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七十二集

2013/05/07 07:5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六十二面倒數第二行:


  「乙,同類。凡宣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這是先說明與本經除了同部之外有同類。下面黃老居士為我們舉出來,同類裏面第一部,「《佛說觀無量壽經》,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合稱淨土三經」,這是淨宗最主要的經典,合稱淨土三經。「乃淨宗基本經典,具談十六妙門」,就是十六觀;「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十六觀經》是淨宗重要的一部經,我們可以這樣子說法,《大乘無量壽經》是淨宗概論,從方方面面來介紹這個法門。小本的《阿彌陀經》便於受持,所以在中國這一千多年來,修淨宗同學都把這個經本做為早晚課誦,非常的簡要。這是世尊無量的慈悲,確實給我們一個容易修學的法門,一個方法。《十六觀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它裏面講十六種觀法,這裏面有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有持名念佛,最後第十六觀是持名念佛。愈是在最後,這個法門就愈重要。在古時候中國跟印度都有這個說法,最好的、最殊勝的是擺在最後。在文藝表演裏面屬於壓軸戲,最好的一出戲總是放在最後,讓觀眾看到愈看愈有興趣;如果最好的擺在前面,看完了,後面都不如前面,大家就不看、就走了,最好的放在後面。


  那你就曉得,十六觀裏把持名念佛放在最後,這就知道淨宗修學方法,持名實際上比觀想、觀像都要殊勝。為什麼?這些經過去我都講過,我在學《觀經》的時候曾經問過李老師,問他十六觀的觀想、觀像,還有一個實相念佛沒提。觀想就有十四種,唐朝智者大師就是修觀想念佛往生的,所以這個法門也就跟著傳到韓國、傳到日本。在中國,修觀想法門的不多,我向老師請教為什麼,老師告訴我,觀想不容易成就!譬如第一觀,觀落日懸鼓,什麼叫成就?你睜開眼睛看到,黃昏太陽下山那個太陽就在你面前,你真能看得見,閉著眼睛,這個景象也在你面前,你試試看你什麼時候能觀成?真觀成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得把這個東西拿掉,不拿掉你著相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還得把它拿掉,拿掉比觀想成就還要費事、還要困難。他說念佛好,念佛只要一句名號,要你放下很簡單,比放下你那個觀想容易多了,想想是有道理。所以要記住,經上這句話是總原則、總綱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為什麼叫你修觀?是叫你把其他的雜念除掉。就像我們一心稱念,這一心才能往生,而不是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當然那個品位高了,事一心不亂生方便土,理一心不亂生實報土,我們今天初學的人能夠生凡聖同居土就成功了。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裏面勸導我們,他以他自己做例子,「我一生求生淨土,只希望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足」。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不難,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怎麼念法?還是要一心稱念。這個也重要,就是念佛的時候不能夾雜妄想,不能有妄念,這就叫一心。一心做到的時候,不懷疑、不夾雜,這就叫一心。所以真正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勸導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異口同音都來勸導,要不是無比的殊勝,佛會勸我們嗎?機會太難得了!眾生愚癡,以為這個法門簡單,大概不甚高明,要別求法門,以為別的法門都比這個高,錯了。愈殊勝愈簡單,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最簡單的最殊勝。


  前面概要裏詳細說明過,持名念佛是稱性起修,以如來果地覺做我們因地心,因果不二,這個太殊勝了。一心嚮往,我們就會把這個世間放下,這個世間裏面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就如同古人所說的,這是世間的滋味,一般人貪戀,世味哪有法味濃!法味裏面最濃的持名念佛,你為什麼念不下去?你持名沒有嘗到法味,沒嘗到味道,所以你會退心。你為什麼沒有嘗到味道?念佛的時候有懷疑、有夾雜,懷疑這個法門是不是最殊勝的?這法門是不是真的?我真能往生嗎?真有極樂世界嗎?猶疑、懷疑。第二個,對世間名聞利養的貪戀放不下。所以你勤苦念佛,念若干年都得不到法喜,都沒有品嘗法味出來,原因在此地。


  《無量壽經》的經題好,上半段是講果報,下半段是講修因,你怎麼修?修因講了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我們學佛的人修什麼?修清淨心,用什麼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清淨心,都是修平等心,都是修覺。清淨心得到,你證阿羅漢果;平等心得到,你成了菩薩;大徹大悟,那就是覺,你成佛了。你修因得到的果報是什麼?大乘,大乘是智慧,《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你全得到。得到清淨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在方便有餘土,清淨心不容易得到;得到平等心,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到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華嚴經》上初住以上的菩薩,法身大士,等於成佛了,這都難,這都要念到一心不亂。淨宗最殊勝的就是凡聖同居土,太殊勝了,凡聖同居土,我們真的要求往生的話,每一個人都能,決定可以得到,最殊勝的就是這個。


  極樂世界跟其他世界不一樣,真的像《華嚴經》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生到同居土同時也等於生到方便土跟實報土。為什麼?它那個地方沒有空間維次,不像其他的諸佛國土,其他諸佛國土確實有空間維次,不同空間維次你見不到,極樂世界沒有。所以我們即使是生到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可以看到觀音、勢至,你可以見到文殊、普賢,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實報土。實報土的這些大菩薩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也常常在一起,這個緣分難得!你常常跟他們親近,常常聽他們的教誨,進步就快,他不會退步,沒有退步的原因,只有向上提升。老師是諸佛如來,同學是諸大菩薩,你到哪里去找這個修學環境?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他壽命長,無量壽,你說這個緣多殊勝。沒有遇到是沒法子,遇到之後,你還留戀這個世間你就錯了,這個世間只要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把這一生的機緣空過了。所以我們要徹底放下,一絲毫留戀沒有。


  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就是求往生,還沒走之前,身體還在此地,要學菩薩,儘量勸勸別人,佛度有緣人,你勸人,他肯相信、他肯發願,這個人得度了,你幫助他成佛了,你成就也幫助一個成就了。你説明的人愈多愈好。大慈菩薩告訴我們,你能真正送兩個人往生,比你自己念佛就強;你要能勸十個、二十個,你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我們人間的話來說,一定嘉獎你,帶得愈多愈好。這是佛經上說的,一點都不假。除了自己念佛求生之外,儘量幫助別人、勸導別人,用什麼勸?要現身說法。走的時候不生病,預知時至,沒有痛苦,你這樣往生人家看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早年我還沒到臺灣來之前,香港何世禮的母親念佛往生淨土的,父親何東爵士在香港很有地位。他們全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畢竟他們還受過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對老母親很孝順,家裏設有佛堂,各人修各人的,老母親天天念佛,他們星期天上教堂;這一家還挺和睦的,有中國傳統教育,使他們和諧相處。老母親走的時候,真的開了一個往生大會,老太太預知時至,走的時候是坐著走的。通知香港這些新聞界,走的那天大家都去看,真的走了,所以新聞媒體都報導,那個時候沒有這些電視,這是三十多年前。她這一走,何世禮全家念佛了。你看,不用說話,表演給他看,你看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以後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捐獻出來,就是現在的東蓮覺苑,東蓮覺苑就是何東爵士他的家,捐獻出來做佛教道場。老太太一生沒講經說法,可是這一表演度了多少人!讓多少念佛人看到生起信心,一點都不假。像這種方式,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到處都是。


  這大概四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教學,佛光山有個長工,他們那個工程是一年到頭不中斷的,在佛光山做工的工人,是當地人。有一天晚上,我們帶著幾個學生,月光非常好,我們在草地上討論佛法,這個工人就走到我們這邊來,也來聽。聽了一會,他告訴我們,勸我們念佛,他說念佛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親眼看見他的鄰居,一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的。老太太人非常慈悲,有愛心,歡喜幫助別人,她沒念過書,不認識字,拜佛、拜菩薩,也拜神,什麼都拜,常常趕廟會。三年前她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一點佛法,就勸婆婆專念阿彌陀佛,哪里都不要去、都不要拜。婆婆有善根,她聽媳婦的勸導,就在家裏設了佛堂,每天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經》,不再參加這些廟會,專修淨土,三年。走的這一天是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老太太叫家裏的人,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她去洗個澡。她真的去洗澡了。可是兒子、媳婦很孝順,都等她,等了很久沒出來,再進去看看,看她確實洗過澡了,喊沒有人答應,就找她;最後看她站在佛堂,穿著海青,整整齊齊,手上拿著念珠,面對著佛像,叫她不答應,到旁邊仔細一看,她走了。這個工人告訴我們,親眼看見,一點不假,勸我們要念佛,要求生淨土。台南將軍鄉的人。這樁事情我們現在提起,還有很多人都知道,還記得很清楚。所以自行便是化他,機會決定不能錯過。持名念佛是《十六觀經》裏面最後的一觀,第十六就是持名,勸我們持名念佛,所以比觀想、比觀像要殊勝,容易還殊勝。


  第二種,「《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勸導持名」,它裏面也教人持咒,這個咒是往生咒,有人學。我早年在臺北講經,有個老居士,年輕就學佛,那個時候我出來講經,大概三十多歲不到四十歲,這個老居士五十多歲,他看到經上講,念滿三十萬遍往生咒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他真幹,用了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念滿了三十萬遍。來給我說,他說:淨空法師,經上講的三十萬遍就能見到阿彌陀佛,我念滿三十萬遍為什麼還見不到?他就生起問題了。三十萬遍是怎麼個念法的,這一點那你得注意到。你看念佛、念咒、念經都是一個標準,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叫念佛。你念三十萬遍往生咒,念咒的時候還打妄想,念咒的時候還想著看看靈不靈,這就有問題了,把你念咒的功夫全破壞了。所以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為什麼?愈簡單愈容易攝心。經文很長,從頭到尾念一遍你能不起妄念嗎?真正不起妄念,這才叫功夫。這部經讀下來,當中有很多個雜念在裏面,把你的功德破壞了,不是完全沒有,大幅度的減弱了。所以咒,咒語比較短,容易攝心,但是最短的佛號,四個字,「阿彌陀佛」,希望這四個字裏頭不要夾雜,這比往生咒容易多了,往生咒那比念佛難。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求自己,早晚課也好,平常散念也要注意不夾雜,要注意這個。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把念佛放下,思考完之後再提起佛號,不能一面念佛一面想事情;一面念佛一面工作,那個工作不用頭腦的可以,不妨礙,需要用思考的那就妨礙念佛。這個不能不知道。絕對不是說法門有問題、經咒有問題,那個沒有問題,是我們自己錯用了心,問題發生在這個地方。這是講到持咒。實際上古人講得很好,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梵語,沒有翻譯出來,等於是咒一樣!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下麵第三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後人,這個人就是魏源(魏默深),他把「普賢行願品」這一卷,最後這一卷從《華嚴經》抽出來附在淨土三經的後面,稱為淨土四經。諸位如果將來在哪里看到淨土四經,你就曉得怎麼多出一個,多出「行願品」,鹹豐年間魏默深居士他加在裏頭的。第四個是「《後出阿彌陀佛偈經》」,這一部完全是偈頌,一共有五十六句。這個偈子裏面有這樣兩句話,「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這個發願是阿彌陀佛發願,喻就是告訴,告訴一切諸佛如來,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講他做報告,對諸佛做報告,他發了大願,二十四願,「與本經漢吳兩譯中彌陀廿四願相同」。


  下麵第五種,「《首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導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他還教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裏面講的。第六種,「《般舟三昧經》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是這部經的異譯,也就是同一個梵文本,不同的譯本。「經主九十日為一期,不坐不臥,修佛立三昧」,這個法門不容易修,為什麼?它一期是九十天,三個月,三個月不能睡覺、不能坐著,只可以走,繞佛,走可以、站著可以,不能坐、不能躺下來。修這個法門要身體好,年輕可以,年歲大了就很困難,大概四十歲以前可以,四十以後體力就不行,你就做不到。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他修的就是這個法門,叫「佛立三昧」,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所以你看這五十三參,那個用意很深!中國跟印度都是有這麼個概念,先入為主,善財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怎麼成就根本智的?執著放下了,得清淨心;分別放下了,得平等心;妄想放下了,起心動念放下了,成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他得到了。中國人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華嚴會上這是初住菩薩,法身大士,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證得這個果位,圓教初住,所以老師才叫他去參學。諸位要知道,真正參學的條件就是這個,你沒有見性沒有資格參學,明心見性你才有資格參學。參學的用意在哪里?參學是破無明習氣。你看你無明是破了,起心動念放下了,還有習氣,習氣怎麼辦?習氣要在參學裏面把它斷掉,所以參學叫曆事煉心,這個時候你禁得起考驗,無論是順境逆境,老師鼓勵你去接觸,你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在一切境界裏面能把你無始無明習氣自然的淘汰掉,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五十三參,五十三位都是菩薩、都是佛,那善知識不是普通人,都是諸佛如來化身,化什麼樣身?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裏頭有善有惡,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的社會。我們踏進這個社會,從早到晚你所接觸的這些人,那就是五十三參,我們眼見色、耳聞聲,能不能不動心?能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了,你才有資格參學;如果一起心動念,你就被境界轉了。所以參學不是簡單的事情,參學成就後得智。


  根本智是般若無知,那是什麼?那是定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根本智;參學呢?參學是後得智,無所不知。是不是在境界裏學無所不知?不是的,境界現前,你智慧就生起;沒有境界的時候,心地乾乾淨淨,一個念頭都沒有,不是從外面學的,不是的。這個不能搞錯了,是面對著所有境界來的時候,你自然生智慧來對應它,決定不生煩惱。煩惱是什麼?七情五欲,順境生貪愛,逆境生怨恨,不生這個,它生智慧,這些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今天有沒有參學?沒有,我們隨緣隨著變,人家善財童子就是《還源觀》上四德裏面講的「隨緣妙用」,妙用是生智慧,決定不生煩惱。所以最後第五十三參,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看他的表法,始、終,這就是說明,善財童子學什麼法門?自始至終修念佛法門,跟老師一樣,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告訴我們這麼一樁事情。所有境界都接觸,他才能普度眾生,他沒有一個法門不知道,只要一接觸就明瞭,生智慧不生煩惱。「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這智者大師稱他們,「唱名觀念」,唱名就是念佛,觀念阿彌陀佛。


  第七個,「《往生論》天親菩薩造。倡五念法門,求生淨土」。「淨土宗三經一論」,一論就是這一部,這是淨土宗基本的經典。《往生論》裏面說,「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這個安樂國土就是極樂世界,「見彼阿彌陀佛」。五念是什麼?第一個是「禮拜」。禮拜就是修恭敬心,所以這個要知道,恭敬心是性德,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是一個意思,就是禮敬諸佛。禮敬諸佛裏面講三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佛,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過,有《過去千佛名經》。現在佛,像盧舍那佛,《華嚴經》上講的,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都是現在佛,世尊也給我們介紹三千尊佛名,現在佛。未來佛,哪些人是未來佛?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一切眾生?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阿彌陀佛,就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一切眾生,這叫禮敬諸佛。我們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人討厭,你就看到佛討厭。一定要知道,他本來是佛,現在怎麼?現在他還是佛,不過是迷惑顛倒就是了。我們不要看他迷惑顛倒,看他的自性,他本來是佛,這一點非常重要,把我們這恭敬心生起來。恭敬心是性德,我們迷失了自性,所以才分種種差別,覺悟了是平等的。


  第二個是「稱讚」。你看跟《華嚴經》十大願王一樣,稱讚如來。禮敬沒有分別,一切恭敬;讚歎就不一樣,與性德相應的就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所以善財五十三參裏面有幾位善友那個行為不善,做貪瞋癡的,你看善財有恭敬、有供養,沒讚歎;與性德相應的善法,他有禮敬、有讚歎、有供養,差別就在此地。於是我們要學習,這個人是惡人,惡人做了好事,事是好事,應當讚歎,讚歎他這一樁事;他做的是壞事,不讚歎,不說、不批評,社會風氣才能端正。這些做不善的人他會有慚愧,你看我做一點好事人家就讚歎我;做了壞事的時候他都不說,他都能包容,都能原諒我,他就會回頭。一定要有個善心善願,幫助別人回頭是岸,不要責備,責備有的時候他起反感,不但不能接受,更生起怨恨心,那個事情麻煩了,你跟他結了怨,以後在六道裏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決定不跟人結怨,受了害,受害也不結怨。


  我前兩天在印尼,有位同學問我,大概是有人欺騙他,騙了他不少錢,他要找律師起訴,要把錢要回來。他問我:我這樣做對不對?我一看他,他是個企業家,很有錢,我說那點錢在你身上算不了什麼,你用他用不都是一樣,何必要去計較?這才叫學佛。如果你真的是沒有錢被人家騙了,對你生活有點影響,我看你不像,你是大富長者,騙你個幾百萬不算什麼,算了,別追究了,你真的舍不掉,來生他還會還你。所以真正懂得業因果報,你的心就放下了。人在世間有沒有吃虧的?沒有,一個吃虧的沒有。有沒有佔便宜的?一個人都占不到便宜。沒有佔便宜的,也沒有吃虧的,你這世占了他的便宜,來生要還他,還得要加利息,哪里會佔便宜!明白這個道理,你的心是定的,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你會歡歡喜喜、快快樂樂。見到他的時候還問他最近好不好,騙的這些錢一句不提,沒事一樣,這是你有一點智慧了;看到生氣是你分別執著沒放下,這個境界在考驗你的功夫,你不及格,你還念念想著這個事情,不及格。


  第三個是「發願」,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第四個是「觀察」,第五個是「回向」,五念門。觀察,就是止觀裏面的作觀,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對於事實真相明白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性相理事因果都清楚、都明白,這叫智慧開了,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在今天,特別回向全世界這些苦難眾生,化解災難。無論信仰哪一種宗教都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應當把你所修積的功德要回向、祈求,宗教裏面講祈禱,祈求世界和平,祈求災難化解。


  第八種,「《往生論注》」,這是古注,「北魏」,南北朝時候,北魏曇鸞大師的,現在都收集在淨土叢書裏,學《往生論》,這個注子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我過去講《往生論》也看這部注解。後面第九個是「《游心安樂集》」,這也是唐朝道綽大師的著作,都是與我們這部經同類。


  下麵是講「帶說淨土經論」,這是附帶的,這就多了,應該有一百多種。老居士在此地是略舉十二種,這比較著名的,也是淨土宗的祖師大德們講經說法常常引用到的。「複有諸經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明顯的、眾所周知的,這略舉幾種。「如《法華經》、《悲華經》、《隨願往生經》、《文殊說般若經》、《目蓮所問經》、《十往生經》、《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文殊發願經》(求生極樂世界)、《入楞伽經》(佛記龍樹,生極樂國)」,龍樹菩薩,他也往生極樂世界,「《毗婆沙論》」,這是龍樹大師他的作品,「《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作的,「《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作的,「等等」。


  黃念祖老居士寫這本注解,引用經有八十三種,論著有一百一十種,總共是一百九十三部,這個注解裏頭。所以我們學這個注解,這次發心是學這個注解,也就等於學了一百九十三種經論。很不容易!老居士寫這部注解,得到這麼多參考資料,我覺得那也是佛菩薩加持的,太難太難了,應當是有很多佛友到處搜集參考資料去送給他。我到他家房間裏,那個小書房裏面一看,堆滿這些書,很多都是古書,我說你從哪里來的,他也不知道,真的是三寶加持。「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他這裏引用就是一百九十三;「以上就本經部類」,同部、同類的,「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密部有關淨宗之典籍,為數尚多,均未列入」。黃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剛上師,密宗裏面有修淨土的,這就沒有引用在此地。


  下面第八段,「譯會校釋」,這裏面講四樁事情,譯是翻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會是會集,「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這叫會集本;校是校訂,有一種,彭際清居士的;「釋」,這是解釋,就是注解,「指本經諸本之注釋」,就是注解。下面第一段,「甲、本經譯本」,翻譯的本子,「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這四句話是梅光羲居士序文裏面講的。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不是一次,這後面會給我們介紹,多次宣講。流傳到中國之後,這些譯經的法師看到都歡喜,都做這個工作,所以從漢到宋八個朝代,大概也有八百年,一共有十二種翻譯,可以說《無量壽經》的翻譯最多的,有十二種,叫東來最早,漢朝時候就傳到中國來;譯本獨多,翻譯次數之多,可以說《無量壽經》是第一。「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也就是說,十二種裏面有七種失傳。我們中國人編譯《大藏經》、編譯佛教叢書,宋朝時候開始的,才把它收集在一起。以前沒有收集,所以很容易散失,因為本子太少,那個時候經本全是手抄的,沒有印刷的。


  底下就介紹這個譯本,第一種,這是先講現存的,「《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月氏」,月氏是一個國的名字,現在的新疆,「沙門」,這是個出家人,「支婁迦讖譯於洛陽。(以下簡稱《漢譯》)」,這部經現在《大藏經》裏面有,保存著有五種,按照朝代先後排順序,這個排在第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第二種,「《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這是「吳」,吳是三國時候,魏蜀吳,三國時候吳國,也是一個在家居士,「優婆塞」是居士,他也是月氏人,這都是西域的,「支謙字恭明」翻譯的,「以下簡稱《吳譯》」。這部經的經題都是用梵文音譯的,「佛說諸佛阿彌陀」,阿彌陀上加上個諸佛,這是有意思的,為什麼?阿彌陀是一切佛的總名號。你們想想看,阿彌陀不是不能翻,可以翻的,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你說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那你就曉得,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一切佛全念到了,一個都不漏,不但過去佛在裏面,現在佛在裏面,未來佛也在其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總名稱,又是自性的名稱。「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這是如來十號之一,這個十號後面經文裏面會講到。十號裏面有正遍知,翻成中國意思正遍知,正是正確,沒有一絲毫錯誤,遍是遍知,也就是我們講的智慧裏面的後得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是無所不知的意思。也有等正覺的意思,這個等正覺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無上正等正覺,它有這個意思在裏頭。下面過度這兩個字,是自度度他的意思,自己過度了得要度人,所以說「過度人道經」,換句話說,這個經說阿彌陀佛如來濟度(救濟、度化)眾生的一部經典。這是經題的大意。


  第三種就是叫「《無量壽經》,曹魏」,這也是三國,三國的時候魏國,「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以下簡稱《魏譯》」,現存五種原譯本,這個本子流通最廣,它譯得好。第四種「《無量壽如來會》」,唐朝「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本子出自「《寶積經》」,所以是《寶積經》裏面的一會,無量壽如來會。「以下簡稱《唐譯》」,後面講到唐譯都是說這一部。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朝時候「西域沙門法賢譯。以下簡稱《宋譯》」。這是現存的五種,我們能夠看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


  「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開元釋教錄》,釋是釋迦牟尼佛,釋教就是佛教,就是藏經的目錄,這是最早的藏經目錄。目錄裏有,但是書沒有了,書找不到了,所以目錄裏收的還有七種,下麵也給我們提到了。第一種叫「《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這部經失傳太可惜了,為什麼?安世高翻得真好!早期翻經的時候,他真是首屈一指,翻得好。外國人把佛經翻成中文,讓中國人看到非常歡喜的,早年是安世高,以後是鳩摩羅什,這個經失去真正可惜。第二種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這也是「曹魏」,三國時代,魏國,「沙門」,這出家人,「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第三種叫「《無量壽經》二卷」,晉朝「沙門竺曇摩羅多,晉言」,就是中國話叫「法護」他所翻譯的。第四種「《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它又一個名字叫「《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翻譯」。第五種叫「《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迦羅衛羅國」,這是印度人,「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這些法師在中國譯的經很多,但是《無量壽經》失傳了。第六種也叫「《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第七種也叫「《新無量壽經》二卷」,也是「宋罽賓國」,這是現在的新疆,這地方在現在新疆,這是出家人「曇摩羅蜜多」,翻成中國的話是「法秀」,他所譯的。「以上闕失者七」,這七種譯本,「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實則八代」,八個朝代,十二種翻譯。他底下講,計漢代(後漢)二種、三國的時候「吳」有一種、「魏」有二種、「西晉」有一種、「東晉」有二種、「劉宋」二種、唐朝一種、「趙宋」一種,「蓋譯時,分在八代,譯本則為十二種」。這是把《無量壽經》翻譯的本子做了簡單的介紹。


  「《甄解》雲」,《甄解》是日本道隱法師作的《無量壽經》的注解,名字叫《甄解》,這裏頭有這麼幾句話,「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日本這些法師,他們所用的《無量壽經》的經本,多半都是康僧鎧的本子,所以他說「今經」都是指康僧鎧的翻譯本,在日本非常盛行。這裏頭兩句話非常重要,「出世正意,利益無邊」,這是講淨宗法門無比殊勝。《會疏》也說,《會疏》也是日本峻諦法師他的注解,「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兩疏同一卓見」,這句話是黃念祖老人的評語,日本這兩種注解有同樣的看法,利益最上,利益無邊。


  「存世五種,差異較著」,就是現在《大藏經》裏面這五種原譯本,內容差別非常顯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他就舉出這個例子,《金剛經》在《大藏經》裏有六種譯本,六種翻譯本,現在流通最廣的、大家最喜歡念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羅什翻得好,意譯,他不是照文字直接翻譯,把經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也就是用中國的語氣來翻譯,所以我們看起來特別順暢,像中國人自己寫的文章一樣。「今經五譯」,這五種譯本,「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複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差別這麼大,「且願之內容,各譯亦複不同,可見出入之巨」,巨是巨大;「現世流傳,魏譯較廣」,康僧鎧的這個本子流通最廣。「《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就是不同的地方、顯著的地方,八種不一樣;「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這就說明五種原譯本裏面差別很大。「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這是大問題,如果梵文原本是一種,翻譯的人再多,應該都是大同小異,不會有很大的差誤,有很大的差誤這問題在哪里?


  「諸譯何以不同」,這個諸譯是講我們現存的五種譯本,為什麼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他作了一部書,《報恩論》,現在講是論文,他學佛的論文。裏面有這麼一段,「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考是考察這五種經本,我們叫考據,這五種經本,至少有三端可以說明。第一個,「譯手巧拙不同」,這講翻譯的人;第二,「梵本傳寫不同」,那就是不是一個梵本;第三個是「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這一條非常重要。「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這是沈善登居士的看法,這裏面他說的第三點非常重要,應該是翻譯的人依據梵文的原本不一樣,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差誤;如果是一種梵文本,不應該有這個現象。前面舉《金剛經》有六種翻譯,原本是一個,你看現在六種翻譯,內容大同小異,沒有這樣大的差誤。《無量壽經》這五個本子裏面差別很大,所以判斷至少三種不同的本子。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都只講一遍,沒有重複講第二遍的,唯獨這部經,現在看這個樣子至少講過三遍。失掉了還有七種,如果那七種現在存在,可能還有差別。這就說明至少釋迦牟尼佛說三次以上,那就顯示這部經的重要性,能普度一切眾生,在一切法門裏無比殊勝的第一法門,所以常講。


  每講一次,不可能講的完全相同,就像我們學《無量壽經》,我學的本子就是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我用這個本子講這部經,過去講過十遍,每一遍不一樣。所以有同學來跟我說,要把我過去所講的寫成講記,我說可以,最好是會集,把我過去十種本子大家都看看,不相同的地方都節錄上去,這就比較圓滿。這次是第十一次,十一次我們改變了個方法,講注解,講黃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也是紀念我們過去相識一場。非常不容易,在那個時候,在國內講這個本子他一個人,沒有第二個人;在海外,講這個會集本也只有我一個,也沒有第二個。我們碰頭見面無量的歡喜,我們交換修學講述的心得,我知道他注解這部經的辛苦,帶著重病日夜不休把這部注解完成,完成之後沒多久他就走了。在那樣的環境當中,實在是不容易,這是三寶威神加持。這個會集本、這部注解,肯定流通到佛法在這個世間最後消失。佛在《法滅盡經》裏面告訴我們,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從釋迦牟尼佛滅度那天算起一萬二千年。依照中國人古大德的記載,釋迦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跟外國人說的不一樣,外國是二千五百多年,二千五百五十幾年;二00六年是五十年,今年應該是五十四年,二千五百五十四年,我們中國祖師大德記載的是三千零三十七年,這裏面相差差不多五、六百年。這些我們不必去考證,這樁事情誰都說不清楚,除非把釋迦牟尼佛找來,別人是講不清楚的,都有根據。


  我們想到這個法門的承傳,利益無邊,在當前這個時代往後,真正學佛能得度,這個得度的標準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只有這個法門,換句話說,只有這部經、這個注解。其他經論雖然多,法門雖然多,斷不了煩惱,這是事實。不要說微細的煩惱,最粗重的煩惱,八十八品見惑你能斷得了嗎?能斷八十八品見惑才證須陀洹果,沒出六道輪回,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須陀洹,天上人間七次往返,這講修行要經歷這麼長的時間,證阿羅漢果,這才能超越六道,還不能超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還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小乘須陀洹斷煩惱的這個層次,跟《華嚴經》上十信位初信菩薩斷證的相等,你說談何容易。見惑裏面頭一個身見,身見用什麼來做代表?很簡單的說,自私自利,有沒有人能把這個斷掉?不再執著身是我。再第二個,斷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這個大家好懂,你能跟人不對立、跟事不對立、跟一切萬物都不對立了。第三是成見,我們今天講主觀觀念沒有了、放下了,能夠恒順眾生了。不簡單!一條都很難。所以黃念老告訴我,修禪不但不會開悟,禪定都得不到,過去還能得禪定,現在禪定得不到了;修密,三密不能相應,只有淨土。所以他老人家參過禪,他的老師是虛雲老和尚;學過密,密宗的上師,他的老師是貢葛老人,他最後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告訴我,一天十四萬聲佛號,萬緣放下,日夜不休,太累了打個盹瞌睡一下,醒過來佛號就接著,一天十四萬聲。聽老師的話!他的老師是夏蓮居,夏老走的時候也是念佛往生的。夏蓮居老居士也是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到最後全都是選擇西方淨土。所以這次我選講這個注解,紀念老居士。他用心很苦,這個注解要把它傳下去,細講一遍就能傳下去。所以我們題目定的是「淨土大經解演義」,我定的這個題目。


  沈善登居士這句話我們看過了,我們再看底下,他說「沈氏複明梵本易誤之因曰」,這個梵本裏容易出錯誤,什麼原因?「蓋梵策皆寫本,易致脫誤」。印度傳過來的梵文原本,在故宮博物院有收藏,諸位有機會可以看看。它是寫在貝多羅的樹葉,把這個樹葉,那個樹葉像我們香蕉樹那種樹葉一樣,把它一片一片切得一樣大,兩邊打個洞,用繩子穿著,大概一面可以寫五行,頂多寫六行,兩面都寫。所以它用繩子穿起來的,很容易,繩子一斷它就散開,很容易失掉,這是容易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這個文義連不下去。這是舉例子,這種情形很多。「又《四十二章》藏本」,就是《四十二章經》,這是在中國翻譯經典第一部,最初翻譯的,等於是諸經的節錄。它不是一部經,很多經,佛所講的重要的東西,一條一條的記錄下來,一共是四十二段,摩騰、竺法蘭他們最初到中國翻出來的。這個本子都是手寫的,「與石刻趙文敏寫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這個差別太大了,我們看到許多《四十二章經》,拿來看內容不一樣。當時流傳下來,抄的人很多,有人抄漏了,有人抄多加了幾個字,這都常有的事情。所以梵文當時傳到中國來也會有這種情形,不是一個人寫的那麼長,一個人寫一點,寫的人很多,有時候能連起來,有時候連不起來,它當中掉一頁你就連不起來。


  所以,《四十二章經》「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法苑珠林》這是在過去一般讀書人,沒有時間看佛經的,一定看這部書,這等於說是佛教百科全書。它裏面分一百類,在各個經論裏面就抄下來的東西,你要引用非常方便,我們自己查經很困難,人家查好了。都是唐朝人編的,這屬於類書。「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這說明原因,抄寫的人多,同樣一個原本,我們兩個人去抄,我們把抄本來對照,兩個人可能就不一樣。原本是一樣,抄的不一樣,抄漏掉了,粗心大意,或者抄的時候,念的音我們寫別字了,所以錯別字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這都是研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誤。「又曰《甄解》雲: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這是《甄解》,他也感到大概傳到中國來的梵文原本不止一種,所以才有這種情形發生。


  「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這是從現在留下來翻譯的經典來推斷,肯定佛不止一次講這個經。「且誦習者多」,讀誦、學習的人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策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這裏頭有一句我們要特別留意,「誦習」。現在這個時代,佛教衰了,衰到什麼程度?佛教變成宗教了。我們後世的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有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三十歲開悟就教學,教了一輩子,一直到老死,沒有一天空過,他教學。教學的時候沒有文字、沒有書本,這些經典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大家公推阿難尊者,把佛在世講的這個經重複講一遍。阿難的記憶力好,又聽得最完整;釋迦牟尼的侍者,一天沒離開,照顧佛陀的,請他複講。五百同學作證,聽阿難講,講的大家都點頭,確實佛是這麼說的,記錄下來。有一個人提出意見,好像不是這樣的,那這句話就不要,取信於後代。所以經典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對大眾的教訓。聽了佛的教誨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習,學而時習之,我們才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經不是給我們念的,念是一個手段,把它記住,重要是在習,習是什麼?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變成我們自己的見解、思想,這個重要。


  今天我們大家把佛當作神來看待,錯了,佛不是神,佛是人。在稱呼上清清楚楚,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弟子,我們跟釋迦牟尼佛什麼關係?師生關係。宗教裏頭沒有師生關係,它不是宗教,我們後來的學生不肖,把它變成宗教,對不起他,這就有罪過。佛教在中國變成宗教的歷史很短,李老師曾經告訴我,不會超過三百年。歷史上記載的,幹隆、嘉慶的時候還沒變,佛教所有的這些道場,寺院庵堂都講學、都上課,所以寺院庵堂是學校,它跟寺廟不相干。所以佛家稱寺,寺不是廟,廟裏面是宗教的,那是供神的,佛不叫廟,佛叫寺。寺是什麼?寺是政府辦事的機關,直接歸皇上管的這個機構叫寺。你們現在如果有機會到北京,到故宮去看看,你看故宮裏很多辦事機構,掛的那個牌子都是用寺。所以佛教稱寺,直接歸皇上管的,佛陀教育。從漢明帝之後,中國是兩個教育體系,一個是儒家的教育,宰相管,這個機構叫禮部,禮部是教育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寺是佛教教育,那個時候第一個寺是白馬寺,紀念白馬,白馬馱佛像、馱經書有功,這中國人的厚道,對畜生都不忘記它,它有功於佛,所以用它的名字叫白馬寺。這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歸皇上管,不歸宰相管。


  你看這個體系一直到清朝初年,康熙、雍正、幹隆,到嘉慶,他們對於儒釋道都下真功夫。宮廷裏面講經的這些教材都在《四庫》裏頭,我看《四庫》常常把這個東西翻來,看看當時宮廷裏面是怎麼講的,都在,講義都在。對於佛教特別尊重,所以佛教的講義不在《四庫》,在《大藏經》,特別編一部《大藏經》。道教的在《四庫》,儒跟道都在《四庫》,只有佛教是例外,這對佛教特別尊重。我們今天有使命,真正做佛的弟子,要把佛教恢復到教育,所以我們稱佛陀教育。稱佛教,大家會誤會,說佛教是宗教,加兩個字,這不得已的,佛陀教育。真幹,我們天天在一起學習,這不是迷信。現在變成怎樣?學習的人太少了,拿著佛教名義去做生意的人太多了。這個我們也不必再說了,不要再提了,自己認真努力去做就好。一定要找志同道合,做出犧牲奉獻,做如來的真實弟子,做如來的傳法人,這個使命、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