眾生了,這小乘佛教有這種事情,就是阿羅漢他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他可能也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但是入無餘涅槃以後就休息了,你想要求他做什麼事情,這是不可能的了,他和你不能感應道交的了。小乘佛教裡面說釋迦牟尼佛也和阿羅漢一樣的,這樣就和十八不共法有一點問題。大乘佛教不是這樣,大乘佛教,佛是不入無餘涅槃的,永久地度化眾生,是這樣意思。所以「欲無減」、「精進無減」。


還有一個「念無減」,剛才說「念無失」,這又說個「念無減」,這個「念無減」呢,就是佛是常在禪定中,常在禪定中,所以他的念不會有問題的,前面說「念無失」,是說沒有過失;現在說「念無減」,是有功德。


「慧無減」,佛得到一切種智的時候,對於一切法都是通達無礙的,沒有說這件事我不明白,還要再學一學,佛沒有這回事情。所以「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這個「解脫」就像人被繩子綁起來了,被束縛了,然後把繩子解開了,就是解脫了。我們凡夫心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煩惱,煩惱繫縛我們,佛是把這一切的煩惱都解脫了,沒有一樣煩惱不解脫的,所以叫做「解脫無減」。


「解脫知見無減」,「解脫知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對於解脫這件事通達無礙,說是現在這個眾生,他來見佛,要隨佛出家、要修學聖道,佛那個智慧非常的銳利,立刻知道這個人能不能夠修學聖道,修學聖道能得初果、能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解脫,清清楚楚的,預先會知道這件事,所以叫做「解脫知見無減」。那麼這又是六個,加前面六個,就是十二個。


另外,佛的「身業隨智慧行」,前面說「身無失」是沒有過失,現在說為什麼沒有過失,因為佛的身業,他為眾生現身說法,做一切事情,是「隨智慧行」的,佛的智慧認為應該這樣子,這個身業隨智慧去活動的,不會隨著煩惱去活動,沒有這回事,「身業隨智慧行」。「語業也隨智慧行」,佛說話,為眾生說法是「隨智慧行」的,也不是隨煩惱活動。「意也是隨智慧行」,身、語、意隨智慧行,這是三個。


佛的「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的「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的「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知過去、未來、現在都是通達無礙的,那麼加起來就是十八種。這十八種不共於阿羅漢、不共於辟支佛、也不共於一切的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乃至菩薩都不如佛,佛是有殊勝的功德的,所以叫做「十八不共法」。這是成佛了以後,成就的功德。在這裡就表示在十八不共法裡面,也沒有一個自性佛可得,離十八不共法,也沒有自性佛可得,一切種智亦如是。


「佛語諸天子」,前面這一段呢,就是佛是經過長時期的修行,也就是因緣和合而名為佛的,如果你不修行,就不是佛,這段文是表示這個意思。


「諸天子」,佛又招呼諸天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學是一切法,所謂檀那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以是事故,當視是菩薩摩訶薩如佛」:「菩薩摩訶薩」,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若能夠「學是一切法」,前面說的這個六波羅蜜、內空,就十八空,學習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你能夠學習這一切功德法,「所謂檀那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以是事故,當視是菩薩摩訶薩如佛」,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他還不是佛;但是你可以看他如佛,和佛是相似的了,這樣意思。


諸天子!我昔於然燈佛時,華嚴城內,四衢道中,見佛聞法,即得不離檀那波羅蜜行;不離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不離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離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四無所畏、佛十力、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及餘無量諸佛法行;以無所得故。是時,然燈佛記我當來世過一阿僧祇劫當作佛,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鞞侈遮羅那、修伽度、路迦憊、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諸天子!我昔於然燈佛時,華嚴城內,四衢道中,見佛聞法,即得不離檀那波羅蜜行;不離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這下面是引證,就是引來一段事實,來證明如佛的這個道理。


佛又招呼諸天子,「我昔於然燈佛時」,釋迦牟尼佛自稱「我」,在過去時代,就是遇見然燈佛的時候,遇見然燈佛是什麼時代呢?有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就是第三個阿僧祇劫開始的時候,遇見然燈佛。遇見然燈佛的時候呢,應該就是第八地菩薩的時候。由得初地菩薩,初地菩薩得無生法忍,是第二阿僧祇劫開始。第二阿僧祇劫,由初地開始到第七地,這是第二阿僧祇劫圓滿。到第八地菩薩以後,就是第三阿僧祇劫開始了,是這樣。


「我昔於然燈佛時,華嚴城內」,就是那個城名為「華嚴」,在那裡,「四衢道中」,四通八達的道路中。「見佛聞法」,這個經上稱為儒童菩薩,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名為儒童菩薩;但是另外有個經論上也翻為「善慧仙人」。這個釋迦菩薩在那個時期見然燈佛、聽然燈佛為他說法,「即得不離檀那波羅蜜行;不離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他是第八地菩薩,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了。


這個初地菩薩,初得無生法忍,但是他的身體也是肉身,也和我們也是,這個四大所成的身體,但是他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身體要比我們健康,比我們端正,就是功德要比我們殊勝。但是到了第八地菩薩,就是法身菩薩的時候,不是肉身了,那是無量功德法所組成的身體。那個法身菩薩不是我們肉眼、天眼所能見的,但是法身菩薩,他也能示現肉身,那就是他的化身了。我們拜大悲懺,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實千手千眼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不是他的法身。


釋迦牟尼佛往昔遇見然燈佛的時候,聽然燈佛說法的時候,他的內心的功德進步了,進步到什麼程度了呢?就是「即得不離六波羅蜜」,他的清淨心有布施波羅蜜的莊嚴、有戒波羅蜜的莊嚴、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的莊嚴,這六種功德,他都能實際做得到了。不像我們,我們初發心的人,我們若常常的靜坐、常反省自己,我們的心裡面就是貪瞋癡活動,就是有的時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講道理,就是野蠻的行為,就是會有這些事情。有的時候心情好一點,講講道理。這就是我們有很多的罪業,很多的煩惱,很多的苦惱來莊嚴我們,就是不莊嚴了。現在釋迦菩薩在遇然燈佛的時候,他心裡面有六波羅蜜的功德的莊嚴,是這樣子。


「不離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他心裡面有這十八空的智慧,其實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也有這種功德。「不離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這個四禪、四無量心,這個「四禪」呢,若是我們想要學習般若法門的話,你要多少的要靜坐,修這個禪,要攝心不亂的。當然初開始,你學習這個禪,也有的人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他以前也並沒有什麼靜坐,但是現在忽然間靜坐就相應了。這一支香是一個鐘頭,他感覺好像五分鐘就過去了,也有這種人,但是你現在是不是這樣子?你要去靜坐,你才知道,可能你也是這樣子;但是你若不靜坐,你還不知道,你要常常靜坐。當然這種人應該是少數的,多數是初開始是不相應,但是長時期的訓練,也應該會有成就,是這樣子。


我們學習唯識法門、學習這個阿賴耶識法門,使令我們生歡喜心,生什麼歡喜心呢?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生歡喜心,我是生歡喜心,我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也應該生歡喜心。生什麼歡喜心?譬如說是靜坐,這維那在那裡敲三下木魚止靜了,止靜了,我心裡面或者修數息觀,或者有其他的方法,使令這個心明靜而住,可能住不到一分鐘就跑了,心裡面就亂了。但是你再收回來,再修,還是明靜而住,但是總是不能明靜而住,總是亂。第一支香沒修好,但是第二支香可能修好了,這一支香就算是六十分鐘,你心裡面就是明靜而住,一點妄想也沒有,這是第二支香;第一支香沒修好,第二支香修好了;第三支香修了,又不對了,心裡面又是妄想,很多很多的事情來擾亂你,心裡面不好。那麼你前面第二支香修得很好,白修了嗎?沒有!你在第二支香的明靜而住有一個鐘頭,就熏習在阿賴耶識裡面去了,那個力量就在那裡,保持住,你沒有白修的。但是第三支香沒有合適,沒有合適,你不要失望,等到第四支香又可能又好了,初開始用功的人都是這樣子。


這樣子,我們明白這個阿賴耶識的道理的時候,你有一點相應,我有五分鐘的相應,阿賴耶識也給你保存起來,那個成績就在那裡了,你有五分鐘;由五分鐘進步到十分鐘、進步到三十分鐘,阿賴耶識都會如實地、如量地給你保存起來,就這樣子一次又一次,慢慢你就進步,就成功了,就會成功的。但是你成功是成功,這是有漏的禪,或者是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不是無漏的三昧,是有漏的禪。但是這個有漏禪,下面說「一切三昧門」,有漏禪,因為我們是佛教徒,我們是佛教徒,我們是發出離心了,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不是那個非佛教徒,他沒有發出離心、也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那另一回事。我們發了無上菩提心了的時候,我們得到有漏禪,這是一個根本,從這裡再修般若波羅蜜的止觀,就能得無生法忍了,所以它叫做「門」,這個三昧門是個「門」,就是從這裡能出來無量無邊的功德。在初禪裡面是個有漏禪,但是有漏禪裡面會有無漏禪,很多很多的三昧在裡邊,所以稱之為「門」,有這種意思。


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初開始的時候,多靜坐,雖然沒得到無漏的三昧,你得到一些有漏三昧也是不錯的,因為這就是開始成功了,你再修這個四念處,在有漏禪裡面修四念處,你能調伏煩惱了,成功就在這裡開始了,所以也是很重要的。雖然是有漏,但是很重要,還是很重要的。


現在這裡說,然燈佛的時候的釋迦菩薩,他這個時候「不離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這是十二門禪,這都是無漏的境界了,不是有漏禪了。


「一切三昧門」,這一切三昧門呢,就是不只前面這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有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這就是無漏的境界了,還有五百三昧、百八三昧、無量無邊的三昧,都從這裡面出來的。


我現在說「四無色定」這個地方,說到最高的非非想定,非非想定是怎麼一回事呢?非非想定這個時候呢,是把色,這個身體,我們說我們人,我們人得四禪、得四無量心、得四無色定的時候,這個身體沒有了,只有受想行識,只有精神的作用。精神的作用非常的微細,他這個明了性,我們這個第六意識有這個明了性,這個明了性,譬如說我們睡覺醒了的時候,你真實是睡醒,不是好像沒有睡醒,不是那樣子;睡醒了的時候,心裡面很清明,很清明的,這個明了性非常的強,你想什麼事情,立刻就能想上來,這個明了性非常的強。但是若是你在疲倦的時候,你疲倦的時候,這個明了性就退下來,就不是那麼明了,不是那麼十分明了。等到完全睡眠,睡著覺了,不做夢的時候,明了性完全不在了,這個第六意識的明了性完全沒有了。


但是現在說這個無色界的非非想定,他就是明了性沒有完全失掉,還有一點,但是非常的闇昧,不是那麼明了。那麼那一點微細的明了性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東西,究竟怎麼回事情?天台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的解釋,叫「真神不滅」,有這麼四個字,這個「真神不滅」,「神」,就神仙這個神,是什麼?是指「我」說的,就是真我不滅。


我們通常不研究這個道理的時候,在語言文字上,我怎麼怎麼的,但究竟什麼是我?也沒有去研究這件事。但是經過修學禪定,他的智慧也比一般人高了。智者大師說:非非想定那個人,他就認為他有一個我,那個明了性是什麼?就是我。這個我是常住不滅的,就是我的境界,是這樣意思。其他的一切法都是空了,唯獨我是不滅的,這就是非非想定的境界,是這麼一個意思。


我們不多靜坐的人,小小去參加禪七也好,或者自己靜坐也好,但是你的功夫還是普普通通的,也不會接觸到這些事情,也想不到這些事情。但是你若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想法就不同了。未到地定的時候,也會感覺到這個身體是空了,只是有一個明了性的心在那裡明靜而住,這個時候,你就會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想法的。


所以印度的佛教,印度的佛教有個有我論者,或是計我論者,執著有一個「我」。他不像我們通常說話:我怎麼怎麼的,不是這個意思。他就是指出來,有一個實體性的叫做我,會這樣子。他若是修禪定達到非非想定的時候,一切法都是空了,唯獨我在這裡存在不滅,真常不滅,會有這種事情,會有這種思想。當然這種想法呢,我感覺我們中國佛教的人,因為佛法衰微了,不是很多人得禪定、很多人得聖道,不是那種境界,所以這件事就是口頭說說就算了,好像有了矛盾,有的時候,有予盾的時候也不管了,也不管那個事情。但是你若真實的修行,達到那個境界,那就是有問題的,你就會……。假設你若沒有學習過佛法,那我看百分之一百都是外道,就變成外道了,就有這個問題。


現在這裡面說呢,說這個釋迦菩薩遇然燈佛的時候,到了第八地菩薩的時候,他「不離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一切三昧門」,這個「門」就表示從三昧裡面又能出生無量無邊的三昧。「一切陀羅尼門」,就是佛那個總持的力量,能出生無量無邊的法門,是這個意思。


「不離四無所畏、佛十力、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及餘無量諸佛法行」,這個時候,釋迦菩薩到這個時候,他心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這個意思。「以無所得故」,但是加上這麼一句,他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呢,他又觀察一切功德都是畢竟空寂的,他能觀察,能這樣子。佛法裡面說我慢,就是感覺自己很了不起,瞧不起別人,我們凡夫愈有才華的人,他愈憍慢,愈有學問的人,他的高慢心是愈高;但是佛教徒修學聖道有成就的人,沒有高慢心,要到阿羅漢以上才能這樣,沒有高慢心,沒有說:我比你強,沒有這個心情,他因為什麼呢?「以無所得故」,他不感覺到有我可得、也不感覺到有一切眾生可得,他心能夠離一切分別。所以,「以無所得故」,沒有慢,沒有我慢心。


「是時,然燈佛記我當來世,過一阿僧祇劫當作佛」,這個時候,然燈佛「記我當來世」,這個「記」,就是向他說明,向他說明,說明這個釋迦菩薩將來再過一個阿僧祇劫,那就是從八地菩薩到第十地、到等覺、妙覺,要超過一個阿僧祇劫。這個「阿僧祇」翻成中國話,翻個「無數」。在《華嚴經》上有一百二十個大數,阿僧祇是其中的一個大數。過這麼多的劫,「當作佛」,就應該得無上菩提了,名之為「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翻到中國話,翻個「能寂」,玄奘法師把它翻個「能寂」,也有地方翻個「能仁」,仁義道德的仁,翻個「能仁」,能是能力的能,寂是寂滅的寂、寂靜的寂,「能寂如來」。「多陀阿伽度」,中國話就是「如來」;「阿羅訶」翻個「應供」;「三藐三佛陀」翻個「正遍知」;「鞞侈遮羅那」翻一個「明行足」;「修伽度」翻一個「善逝」;「路迦憊」翻到中國話是「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這兩個連起來念,就是在佛以上,再沒有人了,再沒有人高過佛的了,「調御丈夫」就是能教化一切眾生,是這麼一個人;「天人師」,是人之師、是天之師,三惡道多數不能得聖道,所以不在內了;「佛、世尊」,他是覺悟真理的人,是世間所尊重、所尊敬的。這是十號。


這上面引這一段文,就是如佛的意思,釋迦菩薩在然燈佛那個時候,他就是如佛,過了一個阿僧祇劫以後,就是佛,而不是如佛,就是佛了,是這樣意思。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的時候,他有這樣的功德,叫「如佛」;那麼現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你能這樣學,也可以名之為「如佛」,就是這樣意思。


我昨天說要講一個故事,今天又沒講,我明天決定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