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2 〉
「何以故?」這底下解釋這個理由,為什麼如佛呢?解釋這個理由。
「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而有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何以故?」什麼原因看這個人是如佛呢?這是問,問的口氣,下面就解釋。「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這個「雖」字我們姑且不念。「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得」,什麼法不可得呢?「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是不可得。
這個「行般若波羅蜜」的人,他的身、語、意不遠離般若波羅蜜,怎麼叫做「不遠離般若波羅蜜」呢?就是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生命體。佛的大智慧說:我們的生命體是什麼東西組織成的呢?就是這五樣:一個色、一個受、一個想、一個行、一個識,這五樣組成我們的身體。這個「色」就是物質,佛教裡面常說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就是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身體。但是這個地水火風裡邊和身外的地水火風不一樣,身外的地水火風是無情物,我們這個身體裡面,這是物質組成了,組成這個身體;但是另外還有受想行識,這個「受」就是感覺,你感覺到苦惱、你感覺到快樂、或者是感覺到不苦不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這個身會覺觸、心裡面分別一切法,都會感覺到;或者感覺苦、或者感覺樂、或者感覺到不苦不樂,有感覺,這是一個「受」。
第三個是「想」,這個想就是心裡面……這個想這個字,上面是個相,下面是個心,就是你內心裡面去認識、去觀察世間上一切的事情,你心裡面有這種作用,這個就是屬於智慧這一方面的,這個「受」是屬於感情方面的事情。
這個「行」就是行動,我們心裡面有受、有想的時候,然後心裡就想:這件事對我有利、這件事對我有害,我要採取行動;對我有利的事情,我要去發動;對我有害的事情,我要排斥,就是心裡面有目的的採取行動,這叫做「行」,也是你的心裡的活動。當然這裡面是很複雜的,只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就提出其中的一個綱要性的,就是這樣說:有受、有想、有行這三種差別。
這個「識」,這個「識」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了別性,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識能了別色聲香味觸法這個事。「受想行」這三種,是幫助這個識活動的,是幫助這個識,它不就是識,但是同這個識在一起和合活動的,是這樣。所以這個「識」是心王,「受想行」是幫助這個王活動的,名之為臣,王、臣,所以也說是心所有法,這合起來就是五種。或者說這個色就是受、想、行的依止處;或者色、受、想、行是識的住處,識就在色這裡,在受、想、行這裡,是這樣。
這五種法和合起來,就是我們的生命體,但是每一個人都具足這五種事,但是每一個人,彼此間都不一樣,你有你的色、我有我的色,你有你的受想行識、我有我的受想行識,人與人不一樣,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兒女也不一樣,也不是一樣的。
這上面說「雖無法可得」,這個「雖」字暫時不念,「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得」,沒有法,沒有這件事,沒有什麼事呢?「所謂色受想行識」,是沒有的。那麼就是般若波羅蜜觀察這色受想行識是空的,是這樣意思。無所得、不可得,就是沒有的意思。
這個「空」的意思,我講一下。我們現實的生活上面,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一切境界的時候,都是很明顯的,有這件事的存在,但是在佛法的般若波羅蜜的觀察,這件事是沒有的,這樣和我們日常生活的知識,完全是相反的。我們大家,佛教徒多數都是讀《金剛經》,《金剛經》上,在前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裡面有個「定」字,這個「定」這個字,可以再加上一個字,「決定」,無有決定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在說色受想行識是沒有這回事,也可以用這個字,就是沒有決定性的色受想行識,是這樣意思。這個「沒有決定性」這句話怎麼講呢?怎麼叫做「沒有決定性」的色受想行識呢?
一個人,我們現在先說一個大意,一個人有父母的慈悲愛護,這個小孩子來到人間了,然後他漸漸長大了,當然他是受父母的影響,然後到學校去讀書,那麼到什麼學校讀書。然後他就有他的思想,小孩的時候聽父母的話,漸漸大了,他有自己的思想,不一定聽父母的話了。那麼這件事呢,就是他生於這個大環境,這個大環境影響他,就有這樣的思想。但是同在一個環境裡面生長的,同是一個父母所生、同在一個學校讀書,但思想不一定是一樣的。那麼這可見,就是佛法說得對,有前生的事情,今生這個因緣,大的環境的情況是一樣的,但是他還有前生不同的因緣,所以就影響了現在,所以就會促成他一個不同的思想。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做一個結論呢,他現在有這樣的思想,就是過去的因緣和現在的因緣,促成他現在的思想出來的。如果離開了過去的因緣,離開了現在的因緣,這個思想是沒有這回事情,就不會有現在這種思想,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意思,怎麼叫做「不決定」呢?就是離開了因緣,思想本身是不決定的,它不能決定,它沒有決定,它要由因緣來決定它的。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是敲這個磬,我們到寺院裡面去,隨著做功課的時候,這維那敲這個磬,這個磬,你若到賣磬那個地方去看呢,磬與磬不一樣,發出聲音也不一樣。如果你用一個木頭的磬槌去敲這個磬,是發出這個聲音;如果你用一個鐵的槌敲這個磬,發出的聲音是又一樣;有的人,會敲磬的人,會發出一個聲音;不會敲磬的人發出聲音也不一樣。那麼這個因緣不同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就不同。如果說這個聲音,它若會說話的話,你們都不能決定,我自己決定,我一定要這樣子,可以吧?是不可以!它本身不可以決定的!它本身不能決定的!這就叫做「空」。這個「空」是這樣意思。當然我這麼講,可能會明白一點「不決定」的意思,但是「空」可能還是不太明白。
我們讀《大智度論》的時候、或者是讀《中觀論》的時候,乃至到讀《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這是密宗的這部經裡面也有這種話,就是說一切法空,叫做「自性空」。這個「自性」怎麼講呢?這個自性實在就是決定的意思。這個「自性」呢,就是一切事情的出現是靠因緣有的,因緣叫做「他」,「因」和「緣」都是「他」。譬如說是你種麥,有個種子,然後有土地、有水、當然也要有陽光、有水,有各式各樣的因緣,還要有肥料,然後這個種子就生出芽來了。那麼這個芽的出來,要靠種子,還要靠有土地,還要靠各式各樣的因緣,然後才能出來一個芽來的。這樣說,這個芽就叫做「所生法」。其他的因,這個種子是主要的力量,種子是因,其他的事情,這個水、土、陽光都是緣,這個因緣和合了,就有芽出來。如果說這個芽不需要種子,也不需要水、土、陽光這些因緣,這個芽自己就有了,這叫做「自性有」。但是事實上來看呢,沒有因緣的時候,是沒有芽的,所以叫做「自性空」,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的時候,看這個人呢,就是他前生的業力,再加上他現在父母的幫助,就出來一個人來。如果說不需要這個業力,沒有這個業力,也沒有父母的幫助的時候,這個人是沒有的,這個人就猶如虛空似的,就沒有人了,所以叫做「色自性空、受想行識自性空」,這自性空這個地方,「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所以就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得」,你若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不可得的、是空無所有的。
所以若說是你面對一個人的時候,假設你是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你面對一個人的時候,你心裡面用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的時候,不見有人可得、不見有色受想行識可得,因為他們都是因緣有的,所以都是自性空的,就是這樣意思。所以「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得」,什麼法得不到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樣觀。
你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你觀察別人可能會容易,或者父母觀察兒女,兒女本身是無有少法可得,都是空的;或者是其他的一切朋友、知識,你觀察別人是空的,也可能比較容易;你觀察你自己是空的,看看能不能觀上來?可能是有點困難的。
但是,你常常的思惟,慢慢你觀察自己也是空的,一樣也能觀察空。如果你有誠意的話,假設你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能拿出時間去用功學習,用功學習的時候,然後你多靜坐,去思惟的時候,你可能很容易就觀察,把自己也觀察是空的,觀察其他的人也都是空的,心裡面無有少法可得,可能會這樣。但是你若有困難的時候呢,忽然間進一步,你就會知道:哎呀!我自己是沒有這個力量,這是佛菩薩幫助了一下。所以你若用功修行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佛菩薩的幫助,「善護念諸菩薩」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若是你不用功,不行!你感覺不到這裡來。但是這件事,就是你平常要多努力,平常沒有事情的時候,你多靜坐、多思惟,經行的時候也可以思惟。時間,有的人可能會時間不需要很多,有的人可能是時間要多一點,就可以了。
但是另外有一個問題呢,修這個奢摩他這件事,就是修定,我們散亂心,也有可能也能夠這樣思惟:一切法自性空,坐在那裡也能這樣思惟;但是,你知道,若是有了禪定,這件事更容易,就不難,因為這個定能幫助你的智慧,有幫助它的力量,你常常能夠這樣思惟、觀察的時候,你慢慢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你修成功了的時候,在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的境界,對於你沒有影響了。好的境界也不能動搖你、壞的境界也不能動搖你,所以那就接近到無生法忍的境界了,你就接近到聖人的境界了,就是這樣意思。但是這件事,後邊也有提到,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也可能要其他的因緣的幫助,也有這些事情。
這裡面說呢,雖無法可得,就是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這個「乃至」,就中間有略去了,中間略去了「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十八界,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乃至到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剛才《金剛經》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中國話,就是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在我們讀《般若經》的時候,當然和《楞嚴經》不同、和《起信論》不同。《般若經》上的說法,佛的智慧也是由因緣有的,不是自然有的。我們讀《大般若經》上說:「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它不說「即心是佛!」它不這麼說,它不這麼說的。是「得一切種智」,才是叫做佛,是這樣講。那麼「得一切種智」,怎麼能得一切種智呢?你就是先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先學習般若波羅蜜,慢慢慢慢地就得一切種智。但是我們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個〈遍學品〉,〈遍學品〉那個意思就是:你得到無生法忍以後,你要廣學世間法、出世間法,要廣學,那當然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有大悲心的人,他要廣度眾生,無知無識是不能度眾生的,要有廣大的智慧。這廣大的智慧從那裡來?要學習才來的。學習來,有兩個,我們從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看出來有兩條道路:一個到十方世界跟佛學、聽佛說法,從這裡得智慧。第二條路呢,到一切的眾生的世界來,跟眾生學。我們學的《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也懂得醫,為眾生治一切病這件事,也懂得醫,懂得醫啊!也懂得工巧明,工巧明實在就是很多的世間上造房子,造房子這是工巧明,你造機器,世間上所有利益眾生的事情,菩薩無有不學的,沒有一件事菩薩不學習的。菩薩到眾生的世界做大學教授,乃至做乞丐、做貧苦的人、做富貴的人,菩薩也可能會做鹿王、也可能做一條牛,到一切眾生世界去學習,通達一切法,究竟圓滿了,叫做「一切種智」。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有一句話:「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佛那個圓滿的智慧,大光明的境界,「久修業所得」,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斷地在學習所成就的,這可見就是你努力地學習,成就了智慧。那麼這個話就是「因緣所生法」,佛的一切種智是因緣所生的,因緣所生的,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畢竟空中一切種智不可得,就是這樣意思。
我們讀《金剛經》上說:「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但佛的智慧,我們觀察它是畢竟空,佛的身相也是畢竟空的。觀一切眾生是畢竟空,乃至觀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都是畢竟空的,此中無有少法可得,心裡面離一切相到無分別的境界,那麼這就是「般若波羅蜜」,是這樣意思。
「是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你能這樣觀察呢,這叫做「如佛」;你能這樣學習,你肯這樣努力,這叫做「如佛」。但是佛是有大悲心,為一切眾生說法的,那麼這位行般若波羅蜜的人亦復如是。他學習般若波羅蜜,自己能這樣學習,同時也能為眾生說法,所以下面說:「而有三乘之教」。
「三乘之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位菩薩,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他知道世間上一切事情都是因緣有的,都是因緣有。說是這個人性格非常的壞,是因緣有的;說這個人的性格很好、品德很好,也是因緣有的。世間上的眾生是善、是惡,是因緣有的;出世間的聖道也是因緣有的,也是因緣有。那麼菩薩呢,他感覺到世間上的眾生,做惡雖然是有罪過,做善是比較好,終究是在生死裡流轉,是不究竟的、還是不圓滿的;若能學習聖道,才能解脫生死的苦,永久的安樂自在了,所以菩薩大悲也學習佛為眾生說法,所以「而有三乘之教」。
什麼叫「三乘之教」呢?「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這是三乘之教。「聲聞乘」這個「聲」就是佛為眾生說法的法音、法語,叫做「聲」;「聞」呢,聽佛的法語而能夠努力的修行,然後從生死苦惱的世界得解脫了,叫做「乘」。這個「乘」就是車,車有運載的意思,有動力,能從這裡運載到另一個地方去,有這個動力的,叫做「乘」。你若學習佛法的時候,學習「苦集滅道」的佛法,你就能夠從生死苦惱的世界,運你到涅槃的地方去,所以叫做「乘」,有動力。說我不學習佛法,我願意學世間上的慈善事業,我造個醫院,眾生很苦、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我來布施他們,做這個善法。做這個善法,也很好,但是不能夠把你運到涅槃去,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動力。但是能夠不到三惡道去,還有點好處,不會到三惡道去受苦,在人間、在天上受樂,那麼這世間善法是這樣。
但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還有一點差別,我們佛教徒也應該有慈悲心。我們這個地方沒有醫院,很多人有病,沒有地方去治療,那麼我在這個地方辦一個醫院。如果我們是佛教徒做這件事,你迴向無上菩提,願以此功德,願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那麼這就是菩薩道了,這不是世間的善法了,就不同了。如果你沒有迴向無上菩提,你只是:我造一個醫院,就令眾生在這裡能夠恢復他的健康,消除他的病苦,你就知足了,那這是世間善法,所以大家共同地做這一件事,但是思想不同,所得的果報不一樣,所得的果報還不一樣的。
所以現在說這「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這是出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好過世間的善法,就是使令你究竟地解脫一切苦惱,是這樣意思。
這個「辟支佛乘」翻一個獨覺,就是他出現在沒有佛、沒有佛法的世界,沒有人教導他佛法,而他自己無師自悟,沒有老師教導,他遇見一個因緣,他就能明白佛法。
在這個經論上說到一件事,說有個國王,這個國王有很多的女人陪著他,他這個後背,也許他不常洗澡,他就發癢,他就叫他的女人給他搔癢,而這些女人都是帶著手鐲,帶著什麼東西。那麼很多的手在那裡搔癢的時候,這些手鐲與手鐲踫,就發出來音聲了。等這個搔癢搔完了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沒有了,那麼這國王就從這裡,就明白一切法空的道理了。他明白這個空了,他就心裡面寂靜住,就得了禪定、得了神通,他就棄捨了王位,到深山裡面修行,得了聖道。
所以這叫做出在無佛世的時候,無師自悟,他能夠得聖道。而這種人為什麼會這樣子?為什麼有人不能這樣子呢?就是宿世的栽培不同。這個人宿世見到佛見得多、修福修得多、栽培善根多,修四念處是栽培善根,還能修福,做了很多的善事,所以他這個功德做得特別多,而他也願意出在無佛、無佛法的世間,無師自悟,他也有這個願望,於是乎他就是出現這件事了,這叫做「辟支佛乘」。
這個「佛乘」呢,也是修學佛法,但是他發了無上菩提心了,也就是發了大悲心。眾生在這世界上流轉很苦,那麼他發大悲心,我要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以三乘聖道普度一切眾生,他有這樣的大悲心,有這樣的大悲的願力,他能廣學佛法、修學聖道,得無生法忍以後,就能普度眾生,一直到最後功德圓滿就成佛了,那叫做「佛乘」。
「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而有三乘之教」這個地方,就是由大悲心宣揚三乘的佛法,普度眾生。前面是「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這是般若的智慧;「而有三乘之教」是大悲心;一個般若的智慧、一個大悲心,這兩種功德圓滿了,那就是佛了,是這樣意思。
這上面說:「雖無」,「雖」這個字,就是雖然是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但是他有大悲心為一切眾生宣揚三乘之教,所以這個地方也是如佛。前面是說他自己是……,前面這一段,「若有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我輩視是人如佛」,這只是說學習般若波羅蜜如佛。「何以故?」下面呢,說到般若波羅蜜,也同時說到大悲心。所以他又能自己學習般若波羅蜜,來調伏自己的煩惱乃至斷煩惱,還有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也是「如佛」。所以諸天說:「若有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我輩視是人如佛」,是這樣意思。我還想講個故事,現在到點了,就休息,明天再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