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0 〉




2009/11/03 09:43


第三個呢,「遠離」叫做智慧。遠離,我離開這裡很遠,不在這裡了,遠離。這個遠離是什麼呢?就是佛教徒經過學習般若波羅蜜,你開了智慧的時候,對於世間上一切一切的事情,都沒有執著心,遠離了執著。遠離這個執著和剛才的破壞有關係,和破壞有關係,是什麼呢?你知道它是空的,再不執著了,所以那叫做「遠離」。這個遠離再明白一點說,就是斷煩惱,消除了一切的煩惱,所以叫做「智慧」。


這個「執著」這句話,我們佛教徒常常的閱讀經論,常會看見這句話:不要執著,但是這句話不是那麼容易明白的。不是那麼容易明白,但是你若細心地反省自己的思想上的活動,你就會多明白一點這個「執著」的意思。


我說一件事,譬如說,我和這個人沒有什麼恩怨,也沒有恩、也沒有怨、也沒有愛、也沒有恨,我對這個人。他和我談一段話,我們就分開了,他就走了。走了,我心裡什麼也沒有,不憶念這件事。但是若是有一個人和你有嚴重的傷害,他若是和你接觸了,這件事,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你心裡面還繼續在憶念這件事、繼續在分別這件事的,分別這件事,這是一樣;或者你對這個人特別有感情,雖然是你和他,或者多少天以前見面談話,乃至到多少年以後,你心裡還在想念這個人的。那麼這裡邊就是有點不同,和你沒有恩怨的人,過去就過去了;但是有恩怨的人,你心裡面不過去,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對這個恩怨有執著,恩也是執著、怨也是執著;對於那個沒有恩怨的,沒有這個執著。這就顯示出來什麼叫做執著?就這個地方就是執著。


而且這個執著還是很微細的,怎麼叫做微細呢?譬如說我歡喜吃餃子,那個人就說餃子怎麼好,我就流口水了。其實我自己反省,並沒有一定願意吃,但是就流口水,這表示什麼呢?你為什麼流口水?就是想要吃,就是那個執著心很微細,很微細啊!「執著」這個地方,說是我不取著一切法的時候,這叫做不著,不執著,這是很微細的。


「執著」這個煩惱是在愛恨之前就有了,先有執著而後才有愛、才有恨的,愛恨是很粗顯的煩惱,你自己很容易感覺到的,但是執著,你自己不知道;所以執著是比愛恨這個粗顯的煩惱,更根本的煩惱,叫做「執著」。現在說是「遠離」叫做般若,般若的智慧,你沒有執著心,就叫做般若,沒有執著的。


我說一件事,我們就說這個阿羅漢,阿羅漢他不入定的時候,他的眼也能見色、耳也能聞聲,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也能接觸,也知道是好的、也知道是壞的,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有自在力,他的心「不與萬法為伴侶」,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在他心裡面什麼也沒有,心裡面那個明靜,無分別的境界,能有這件事,他隨時能有這種分別,能有這個分別。


我們再說一件事,譬如我們平常人,說天氣熱,熱得厲害也感覺不舒服,特別冷也感覺不舒服,有人罵我,我也感覺不舒服,有人讚歎我,我心裡歡喜,我們心隨境轉。但是阿羅漢沒有這些事情,阿羅漢他也知道是冷、也知道熱,也知道你是罵他、也知道你是讚歎他,但是心裡面不著,能離一切分別。他就是,你罵他呢,他心裡沒有事,和讚歎他,在他心裡面是一樣的感覺,所以是不執著,不執著的。


我們若是常常靜坐的人,也可能會有一點感覺。假設你靜坐,或者修數息觀、或者用其他的方法,把所有的這些塵勞事情都停下來,心裡面明靜而住,沒有愛、也沒有恨,心裡面明明了了,也不惛沈、也不散亂,心裡明靜而住。當然你可能是很相應,但是也可能不相應,我想要這樣做,總是有一個影子進來,或者是一個愛的影子、或者恨的影子,總是有個影子進來。你想要心裡面不要有這愛恨的影像,心裡面能明靜而住,辦不到,那麼這就看出來,我心裡有執著的關係;阿羅漢沒有這件事,就是他無著,他不執著。


譬如說是一個大福德人,這個世間上一個大福德人,他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他這一生都是安樂自在的,都很好。當然,也是表面上這樣看,也可能他有什麼問題,他沒有說,別人不知道。但是我們說這個阿羅漢的事情,我們就舉目犍連尊者,他臨命終的時候,為這個木杖外道把他的身體打扁了,我們的身體不是扁的,但是他把它打扁了。然後舍利弗尊者……,他若不乘神通,就是不能動了,舍利弗尊者把他抱回來,抱回到廟上。但是目犍連尊者他還能入定,還能入定、還能現神通,就好像恢復正常這樣子。


那麼在我們的心裡來分別、觀察這件事,觀察這件事,你這個人學習佛法得了聖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你這道行這樣高了,今天受這樣的惡報,那麼修學聖道有什麼好處呢?有沒有好處呢?我們可能會有這個問題。當然,表面上看,目犍連尊者是很苦了,但是目犍連尊者本身的境界呢?他心裡面能離一切相的,這個安樂的境界,你不能影響他、苦惱的境界也不能影響他,他的心能離這一切相,心裡面還是原來阿羅漢的境界;我們認為很苦,他沒有這件事的。所以,表面上阿羅漢也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阿羅漢的內心是清淨、安樂、自在的,所以聖道還是聖道。


所以,有人問我:這些得神通的阿羅漢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現神通是什麼意思?我沒有看見註解,我這樣分別這件事,這阿羅漢臨命終也可能是有病痛,那麼身體不對勁了,那麼阿羅漢他要臨命終的時候,他自己想:我這個身體也是老病,這樣子;但是我修學的聖道,是不是也像老病死,也是結束了呢?是不是也是衰敗、衰朽了呢?那麼這件事怎麼才知道呢?於是乎他自己攝心入定、現神通,和沒有病的時候一樣,也能現神通種種變化。那麼,這時候阿羅漢知道,這個肉體有老病死,他得的聖道沒有這回事情,沒有老病死的。


所以從這些事情來看,這個無執著的境界,大阿羅漢可以在一切苦惱的境界上,他心裡不著,還是聖人,還是安樂自在的,可以看出來。但是還不能和佛比,佛是更深微、更微妙了。所以這不執著這個地方,我們姑且這樣解釋。遠離一切執著,這是般若波羅蜜,這是這個意思。


這是「通達義」是般若義、「破壞義」是般若義、「遠離義」是般若波羅蜜。但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人沒有這一切的分別,他沒有這樣分別,說我的知識比你高,他也沒有這種分別,我遠離了一切煩惱,他也沒有這個分別。所以這樣解釋呢,「通達義」是般若波羅蜜、「不通達」也是般若波羅蜜;「破壞義」是般若波羅蜜、「不破壞」也是般若波羅蜜;「遠離義」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也是般若波羅蜜。當然,這都是聖人的境界,凡夫是沒有的。這個「般若」,我們就講到這裡。


「波羅蜜」,這個「波羅蜜」翻到中國話,是到彼岸的意思,這裡有個河,河有此岸、有彼岸,由此岸坐船到彼岸去。怎麼叫做此岸?怎麼叫做彼岸呢?就是學習般若波羅蜜法門的這些聖人,由有生死苦惱的地方、有生老病死的苦惱、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取蘊苦,各式各樣的苦惱,這就是「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的時候,遠離一切苦了,沒有老病死,沒有一切苦惱的地方,就是大安樂的地方,叫做「彼岸」。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呢,圓滿的智慧是「彼岸」,智慧沒有圓滿叫做「此岸」。這個阿羅漢和辟支佛和菩薩,也是有廣大的智慧,但是沒有佛那麼圓滿,那只有佛得的涅槃,才能名之為彼岸,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二義。


第三義,「有相、無相」,「有相」是此岸,「無相」是彼岸,我們剛才也有講過這個意思。我們平常人總是在「相」上活動,心不能離一切相。所以我們是在此岸受種種苦;這些聖人能達到「無相」的境界,就是到安樂的地方去了,所以那是由此岸到彼岸。我們沒得到涅槃的人,我們從經論上的學習,我們會分別,這是此岸、這是彼岸;但是成就彼岸的聖人,他也沒有此岸、彼岸的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名之為「彼岸」。那麼這個「波羅蜜」可以這樣解釋。


這裡面這個「圓滿的智慧」、「未圓滿的智慧」,叫做此岸、叫做彼岸,這裡面當然包含般若的意思。般若是圓滿的智慧,那是佛的智慧,才能稱之為「般若」了,其他的人智慧不圓滿,那麼就是不圓滿的般若。不過在《大智度論》上解釋,這個「般若」,從得無生法忍以後的智慧,知諸法實相的智慧,名之為「般若」;到成佛的時候,這個般若名之為一切種智,它們是一回事,但是名字有點不同。那麼,這是「波羅蜜」翻個「到彼岸」,就這麼解釋。


但是這個般若,因學習般若而到彼岸,這個波羅蜜是個果,學習般若是個因,由因而得果。那麼究竟圓滿,就是佛才成就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是這樣。


我們再說「經」這個字,「經」這個字,印度話叫做修多羅,翻到中國話,翻個「契經」。其實翻個「經」,我們中國的聖人的著作,稱之為「經」,那麼印度的佛法翻到中國來,也就是用這個字,表示這是佛說的,實在這裡邊的用意,是契這個字。契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契,是契合的意思,就是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是契合佛所證悟的真理,就名之為「經」,這是第一。


第二個意思呢,又能夠契合眾生的根性,就是佛說這樣的佛法,而眾生也感覺到合適,能夠生信、能夠信解、能夠修學、能夠得到聖道,能發生這個作用,也就名之為「經」。如果雖然是符合佛所證悟的真理,但是不契機,就是不能發生作用了。說是契合眾生的根機,眾生聽到了以後,心情歡喜,但是不契合佛說的真理,那不能名之為「經」的。所以這個地方有兩個:又要契理、也要契機,就是名之為「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剛才說:「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這個「經」就是指能詮的,就是語言文字,這個白紙黑字,這就是「經」,它是能詮顯「摩訶般若波羅蜜」的,能詮和所詮合起來名之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傳到中國來,就是鳩摩羅什法師沒有翻譯這部經之前,有其他的人翻的,叫做《道行般若》和《放光般若》。在《高僧傳》上看出來,道安法師、還有一個釋道琳,一位大法師,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和《道行般若經》都是有研究的、很有成就的,在《高僧傳》上看是很明顯的。當時,很多的國王、大臣都向他們學習佛法的,有這樣事情。


鳩摩羅什法師來以後,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比前人翻得好,那麼學習的人是更多了。一直到隋、唐,隋唐的時候,學習這部經的人還是很多,以後逐漸地就衰微了,學習的人少了。但是這部經有龍樹菩薩的註解,就是《大智度論》。在佛教史上看,印度佛教史上看,印度很久,這個《大智度論》就失傳了。那麼鳩摩羅什法師到中國來,把《大智度論》傳到中國,到現在,中國還有《大智度論》,我們還可以去學習。但是,我感覺到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人少,學習《金剛經》、學習《法華經》的人比較多,學習這部經的人比較少。


學習這部經的人少,有什麼關係呢?有點關係!就是修學聖道的人少了!修學聖道的人少,在我們今天來說呢,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就是念佛的人多,這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還有人有善根,肯念佛,還是不錯。但是也表示不能修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聖道,不能學習聖道。那麼怎麼樣才能了脫生死得涅槃呢?念阿彌陀佛了!這個話裡面有點深義,有什麼意思?就是佛法衰微了,就是表示這個意思。


但是我們若問一問:怎麼叫做佛法興盛?譬如說,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學習佛法,也應該說是佛教興盛,不是這個意思。「能得聖道」,這叫佛法興盛。佛教徒都是生死凡夫,佛法不是興盛的。那麼怎麼樣才能得聖道?你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就容易得聖道,你知道怎麼樣修四念處、怎麼樣來斷煩惱、怎麼樣得無生法忍這件事。你這樣學習,現在我們佛教徒裡面有人得聖道了,他的身口意可以代表佛教,有佛法的氣氛在裡面。我們沒有去修學聖道,我們的身口意除了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癡,這是佛法興盛嗎?不過,念阿彌陀佛還是好了,能往生阿彌陀佛國也好嘛,也就是佛菩薩大慈悲,早就知道佛法衰微了,給你一個淨土法門,給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了。說是也有人沒有念阿彌陀佛,修學其他的法門,修學其他的法門,你得聖道沒有?沒得聖道,還是差勁的,還是差一點!


「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當然我們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的一切一切的法門裡面,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導的,不管你修那一個法門,都是要有般若波羅蜜做主導者,你不可以缺少它的,這樣子你可以得聖道,不然的話,你不能得聖道的。


我們念阿彌陀佛,這表示什麼意思呢?弘揚淨土法門的人多,也表示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學習不來了。我們再多說一句,當然我可能有口過了,你去看歷代大德的著作,和現代人的著作,古代的人,有些人有般若波羅蜜的氣氛,他的註解裡面有般若波羅蜜的氣氛;但是後來的人,稍晚一點的人,雖然是大家都可以去閱讀、去學習,但是沒有般若波羅蜜的氣氛,那表示什麼?就是他沒有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他沒有注意地學《大智度論》,沒有,沒有這回事,就是學不來了。若是真是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你要學《大智度論》、但是也要學《中觀論》,學習《中觀論》,也還不是容易,這句話容易,但是學還不是容易的。


學習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明白了「中觀」的道理,你用中觀,中觀就是四念處。中觀是四念處,那麼你能夠,每一天能拿出來多少時間,修般若波羅蜜的這個法門,你能這樣修,你就有希望得聖道了,就有希望得聖道!但是另外有一個問題呢,就是我們漢文的佛教,說我相信佛法了,或者是讀古代大德的著作,或者是讀經論,或者近代大德的著作,什麼經論,我受到感動,我經過一個時期的思惟、觀察,佛法是真理!我就好好學習,然後就完了;然後就是,好像一天沒有什麼事情。這個密宗的人,不是這樣,密宗的人有一件事情,我們顯教的人應該要學習,就是它給你一個法門,給你一個法門叫你做功課,這樣做、這樣做。那麼這就是有一個軌道可以遵循,可以從這條路走過去了;若是我們學習佛法,我是有信心是有信心了,但是沒有什麼軌道,沒有軌道可循,這也是佛法衰微的一個現象,衰微的現象。


我剛才已經說過,佛菩薩早就知道,這個末法時代,佛法衰微了,學習聖道的人少,學不來了,只好念阿彌陀佛,給一個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有功課,給你一個功課表,早晨怎麼做功課、午前、午後到晚間怎麼樣做功課,那還是不錯的,自己做功課,然後你能有希望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去,這件事不錯的。說我相信了淨土法門,你不做功課,你想要往生阿彌陀佛國,這件事是沒有希望的,不行!那麼現在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若細心地讀《大智度論》,就會知道它也有個功課表,這裡面。當然你做到、做不到,那是又一回事,但是它本身是有個功課表的,告訴你怎麼樣用功修行。


修行這件事,我們若是這個……你沒有般若的這個法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若從始至終的閱讀,然後肯思惟。當然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觀一切法空,就是用這個辦法來調伏自己的身口意。那麼我們若不學習這個法門,說我一天就學其他的法門,我念咒,或者是我念阿彌陀佛,或者是我念一部經,我就把這經念一念,這就是修行了,這就是做功課了。你這樣修行也是很好,好過不修行,但是很久很久,多少年你還是原來樣,你心裡面還是貪、瞋、癡,還是這樣的。若是你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修行的話,假設你拿出時間要多一點,當然要修奢摩他,要修定,定中修「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觀的話呢,假設你肯努力的話,我看不會很久,你的貪瞋癡起變化。這個貪,不像以前那麼貪了,這個瞋,也不像以前那麼瞋,愚癡,也不像以前那樣,就起變化了。那表示什麼呢?你就是向前進步了,你就有可能由凡夫到聖人那裡了,就是由此岸到彼岸去了。


若是我們佛教徒,說是我們出家人,如果你不這樣修行,你不這樣修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觀、修這個四念處,你遇見事情的時候,你處理事情的時候,你原來的貪瞋癡就發生作用,你自己不覺知,還不大知道,但是貪瞋癡起作用,起作用的。若是稍微有慚愧心,哎呀!我這樣不對,我不應該這樣!可能稍微控制一點,但是未必有效。你雖然有點慚愧心,你控制不住的;若是有般若波羅蜜的法門在裡面,能控制住,因為這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太大了,很大的,它能令你離一切分別,遠離一切分別,使令心清淨。


這部經後面常常說到「清淨」這兩個字,龍樹菩薩的解釋,清淨是什麼呢?清淨,就是諸法空的意思,因為你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令你心清淨,所以清淨就是諸法空的意思,諸法空就是清淨的意思,龍樹菩薩這樣解釋。我們從這個解釋也看出來,你若學習這個法門的時候,能從你的思想上根本起變化,會起變化的。當然這是要努力,你不能說是你不努力,我就這麼讀一讀就可以,讀一讀不行!你要思惟裡邊的道理,就是修奢摩他和修毗缽舍那的觀,當然現成的話,就是修四念處,你要努力才可以,早晨起來要修、午前也要修、午後也要修、晚上也要修,你要多拿出來時間才可以。你若努力的修呢,我看一百天內就有消息,一百天內就有消息。


佛在世的時候,你在經論上看,就聽佛說這一段的佛法,就有人得初果了,他為什麼能夠那樣快呢?就是佛這麼說,他就作如是觀,當時就有效,就是這樣子嘛。當然,有的人當時沒有得聖道,但是他能努力修三七二十一天,就得聖道了,就有這些事情。


我們現在的佛教徒,多數是沒有學這個法門,當然不知道,你不學就不知道;我們願意學其他的法門,當然都是讚歎,這個法門怎麼好怎麼好!你發歡喜心,那麼就學,但是你沒有學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你沒有學,你沒有學就不行。


所以,我有時候會有口過,就會說一些批評古代的祖師,這是我的罪過,我現在又要說這句話!歡喜祖師禪,念佛是誰?你參話頭,感覺這祖師不得了!這個法門是無上法門!但是你參了幾十年,怎麼樣?你若是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很快有成就,這事實如此嘛。


我在東林念佛堂的時候,有一個慧德法師,他是金山寺、高旻寺住了幾十年了,後來因為大陸上有變化,跑到香港來,那麼他在大嶼山住茅蓬。後來我在東林念佛堂的時候,他來了。我問他,我說:你在金山、高旻參禪幾十年,你感覺怎麼樣呢?他說:完全是空過光陰,沒有用!那麼你今天呢?今天我讀這個《大般若經》,心裡生歡喜!就事實是這樣子嘛,不但是他一個人,很多人都是這個問題。


若是你學習過佛法,你明白了般若波羅蜜的道理,然後去參念佛是誰?那不同,那就是修止觀了,那就是這樣子。你學習其他的法門也是一樣,你都要有般若波羅蜜,你就會有成就的,不然是不行的,所以稱之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若肯學習,當然你要拿出一點精神,要把《大智度論》好好讀一讀,也要讀一讀《中觀論》,《中觀論》有現在台灣印順老法師的講記,還有古代嘉祥大師的《中觀論疏》,應該不難,學習也是容易。你要先學《中觀論》,而後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是很好;你先學習《大智度論》,然後再去學習《中觀論》,也可以。學習完了再修止觀,完全不同。


現在的人,很多人,南傳佛教來了,提倡《阿含經》,《阿含經》好!但是你若是把《中觀論》、《大智度論》學習完了,再看《阿含經》,完全不同。如果我們沒有學習這個「般若」法門,你去讀《阿含經》,你可能讀沒有幾篇,就不願意讀了。它篇篇說……,這一段經一段經不是很長,都說無我、無我所、說是無常的,你心裡厭煩就不願意讀了。但是你若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心裡通了的時候,讀《阿含經》生歡喜心,完全不一樣的,生歡喜心的。不能輕視《阿含經》,因為它通著的,《阿含經》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通著的,也就是容易得聖道的。所以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應該學習,應該拿出點精神好好學習,學習是值得的,因為將來能夠得聖道。世間上其他的事情,當然也不能夠……,說是我要吃飯嘛!我不能完全來學習佛法,我要吃飯!當然是的!是要吃飯的。但是拿出時間多一點,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值得的!


如果你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現在的生活上的事情,不值得!因為將來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世間上你有什麼成就,一口氣不來,死了以後都等於零了,完全用不上了。但是你若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將來能用得上的。下文付與來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