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9 〉




2009/11/03 09:4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歎品、現滅諍品》


【前言】


住持法師、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大家好!我們今天在這裡集會,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但是,我想首先應該感謝這觀音寺的主人,發無上菩提心,能建立這樣莊嚴的道場,方便我們在這裡栽培善根,我們的確是應該深深地致謝才是對的。因為發了無上菩提心,建立道場的本意,就是為了所有的人,能在佛法裡栽培善根,才建立道場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學習佛法,也正符合發無上菩提心的本願的。


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來到中國來,是很久很久了。這個《小品般若經》就是《道行般若經》在漢靈帝的時候,就來到中國了,的確是應該說很早了。但是現在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比《道行般若》晚一點,可能在漢朝過去了、三國時代都過去了,好像是在曹魏的時候,甘露年間,有個朱士行,實在是個出家人,那個時候的出家人是姓在家的姓,所以叫朱士行。在《高僧傳》看上去,這個人是得了聖道的人了,他發心到于闐國去。于闐國若在今天來說呢,還就是中國的新疆的地方,是得到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那是梵文的,後來派他的弟子,叫法饒,把它送回到中國來,後來才翻成漢文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我們在《高僧傳》上看,這位道安法師,就是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特別有研究的,他每一年講兩遍,講兩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初開始是講《道行般若》,後來就是講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放光般若》。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一部是在姚秦時代,就是東晉的末年,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這一部經一共是三十卷,九十品,這九十品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分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舍利弗般若;第二部分是須菩提般若;第三部分是帝釋般若,加上彌勒菩薩也在內,這是三個部分;第四個部分是實相般若;第五個部分是方便般若,一共分這麼五個部分。


舍利弗般若,就是這個般若裡面就說到勸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這是第一段。第二段呢,就是諸天歡喜護持,學習般若波羅蜜法門的人,諸天都護持,諸天都發歡喜心,護持這位學般若的人,我們就說到這裡。


這個須菩提般若呢,是說三三昧:說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但是《瑜伽師地論》的次第,這個無願三昧在中間,先是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在《大智度論》上說的次第,無願三昧在後,無相三昧在中間,一開始是空三昧。在《瑜伽師地論》上講這個三三昧,空三昧是修無我觀,修無我觀,名為空三昧;無願三昧實在就是修無常觀、修苦觀,就是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三界內的這些有漏苦惱的事情,不生歡喜心,生厭離心,這叫做無願三昧;這個無相三昧呢,就是對於三界的色受想行識的一切法,都不分別,心能離一切相,那麼叫無相三昧。這個空、無願、無相,這三種是智慧,智慧而說三昧呢,就是它有禪定的功夫,在禪定裡邊修無我觀、修無願、無相的觀察的思惟智慧的,所以稱之為「三三昧」。


但是在《瑜伽師地論》上的解釋,這個空三昧是觀我空、觀一切法空,這叫做「空三昧」。無相三昧呢,我空、法空也不可得,沒有我相、也沒有法相、也沒有空相,那麼叫做「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本經和《大智度論》叫做「無作三昧」,工作的「作」,作工的「作」,無作三昧。無作三昧就是不作願,就是對於一切法空,空也不可得的境界無分別,那麼叫做「無作三昧」。《瑜伽師地論》的解釋和《大智度論》的解釋不完全一樣。那麼這個須菩提般若主要是說這個三三昧。


帝釋般若呢,說的是信解,說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得現在世的功德、還得將來世的功德,得無量無邊的功德。那麼我們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沒成熟的人,聽佛菩薩、聽釋提桓因讚歎學習般若法門的功德,我們生歡喜心,因為生歡喜心,就生了信心,因信心而又發心學習,所以叫做「信解般若」。彌勒菩薩在這一段文的後邊,也讚歎般若法門,叫做「隨喜功德」,但是彌勒菩薩說的就比帝釋說得深了。這個「隨喜」就是觀一切法空,離一切相,叫做「隨喜」,這就是深了一點。深了一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善根沒成熟的人,發歡喜心而能去學習;善根成熟了的人,聽佛、聽須菩提尊者、舍利弗尊者、聽帝釋讚歎般若的功德,就得甚深義了,入甚深義。入甚深義這一方面,所以叫做「甚深般若」。彌勒菩薩這一段,和帝釋讚歎般若功德這一段,合起來名為「信解般若」,那麼這是第三段。


第四段叫做「實相般若」,也叫做「不退轉般若」,這個實相般若什麼意思呢?就是學習般若波羅蜜法門的人,得無生法忍以後,得無生法忍,能遠離一切煩惱、遠離一切戲論、能證悟了諸法實相,這一部分是表示學習般若法門的人轉凡成聖了,那麼就叫做「實相般若」。


「方便般若」呢,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發大悲心,善巧方便地弘揚般若法門、廣度眾生,這叫做「方便般若」,這一部分就是特別的深奧了。


這個前面的實相般若就是舍利弗般若、須菩提般若、信解般若,這實相般若都提到我們怎麼樣的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我們要受持讀誦、思惟觀察,都提到這些事;但是到方便般若就不提到這些事了,就是發大悲心、廣度眾生,而還離一切相的境界,那就是大菩薩的境界。這個實相般若和方便般若實在是很廣、很深的。那麼,合起來這五分般若。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五分般若都是具足了的。所以我們若是學習鳩摩羅什法師翻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合適的、很圓滿的。那麼我這一段話姑且就算是介紹了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大意,就到此為止。


【釋題】


現在,第二段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題目。「摩訶」是印度話,就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就是翻個「大」。鳩摩羅什法師還是用梵語,所以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玄奘法師,唐三藏玄奘法師,他就是翻個大,就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是翻個大。這個大,就是廣博甚深的意思,在佛法裡邊,世出世間一切功德,完全因般若波羅蜜才能夠成就,所以般若波羅蜜名之為「大」。在《大智度論》裡面解釋這個「大」的意思是非常的多,現在姑且說四樣,說四種:第一個名之為「大」的原因,「得勝力故」,學習般若波羅蜜法門,你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這是一樣。


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在舍利弗般若裡面,曾經說出一件事來:你若想要用一個汗毛、我們身上的一個汗毛,舉起來三千大千世界的須彌山,用這一汗毛能把它舉起來,遙擲到無量阿僧祇世界之外去,把它丟得這麼遠,而這個世界上的眾生,世界上的人類和其他的動物,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沒有擾亂這麼多的人。在這個《維摩詰經》說到維摩詰居士,他是把東方阿閦佛世界,把它拿到娑婆世界來,但是阿閦佛的世界,除了有禪定的人之外,其餘的人都不覺不知,有禪定的人知道,知道是到另一個世界來了。說這個大菩薩境界,如果你想要成就這樣的神通道力呢,你要學般若波羅蜜多,就可以成就了,能得到這樣的神通道力,所以名之為「大」。


第二個「得多聞故」,能得到多聞,這個「多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從經論上,過去世無量劫來也有佛,未來的無量劫裡面也有佛、現在十方世界也有佛;過去佛也宣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未來世的佛也宣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現在十方世界也宣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如果你這位菩薩,你這位佛教徒,想要聽到過去佛說法、未來世佛說法、現在世佛說法,你都能聽到、能夠明了,而能夠用它來自利利他的話,你要學習般若波羅蜜法門。


這個話,經文上就是這樣說,但是這一件事,如果我們要加以解釋,裡面就有問題。譬如說,昨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昨天有人說話已經過去了,我們今天沒有辦法聽見那個人說話的;明天還沒到來,明天有人說話,今天能夠聽到,這件事也不可思議。現在這上面說「得多聞故」,就是有這個力量;過去佛、未來佛、現在十方世界的佛,所說的法語,你都能夠聽到,這個「聞」實在是說聽到,實在也就是學習的意思,這件事也不可思議。在《大智度論》上的解釋,就是菩薩有這樣的三昧,你入了這個三昧,能聽到過去佛說法、能聽到未來佛說法、能聽到十方世界佛說法,有這樣的力量。這是第二個原因,名之為「大」。「得多聞故」。


第三個原因,「生大人故」,什麼叫做「大人」呢?凡夫都是小,凡夫不夠大,聖人才是大,阿羅漢、辟支佛、大菩薩和佛,這是大人,這些大人都是因為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而成就的,所以叫做「大」,這個般若波羅蜜稱之為「大」。


第四個原因是什麼呢?「能與大果」,能夠給你一個很廣大、圓滿的果報,就是得涅槃,涅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涅槃是一切聖人所成就的境界,如果用我們凡夫的語言去解釋的話,就是大安樂的境界,裡面沒有苦惱,沒有一切的苦惱。那麼阿羅漢也得到了,辟支佛、大菩薩和佛都得到這種境界。我們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個法門,我們也能夠成就,所以名之為「大」。


但是這件事呢,在世間上的人是非常多的,能夠有這樣的願望,希望得涅槃的人,這樣的人,我看是不多,這樣的人,我看是很少的。世間上的人多數希望現在我的生活美滿一點,我看多數人多數都是希望這樣,我身體健康,沒有病痛;我的父母、夫妻、兒女、財富、權位都令我滿意。《瑜伽師地論》上說到一件事,說到我們人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通常說是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老病死苦,說這個,但是《瑜伽師地論》上多說出一樣,就是老是感覺到不足,這是一個苦。我有了一百間房子了,但是總是還少一間,再找一間,就是所有如意的事情,總是感覺到不足,要繼續地去追求,這也是一種苦,在《瑜伽師地論》上這樣講。


我們人世間的人,就是多數人只知道追求現在的生活美滿,只知道這件事,這是一種人;第二種人,他可能是在人世間受到了苦惱的衝擊,他對於世間上一般人所認為滿意的事情不歡喜了,他想要離欲、想要得禪定,想要生到天上去,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上去,享受三昧樂,這是第二種人;第三種人就是佛教徒,對於世間上的欲樂、對於三昧樂都感覺到不足,我希望得涅槃,只有佛教徒有這樣的願望。


世間上的欲樂,人都歡喜,三昧樂是少數人也是歡喜。我們在欲樂上得到了滿意也歡喜,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一定要求涅槃樂呢?這個欲樂這件事,佛說這個「受」,色受想行識這個受,享受的受,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在我們的感覺上有這三種不同,這表示佛也承認世間也有樂,所以才有樂受嘛!但是佛說人生是苦,就是不承認這個樂了。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這個苦惱的事情,當然我們感覺到,我們是承認這件事;但是樂受這件事,為什麼也認為它是苦呢?因為你追求這個樂不容易,很難!很困難!如果你失敗了,那當然是很苦;說是成功了,成功了,你要保護也很苦,也很辛苦,那麼若是終究有一天失掉了,很痛苦。所以這樣說呢,是樂少而苦多,所以這個樂也令我們不如意。


我說一件事,大概1970年、71年,香港的股票不得了,漲得很厲害,後來到了1973年吧,就跌下來了。跌下來了,就有什麼事情呢?就有人到河邊,看到有鞋,這個人就不見了,就有這個事情。但是他們也有的人不參加這件事,他生活還是正常。這可見就是樂中有苦,使令人受不了,這苦若來了受不了。當然,這也是智慧的問題,有的人智慧高,他也會避免這些事情;但是智慧不足的人,就是很有問題了。


所以從這些事情上看呢,佛也承認世間上有樂,但是樂會帶來苦惱,所以這個樂不太好。如果有一種樂,沒有苦,這個樂是更好了!這樣的樂,只有涅槃是這樣子,其他的事情都不行,其他的事情,很明顯的都是無常的,你不能永久地保持得住,終究有一天是敗壞了。所以這個涅槃樂是在佛教徒來說呢,就是要追求、希求得到涅槃,得到涅槃以後,就是永久地安樂自在,而沒有生老病死這件事了。所以,得涅槃樂是最尊貴的,是最值得努力希求的事情。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我們學習這個法門,可以得到涅槃樂,所以也名之為「摩訶」,名之為「大」。有這四樣,有這四個理由,所以稱之為「大」。這個「摩訶」就算講完了,我們講這個「般若」。


「般若」翻到中國話,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通達的意思,我明白這件事。這個佛教裡面說智慧,說兩種智慧:一個是根本的智慧、一個是後得智,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這個後得這個後,是先得根本智,後來又得到一種智慧,叫做「後得智」。這個後得智是什麼智慧呢?簡要的說,就是通達世間、出世間的緣起的道理,就叫做「後得智」,這個後得智實在是包括一種知識。譬如這個醫生,他能夠知道什麼病用什麼藥來治療,能治病,這也是一種智慧;譬如說建築,造這個房子,這也是一種知識、也是一種智慧;譬如說會計師、律師,世間上的政治、經濟,各式各樣的,這也是一種智慧。


但是佛法裡邊不稱這些智慧叫做後得智,是說你得到根本智以後,得到的那個智慧才是後得智,這上面有什麼意思呢?因為若得到根本智,就是剛才說「證悟諸法實相的智慧」,就叫做根本智。你得到諸法實相的這個智慧以後,你的貪瞋癡的煩惱,就逐漸完全地消除了,消除了以後,你得到的智慧,叫做後得智。這裡面有什麼不同呢?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無著菩薩所作的《金剛經》的註解上說:你若得到了根本智以後,能使令你得的後得智不顛倒,不顛倒,說個白話就是沒有錯誤;若是我們沒得到根本智,我們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的時候,我們在世間上有各式各樣的知識,會受到煩惱的影響,也會令你有很多的過患。若是得到根本智,沒有煩惱以後,得到的各式各樣的知識,沒有過患,有利益而沒有過患,所以叫做「後得智」。


這兩種智慧,這個根本智,到佛的時候才是圓滿的,其他的阿羅漢、辟支佛和菩薩也有,但是不圓滿;所以後得智也是一樣,到佛的時候才圓滿,其他的聖人也有多少,但是不圓滿。你成就了這兩種智慧,就名之為「般若」,名之為般若的。


但是在《大智度論》裡面還有一些解釋,解釋似乎是不大容易明白,我姑且說一說。它說「破壞」就是智慧,破壞叫做智慧。那麼破壞什麼呢?就是因名言而通達的一切相,都是可破壞的,這話什麼意思呢?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有人說,現在屋子裡有條龍在這裡飛,那麼你自己看不見,你就心裡想:這屋子裡有一條龍,你也向人說:這屋子有一條龍。你說出這語言,叫做「名言」,這個名言,表示這屋子有一條龍;我們若自己沒有眼睛,那只有聽你說;但是你若有眼睛看,這屋子裡沒有龍,你說龍,這是說謊話。我這是舉個例子,當然這等於是個譬喻。


在佛法裡面講呢,世間上一切的名言、一切的文字,語言文字,所表達的一切一切的義相、一切的事物,都是這樣子。就像說:這屋子裡有條龍,這話和這上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破壞」叫做般若波羅蜜,就是能破壞這些名言所表達的一切義。我們沒有通達這個般若的道理的時候,受這名言的欺誑,受種種名言的欺誑,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現在這個《大智度論》龍樹菩薩的解釋,破壞義是般若義,能破壞一切名言所表達的一切事情,再進一步的說,就是能離一切分別,遠離一切虛妄分別,再不說這裡有一條龍在這裡飛了!當然這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凡夫是不能的,我們凡夫繼續這樣講:這屋裡有一條龍,聖人不是這樣意思。


我再多說一句,就這個地方,《攝大乘論》上有一句話:「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就是這個意思。「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這個語言文字是能詮顯的,能顯示一件事的,說是離開這裡幾百里以外發生一件事,這個記者他的文筆好,他會把這件事介紹出來,然後宣佈出來。我們幾百里外的事情看不見,看見他就這麼寫出來了,那麼只看見能詮,就是看見這文字上的說法,這叫做「能詮」。這個「所詮」,就是文句所表達的這些事情,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是所詮。我們人的思想,要假藉語言文字的能詮,才能夠明白所詮的道理,才能明白;如果沒有能詮的時候,這個所詮是怎麼回事,完全不知道。我們的知識的這個程序是這樣子,我們就是這樣子。


所以要「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這個智慧,我們的智慧不需要語言文字,就能在語言文字所詮顯的道理上活動,沒有這件事,我們能這樣子嗎?我們不行!我們沒有這件事。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是不可能的,所以叫做「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那麼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通過前五識,才能接觸到語言文字,或者耳朵聽、或者眼睛看,接觸到文字,然後第六意識才種種的分別,我們一定是這樣子。若是沒有能詮的時候,什麼也不知道的。所以那個小孩子,這個嬰兒,他沒有學話的時候,他心裡沒有辦法想的;當然他也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有,可是在接觸境界的時候,就是不能分別,因為他沒有名言。譬如說我們現在這個燈開了,接觸到光明,如果沒有這個「光明」的名言,我們接觸是接觸了,但是沒有話說,你心裡也不能想什麼,接觸是接觸了,但是不能分別。


那麼從這個地方,就得到很多消息,得到什麼消息?我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說現在,我今天和一個朋友談話,心裡面很正常,沒有什麼特別的分別;但是這個朋友走了以後,另外又來一個朋友說,剛才這個人,他在什麼什麼地方說你壞話,給你設了一個陷阱,就等著你向裡面跳,怎麼怎麼……說了很多,你立刻心情就不對了。你的心情的這個憤怒,或者引起種種的想法,都是因為你那第三位朋友的名言引起的,如果沒有那個名言,來了的時候,你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沒有,這些憤怒通通都沒有。那麼這就是什麼?這就表示,因為名言而引起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都是沒有問題的,就是因為名言引起來的;若是沒有名言,就沒有這些事情。


那麼佛教徒經過修禪定、經過觀察以後,就發現因名言而引起的一切問題都是假的,因為可能第三個朋友在說謊話,也不一定,他只是在說離間語,破壞,並不真有什麼事情,你那個朋友,對你還是很正常的朋友,沒有來破壞你,但是第三個朋友就說這些謊話來離間你,你就會引起很多很多的煩惱來了。


所以這個地方呢,就是我們沒有神通的,凡夫的這種人,因名言而引起很多很多的問題,若沒有名言的時候,這些問題都沒有。從這裡就知道這些名言引起的事情都是不真實的,只是自己的分別,你自己的虛妄分別。如果你能夠深入地觀察,因名言而引起的一切事都是空無所有的。本身是空無所有的,這叫做「破壞」,叫做破壞的。當然,不只這一樣,還有其他的事情,我們姑且就說這一樣。這是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