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13 〉




2009/11/03 09:55


爾時,佛告諸天子:如是!如是!諸天子!如汝所言,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而有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諸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視是人當如佛,以無所得故。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


「爾時,佛告諸天子:如是!如是!」這是第二段「佛述」。前面第一科,是諸天讚歎須菩提尊者說般若法門的殊勝,現在是第二科,佛認可這件事,佛同意他的讚歎。這一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述歎」,就是同意他,又分二科,第一科「述其如佛」,就是同意他如佛的讚歎。


「爾時,佛告諸天子」,諸天讚歎完了的時候,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告諸天子:「如是!如是!」就是你這樣的讚歎是對的!是對的!


「諸天子!如汝所言」,前面這兩個「如是」是總說的,下邊是別說,就是詳細的說。在說之前,佛先招呼諸天子:「如汝所言」,像你剛才所說的話:「是般若波羅蜜中雖無法可得,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你剛才這樣子說的話,能夠這樣子呢,「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我輩視是人如佛」,你這樣的讚歎。這個「行般若波羅蜜不遠離」,怎麼叫做「不遠離」呢?就是「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不可得,觀一切法空。


「而有三乘之教」,前邊這樣的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這個學者,這樣的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空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空的、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空的,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也是空的,乃至到佛的一切種智,也是空的,這是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而有三乘之教」呢,他的般若波羅蜜裡面,他這個智慧裡邊,還有慈悲心的;如果這個般若的智慧裡面沒有慈悲心,那就是小乘佛教的般若法門;現在是大乘佛教,這個智慧裡面還是有慈悲的,所以有三乘之教,就是為眾生宣揚三乘佛法,你宣揚這樣的佛法為眾生作解脫的因緣,所以這是一個大慈悲的行為。「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就是這三乘之教。


「諸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視是人當如佛,以無所得故」,這是昨天講過,能這樣學習,就是「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都是無所得的,無所得就是空的意思。


我們第一天解釋這個本經的題目的時候,曾經說過,但是我現在想要再描一描。佛,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宣說佛法,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解脫我們的苦惱,我們姑且只說人,我們人在世間上生存,你決定會有老病死的苦惱的,一定會有這種苦惱。也有愛別離苦、也有怨憎會苦、還有求不得苦,這另外還有一種苦呢,就是內心裡面貪瞋癡的活動也很苦,小孩子可能不是太明白,人年歲漸漸大了,會明白一件事,就是自己憂愁、憤怒的時候,你很苦!你感覺到很痛苦!對於自己的身體有傷害,有的時候飯都吃不下去了;這個憤怒的時候有這些苦,若是你的貪心動了起來的時候,其實也是很苦的,也是很苦的。


這個佛法,尤其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解除一切痛苦的方法,能解除痛苦。我們昨天簡略地解釋了這個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一切種智也不可得,簡單解釋過。那麼簡單的解釋,就是觀色受想行識是空、無所得,無所得就是空的意思,就是無色受想行識了,這樣的觀察,怎麼能夠解除苦呢?這個道理何在呢?我簡單說,就是在你的臥室裡面有一條大毒蛇在那裡,你心裡有什麼感覺?你若在那房子休息的時候,有一個大毒蛇向你吐舌頭,你感覺怎麼樣?我看除了特別的那個蛇王可能是不同,一般人都會心裡不安,都是苦啊。那麼若沒有毒蛇了,你心就安了,就可以安心的休息了。


我們有很多的苦,都是很多的事情,心裡面種種的分別,有種種的所分別的境界,你因此而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苦,你若用般若波羅蜜觀察那個所分別的境界是空的,空無所有的,能分別的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識也是空的,就無分別了,你就不苦了,就沒有苦。就像你的房子裡面沒有毒蛇了,你心裡就安了,這是一樣,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這件事不是像說話那麼容易,你要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怎麼叫做因緣生、自性空?要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而且前面要有戒、要有定,這個觀一切法自性空是慧,慧的前面,你還要有一點定、還要有戒,就是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做,你不要做。那麼,我做了又怎麼的呢?你做了的時候,你這個定就不容易修,這個慧也不容易學習了,就是障礙你的定、慧的成就,那就不能解脫苦,苦惱你不能排解出去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持戒清淨就是為了定成就,告訴我們學習定的方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慧成就,能成就智慧,智慧成就,就得解脫了。因慧得解脫,由慧得解脫的,就是這麼一回事。若是說我不感覺到苦,那這件事不需要。若是眾生不感覺到苦,釋迦牟尼佛不出現世間的,不能出現世間,出世間沒有用,你為他說這些佛法,他不需要。我們通常會說到一句話,就是《四十二章經》上說:「富貴學道難」,「富貴學道難」是怎麼回事呢?可以有兩個原因:一個不感覺到苦,那他不需要佛法,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呢,這個富貴的境界是個什麼境界?是個大煩惱境界,這個大煩惱把他困住了,他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學習佛法,他沒有時間,所以他們要來學習聖道,這是不可能的,很困難、很困難的,除非是特別善根深厚的人,那有可能,不然的話都是很難、很難的。


現在這一段文呢,諸天讚歎須菩提尊者,這個般若法門的殊勝,那麼讚歎完了,佛現在認可這件事,所以也把前文重說一遍,「若有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視是人當如佛,以無所得故。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之教,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所以叫做「如佛」,是這樣。


我還想再說兩件事,說兩件事。這個般若波羅蜜是六波羅蜜的最後一個,前面有一個禪波羅蜜,再前面就是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這四個波羅蜜是幫助我們修禪波羅蜜的,因為禪波羅蜜成就了,就可以修般若波羅蜜。但是這個六波羅蜜在《攝大乘論》上,無著菩薩有很多種解釋,現在我姑且就說一種。禪波羅蜜的這個「禪」字就是止觀,就是修止、修觀。修止觀成就聖道了,得到了清淨無漏的智慧了,叫「般若波羅蜜」,這樣意思。這個禪裡面也有智慧的,一個止、一個觀,就是禪。


我們中國的佛教有禪宗,我們看這個禪宗的歷史,看禪宗的歷史,禪宗的人也會寫了一些禪宗的事情,但是我想,你看道宣律師,他寫得比較好,我是感覺。這個藏經裡面有《高僧傳》、《梁高僧傳》,這個道宣律師寫的《續高僧傳》,這個我感覺到可信的程度比較高。禪宗的人寫的禪宗歷史也可以看。但是這個《高僧傳》裡面看,達摩禪師他來到中國,應該是宋、齊、梁、陳、隋,不是梁武帝的時候來的,他最晚可能是在齊以前,南北朝這個齊以前,有可能是宋,宋、齊、梁,有可能是宋的時候來,來得很早。他來的時候,在中國傳禪,跟他學禪的人,不是看話頭,而是以《楞伽經》來印心的,以《楞伽經》印心,就是學習《楞伽經》,根據《楞伽經》來坐禪的,是這樣。但是達摩禪師他開示的法門有「二入四行」,也不是很多。在這一段文章裡面,也有《維摩詰經》上的意思,也有《般若經》上的意思,裡面有《維摩詰經》、有《般若經》的道理,那麼就是依據佛說的法門,也還是依據「般若波羅蜜」來學習禪的,還是這樣。


至於「看話頭」,是後來,就是禪宗衰微了的時候,才看話頭的。你若看看禪宗的歷史,很明白的、很容易明白這件事。所以後來的人,當然就是對於佛教的書讀得少,當然這個人有可讚歎的地方,就是對祖師的法語的恭敬心很深、很誠懇。但是你對於經律論、《高僧傳》沒有多讀,你就限在這個境界裡,就限在這個框框裡面,你不能出來,不能出來,就有點問題。那麼我這一段話說完了,再說第二段。


第二段,我們中國佛教也很久了,這個念佛法門很興盛,流行得很廣,為什麼它會流行得很廣呢?就是提倡的人多,我也宣揚念佛法門,你也宣揚念佛法門,所以大家念佛的人多;沒有人提倡,就沒有這件事。那麼這件事,很好!念阿彌陀佛,求生阿彌陀佛國去。這件事和般若波羅蜜來對比的話,是怎麼情形呢?也很容易明白這件事。我們看這個《觀無量壽佛經》,你讀大本的《無量壽經》、讀小本的《阿彌陀經》,我們做功課的時候,讀小本的《阿彌陀經》,你可能不是容易明白;你若讀大本的《無量壽經》和讀《十六觀經》,就知道一件事,知道什麼事呢?就是我們在這裡誠心地、不散亂地、一心不亂地、心不顛倒地念阿彌陀佛,又怎麼的呢?臨命終的時候,可以到阿彌陀佛國去,到阿彌陀佛國又怎麼的呢?到阿彌陀佛國,就是聽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你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還是學習這個法門,得無生法忍,還是這麼回事。你若讀《十六觀經》,你會知道這件事、讀大本《無量壽經》也會知道,小本的《阿彌陀經》,你不知道,小本的《阿彌陀經》沒有說這件事,不知道。


那麼這樣子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來對比,我們也就發現佛的大慈悲,就是我們不能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沒有人提倡嘛,倒不能說決定不能學習,沒有人提倡,沒人提倡就沒人學習。很少人不經過別人的提倡,我就去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這種人,我看也可能有,但是不是很多;那麼,當然你提倡念佛,我就隨著念佛。念佛,你若能夠精進、一心不亂的念佛,能往生阿彌陀佛國,非常的殊勝,這件事非常是對的,非常好,非常好的!但是大多數人呢,還不是那麼樣的……像說的那麼好,就是你懈怠嘛,你不能精進嘛,就是很多很多的事情,把你牽去了,你沒時間念佛,少少的時間念佛,這樣子也可能往生,也可能不能,不一定,不一定的。


那麼這件事就是明白,就是兩種人:一種是我不知道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這個法門;一個是我知道了,也不能學,那麼怎麼樣解脫我這個老病死苦呢?就是念阿彌陀佛,就是這麼回事了。那麼這樣說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善根不是太深厚了,也就是根性太鈍了,但是能念佛成功,還是很殊勝的。


那麼若是我們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沒能夠精進地觀一切法空,你沒能修止觀,修就是昨天修,今天又不修了,不精進,就還是懈怠,那你也不會成功的,你也不會成功,那還不如念阿彌陀佛好。你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去;你若不念阿彌陀佛,般若波羅蜜的法門,你也沒能精進修行,死了要到那兒去?因為你沒有願生阿彌陀佛國的願,那就不如念阿彌陀佛,有願,求生阿彌陀佛國好,這個事情應該這麼說,應該是這樣的。


我們再從另一個態度來說呢,若是我們……當然這件事,這個六祖大師是特別的人,其他沒有那種特別因緣的人,那還是要讀書的;我們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感覺,你是要讀點書。這是漢文,而且又是古文,就是你要讀過書,而且要是拿出來時間用功,拿出時間來用功的,你早晨起來,早晨你不要貪睡覺,早晨早點起來,就要修止觀,午前也修、午後也修,那麼晚上也修。你一天,初開始我看至少要修八個鐘頭,一天修或者四次、或者五次、或者修六次、或者修七次,最少要八個鐘頭;等到再進一步的時候,就是十個鐘頭,再就是十二個鐘頭、二十四個鐘頭,那麼你就成功了;如果說我只是每一天靜坐兩個鐘頭,這還是不行,那還是不行的。


所以,我說這個話的意思呢,就是學禪的人,你若願意聽達摩禪師的開示,你應該去學《楞伽經》、或者學《維摩詰經》、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禪宗這個四祖,道信禪師,道信禪師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還是歡喜的,他還弘揚這個的。《六祖檀經》裡面也提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禪,就是禪了;所以,從禪宗史上來看,你若願意看話頭,那當然是你的自由,但是你若希望有成就,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禪,好過看話頭的,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我剛才說,你的臥室裡面一條毒蛇,什麼是毒蛇呢?就是你自己的虛妄分別心,就是毒蛇,虛妄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都是毒蛇。因為我們平常人,我們沒有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就在這上貪瞋癡,貪瞋癡就是毒蛇,若用般若波羅蜜這樣觀察,慢慢地訓練自己,這個毒蛇沒有了,你心就安了,所以你這個老病死苦,苦而不苦,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應該好好學習,幸而這個《大智度論》就是這一部經的註解,到現在我們還有這部,這個藏經裡面還有這部經;南傳佛教沒有這個書的,而印度佛教很早就失傳了,這個《大智度論》就失傳了。但是我們中國,鳩摩羅什法師他傳到我們中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這幾句話說完了。


這地方說,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前面這一段呢,「述其如佛」,就是佛同意諸天讚歎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人是如佛的,與佛相似,不是佛,但是與佛相似,這也很了不起啊!能與佛相似,還了得,很了不起了。那麼下面這一段文,佛又進一步地解釋這件事,就是「明佛不可得,此是如佛」,怎麼叫做「如佛」呢?就加以解釋的意思。


檀那波羅蜜中,佛不可得;離檀那波羅蜜,佛亦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中,佛不可得;離般若波羅蜜,佛亦不可得。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亦如是。佛語諸天子:菩薩摩訶薩若能學是一切法,所謂檀那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以是事故,當視是菩薩摩訶薩如佛。


「檀那波羅蜜中,佛不可得;離檀那波羅蜜,佛亦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中,佛不可得;離般若波羅蜜,佛亦不可得」:這個「檀那波羅蜜」,這個戒波羅蜜,「檀那」就是布施,布施波羅蜜。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勤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什麼呢?就是成佛的法門。因為這個般若波羅蜜,它不是孤獨的一件事,它是和前面五波羅蜜統一起來,名為般若波羅蜜的;不是單獨一個般若波羅蜜,名為「般若波羅蜜」,一定有前面五波羅蜜在一起合作,那麼叫做「般若波羅蜜」。


那麼這六波羅蜜是什麼呢?就是得聖道的一個法門,就是成佛的一個方法。這樣說呢,我們昨天也提到,得一切種智,得佛智慧,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說佛是人,這個人一定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而名為佛的。你沒得無上菩提,不能名之為佛。所以佛是個假名字,一定是成就了佛的功德,而名為佛。這樣說,這個佛是因緣成就的,經過長時期的努力的修行,這個大般若的智慧和大悲心,這兩種功德圓滿了,名之為佛。這樣說,佛是因緣成就的。


你若是讀禪師的語錄、或者是讀《起信論》、讀《楞嚴經》,就是另一個態度,現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它不說「即心是佛」,不說這個話,它不說:「你本來就是佛」,就是這個佛法說的,它不一樣。但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佛是經過長時期的修行,先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能修六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廣度眾生,功德圓滿了就是佛;佛不是本來就是佛,而是經過修行才成為佛的。玄奘法師翻的《大般若經》上說:「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說得很明白。什麼叫做佛?得一切種智,就叫做「佛」。你沒有得一切種智,不名為佛。這就是佛是經過修行的因緣而成就的,如果你不修行呢,你沒這樣努力地用功修行,那你就不是佛,就是沒有佛這件事。


那麼現在這個文,就是表示這個意思,「檀那波羅蜜中佛不可得」,就是「本來就是佛」這件事不可得。「檀那波羅蜜」就是我們依據經論發菩提心,修這個布施波羅蜜來利益一切眾生的時候,這個時候,「佛不可得」,就是不因為因緣而成就的佛,沒有。「本來就是佛」這件事沒有,沒有這回事情,就是佛不可得,就是不經過修行就是佛,沒有這回事情。如果說是本來就是佛,那麼你在因地的時候,就是現在我還是凡夫,但是我發無上菩提心,我修布施波羅蜜的時候,那麼你就是佛了?你本來就是佛嘛,這時候你就是佛了。但是這個時候,不是佛;因為你沒得一切種智嘛,你心裡面還是貪瞋癡的活動,是污染的,甚深的三昧乃至陀羅尼,這一切的功德你都沒有成就,沒有成就,這佛不可得。


「離檀那波羅蜜,佛亦不可得」,說我修這個檀那波羅蜜,也沒有一個本性佛;說我「離檀那波羅蜜」,我不修,不修也沒有,這個自性佛也是不可得,也是沒有的;就是不經過因緣,你就是佛,這件事,不承認這件事,不承認有這件事的。「乃至般若波羅蜜中佛不可得」,中間是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也是一樣。「乃至到般若波羅蜜中」,如果你認為本來就是佛,那麼你在修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不管你成功、沒成功,你應該那裡有一個佛才對的,有一個不經過修行的,本來就是佛,應該就在那裡了,但是,不是的;你在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時候,那個本性佛也是不可得。


「離般若波羅蜜,佛亦不可得」,說我不修般若波羅蜜,本來就是佛,也沒有這回事情。那麼怎麼樣才能成佛呢?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功德圓滿、得一切種智的時候,才名之為佛,應該是這樣子。


「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這是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一共有十八空。十八空在前面第一卷,《大智度論》第一卷有解釋,我想在這裡不要解釋了。這個十八空,主要就是自性空,觀一切法是因緣有,自性不可得,主要是這個自性空。這個自性空,這個十八空呢,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是內空、外空、空空、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就是一種智慧,這個十八空,就是有十八種智慧的意思;也和前面一樣,十八空中,也是佛亦不可得,離十八空,也是佛亦不可得。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亦如是」:這個「四念處」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一共是三十七條,三十七條也是,你修四念處的時候,四念處中,佛亦不可得,離四念處,佛亦不可得。這裡面說這個不可得,就是說那個自性佛是不可得的,是這樣意思。「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亦如是」,這個「十八不共法」,就是佛所成就的功德,一共有十八條,這十八條是「不共」,不共於聲聞、緣覺,他們沒有這種功德,這十八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