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5 〉




2009/11/03 10:00


爾時,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羅蜜能令諸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於色不取不捨故,於受想行識不取不捨故,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捨故。


「爾時,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羅蜜能令諸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於色不取不捨故,於受想行識不取不捨故,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捨故」,這是第三段「領解重歎」。第一段,須菩提說般若;第二段,就是佛認可;現在是第三段「領解重歎」,就是諸天聽佛的認可,心裡面感覺到很歡喜,所以又再加以讚歎。


「爾時,諸天子白佛言」,就對佛說,「世尊!甚希有!」就是須菩提說般若,佛又說般若,這太希有了!世間上沒有這件事,唯有佛法裡邊有這件事。這件事有什麼好處呢?「是般若波羅蜜能令諸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須菩提為我們宣說的般若法門,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能夠努力地學習,就會「能令諸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這個諸菩薩肯這樣學習,就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會得到這麼廣大莊嚴的功德。這個「薩婆若」,翻到中國話是「一切智」,就是佛的智慧,就是能成就佛的智慧。


「於色不取不捨故」,這個成就佛的智慧,有什麼相貌呢?怎麼知道是成就佛的智慧了呢?「於色不取不捨故」,我們凡夫的人,對於一切的行相,美妙的就是愛,有愛著,就是「取」;這個醜陋的就棄捨,就不歡喜了。但是成就了佛智慧的人,觀察一切的色相,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裡面,沒有美、也沒有醜的分別,所以「不取也不捨」,他心裡面是平靜、無分別的境界,所以就超越了凡夫的這種淺薄的境界,這是聖人的境界。當然這樣的大智慧,到佛才是圓滿的;初得聖道的人也是這樣子,但是沒有佛那樣的圓滿。


「於受想行識不取不捨故」:這個「受」,有苦受、有樂受,苦惱的要棄捨,我感覺到滿意的,當然就追求了;這個「想」,就是智慧,這個智慧低劣的境界、智慧高深的境界,那麼這也是有取捨;這個「行」,就是或者做惡事、或者做善事,或者做世間的事、或者做出世間的功德,也是有勝、有劣的不同,也是有取、有捨的不同;「識」,就是了別,就是在受想行上有種種的分別,也是有高、有低,有勝、有劣,就是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成就聖道的人,觀察它是自性空的,心裡面就不取也不捨,這是一種解釋。


其次呢,佛菩薩來度化眾生的時候,他也要有形相,也現出來身相的境界,也要有眼耳鼻舌身意、也要有色受想行識,然後我們才能同他接觸,我們才能看見他,他說話,我們才能聽見;如果說是佛的大智慧離一切相的時候,這種境界,我們沒有辦法見聞的,我們不見也不聞,那就不能度化我們了;所以佛菩薩來度化我們,也現出來各式各樣的形相,也會現出來的。但是這些事情上,現出這些形相上,就可以和眾生接觸了,才能教化眾生、才能利益眾生的,所以佛菩薩這些聖人,也不棄捨一切的色受想行識,也會現出來一切的色受想行識,但是佛菩薩、聖人都不取著,也不取著這一切的色受想行識,也不棄捨,因為也能度化眾生,對於眾生有利益,所以「不捨」,但是也不取著。


有一個人想要見文殊菩薩,想要見文殊菩薩,那麼當然這是佛教徒,見文殊菩薩,今天也想要見文殊菩薩、明天也想要見,今天也想,明天也想,老是見不到。有一天來了一個出家人,年紀很大了,穿的衣服很髒,好像很多年沒有洗臉了,這個鼻涕……就是很污穢了。來了一個出家人,因為這個人佛教徒,看見出家人總有一點恭敬心;但是看見這個邋遢、不清淨,心裡不歡喜,也勉強的招呼他,也請他吃一餐飯,那麼這個老比丘就走了;心裡面還想要見文殊菩薩。


後來有一天做個夢,說是今天來的那個老比丘就是文殊菩薩,你不認識他啊!這就是這個佛菩薩來教化眾生的時候,他就是來考驗你,考驗你的智慧是高、是低?如果你能夠見諸法實相的話,見一切法不取不捨,這就見到文殊菩薩了,是這樣意思的。


《金剛經》上:「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上面說:「於色不取不捨故、於受想行識不取不捨故,乃至一切種智」,也是不取不捨,這是聖人的境界,我們應該這樣學習,學習成功了,就是這樣了。這是諸天領解了佛前一段文說的認可的話,現在在這裡再加以讚歎。


爾時,佛觀四眾和合,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菩薩摩訶薩,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會坐。普觀已,佛告釋提桓因言:憍尸迦!


「爾時,佛觀四眾和合,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菩薩摩訶薩,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會坐。普觀已,佛告釋提桓因言」,前邊一共有三大段。三大段,一個舍利弗般若是一段,須菩提般若是一段,然後釋提桓因這一段,就是信解般若這是一段,這三段的般若說完了。這下邊就再說明學習般若波羅蜜所成就的功德。本來前邊也說到成就的功德了,但是這個功德是出世間的功德,就是得聖道的功德,你能夠,小乘佛法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大乘佛法得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這是出世間的聖德,這是最高深的境界,當然也是我們佛教徒所重視的。但是下面的文呢,所說的成就的功德,是另一種功德,另一種功德是什麼功德呢?就是我們生活上有困難的這些事情。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困難,如果你學習般若波羅蜜,就能夠解除這一切困難,得到一些吉祥的事情,是這一類的功德。


佛法是說得很高深,當然,這是佛法在世間流傳的目的,但是世間上的眾生有很多的災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災難,這是一個現實上的問題,也不能不解決,也不能不解決的,所以這下面呢,就是說這一方面的事情。


這下面分二大段:第一段,我們若能學習受持、讀誦,學習這般若波羅蜜呢,就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是一段。第二段呢,就是我隨喜別人的功德,別人肯受持、讀誦、正憶念、修止觀,學習「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我發歡喜心,你學習般若波羅蜜,我心裡面歡喜,我們佛教徒常用的語句,就是「隨喜」,我隨喜你的功德,你自己沒有學習般若波羅蜜,但是你能隨喜,你的功德也無量無邊,這是第二段的意思。


第一段裡邊又分三科,第一科就是這一品,這個〈三歎品〉一直到最後,說出來五種功德,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會得到五種功德,說這件事。這個地方又分成二科,第一科說是我們能夠受持般若得現在世的功德,不是將來,你現在能得到這種功德,這一科。這一科裡分三科,第一科「佛普觀大眾而告天主」,這是第一科。


「爾時,佛觀四眾」,這個時候,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來觀察當時法會的四眾弟子,這個「和合」就是集會的意思。「四眾」,是那四眾呢?是「比丘、比丘尼」,這是出家的二眾;「優婆塞、優婆夷」,這是在家的二眾;「及諸菩薩摩訶薩」,這表示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們可能也有凡夫菩薩、也有聖位的菩薩。前面的這個四眾呢,可能是發出離心的聲聞人的四眾;「菩薩摩訶薩」也是四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那麼就稱之為菩薩,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那他決定是有出離心了,不然他不出家,不需要出家,這是一部分。


另外,還有「四天王天」的人,「乃至阿迦尼吒諸天」,這個「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天,後邊有詳細說的;「乃至阿迦尼吒諸天」,這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叫「阿迦尼吒天」。那麼有欲界天,也有色界天。「皆會坐」,都來到這裡,來到法會,在這裡坐。「普觀已」,釋迦牟尼佛的大悲眼,普遍地觀察當時法會的大眾以後,「佛告釋提桓因言」,佛就開示這個釋提桓因,就說了。


佛的大悲心普觀法會的四眾,當然,假設佛現在對我們大家注意看一看,我們心裡會感覺什麼?我相信會感覺到歡喜,哎呀!佛注意我了!應該會發歡喜心,是這樣意思。


前面主要是舍利弗尊者、須菩提尊者說法,現在這裡,佛就告訴釋提桓因,釋提桓因是個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對他說:「憍尸迦!」「釋提桓因」翻到中國話,就是天主,三十三天裡面的主人,所以稱為天主。「憍尸迦」這個話呢,翻到中國話是「繭兒」,這個繭,作繭自縛這個繭,是他前一生在人間的名字,是前一生人間的名字。


若菩薩摩訶薩、若比丘、若比丘尼、若優婆塞、若優婆夷、若諸天子、若諸天女,於是般若波羅蜜,若聽、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


「若菩薩摩訶薩、若比丘、若比丘尼、若優婆塞、若優婆夷、若諸天子、若諸天女,於是般若波羅蜜,若聽、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這是第二科。前邊是「佛普觀大眾而告天王」,現在是第二科「名受持般若為因」,為什麼有功德了呢?因為你受持般若了,以此為因的關係。佛說假設這位菩薩摩訶薩發了無上菩提心了,或者是發出離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諸天子、諸天女,或者人間的人,或者天上的人,「於是般若波羅蜜,若聽、受持」,就是對於這個「般若波羅蜜」,這指什麼般若波羅蜜?就是語言文字的般若波羅蜜。有實相般若,那是佛菩薩的清淨智慧的境界;現在是說我們凡夫的,我們可以見聞的,我們這個白紙黑字,我們可以閱、可以讀、可以思惟的,是這個般若波羅蜜。「若聽、受持」,若是你肯發心去聽,聽人家來講解,你肯來聽;「受持」,這表示你信受,這個「受」,你有信心,而所聽聞的道理不忘掉,這個「持」是不忘掉的意思,「受」,是你領受了,領受在心裡面,領受在心裡面沒有忘掉,叫做「持」。「親近」,就是常常地接近這個「般若波羅蜜」這部經,怎麼親近法呢?就是「讀誦」,就是能夠閱讀它的文,而又能夠誦,能夠背下來。


「為他說,正憶念」,你能夠發歡喜心,為別人講說般若的道理,而自己能正憶念。這個「正」,就是佛說的般若波羅蜜,佛說般若波羅蜜叫做「正」,它裡邊有道理,你要常憶念,憶念這個道理,佛說這個道理,當然這個道理不能夠獨立,要依靠文句才能顯示出來,所以這個「憶念」應該有文和義,這兩方面,把它顯現在心裡面,顯現在心裡面,那當然這裡面也就有思惟的意思,思惟、觀察,這樣子。那麼這就是一個,我們初開始學習般若的一個次第,就是「聽、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還有「正憶念」,這就是我們學習般若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應該我們能做到。你若讀禪師的語錄,怎麼辦?我看很難有個下手處,你不知道怎麼樣辦?但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告訴你能做到的,從你能做到的那地方開始學習,這就是顯示出來佛的慈悲,不令我們為難,不令你為難,告訴你從現在這個地方向前開始邁步,這是佛的慈悲、大智慧境界。


「不離薩婆若心」,這又一回事了,前面是你學習般若波羅蜜,你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地方有問題,這地方有點事情,就是「不離薩婆若心」,這個「心」是願,「薩婆若心」就是希望成就佛智慧,你有這個願,你現在你「聽、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你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我想要得無上菩提,你有這樣的目的,你這個目的不要失掉。「不離薩婆若心」,你沒有遠離這件事,你有這個願,你一方面學習般若波羅蜜,一方面有願得無上菩提的願,這樣子。這裡面有解、有信,有解、有行、有願,當然,你現在在因地還沒有得果,但是這幾個字都有了,信、解、行、願,有這四樣,你能具足這四樣功德了。


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諦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無相不能得無相便,無作不能得無作便;諦了知受想行識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無作不能得無作便;乃至諦了知一切種智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無作不能得無作便。何以故?是諸法自性不可得,無事可得便,誰受惱者?


「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這下面就說得五種果,得五種好處。這第一個呢,但是這下邊的文,得五種好處,但是有六段文。第一段文就是「魔不得便」。「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這是第一種好處。這個「魔」,不是一般的鬼神,是天上的,就是魔王,是欲界頂天,欲界最高的一層天,就是魔天。這個「魔」是怎麼回事情呢?他是破壞佛法的,障礙人修學聖道的,這個天,他就是願意做這件事。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個人就是有這個領袖欲,有統治的這種欲,一切一切的人都要歸我管,他的心情就是這樣意思。


這個外道,佛法以外的這些宗教,他也可以有種種的道理,也可以有種種修行的事情,也可以得到四禪八定,也可以得種種神通,這些人也不是太順於這個魔的意思的,但是這些人不能夠遠離魔王的勢力,還是不能的,他不能離開了魔王的勢力,還是這個範圍內裡面轉的;就算是他生到色界天、到無色界天,終究又從天上掉下來,還要回到欲界來的,所以魔王對這件事也不太介意。唯有佛菩薩,那他心裡非常的不高興,因為佛菩薩來到人間宣揚佛法、教化眾生,眾生若隨順佛教、來修學聖道,能夠解脫欲界、色界、無色界,能超出三界,入無餘涅槃,永久也不會再回來了。所以佛菩薩若是在世間一直地教化眾生,把所有的眾生都遠離了三界,入涅槃了,魔王就沒有統治的境界了,沒有人歸他管了,所以他很不高興這件事,所以就是不歡喜佛在這裡弘揚佛法,所以佛成道的時候,他就來障礙,當然他還是障礙不了的。


「魔、若魔天」:這個「魔天」當然是欲界天,這個魔王,有個王,還有魔王的一些眷屬;這個「若」這個字,也當及字講,「魔及魔天」。「不能得其便」,說是我們佛教徒,你發出離心也好、你發無上菩提心也好,你若能學習般若波羅蜜,「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的話,魔、若魔天不能來找你麻煩,「不能得其便」,不能有機會來找你麻煩的,不能,沒有這種力量。


這個魔王就是佛菩薩來教化眾生,魔王有種種的障礙,我們相信了佛法、修學聖道的時候,魔也會來找麻煩。魔來找麻煩呢,他自己倒不現出來,他不現出來他的面目和你見面,他不,他就找其他的事情來找你麻煩,譬如說找一個人來毀辱你、來罵你;或者是叫你有病,總而言之就是叫你生煩惱、叫你不能學習佛法,就是這些事情,或者是現出一些恐怖的事情,或者是現出來一種可愛的事情,總而言之就是叫你生貪心、叫你生瞋心、叫你生恐怖心,叫你不能修行,就是來障礙這些事情。這個事情呢,現在總說一句,魔王想要找機會來搗亂,不可能的。


「何以故?」什麼原因是不能呢?「是善男子善女人諦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為你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你能夠正憶念,就是觀色受想行識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這句話,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你能這樣觀察呢,「諦了知色」是「空」的,這個「諦」就是很認真地、很深刻地這樣觀察,這叫做「諦」,不是馬馬虎虎的,馬馬虎虎不可以,你能觀察這個色是空的、觀察受想行識是空的,這樣觀察呢,你的心就不住色生心,不住受想行識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心無所住了,你能達到這種境界,魔王就沒有機會來搗亂,就不能了。


這上面說「諦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為魔王現的境界也是空,它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是畢竟空,菩薩本身也是畢竟空,畢竟空裡面沒有彼此對立的形相的,魔王也不可得,自己也是不可得的,所以誰也不能向誰搗亂的,所以空不能得空的方便。譬如說這個火,火不能滅火,水才能滅火,這個火不能滅火,火與火是一個面目的;你現在觀察魔王,觀察魔所現的境界都是畢竟空的,觀察自己也是畢竟空的,你常能夠不遠離這個正憶念的話,他就沒有機會搗亂了;你本身貪瞋癡也不活動,沒有煩惱的活動。


當然這件事呢,初開始的時候,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魔王有可能會認為你這個人在那裡靜坐的時候打妄想,他不值得來搗亂,他可能不管這個事情;就是你有點工夫了,假設你能夠三十分鐘一念不生,你靜坐的時候,三十分鐘一念不生,沒有妄想,然後你再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那時候他就有點事情了,他有點怕了,哎呀!這個人要得解脫了!他就有點怕你,就可能會搗亂。會搗亂的時候,所以我們用功修行的人,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你一方面靜坐,修止觀,一方面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讀《金剛經》也是可以,常讀經。常讀經,經上佛菩薩的大智慧,一段一段,他說得非常圓滿,你就容易從這裡面得到智慧,得到智慧呢,這個魔王不能得便。如果你只是觀一切法空,你若不讀經,你的智慧還不容易圓滿,有的時候,有些人來對你很恭敬、有的人來毀辱你,你可能:我這麼有修行,應該恭敬我嘛!怎麼可以毀辱我呢?你可能有這些作意,可能這樣想;但是你若常常讀經,你就不這樣想了,恭敬和毀辱是無差別相。禪師說:「不與萬法為伴侶」,這話真是說得不得了,這是禪師說的話,也就是修止觀的人說的話。所以這個「空不能得空便」,你這樣觀一切法都是空了,空與空就沒有這個搗亂的這件事的。


「無相不能得無相便」,這空中是離一切相的,空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空中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空中恭敬不可得、空中毀辱也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彼也是離一切相、此也是離一切相的,所以「無相不能得無相便」。


「無作不能得無作便」,這個「作」是指心動說的,「無作」就是心不動了,心裡面無分別,在一切境界上心不分別;在無分別的時候,魔王也不能夠來向你搗亂,也沒有機會給他搗亂的,所以叫做「無作不能得無作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